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恐怖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你聽說過嗎?

2021-02-23 秀瀆

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這篇文章,,這是小編的榮幸,這裡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希望你們會喜歡,別忘了點擊 上方藍色字體「秀瀆」關注轉發呦                                                                              

在歷史上人類進行了很多著名的實驗,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著名的恐怖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在1920年的時候,華生華生在一家醫院裡面挑選了9個月的小艾伯特作為實驗對象。小艾伯特的母親是醫院的奶媽,華生在跟她溝通後以每天一美元的報酬跟她談好了實驗的事情,而具體是什麼實驗,則沒有告訴她。

最開始,華生經常送給小艾伯特小白鼠、小兔子、小狗之類的小動物作為禮物,小艾伯特很喜歡它們。經過基礎的感情測試,華生證明了,小艾伯特並不害怕小動物。

在兩個月後,華生開始了正式的實驗。華生把小白鼠遞到小艾伯特的面前,每當小艾伯特要接觸小白鼠時華生就在他背後敲打鐵棒恐嚇他,這時候小艾伯特就會嚇哭。之後這種情況又重複了幾次。在經過幾次恐嚇後,就算華生不恐嚇,小艾伯特看見小白鼠就會害怕的轉身爬走。

後來華生又發現,小艾伯特不只是害怕小白鼠,他恐懼開始泛化,甚至對小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等等,凡是毛茸茸的東西都會感到害怕。通過這個實驗華生證明了恐懼的情緒可以通過條件反射後天習得。

