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監獄心理學實驗是否證明了人性中的隱惡?

2020-12-04 超心理

今天的文章轉一則轉我剛剛回復的悟空問答:

「斯坦福監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跟心理學聯繫在一起?

作家西閃的回覆:

沒有什麼「斯坦福監獄」,只有一場在史丹福大學進行的模擬監獄場景的心理學實驗。這個1971年進行的實驗由心理學家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主持,主要目的是考察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管者和被監管者的行為影響。據津巴多的報告,在該實驗中扮演「囚犯」和「看守」的大學生很快適應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過了預設的界限。一方濫用權力和暴力,另一方則顯露出囚徒的願意被欺負的心理,由於這個實驗的高度爭議性,津巴多提前終止了整個實驗。但這個實驗的結論卻在之後的數十年裡成為心理學以及社會學、政治學、政治哲學等社會學科的實證基礎之一,被不斷援引。

津巴多自己把囚禁狀態下的這種好人變壞人的心理變化稱之為「路西法效應」(路西法原是上帝的天使長,後來墮落成了撒旦)。因此斯坦福實驗有時也被稱為路西法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一直遭到倫理上的批評,因為很多人認為,人性是不能考驗的。但最近它的真實性也遭到質疑。有參與這一實驗的人揭露,實驗中「看守」的殘暴是誘導出來的,而「囚徒」的被虐狀態則是假裝的。因為大家都明白,這就是一個在實驗室進行的表演。

因此有專家甚至呼籲,從所有的社會學科的著作中刪除這一實驗及其結論。不過我認為,是否應該這麼做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但至少,目前心理學教材和其他社會科學的著述確實有重新審視的必要。

社工師周雲騫的回覆:

斯坦福監獄實驗確實有誘導的成分,但是也恰恰證明了人性是經不起誘導的,即使是唐僧也經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性誘導,人本性就是動物性的,吃喝玩樂,怎麼舒服就怎麼來,滿足了動物基本需要才能發展到高級。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被試是隨機的,如果經過挑選,選擇唐僧那樣的性格,能不太會在短期內發生暴力虐囚事件。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好人之所以分分鐘變壞,很可能好人是偽裝出來的。也告訴我們,環境會誘導一個人做出平時不太可能做出的行為,當一個人犯錯的時候,不能輕易歸結犯錯原因為人格因素而忽略環境因素。為自己也為他人尤其是青少年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

