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心理學,聽說過傷痕實驗嗎,傷痕實驗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2020-12-05 忠洋的每日原創

每天學點心理學,聽說過傷痕實驗嗎,傷痕實驗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志願者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後,鏡子就被拿走了。最後,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塗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實際上,化妝師用紙巾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規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什麼也沒有不同;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圖片來自網絡

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實驗。原來,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同時,這個實驗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一句西方格言:「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自己認為是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而且總是以自己的揣測來感覺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認為別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心裡就覺得別人會怎樣看待自己,不是嗎?

圖片來自網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走入這樣的誤區,認為別人會怎樣怎樣的看待自己,衣服不協調,不搭配啦,感覺不對勁啦,會不會有人笑話自己等等,其實,人家根本沒有在意,根本就不會在乎,真正在乎的卻是我們自己,自己不夠自信,感受到的是歧視的眼光,自己不開心,感受到的是冷漠的世界,就像上面的傷痕實驗一樣,相反,如果自己是陽光的心情,看到什麼都是積極的、樂觀的,自己是善良的,看到的全是友善的、和諧的畫面。其實,環境是一樣的,世界也是一樣的,別人根本就沒有歧視的眼光,笑話的看法,不一樣的是我們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心境,自己的態度。態度積極了,美好自然會呈現在自己的眼前。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人寧願花時間去研究別人,琢磨別人,卻不願意靜下心來研究一下自己,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很多人寧願通過別人來看待自己,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活在別人的評價裡,卻不願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希望大家能夠從傷痕實驗裡,學到一些道理。

