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繪製「旅行者」地圖 為規劃未來星際任務打下基礎

2021-02-15 騰訊太空

藝術家筆下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圖片來源:NASA

隨著美國宇航局(NASA)的兩架「旅行者」號探測器駛入星際空間,它們正在進入一片神秘而複雜的領域。然而宇宙飛船並非處於一個完全未知的版圖中。來自哈勃空間望遠鏡的信息正在照亮探測器前方的道路,並沿著它們的路徑揭示了豐富氫雲的存在。

這項工作是兩個最著名的空間任務的罕見聯姻,同時前所未有地瞥見了恆星之間的區域。

康乃狄克州米德爾頓市衛斯理大學本科生Julia Zachary表示:「如果『旅行者』號探測器是谷歌(微博)街景中的車輛,並在你的周圍四處遊蕩,拍攝街道的照片,那麼哈勃空間望遠鏡則提供了一個概覽,即『旅行者』號在星際空間航行的地圖。」

Zachary和她的同事在1月6日於德克薩斯州格雷普韋恩市召開的一次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兩架「旅行者」號探測器均於1977年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訪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者1」號探測器於2012年進入星際空間,其與地球距離超過200億公裡。「旅行者2」號探測器仍然位於太陽系邊緣,其與地球距離超過170億公裡。

每一架「旅行者」號探測器都以各自的角度遠離太陽系所處的平面,而哈勃空間望遠鏡則沿著它們的瞄準線凝視著太空。該望遠鏡搜集的信息來自於遙遠恆星發出的光,遠遠超過了兩架「旅行者」號探測器目前所處的位置。

通過分析從中間物質中採集的光的化學特徵,Zachary的研究團隊能夠梳理出哈勃空間望遠鏡與恆星之間的星際環境的性質細節。而主要由氫元素構成的雲團也包含了少量更重的元素,例如碳。

兩架「旅行者」號探測器目前位於「局部星際介質」中,後者是環繞太陽系的的一種泡沫物質。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數據表明,「旅行者2」號探測器將在幾千年後飛出「局部星際介質」,之後進入除此之外的另一個雲團中。而目前尚不清楚「旅行者1」號探測器將在何時衝破這些「泡沫」。

天文學家通常使用像哈勃空間望遠鏡這樣的儀器獲得對星際空間物質的間接測量結果。然而兩架「旅行者」號探測器正在為他們提供直接測量這一神秘環境的機會,並傳回其周圍電子密度的數據。

該研究團隊成員之一、衛斯理大學天文學家Seth Redfield表示:「作為一名天文學家,我不習慣於從我觀測的地方獲得觀測結果。」

Zachary表示,「旅行者」號探測器和哈勃空間望遠鏡分別對於星際空間的直接和間接測量,對於規劃真正的星際任務——例如未來的突破攝星——是非常重要的。

並未參與該項研究巴爾的摩市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天文學家Brandon Lawton強調,在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於2015年7月飛抵冥王星之前,哈勃空間望遠鏡曾幫助研究這顆矮行星周圍的區域——尋找潛在的危險衛星。他說,類似的,隨著探測器向未知的空間前行,「旅行者」號的工作「將有助於繪製那裡的地形圖」。

「旅行者」號探測器是美國研製並建造的外層星系空間探測器,共發射兩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分別於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發射升空。這兩個姊妹探測器沿著兩條不同的軌道飛行。擔負探測太陽系外圍行星的任務。「旅行者」號探測器攜帶的鈽電池將持續到2025年左右。當電池耗盡之後,它們會停止工作,並繼續向著銀河系的中心前進。

