你的大腦可以一半睡覺,一半清醒嗎?比如一邊睡覺,一邊做物理題!

2020-10-18 天文物理

有些動物,如鳥類、海豚和鯨魚,可以進行半腦睡眠,即大腦的一個半睡覺,而另一個半保持清醒。保持半醒狀態可以讓動物「睜大眼睛」觀察捕食者,也可以讓候鳥連續幾天甚至幾周不間斷地飛行。儘管人們還不知道大腦一半的睡眠是否會發生在人類身上,但現在研究發現,當人類第一次在一個新地方經歷有問題的睡眠時,他們也會表現出類似的睡眠方式,這被稱為「第一晚效應」。

這種影響涉及到兩個半腦之間的不對稱動力學:當右半腦處於正常的慢波睡眠時,左半腦經歷較淺的睡眠,這表明它可能保持部分警覺。現在,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進一步研究了這種睡眠活動的潛在機制,以便在人腦中建立一個單半腦睡眠的模型,其研究發表在《Europhysics Letters》上。柏林技術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共同作者埃克哈德·肖爾(Eckehard Scholl)說:

我們的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兩個半腦的自發動態對稱性破壞也是可能的。由於不同睡眠階段與不同程度的同步有關,研究人員認為某種弱形式的大腦半腦睡眠,即在大腦半腦不同的睡眠深度,很可能發生在人類身上,而不僅僅是鯨魚、海豚、海豹和候鳥身上。

在人類大腦中,睡眠和清醒狀態可以通過它們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區分。當清醒時,大腦中的神經元以一種異步、有點混亂的方式活動,而睡眠中的神經元則以一種更同步的方式活動。先前的研究表明,大腦的兩個半腦可以看作是振蕩器的兩個耦合群體,因為兩個半腦以協調的方式產生電信號。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大腦處於兩個共存區域的狀態時,即一個同步的(睡眠)半腦和一個不連貫的(清醒)半腦,就會發生單半腦睡眠,在物理學中,這種以有序和無序共存為特徵的狀態被稱為「嵌合體狀態」。

研究人員使用來自90個不同大腦部位20個人的MRI數據,研究了大腦如何從不連貫(清醒)過渡到同步(睡眠)。每個半腦內部的耦合(半球內耦合)比兩個半腦之間的耦合(半球間耦合)更強。通過在模型中保持半腦內耦合強度不變的同時降低半腦間耦合強度,觀察到一個半腦比另一個半腦表現出更多的同步活動。類似於半腦睡眠和嵌合體狀態,此前人們曾推測『嵌合體狀態』可能會在自然界中以單半腦睡眠的形式出現(這是某些動物的特點),但並沒有給出真實的模型。

新研究的意義在於,首次利用人類大腦的經驗聯繫,通過模擬兩個大腦半腦的動力學,證明了與半腦睡眠類似的部分同步確實可以發生。此外,已經確定了這一機制依賴於半腦內(強)和半腦間(弱)耦合的不同強度。研究結果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單半腦睡眠需要兩個半腦之間有一定程度的分離。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分離可能是由於大腦的結構不對稱造成。例如,眾所周知,兩個半腦對應的大腦區域大小不同,這些區域內的神經元密度也不同。

根據研究模型,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是輕微的結構不對稱,也會導致動態不對稱,其中一個半腦比另一個半腦表現出更多的同步發射模式,就像在嵌合體狀態一樣。因此,總的來說,大腦結構不對稱可能解釋了大腦半腦睡眠的潛在機制和相關的首夜效應,但許多問題仍然沒有答案。在未來的研究中,計劃在模型(該模型使用了人類大腦經驗結構連接的動力學)中,針對以下問題更深入地研究大腦半腦的睡眠狀態。

大腦哪些區域是同步的,哪些不是?能識別出大腦中的一種中繼嗎?它負責協調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同步?這種中繼同步與記憶、學習或感知有何關係?同時,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癲癇發作,這與大腦自發的強同步有關,如何啟動和終止。由自然結構不對稱引起的半腦之間的動力不對稱。引入半腦間耦合強度作為局部同步模式的控制參數,可以增強系統動力學的不對稱性。研究了一個最小模型,闡明了人類大腦中單半腦睡眠的模式,其中一個半球睡覺,而另一個半球保持清醒。