相關焦點

  • 著名的傷痕實驗:你總會吸引同頻的人事物,與其抱怨不如提升自己
    01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什麼也沒有不同;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實驗。
  • 媽媽是什麼?一個殘酷心理學實驗帶來的啟示
    另一個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斯金納還提出了「強化理論」,稱孩子哭泣時,父母不應該立刻就去抱他,否則就會強化他的行為,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愛哭鬼。 很多人都對「碗櫃理論」深信不疑,即便是現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持有類似的教養觀念。
  • 傷痕,以奮發的名義撫平
    1977年,鄧小平下令恢復高考,傷痕累累的教育界因此提起了復甦的元氣。伴隨著國家命運的扭轉,校園裡也到處洋溢著生機,無數懷揣夢想、肩扛責任的學子,打算以奮發的名義來撫平曾經的傷痕,擁抱光明的未來。1978年,復旦中文系77級新生盧新華發表小說《傷痕》,開創了後來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留下重要印記的"傷痕文學"樣式。這篇小說還幫助當時的人們鼓起了正視昨天的勇氣。
  • 方方武漢日記 新「傷痕文學」記錄疫情下的「傷痕」
    就這樣,極盡傷痛、昏暗至極且毫無希望的傷痕文學直指人心,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悲痛與焦慮。比如方方在2月16中的《武漢封城日記》文末中寫道:災難是什麼?災難不是讓你戴上口罩,關你幾天不讓出門,或是進小區必須通行證。
  • 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哈佛大學霍桑實驗對公司管理的啟示
    弗洛伊德霍桑實驗是心理學史上最出名的實驗之一。這一系列在美國芝加哥西部電器公司所屬的霍桑工廠進行的心理學研究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梅奧主持。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哈佛大學霍桑實驗工人們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項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許多不滿,無處發洩,訪談計劃實行恰恰為他們提供了發洩機會。發洩過後,工人們心情舒暢,士氣高漲,另外,他們還做了一個群體實驗。
  • 歷史上最恐怖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你聽說過嗎?
    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這篇文章,,這是小編的榮幸,這裡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希望你們會喜歡,
  • 龜龜的甲殼受傷,會留下傷痕嗎?
    特別是體表的傷痕,總是會留下些歷史,讓你的「美」打個折扣。例如我們要是遇到了燙傷、割傷或者其他傷痕,有時候是修復不了的,即使傷已經痊癒,但是身體還是會留下傷痕。不過有些小的劃傷或者哪怕大一點的傷口,也會經過後期的精心呵護,慢慢痊癒到看不出傷痕。
  • 屠呦呦獲諾獎帶給我們的啟示
    網友們從不同的角度熱烈地討論這件事情,有人為屠呦呦點讚,有人為中醫中藥感到自豪,有人忙著翻閱歷史。當然,也有人忙著比較這個比較那個。屠呦呦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首位中國得主。她獲得諾貝爾獎帶給我們多重啟示。立足客觀、全面的角度,我們看待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才不會跑偏。首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是中西醫完美結合的成果。
  • 教師招聘教育學與心理學重要實驗
    考生們往往在備考教育學與心理學的過程中,會發現以實驗來驗證自身觀點的教育學家於心理學家數不勝數,在記憶也容易發生混淆。今天我們就就教育學與心理學中的重要實驗進行仔細的總結。1.格塞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實驗介紹: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
  • 2019心理學考研:七大實驗分析
    摘要:心理學專業一直是一個比較神秘且令眾人嚮往的一個專業,比如小編當年也是特別想學心理學,可惜陰差陽錯啊~而心理學考研的考生學心理學的
  • 電影沙龍《斯坦福監獄實驗》
    心理學的知識浩瀚如海心理學的經典厚如磚頭想對心理學說
  •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心理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在各位學者研究心理學過程中,大部分採用了跟自然學科相近的研究手段——實驗法。這就造成了我們在開始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涉及到實驗的知識點,而同學們對於實驗又比較陌生,在此給同學們總結一下心理學常見的一些實驗,一是為同學們提供一些學習材料,二是讓同學們對心理學產生親近感,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一、視崖實驗視崖是用來評估嬰兒深度知覺的一種能夠產生深度幻覺的平臺式裝置。吉布森和沃克首創的視覺懸崖是測量嬰兒距離(深度)知覺最常用的工具。
  • 蔡英文想給這代臺灣人留下怎樣的傷痕?
    【兩岸快評第649期】有個朋友對我說:這次疫情結束,他應該會在平常就多存點口罩了。他還說,現在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祖父母那代人總是捨不得扔掉剩飯,原來,每一代人獨有的特殊習慣的背後,都是他們曾經受過的傷害和留下的傷痕啊。這不禁讓我想到,如今在臺灣一切以「臺獨」為執政目的的民進黨當局,他們會給這一代的臺灣人留下怎樣的傷痕?
  •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看看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C媽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心理學方面的實驗,這個實驗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就是著名的恆河猴代母實驗。哈洛從來不否認自己的實驗是殘酷的,但他對此也不後悔。他說: 「如果我的論文能拯救人類孩子的話,即使用再多的猴子也並不為過。「當然,他也成為動物保護協會最討厭的心理學家。
  •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是 1961 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做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了: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們會背叛自己一直以來遵守的道德規範,聽從權威人士去傷害無辜的人。
  • 細思極恐的心理學實驗:為何與家人住在一起,會讓人抓狂?
    原創 樓 小樓聊心理 今天又給大家準備了一篇硬核的文章,文章還挺長的,喜歡看實驗、想要了解心理學硬貨知識的朋友們,有請~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一位動物行為學家約翰·科爾霍恩在《皇家醫學會院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死亡方塊:一個鼠群的爆炸性增長和死亡
  • 科學家驚人發現:人類身體胎記是前世輪迴的傷痕(圖)
    人類的胎記竟是前世的傷痕「輪迴」在東方宗教中出現。史蒂文森是西方現代輪迴理論研究的創始人,2007年2月8日死於肺炎,享年89歲。史蒂文森退休前擔任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知覺研究系主任。1960年他在美國心靈研究協會的雜誌上發表了《往世回憶的證據》一文,舉世譁然。後來被譽為是現代西方輪迴研究的開山之作。
  • 一個行為經濟學小實驗的啟示
    ⊙農銀增強收益債券、農銀金祿債券、農銀豐澤定開債券、  農銀金祺定開債券基金經理 周宇   近年來,行為經濟學利用微觀實驗研究取得快速發展,這些實驗不僅有趣,而且能給我們從事投資提供有用的啟示。  諾貝爾獎獲得者康納曼做過一個與風險偏好以及決策有關的實驗。
  • 神奇有趣的思想實驗
    就是說,愛因斯坦是通過思想實驗來了解整個宇宙。愛因斯坦認為,思想實驗就是保持絕對理智,又可以發揮想像的思維模式。愛因斯坦在16歲時就完成了一個思想實驗——假如我追逐一束光。他設想自己以速度C(真空中光的速度,30萬公裡/秒)追趕一束光,「我應該會觀察到,這樣一束光……將保持靜止」。
  • 地球的真實面貌早已傷痕累累,現在的地球長什麼樣?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雖說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一顆很小的星球,但是至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可以和地球相互媲美的星球,人類想要移居其他星球的想法還不切實際。我們的地球表面是一片蔚藍色,還有一部分是綠色,這些代表的是海洋和植被,隨著人類的生產活動更加頻繁,地球的真實面貌早已傷痕累累,你知道現在的地球長什麼樣嗎?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地球就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隨著人類數量增多和生產需求,陸地面積已經不夠我們使用,通過科技的手段,已經開始填海造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