探索神秘宇宙:藍色星球海王星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帳號「 騰訊太空 」或「 qqtaikong 」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騰訊太空首頁(space.qq.com)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揭示了難以置信的旅行者號探測器的未來
    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太空探測器比任何人造物體都離地球更遠。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為這些探測器繪製了路線圖,揭示了它們星際旅行的驚人細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兩艘旅行者號探測器仍在收集數據,並將它們的發現傳回地球。它們還剩下幾十年的電力,過了這段時間它們就會停止工作。與此同時,科學家門可以對旅行者號收集的數據進行研究,並將他們的發現與哈勃空間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比對。但是即使兩架探測器停止工作,太空人仍然可以利用哈勃望遠鏡來研究它們將要航行的環境。
  • 哈勃向我們展示了旅行者號探測器令人難以置信的未來
    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太空探測器比任何人造物體都離地球更遠。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為這些探測器繪製了路線圖,揭示了它們正在進行的星際旅行中令人驚訝的細節。與此同時,科學家們可以研究旅行者號收集的信息,並將這些發現與哈勃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比較。但是,即使在旅行者1號和2號結束航行後,天文學家仍然可以使用哈勃望遠鏡來研究這些死亡的探測器所要航行的環境。
  • 哈勃望遠鏡揭秘旅行者號探測器的未來
    星雲莫測,並肩作戰的旅行者和它的守護者  發射於1977年的旅行者號太空探測器,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追蹤探測器在星際空間中的運動軌跡,從中能觀測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細節。難以置信的是,所有的旅行者號探測器都在源源不斷地收集數據並傳回地球,但剩餘電量只能運行不多的幾十年,之後便會變黑。不過,科學家們可以研究它們傳回的信息,將其與哈勃太空望遠鏡採集的信息進行對比。這樣即便將來旅行者號都報廢了,天文學家依然可以通過哈勃望遠鏡來研究旅行者號原定航線上的太空環境。
  • 「旅行者」:觸摸星際空間
    這裡與預期中的星際空間環境相符,而與太陽周圍的環境完全不同。換句話說,飛船從那時起就駛入了一片全新區域。這一天即是「旅行者」1號抵達星際空間的日子。但是,天文學家並不認同某些媒體自行解讀出的旅行者「已飛出太陽系」的說法。因為這取決於如何定義「太陽王國」的邊界。如果太陽系的邊界是指最外面的足夠大的行星的軌道,那麼「旅行者」確實早已跑出冥王星軌道了。但冥王星外面還有不少矮行星。
  • 「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
    「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每日科技」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們完成了「APEX望遠鏡大區域星系觀測」(ATLASGAL)任務,繪製成一幅全新的、迄今最精細的全銀河系地圖。
  • 旅行者1號駛入星際空間
    根據這些數據,研究人員表示,旅行者1號大約是在2012年8月25日前後,抵達這片從來沒有被探索過的寒冷的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號利用自身攜帶的諸多設備向地球發回數據,科學家早就在期待特定的測量結果。確切地說,就是太陽粒子數量的減少和銀河宇宙線數量的增多。這樣的結果能夠告訴他們,旅行者1號穿透了日球層頂(heliopause),也就是太陽等離子體與星際空間等離子體的邊界。
  • 離開太陽系的旅行者2號突發狀況!快沒電了!
    在那一天,旅行者2號應該執行預定的旋轉機動。宇宙飛船自轉360度來校準它的一個儀器,名為MAG,三軸磁通門磁力儀,這臺儀器正在研究太陽風與星際磁場的邊界所發生的事情。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經進入星際空間,這幅圖顯示了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太陽層外的位置,太陽產生的保護性氣泡遠遠超出冥王星的軌道。
  • 旅行者號上的「宇宙地圖」地球位置是完全錯誤的
    圖片版權:NASA  40年前旅行者號宇宙飛船成功射,成為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當它離開地球進入星際空間時為那些在遙遠的未來找到他們的外星人傳達了一個特別的信息:旅行者號的金唱片包含了地球的歌曲、圖像和聲音,它被設計成一個信息裝載的宇宙時間膠囊,能夠很容易地被任何聰明的外星物種破譯。在記錄的封面上有一系列的圖表被標記出來,其中包括一個非常重要的圖表:地球在銀河系的位置的地圖。
  • 為火星探測加裝「透視眼」安徽「黑科技」將為火星繪製「全球地圖」
    在未來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它將「踏遍」火星的大部分角落,了解火星次表層下的物質構成。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它還將為火星繪製出一幅「全球地圖」。為火星探測加裝一雙「透視眼」記者了解到,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將同時實現「繞、落、巡」三個目標,「天問一號」上共搭載了7 個火星探測設備,可環繞火星運轉並對火星進行探測。
