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實驗,是什麼讓人性變得邪惡?

2021-01-18 軋鋼之家


津巴多教授首次訪華,津巴多教授驚訝於壹心理正在做的事情…


沒有一個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不知道津巴多這個名字,他,是上世紀最偉大的20位心理學家之一,這位享譽世界的心理學大師幾乎是每一位心理學迷的偶像。


前幾天,心理學界發生了件大事兒!!!


這個被公認為「當代心理學的聲音和面孔」的菲利普·津巴多教授首次來到中國北京,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進行了一場生動的公益演講!


會後,壹心理為老頑童「津巴多」教授送出了壹心理精心製作的禮物,並有幸請津巴多教授對壹心理的用戶、讀者寄語——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津巴多,不知道這「老頑童:到底有多麼傳奇,那麼,讓我們把時間回溯到40年前……


1970年夏天,一個名叫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啟動了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以每天15美金的薪水的價格招募了24名大學生。


其實剛開始報名的時候有接近100人報名,他們之所以選這些人,是因為他們做過了心理測試,證明這24個人是心理非常健康的一群學生。


而這些學生一開始只是為了好玩或者賺點零花錢的目的加入的,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次看似好玩的實驗,將會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些學生被分成了兩組,一組扮演囚犯,一組扮演獄警。


他們要在一個監獄裡待14天,期間不可以離開,模擬一個現實的監獄的生活情況。


這裡面有一點比較有趣,當時很多學生表示他們更願意飾演囚犯,部分是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畢業後會去做看守,但他們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坐牢,並以為可以從這一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


實驗的地點選在了史丹福大學的地下室改造的監獄實驗室裡,裡面的一切設置都跟監獄一模一樣,為了保證實驗的真實性,津巴多教授還專門請來了當地的警方配合他們的實驗……




實驗開始了。。


那些扮演囚犯的學生,被真正的加州警方從家中逮捕,戴上鐐銬,頭上蒙著牛皮紙袋,秘密地送到『監獄』中,使得『囚犯們』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負責扮演獄警的學生,則被賦予了和真正的監獄獄警同等的權利,他們可以決定獎勵或者懲罰犯人……


津巴多教授原本計劃將這個實驗進行14天,但是他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實驗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事實上,他只是覺得自己有可能會度兩個『無聊』的星期,但是沒想到的是,這個實驗最終的走向轟動了全世界……




實驗的第二天,意外就發生了。


因為感到無聊,囚犯們居然開始造反,他們集結在同一個牢房,撕掉身上的編號牌,並且說話挑釁獄警。。


扮演監獄長的教授沒有做出指示,他要求獄警們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採取措施維持監獄的秩序。


於是令人預想不到的一幕開始了。。


這些『獄警』們很快「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現實中獄警們管理犯人的辦法,他們命令『囚犯』們脫光衣服進行搜身,用水柱清洗,剝奪了每個人的姓名,只用數字編號來稱呼他們……




為了樹立在『囚犯』們之中的威嚴,『獄警』們想出了一些折騰人的辦法,比如半夜的時候吹起床哨,讓囚犯們清點人數。


在面對一開始還沒進入狀態的『囚犯』們的反抗和挑釁時,他們還想出了更多的招數。。


例如脫光囚犯的衣服....


把囚犯進行數個小時的禁閉.....


沒收枕頭和被褥....


取消囚犯的進餐....


強迫囚犯用手清洗馬桶....


進行伏地挺身或者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活動而羞辱囚犯....


剝奪囚犯的睡眠....


半夜把囚犯拉出來清點人數和進行各種屈辱性的活動.....