博科園|Copyright Science X Network/Lisa Zyga,Phys

參考期刊《Europhysics Letters》

DOI: 10.1209/0295-5075/126/50007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睡覺,是什麼體驗?
    綠頭鴨不會建造很隱蔽的巢,那問題來了,它們是在哪睡覺的呢?沒有巢,能睡得安穩嗎?能!綠頭鴨有絕活兒!我們人腦分成了左右對稱的兩部分,這兩部分腦分別控制我們的身體兩側。比如你的左手、左腳和左眼,由右半邊大腦控制,而你的右手、右腳和右眼,是由左半邊大腦來控制。
  • 鳥兒,睡覺嗎?
    >
  • 你以為的睡覺,可不是睡覺這麼簡單
    ​如果我說元素周期表是睡覺睡來的,你會相信嗎?最先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據說一天晚上門捷列夫一個人一邊玩著撲克牌,一邊思考著宇宙中各種元素的關係。想著想著一股困意襲來,他就睡了過去。當他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忽然悟出了所有元素之間的體系關係。
  • 魚會睡覺嗎?真相可能令你大吃一驚
    如果你問人需要睡覺嗎?可能會被當白痴看但如果你問魚需要睡覺嗎?
  • 科學解讀,海洋中依靠氧氣呼吸的鯨類,在海中睡覺時為何沒憋死?
    通常情況下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就能供它們在海裡潛行較長一段時間,比如抹香鯨深吸一口氣,就可以在兩小時內下潛至2000多米的深海,有一種說法是,鯨類的肺很大,每次呼吸可以交換更多的空氣,但如果按照肺和體型的比例來算,成年男性肺活量和體重比是1:10,也就是說,一升的肺活量對應的是10公斤的體重,而藍鯨只有1:40,這個比例在哺乳動物中其實是相當小的。
  • 蝙蝠倒吊著睡覺?信天翁邊睡覺邊飛行?窺探動物那些「奇葩」睡姿
    不看《動物睡覺有講究》這本書不知道,原來動物睡覺的方法真是千奇百怪。有的是一條腿站著睡,有的頭朝下睡,有的在水裡睡,有的躲在樹葉下睡,看起來有趣又新奇。翻開這本書,發現剛好是可以橫著看每兩頁講了一個動物怎麼睡覺。而書中說了不少動物睡覺的方式,有沙鼠、長頸鹿、考拉、河馬、蝙蝠、袋鼠、海豹、火烈鳥、刺蝟、信天翁、螞蟻。
  • 海洋哺乳動物是怎麼睡覺的?怎麼還有豎著睡覺的呢
    不論人類還是動物,都需要睡覺來養精蓄銳。英國大劇作家莎士比亞將睡眠譽為「生命筵席上的滋補品」不論你的滋補品品嘗得如何,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中,即使身處危機四伏的海洋,面對天敵和呼吸的雙重壓力,動物們卻也是「甘之如飴」,那麼,海洋裡的動物又是如何睡覺的呢?
  • 不睡覺的生物存在嗎?為了研究睡眠極限,這些果蠅做出了犧牲!
    睡覺或許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人類一生之中有1/3的時間都處在睡夢中,然而,除了那幾個夢之外,恐怕我們也不知道那時我們的大腦正經歷著什麼?睡覺已經被認為是一件人類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地球上有沒有不睡覺的生物?長時間不睡覺會死亡是個偽命題嗎?
  • 鯨類呼吸時要浮出水面,那它們在海裡是怎麼睡覺的?
    自然界奇特無比,存在著各種各樣人類未知的秘密,尤其在諸多動物身上,潛藏著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功能,鯨魚就是如此。鯨魚原本生活在海洋裡,而後又到了陸地,最後又返回到了海洋,那麼,如此不辭辛勞的鯨魚需要睡覺嗎?需要的話,它又是怎麼睡覺的呢?
  • 有不用睡覺的動物嗎?再少的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
    無論是蝙蝠、大象,還是青蛙、蜜蜂,幾乎所有動物都要睡覺。事實上,科學家還沒有發現能完全不睡覺(或休息)的動物。不過,睡眠真的是生存所必需的嗎?睡眠真的可以讓大腦修復損傷並處理信息嗎?睡眠對於身體的能量調節是必要的嗎?從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開始,科學家和思想家就對我們為什麼睡覺的原因做出了解釋,但確切的答案依然懸而未決。19世紀90年代,俄羅斯最早的女性醫生之一瑪麗·德瑪納西(Marie de Manacéïne)就對睡眠之謎困惑不已。
  • 人為什麼需要睡覺?有哪些生物是從不睡覺的?
    好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不睡覺,那麼至少多出8個小時做想做的事情,比如刷劇,啊不對,刷題。對人而言,一生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時間都投入睡覺中,不過科學家一直受困於睡眠之謎。事實上,這個問題討論挺多的,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觀察。