  • 太空飛行器發現旅行者2號到達了星際空間
    11月4日,《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的一系列的五篇論文中,報導了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穿越星際空間期間返回的首批數據。任務團隊現在有一些時間來評估旅行者2號在南半球的離開(相對於旅行者1號在北半球的離開)。在11月4日《自然天文學》雜誌在線發表的五篇系列論文中,研究人員報告了探測器進入星際空間時的測量結果。旅行者2號傳回的數據充滿了驚喜。
  • 地圖,旅行,時間機器|近未來 ⑩
    ▲ 現存最古老的波特蘭海圖 圖片來自:Wikipedia這些被水手們稱為「航海指南」的地圖繪製了海岸線的大致輪廓,為船隻尋找泊地、確定航向,由於商貿競爭的關係,航海圖都是機密,一旦船隻被海盜或敵船俘獲,船長就會毫不猶豫地把它們丟進深海。
  • 英媒稱NASA規劃星際任務:在太陽系外尋找生命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 英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計劃執行星際任務,要在太陽系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尋找生命。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2月19日報導,這次任務的名稱尚未確定,而且能讓飛行器飛那麼遠的技術目前尚不存在,不過預計飛行器發射時會恰逢人類首次登月100周年。這次雄心勃勃的任務要求飛行器的速度至少要達到光速的10%。
  • 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一周年,新發現揭秘星際空間邊界
    NASA科學家確定旅行者2號於2018年11月5日飛出了日球層,進入星際空間,距今一周年。 一周年前夕,《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發表了5篇論文,描述了旅行者2號歷史性穿越期間及此後觀測到的情況。論文揭示了日球層和星際空間邊界附近的磁場、等離子體狀態等信息,為人類了解星際空間邊界的情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料。
  • 在1969年登月前,為阿波羅繪製月球地圖,助力人類登月!
    然而在1969年登月前,就要做好萬事準備,為阿波羅繪製月球地圖便是其中之一,助力人類登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1955年的一次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議上,著名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就繪製月球地圖的項目徵求意見和合作者。當時,最好的月球地圖集都是手繪的,柯伊伯想用最先進的望遠鏡來製作一個攝影地圖集,但卻沒有人響應,這表明了天文學界對月球的普遍態度。
  • NASA宣布:旅行者2號已離開太陽系,將進入星際空間!
    NASA宣布:旅行者2號已離開太陽系,將進入星際空間!早在1977年的時候,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這兩架探測器最初的任務就是為了探測太陽系才會發射的,旅行者2號是首先發射,相比於旅行者1號早早的提早了兩周,因此旅行者1號穿越太陽系,它的軌道也就更加短。
  • 星際旅行者好玩嗎?怎麼玩?星際旅行者遊戲介紹
    星際旅行者好玩嗎?怎麼玩?星際旅行者遊戲介紹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6-01-11 16:37:19手機訂閱 導讀:期待已久的熱門手遊星際旅行者火爆來襲啦!
  • 「旅行者」飛船姊妹攜手,穿越星際空間,探索太空深處的奧秘
    圖源:NASA 當時,沒有辦法知道宇宙飛船是否可以穿越星際空間,或者它是否能夠在太空深處進行如此漫長的旅程。 但截至去年,旅行者2號和它的姊妹飛船「旅行者1號」都已進入星際空間。它們穿越的差異給了科學家們一個獨特的機會來比較旅行者1號和2號收集的數據。
  • NASA在火星地表下找到了大量的水,繪製火星水資源地圖……
    NASA科學家繪製了火星表面的地圖地圖上顯示了水冰的位置所謂的水冰是水與其他化合物混合冰在一些地方冰層在地表以下只有2.5釐米這使得未來的遊客很容易獲取它NASA還畫了張地圖指導未來的星際遊客獲取火星水
  • 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下一步是什麼?
    據國外媒體報導,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經達到了探索太陽系之旅的一大關鍵裡程碑,進入了行星際空間,但無論是接下來的旅程還是科學任務,旅行者2號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張概念圖顯示了旅行者1號和2號的所在位置。NASA於12月10日宣布,旅行者2號已經和旅行者1號「團聚」,同樣進入了星際空間。兩艘探測器如今都處於太陽圈之外,即太陽產生的、位於冥王星之外的保護性「泡泡」。在本月10日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科學家與工程師們表示,雖然旅行者二號跨越邊界令他們非常興奮,但旅行者2號和它的「孿生姐妹」旅行者1號的生命力依然頑強。
  • 星際爭霸自編地圖為基礎開發 《RTD計劃》Steam降價51%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據悉,星際爭霸人氣自編地圖為基礎開發的《Project RTD》(暫譯:RTD計劃)開始了Steam的一周特惠活動。《RTD計劃》是以《星際爭霸》的人氣自編地圖「隨機塔防」IP為基礎開發,前《星際爭霸》電競選手李允烈(Nada)參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