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曉易貢藏刀背後的故事
世人知易貢,源於其產茶、制刀,再就是易貢溝裡易發生的地質災害泥石流那猙獰的面孔。易貢藏刀出產地—江拉拉嘎自然村坐落於大山偏僻的角落。走進村落,即可聽到從遠處傳來的叮叮噹噹......清脆的鐵錘敲打聲。拉嘎自然村因拉嘎家族而得名。
-
易貢藏刀,一把上萬元,藏族人都想得到,當地人稱:身份的象徵
易貢有三大品牌:易貢國家地質公園,易貢藏刀,易貢茶。 易貢藏刀的相關介紹是:刀長、刀細、輕便、鋒利無比、不容易生鏽、波紋永在,其工藝技術揚名藏區。易貢藏刀擺放家裡,象徵榮華富貴;帶在身上,可以防身闢邪。在古代,易貢藏刀專供波密上層人士使用;即便現在,波密和其他藏區的富人都以得到一把易貢藏刀而自豪。
-
西藏易貢山體滑坡搶險減災取得巨大成功 - 東方網
東方網15日報導:據今天來自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的消息說,今年4月發生在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易貢藏布江扎木弄溝的巨型山體滑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當地廣大藏、漢族幹部群眾同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一道,及時轉移安置危險地區群眾,晝夜奮戰一個多月,主動搶挖洩水渠,降低滑坡堆積體過水高程,近30億立方米易貢湖水於6月
-
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獲批「國家級」
好消息3月25日,記者從哈密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發布確定,新疆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天山哈密翼龍場景復原圖以上翼龍化石圖片均來自2014年的《現代生物學》據了解,地質公園位於五堡魔鬼城(國家4A級景區)內。哈密市計劃於2021年建設園區275平方公裡,分魔鬼城和大海道2個園區,其中,魔鬼城園區面積108平方公裡,大海道園區面積167平方公裡。
-
「英雄之刀」——易貢藏刀
資料圖 圖片來自新華網位於林芝市波密縣西北部的易貢鄉,藏語稱世人知易貢,源於其產茶、制刀。採訪組此行主要目的就是探訪易貢藏刀即「易貢波治加瑪」的打制技藝。沿途,競相開放的花、一棟棟漂亮的藏式木樓相映生輝,恰如「易翁」之名的由來。易貢藏刀出產地拉嘎自然村坐落於大山偏僻的角落。走進村落,叮叮噹噹……清脆的鐵錘聲陣陣入耳。
-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依託四大優勢 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的主體—砂巖地貌遺蹟景觀在很大程度上記錄了新構造運動湖相沉積和古氣候古環境的變遷,為研究在白堊紀以來青藏高原及祁連山在隆升過程中的重要地質事件和形成演化提供了依據,多種丹霞地貌複合存在使地質公園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
湘西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湘西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1、優越的地理位置 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境內,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所轄面積約20平方公裡。以酉水河為界與芙蓉鎮(王村)隔河相望,正好處在張家界至鳳凰這條旅遊黃金走廊的中間位置,湘、鄂、黔、渝旅遊板塊的中心腹地。
-
新疆又增加兩處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近日發布確認,新疆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和新疆布爾津國家地質公園,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哈密翼龍-雅丹地質公園新疆哈密翼龍—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五堡鎮境內,地理坐標東經 92°01′06″—92°43′57″,北緯 42°39′54″ —42°57′01″。距五堡鎮約 20km,距哈密市約100km。
-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西南部的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鄉境內。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埋藏的化石形成於距今兩億兩千萬年前的海灣環境,主要化石包括:海生爬行動物、海百合等以及古植物化石。化石種類豐富、多樣、完美。
-
耀州照金丹霞地質公園躋身第六批國家地質公園
西部網訊(陝廣新聞FM101.8 記者 杜鵬 通訊員 白益軍 朱雲)陝西耀州照金丹霞地質公園,日前躋身第六批國家地質公園。由此成為我省唯一國家級丹霞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是一種奇特地貌景觀,它是紅色砂礫巖經過漫長的風化和流水侵蝕,最終所形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奇巖怪石。因在中國廣東省仁化縣丹霞山有典型發育而得名。我國現有600多處丹霞地貌。
-
西藏易貢災區群眾返回家園
中新社拉薩八月十七日電西藏易貢災區目前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在災區所在地波密縣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災區一百八十五戶八百七十七名災區群眾已經陸續從臨時安置點搬回原來的家園,小學、鄉政府也已搬回。 據《西藏日報》報導,這項工作是在波密縣易貢災區「恢復生產、重建家園」領導小組的安排下進行的。
-
西藏易貢藏刀傳承人打造鐵花火影的藝術品
其間,用紅鹽水反覆浸泡刀,每次3至4個小時,同時反覆磨製,最終刀面上會顯現出自然的紋路。這就是西藏易貢藏刀的打制過程。2007年,易貢藏刀被列入了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牛瓊是第六代傳承人。易貢藏刀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刀面紋路的永不消退,與刀身一體。
-
地一眼旅遊|很少有外地人知道,深圳有一座國家地質公園
原國土資源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9年提出「世界地質公園」計劃之後,就積極跟進,決定建設我國的國家地質公園體系。國家地質公園根據地質遺蹟的典型性、珍稀性、美學性及科學性等,在全國範圍內擇優選取並予以優先保護和開發的地質公園區域。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於2005年9月由原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成立。
-
打造平潭地質旅遊勝地 平潭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出爐
生動稀有的奇巖怪石、豐富典型的海蝕地貌、風光秀麗的水體景觀、歷史悠久的文化遺存……平潭擁有豐富的地質資源,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這些資源,10月10日,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批覆實施《福建平潭國家地質公園規劃(2018-2032年)》(以下簡稱「
-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放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放
-
探訪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該公園是以展示2.2億年前(晚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化石為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園內分魚龍化石館、海龍化石館、海百合森林化石館、原位保護館區、遊人挖掘體驗區等場館。遊客拍攝展出的海百合化石。遊客在挖掘體驗區體驗化石挖掘。遊客在博物館內參觀展出的化石。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圖為近日野柳地質公園吸引遊客參觀遊玩。
-
普達措國家公園的守護者
原標題:普達措國家公園的守護者 在普達措國家公園景區,有這樣一群平凡人,他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著普達措。守護普達措、守護家園是他們一生堅定的夢想。十年、二十年…這裡依舊青山如黛,綠水潺潺,從青春年少到鬢鬢白髮,普達措的呼喚讓他們無怨無悔。
-
石頭有故事丨湖南大圍山國家地質公園:冰川時代的記憶
它還是距今有40多萬年的世紀冰川遺址,是湖南省唯一的以第四紀冰川遺蹟為主要特徵的國家級地質公園,也是在中國東部繼江西廬山後建立的又一個第四紀冰川遺蹟國家地質公園。圖來源網絡大圍山地質公園景區內都是遠古冰川時期留下的自然景觀,這裡山巒疊翠、流泉飛瀑、峰奇石異、人文薈萃,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與古冰川遺蹟
-
獨特濱海地貌 深圳'驢友'聖地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組圖)
七娘山典型的地質景觀使其具備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條件。 南方網訊說起國家地質公園,赫赫有名的九寨溝、黃山都在其中,也許在未來,深圳也將擁有自己的國家地質公園,最有希望的當屬「驢友」聖地七娘山。目前,深圳正在進行七娘山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工作,申報材料6月底將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