「小艾伯特實驗」後來在學界引發了廣泛地討論,主要是關於實驗的道德底線的討論。從這個實驗之後,美國心理學協會就制定了實驗倫理規範,禁止任何人進行違反倫理的實驗。在這個實驗裡面,華生雖然承諾最後會對小艾伯特用脫敏療法治療,但是,知道小艾伯特5歲去世的時候也沒有兌現這個諾言。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在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最「恐怖」的心理學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1920年,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設計了研究條件情緒反應的實驗,實驗結果一公之於世,便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首先,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從一所醫院挑選了9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這項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讓他首次短暫地接觸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結果發現,小艾伯特對以上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
  • 最具爭議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從拍照那天起,他開始收到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送來的禮物——耷拉著耳朵的小狗用鼻子蹭著他的衣服,小猴子在他面前沿著繩子跳舞,小灰兔安靜地依偎在他的懷裡,還有一隻小白鼠繞著他轉圈。看著這些新鮮事物,小艾伯特嘟起小嘴,睜著圓鼓鼓的大眼睛,搖頭晃腦地打量著周圍。他甚至主動伸出手,想摸摸那隻小白鼠。
  • 《教化場》:如果你知道小艾伯特實驗,就不會覺得故事荒唐!
    在我知道小艾伯特實驗之後,再刷《教化場》,我為那些活下來的人感到慶幸,同樣,感到不幸。被載入歷史卻愛人聽聞的小艾伯特實驗。「只要給我一打嬰兒,我能把孩子訓練成社會精英,不管是醫生、律師還是警察」,能說出這樣話的人必然不是一般人。
  • 做完古典制約實驗後,小艾伯特去哪兒?(上)
    雖然華生與蕾娜在進行實驗時,紀錄了小艾伯特的年紀,但是卻未寫下當時的日期,以致於我們至今仍無法確切推測小艾伯特的生日。因為要有生日,才能往下追查出生記錄,才有可能追溯出完整的個體歷史。目前所有的研究者都同意,該實驗進行的時間點約是在 1919-1920年之間。
  • 「小艾伯特」的悲劇:殘忍心理學家的實驗,最終成為禍事
    提出是一方面,同樣來證明這個理論的對錯也很重要,於是便有了實驗一說。在我們歷史上有過大大小小許多的實驗,他們通過實驗來檢驗自己理論的對錯,做出了對人類有益的事。我今天說的這個也是關於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同樣論證出了一個道理,但是呢在我看來這個實驗是殘酷的,結果也是一場悲劇。這個實驗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小艾伯特實驗」。
  • 這些歷史上的真實實驗給你答案
    Jone醫生在1846年的「沸水實驗」。(沸水澆到身上的狀態)這項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治療傷寒型肺炎,而這位醫生認為「刺激毛細血管」有可能治癒這種疾病。但他選擇的驗證方式極為可怕,每隔4小時,他就會將沸水潑到奴隸的後背上,以此來進行所謂的「治療」實驗。
  • 人類歷史上有過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實驗?
    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人類歷史上令人毛骨悚然的實驗,感官剝奪實驗算一個(人類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創造出十分恐怖的場景)。20世紀50年代時,麥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讓學生堵上耳朵、穿上特製的阻斷觸覺的護套,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 每天學點心理學,聽說過傷痕實驗嗎,傷痕實驗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每天學點心理學,聽說過傷痕實驗嗎,傷痕實驗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示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
  • 科學小實驗,隱身術聽說過沒有??
    大小玻璃杯各2個、食用油200ml、清水200ml2.往其中一個大玻璃杯中倒入大半杯清水,確保水面蓋過小玻璃杯沿。3.往另一個大玻璃杯中倒入大半杯食用油,確保油麵蓋過小玻璃杯沿。通過上面的實驗我們發現,裝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小水杯清晰可見;裝有食用油的玻璃杯中,小水杯與油渾然一體,不仔細觀察幾乎看不見小水杯。
  • 他山之石: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嗎?恐怖在哪?
    文末有全套高清版資料下載連結,敬請下載學習)開門見山的說,雙縫幹涉實驗不恐怖,但是難以理解。即使對於物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一開始接觸到量子力學的雙縫幹涉實驗時,也會嗅到有一絲玄學的味道。開門見山的說,雙縫幹涉實驗不恐怖,但是難以理解。
  • 人類最恐怖的實驗,雙縫幹涉實驗,意識決定你看到的是什麼
    可是,雙縫幹涉實驗,讓人類看到了恐怖的一面。先介紹一下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可能高中物理學過。就是一道光,在經過兩道平行的縫後,然後,會在幕布上,形成幹涉條縫。這也水波經過兩個孔後,然後幹涉,是一樣的。從而證明了光的波動性。但是,這並不是重點,重點在以後。
  • 歷史上偉大的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你聽說過嗎
    量子物理學可能不是最平易近人的,但你很有可能聽說過它的一些基本部分,比如原子。在20世紀初期,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發現了基本的原子結構——一個被軌道電子包圍的正電核,這為我們今天理解原子奠定了基礎。以下是您可能不了解的有關玻爾的13件事。
  • 世界上最恐怖的復活實驗!
    在世界三大恐怖實驗裡,你就可以看到科學家的瘋狂,完全是慘無人道。使死屍復活的「拉撒路計劃」:復活屍體的實驗在世界上各種實驗中從來不缺席。上世紀30年代,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員羅伯特-考尼什認為能將沒有遭受重大器官損傷的死亡有機生物「復活」,實驗中他窒息了4隻獵狐犬,稱其為「拉撒路」,在一種特殊設備中循環流通屍體血液,並添加腎上腺素和抗凝血劑混合液,成功地將後死亡的兩隻小狗復活。
  • 科學小實驗:楊氏雙縫幹涉實驗
    你們知道光是什麼嗎?光不是到處都有嘛,天晴的時候有太陽光,晚上有燈光。但是光本身是什麼,你知道嗎?
  • 聽說過「恐怖之家」嗎?在哪裡?敢去嗎?機不可失!
    本報編譯:聽說過墨西哥城的「恐怖之家」嗎?敢去嗎?
  • 一百年前的這個經典實驗,證明操控人的悲歡是如此簡單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大家可能聽過巴甫洛夫的狗,但你可能沒有聽過華生的男孩。實際上這個孩子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被人工植入了對動物的恐懼。而這個充滿爭議的實驗,也證明條件反射可被用於操縱人類的情緒。撰文 七君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實驗非常著名,中學課本也會介紹。
  • 從「人性實驗」到「恐怖實驗」:永遠也不要考驗一個人的人性
    「永遠也不要考驗一個人的人性」,這句話你一定聽過。這不光是類似雞湯的一句忠告,更是一個科學結論。在歷史上著名的所謂「人性實驗」中,「人性」幾乎全都沒有經受住考驗。「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人性中的惡一旦得以釋放,「人性實驗」就變成了一個個「恐怖實驗」,人性掩蓋下鮮血淋漓的現實,你準備好面對了麼?在所有「人性實驗」中,「斯坦福監獄實驗」無疑是最為著名的。史丹福大學一位名叫津巴多的心理學教授挑選了24個健康狀況良好、心智水平正常的人參與這項實驗。
  • 盤點瘋狂科學實驗 另類方法讓猴子產生抑鬱症狀
    一切看上去都很溫馨,直到送禮人約翰·沃森教授悄悄躲到小艾伯特背後,用力敲響了事先懸掛在房中的鋼棒。一記響亮的「咚」聲嚇到了小艾伯特,他「劇烈地抽搐」,但沃森沒有停止,他又敲響鋼棒,小傢伙開始「緊閉嘴唇,身體顫抖」,這還沒完,沃森冷靜地第三次敲擊鋼棒,小艾伯特終於趴倒在坐墊上,哇哇大叫。  這些看似惡作劇的行為,是心理學史上最出名也最富有爭議的實驗之一。
  • 在人類的歷史上所發生過的7個「可怕」的人體實驗
    我們在學校的歷史課本上,都學習過關於人體實驗的一些知識,例如,最臭名昭著的日本「731」部隊,以及德國納粹毒氣實驗室,他們都是通過活體進行殘暴的實驗,從而研究出生物武器與化學武器,這些法西斯國家的累累罪行已經被歷史銘記,成為了警示後人的一個重要資料,其實在歷史上,除了這些有名的實驗之外,也有一些雖然不出名,課本上基本都沒有介紹過
  • 一百年前的這個經典實驗,證明操控人的悲歡是如此簡單
    華生還想知道這種條件反射的持續時間,因此小艾伯特被帶回家一個月,然後再被帶回實驗室。一個月後,華生用之前已經形成條件反射的物品對小艾伯特進行測試,小艾伯特表現出了害怕的反應。通過這個實驗,華生成功地將白鼠這個中性的刺激轉化為了恐懼的代名詞,引起了幼兒的強烈反應。這個實驗證明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不但適用於人類,還能被用於操縱人類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