他們還採用了心理上的分化策略:服從管理的好囚犯會被提供特權,更好的牢房和夥食。

這個實驗僅僅進行到第二天,就有忍受不住『獄警』虐待的『囚犯』精神崩潰了……




其中編號為8612的犯人,因為在剛剛『入獄』的時候帶領囚犯們反抗獄警的管理,而受到了獄警們的格外『關照』…


最終他因為忍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而產生了種種精神崩潰的症狀,他開始歇斯底裡地大哭、咒罵,並且要求退出……




而此時的實驗主持者津巴多教授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他將自己帶入到『監獄長』的角色之中,認為如果8612一旦退出實驗,則會影響到後期的效果,而此時的他,已經差不多將接受實驗的志願者們的心理健康置之度外了……


開始的時候教授以為8612隻是在假裝,但後來發現他真的精神快崩潰了,所以決定放他離開。


在第4天的時候,「獄警」聽說已經離開的8612將帶人回來解救這些「囚犯」,於是和教授一起馬上把這些囚犯都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建築裡囚禁。他們還把原來的監獄拆除,這樣8612就會以為實驗真的已經結束了。


然而,當「獄警」知道這個消息不是真的時候,都變得很生氣,一氣之下要求囚犯們光著手清理馬桶,還增加了點名次數,站在他們背上讓他們做伏地挺身。。


再後來,有個編號#819的囚犯生了重病,見到教授的時候痛哭流涕,說他不能再堅持。教授無奈只好打算放他走,並讓他現在旁邊房間休息,去幫他取個人物品。


但就在這個時候,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看守把所有囚犯叫到走廊排隊開始喊口號:「819是個窩囊廢!」教授回來時看到819正在低頭哭泣,讓他走,但是被他拒絕,他對教授說,他不能走,因為要向別人證明他不是一個窩囊廢。


他已經深陷這個角色不能自拔了。。


這時教授告訴他,你不是819,你不是一個囚徒,你的名字是xxx。這時志願者才恍然大悟,離開了模擬監獄。




這時候,教授才警覺,才過了幾天時間,這群心理正常的學生,都已經不知不覺接受了自己的定位。。有的變成了施虐成癮的獄警,有的變成了自憐自哀的囚犯。。


實驗進行到第六天的時候,所有囚犯的精神狀態都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然而教授還想繼續把實驗做下去。


所幸的是,這個時候終於有人出面,這個實驗提前終結了……


在實驗的後期,所有的犯人們都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在一個實驗的環境之下,他們完全不記得只要自己提出推出這項實驗,就可以獲得自由這回事,大家都在規定好的情境下機械、麻木地重複著『犯人們』所受到的屈辱……




這個實驗在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人們終於開始正視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性格和行為的觀點…無論是平時看起來多麼健康陽光、溫文爾雅的人,在監獄這樣的環境下,都會被激發內心魔鬼的一面……




這項實驗被命名為『斯坦福監獄實驗』!去年,這個實驗被拍成了電影!


「我們一直低估了環境改變和破壞人性的力量,對人性中最美好,最閃光的東西的踐踏,如果我們不去關注這樣的環境是怎麼形成的、怎麼發展的、又是誰在維護它們,那麼罪惡就不會被終止。」津巴多如是說。


津巴多TED演講:普通人如何變成魔鬼或英雄?


時間重新回到2016年……


4月12日,對於中國心理界是頗為特殊的一天,津巴多先生首次來華訪問,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堂裡發表了他的公開演說。


那麼,這個83歲的酷老頭兒不遠萬裡飛來中國,到底要跟我們講些什麼呢?


我的旅程:從邪惡到英雄
時間:2016/4/12 地點: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

津巴多爺爺邀請我們和他一道,踏上從邪惡走向英雄主義的旅程。

One.什麼是邪惡

簡單說,邪惡就是故意做以下這些事情:

身體傷害,心理創傷,致命打擊,甚至反人類罪行(種族屠殺)。

也許你覺得這些離你太遠了,教授接著補充道,這種邪惡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是允許欺詐、欺凌、墮落、漠不關心和故意袖手旁觀...

Two.邪惡分三種

1、個體邪惡。基於個人特性的邪惡;

2、系統邪惡。由社會、物理環境導致的邪惡,比如貧窮;

3、情境邪惡。因受到組織的影響(政治、經濟、文化)而導致的邪惡。

我們每個人都處於組織中——家庭、社區、學校,問問你自己:你的組織激發了你的哪一面,善的一面?還是惡的一面?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人變得邪惡?

Three.好人也會做壞事—服從權威

服從權威的惡有兩種,一種是做不對的事,一種是不做對的事。

【電擊實驗】電擊實驗中,被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從「權威人士」的命令,用不同強度的電擊懲罰學生。被試可以聽到學生痛苦的呻吟和求饒聲,同時又面對著主試咄咄逼人的權威命令,他該如何選擇?

