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也不要考驗一個人的人性」,這句話你一定聽過。這不光是類似雞湯的一句忠告,更是一個科學結論。在歷史上著名的所謂「人性實驗」中,「人性」幾乎全都沒有經受住考驗。「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人性中的惡一旦得以釋放,「人性實驗」就變成了一個個「恐怖實驗」,人性掩蓋下鮮血淋漓的現實,你準備好面對了麼?
在所有「人性實驗」中,「斯坦福監獄實驗」無疑是最為著名的。史丹福大學一位名叫津巴多的心理學教授挑選了24個健康狀況良好、心智水平正常的人參與這項實驗。這些志願者分成兩夥分別扮演獄警和囚犯的角色,實驗進行期間,一些「囚犯」在「獄警」們的百般折磨下逐漸瀕臨崩潰,預期兩周的實驗也在第六天就被迫叫停了。
-------------------------
這六天發生在史丹福大學的故事,自然成為了不可多得的電影素材。其中包括兩部名叫《死亡實驗》的和一部直接取名《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小編向你推薦2001年版的《死亡實驗》。儘管經過了一些藝術加工,但你仍可以在影片中看到「獄警」們逐漸被控制欲侵吞的理性和「囚犯」們在壓力下的屈從、反抗和互相出賣。
-------------------------
既然說到了電影,小編再為大家推薦一部叫做《浪潮》的德國電影。這部電影講的並非嚴格意義上的「人性實驗」,它說的是一個中學老師,在班級內建立了一個叫做「浪潮」的組織,並設立了統一的口號和服裝等。幾天之後,這個組織變得亢奮而激進,老師也對其失去了控制。它想向我們說明「獨裁統治在當代社會依然隨時可能發生」。
-------------------------
耶魯大學也做過一個著名的「服從權威實驗」:實驗邀請40名普通人作為「老師」來對實驗人員假扮的「學生」進行單詞考核,「學生」每答錯一個單詞都要受一次電擊,電壓從15V不斷上調至450V。實驗過程中,儘管能聽到「學生」越來越痛苦的慘叫,但面對「權威」的實驗設計者,超過60%的人按下了450V的最高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