實驗本身是有誘導成分,但是實驗表達的人性隱藏的惡確實真實存在的。不考慮實驗倫理,放在現實中也是如此,

相關視頻

斯坦福監獄實驗:證實了隱藏在人性中的邪惡面《探索心理學》

更多改變世界的心理學實驗,請參閱《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第7版

相關焦點

  • 斯坦福監獄實驗被它的同名新電影批評
    此後,斯坦福監獄實驗成為不計其數的書籍和紀錄片的主題,多部電影基於它改編,至少有一支朋克樂隊以它命名。SPE,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文化符號,一個關於「人性本惡」的恐怖提醒。它的影響在44年後的今天仍未消散。就在上個月,2015年7月17日,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在北美上映。該片在實驗記錄的基礎上展開敘事,逼真地還原了原始實驗的細節。
  • 心理學:3個展示人性之惡的心理學實驗,原來人性如此醜陋
    人性有多醜惡,看看下面這三個實驗你就明白了1.米爾格拉姆服從實驗社會心理學上最著名最有爭議的實驗。若論社會科學歷史上實證研究的貢獻,可能無出其右。這說明了什麼,對權威的服從是可以戰勝道德甚至法律的,上述的實驗成功的向我們證明了權威的力量。似乎我們就明白了,二戰時期,平常勤勤懇懇的小職員,可以變為屠殺猶太人的劊子手,婦女和兒童,可以變成自殺性襲擊的實施者。2.斯坦福監獄實驗1971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展了一項「斯坦福監獄實驗」。
  • 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這個實驗的發起者是史丹福大學的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被試是各高校自願前來參與實驗的學生,實驗場所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的地下室改造的監獄,因此此次實驗被稱為「斯坦福監獄實驗「。
  • 人性禁不住考問?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啟示——信仰的力量
    2015年的時候,有一部叫做《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影片上映,電影講述的是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初,一群史丹福大學的大學生參與了一個關於人類行為的實驗研究。他們被分為兩組,一組扮演獄警,一組扮演囚犯,實驗開始之後他們便模擬監獄裡的生活。
  • 《斯坦福監獄實驗》,揭示了社會和人性的問題,讓世人譁然和反思!
    1971年,一個名叫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啟動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叫「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想看看人在社會環境裡的反應
  • 斯坦福監獄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英語: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
  • 誰能逃過「 人性的拷問 」?——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說明一切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什麼呢?也許這個名字你不是那麼熟悉,但是這個實驗的 " 劇情 " 你一定在什麼地方聽說過。在學術界,津巴多是個非常有潛力的教授,1971 年他才 38 歲,就當上了斯坦福心理學系的終身教授。
  • 斯坦福監獄試驗揭露醜陋人性:為什麼人類要作惡?
    原標題:斯坦福監獄試驗揭露醜陋人性:為什麼人類要作惡? 斯坦福監獄實驗在1970年的時候進行的一場非常著名的實驗,監獄內部進行的實驗主要對象是一群大學生,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實驗過程,但是由於中途有一些同學提出退出這個實驗,因為實驗內容嚴重的使得部分學生出現了心靈扭曲的現象,後來實驗不得不被終止了,其實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內容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人性實驗,其實在歷史上還出現過很多很多的人性試驗,有的人性實驗非常的讓人感到人性的可怕,但是有的人性實驗非常的可怕
  • 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與《楚門的世界》,觀察人性3大共同點
    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這是一場發生在70年代史丹福大學的真實實驗。史丹福大學的教授想驗證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他發起實驗,並召集了一群年輕人來充當他的實驗對象。每個被選中的實驗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最終18人被隨機分為兩組。
  • 「暗黑心理學」斯坦福監獄實驗(10)
    斯坦福監獄實驗會將18名志願者中的一半隨機分為警衛,另一半分為囚犯,在接下來的六天內,它將演變為有史以來最荒謬的研究之一。 根據 Richard Griggs 和 Jared Bartels 2014~2015 年的統計,幾乎所有心理學入門教材都不加批判地引用了這個實驗。實驗也讓津巴多成為了美國最有名的心理學家之一。
  • 震驚世界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看完有人崩潰了
    ,歷史上有一場著名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這場實驗影響深遠,以至於現在還有人在糾結實驗結論的真偽今天二哥要推薦的就是由這場實驗改編的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1971年夏天,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正緊鑼密鼓的為馬上要進行的一場實驗挑選志願者報名參加的斯坦福學生都是衝著每天
  • 震驚世界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很多人看完崩潰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二哥關於人性,歷史上有一場著名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這場實驗影響深遠,以至於現在還有人在糾結實驗結論的真偽>《斯坦福監獄實驗》1971年夏天,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正緊鑼密鼓的為馬上要進行的一場實驗挑選志願者
  • 最臭名昭著的實驗之一——斯坦福監獄實驗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沒有經過層層實驗所檢驗的科學往往會被看作是不切合實際但空談,但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的諸多學科中,有一門學科卻因為種種科學實驗而為人詬病,那便是心理學。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需要為實驗對象營造出一種「極端」環境,以此來測試他們在這種環境下的心理變化。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一個實驗,是心理學最著名的實驗之一,因為它發生在史丹福大學,因此被稱為斯坦福監獄實驗。
  • 斯坦福監獄實驗全評價(上):實驗介紹
    1971年夏天,史丹福大學年輕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們在大學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的監獄,並且徵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體健康的志願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報酬,但是必須完成14天的實驗。這些志願者被隨機分成兩部分,12個人充當獄警的角色,另外12個充當囚犯的角色,實驗時每組只有9人,3人後備。
  • 救救心理學!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個騙局!這些著名實驗都有問題!
    原標題:救救心理學!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個騙局!這些著名實驗都有問題! 在這項研究中,大學生們被指派在模擬監獄裡扮演「囚犯」或「獄警」。實驗開始不久之後,「獄警」就開始虐待「囚犯」了,這意味著外部環境會催生邪惡。這項研究的作者,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結論中指出,如果將無辜的人放到特定環境中,給予他們超過他人的權力,這些無辜的人會開始濫用權力。
  • 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竟然是錯誤,可憐被試驗的囚犯
    因為它的每項實驗總是脫離不開人性的複雜所以,最終的實驗結果一般不容易被世人所接受!就拿20世紀以來最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來說從誕生以來就一直爭議不斷!>它可以證明人性會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催生邪惡!
  • 斯坦福教授進行「監獄實驗」,結果實驗失控......震驚世界!
    《餘罪》讓我想起了世界著名的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斯坦福監獄實驗。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啟動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叫「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實驗的目的是想看看人在社會環境裡的反應
  •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真實啟示錄
    在很多人看來,斯坦福實驗強調了這些發現,顯示如果賦予了過多的權力,普通人能夠多麼輕而易舉地變成殘忍的壓迫者。時值四十五年後的今天,許多人回顧這項研究,來說明阿布格萊布(Abu Ghraib)看守的所作所為以及美國濫觴的警察暴力何以會出現。斯坦福監獄實驗時常被引用,以此證明我們體內隱含的原始暴力衝動;據說這項實驗表明,只要稍許推動,我們便都會變成暴君。
  • 斯坦福監獄實驗,黑暗心理實驗,惡由心生,一顆善良的心至關重要
    但是實際上還真有人做了這樣的心理實驗,這個實驗被稱為史上最殘酷,最黑暗的心理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這樣的觀點在極少數人眼中不被認同;當時在史丹福大學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他就提出了一種說法,說人的行為實際是由環境所造成的。這套理論在現在已經普遍被我們所接受,但是在當時是非常新穎的說法。根據津巴多描述在特定的環境下人會做出和自己平常不同的行為,甚至還會出現極端行為,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於是有了著名的斯坦福實驗!
  • 震驚世界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人人都有可能是魔鬼!深思極恐......
    這個反人性的實驗備受爭議,在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巨大反響,成為社會心理學的經典案例。而人們也終於開始正視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性格和行為:也許善惡並沒有界限,只看你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其中揭示的道理令人細思恐極……整理自新浪微博@英國報姐1971年,一個名叫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啟動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叫「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想看看人在社會環境裡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