  • 高考衝刺的關鍵時刻,課堂上只想睡覺?幫你快速清醒的幾種方法
    有弱勢的科目要刷題,有自己還沒掌握的知識點要複習,有不熟練的體型要熟悉,這段時間,學生的事情是最多的,時間也是最緊的,學生需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一絲一毫都不允許浪費。可有些時候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對高三學生們來說,多數學生的睡眠時間都不足六小時。多數學生的作息時間都是晚上十一點之後睡,早上六點之前就要起床,中午看情況一般睡半個小時左右。這點睡眠時間夠嗎?
  • 【趣味水產】魚睡覺麼?它們是如何睡覺的?
    難道因為這樣,魚都不睡覺了嗎?其實,魚和其他動物一樣也會通過睡眠來恢復體力。不管是陸地上的動物還是海洋中的動物,都需要進行休息,包括睡眠。這種睡眠,陸地上的動物一般時間較長,容易被人察覺而海洋中的動物大多時間很短,就難以被人發現了。例如,魚類的睡眠時間就非常短,有的僅幾分鐘,有的甚至只有幾秒鐘,人們眼一眨的功夫,對有些魚來說,就已睡了一覺。
  • 為什麼鳥兒站在樹枝上睡覺不會掉下來?
    不過我們平時會發現,很多鳥都是站在樹枝上睡覺的,而且還可以睡得很好不會跌落下來。人類和鳥類的肌肉作用方式有很大的區別,從而可以解釋為什麼鳥兒能「站」在樹枝上睡覺而不掉下來。德國的科學家發現,在進行「抓」這一動作時,人類和鳥的動作完全相反———人類是去主動地抓,而鳥兒卻是被動地抓。
  • 昨晚學鱷魚睡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開發大腦潛力了!
    ▼接下來這隻汪星人雖然二,但是很有志向,它立志做一隻合格的「看門狗」,睡覺也不忘抵著門。▼海獺睡覺也很可愛,它們通常躺在水面上睡覺,為了避免睡到一半被大浪衝走,它們會選擇海藻多的地方,把海藻繞在身上當安全帶,
  • 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雙腳踩空,是大腦怕你死了?
    說到這,很多人會說:「這我知道,不就是大腦以為我快死了,發個信號讓我醒來嗎?真實情況,可能沒那麼簡單。認識「入睡抽動」,是大腦在防猝死?這種在睡覺時突然蹬腿的情況,被稱為「入睡抽動」或「肌抽躍症」,是指人在入睡時,身體的肌肉會發生不自主的攣性抽搐,肢體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抽搐,同時往往伴有墜落感,有些時候還會出現模糊的夢境,並被驚醒。
  • 海洋動物怎麼睡覺呢?魚類睡覺好比人類打個盹兒
    人一般會躺著睡覺,而動物們的睡姿卻千奇百怪——沼澤邊的鷺、鸛、鶴、鷸等涉禽類動物可以單腳獨立,狼、狗、豺等犬科動物需要耳貼地面,蝙蝠能夠倒掛身體,蜘蛛、猴子等只要把尾巴鉤住樹枝就可以了……  那麼,海洋裡的動物又是怎麼睡覺的呢?  雖然海洋中的動物睡姿也是各種各樣,但因為面臨著呼吸和天敵的雙重壓力,絕大多數海洋動物的睡眠時間很短,也就難以被人類發現。
  • 秋乏篇,這些小可愛睡覺的樣子萌化了我的心
    如果它們像你那樣睡覺,就會在睡夢中被淹死。那麼海豚怎麼睡覺呢?它閉上一隻眼睛,並關閉半邊大腦,科學家將這種行為稱為「半腦睡眠」。白天的時候,海豚的每一半大腦都會有大約四個小時的深度睡眠。「清醒」的一半保持活躍狀態,讓海豚知道什麼時候浮出海面呼吸空氣。
  • 你知道鯨魚是怎麼睡覺的嗎?它們一次只休息半個大腦
    這也就意味著,鯨魚必須要在清醒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它們的每一次呼吸都需要經過思考。如果它們長時間不呼吸,那麼它們將會因缺氧而失去生命。鯨魚的呼吸機制,似乎為我們的問題增加了更多的難度。那麼,鯨魚到底究竟是怎麼睡覺的?鯨類水生哺乳動物的睡眠方式確實令人難以置信。當一個人類進入睡眠的時候,他的整個大腦都會陷入睡眠。
  • 海洋生物的隱藏特性,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它的睡覺方式你知道嗎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科學科技和自然生物,關於海中的生物,你們真的有了解嗎,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海洋中居住著大大小小不同的生物,分析下來,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這些動物在睡覺前把自己好好打扮一下,並不是浪漫,而是想睡個安穩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