著名的服從實驗(電機實驗)證明,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天性,在特定的情景下,人們會背叛自己一直以來遵守的道德規範,聽從權威人士去傷害無辜的人。

而津巴多教授在電擊實驗的啟發下,繼續開展了斯坦福監獄實驗。

同樣,在「角色扮演」的情境下,原本身心正常的男孩們逐漸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是在監獄環境中上演了一場獄警虐待囚犯的悲劇。

最糟糕的是,津巴多自己也陷入了情境之中,默許這些暴行的發生,直到女朋友威脅他再繼續下去就要和他分手,他才幡然醒悟、立即中斷了這項實驗。「連我自己都迷失了。」

津巴多教授接著給聽眾們拋出了問題:

你會成為什麼樣的囚徒/獄警?

你會服從命令電擊陌生人嗎?

納粹屠殺會再次發生嗎?

關於最後一個問題,我想稍微跑題講一個故事——「艾希曼的審判」

艾希曼是一名納粹德國的高官,也是在猶太人大屠殺中執行」最終方案「的主要負責者,被稱為」死刑執行者「。1961年2月11日艾希曼於耶路撒冷受審,被以人道罪名等十五條罪名起訴,艾希曼面對對其犯罪的控訴,都以「一切都是依命令行事」回答。第二年艾希曼被處以絞刑。

當時的學者漢娜·阿倫特出席了審判現場,在多番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艾希曼在內心裡,並不是納粹主義者。


Adolf Eichmann

她把艾希曼的邪惡稱為「平庸的惡」——

「正是這種惡的平庸性,讓一個平淡無奇、乏味無趣的人,淪為惡魔一般的罪犯。當一個人喪失思考的能力,在強權面前停止思想,就很容易淪為服從權威的傀儡。只要條件合適,人人都是「潛在的艾希曼」。

就是說只要在特定場景中,我們邪惡的一面隨時可能被激發,你我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艾希曼」。這種惡是消除自己思想、放棄個人判斷權力的惡。

Four.不交流,人人害羞

津巴多還對「害羞」現象專門進行了研究,他發現害羞並不是特例,而是一種普遍現象;而且害羞人群的比例正隨時間推移而上升,男性在這個問題上比女性更嚴重。

2005年的數據顯示,只有1%的人從來不會感到害羞。而大多數人,寧可獨自一人,也不願與人交流。這很大一部分源自於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我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

Sheldon:「我喜歡一切可以避免和人直接交流的工具。」 :)

Five.不作為,也是邪惡

津巴多教授用當年國內的一個熱點事件來舉例:為什麼兒童被車撞倒以後,來往行人沒有一個停下腳步?

【旁觀者效應】在遇到突發情況時,隨著旁觀者的數量增加,任何一個旁觀者提供幫助的可能性隨之減少。

這種事情近些年來在國內屢見不鮮,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旁觀者們無動於衷可能是由於身份匿名、責任分散、害怕尷尬等原因,導致所有人都保持觀望。

分析那麼多,真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我來給你支兩招:

如果你是受害者,那麼請清晰表達出你需要幫助,並且指定身邊的一個人,向他直接求助;

如果你是旁觀者,請拋棄當眾出醜和尷尬的恐懼,站出來,做第一個行動的人。

因為你的觀望,也會給群體帶來消極服從的影響。不要再等了,能挺身而出的英雄,就是你自己。

Six.做自己的超級英雄

津巴多教授指出,英雄不需要你擁有特殊本領或者多麼與眾不同,英雄就是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

我的理解就是在服從情境中,做不畏權威影響的人;在旁觀者效應中,做不害怕出醜的人。

當然,津巴多教授還區分了衝動型和非衝動型的英雄,提倡我們要做深思熟慮的英雄而不是頭腦發熱的英雄,冷靜的分析情況,然後做正確的事。


教授在舉例時提到了他的妻子(前文監獄實驗中提到的他的女朋友)一個英雄主義挑戰者,是她挺身而出,阻止了監獄實驗的繼續進行。而其他所有人都已經陷於權威服從之中了。

Seven.老爺子的英雄項目

津巴多告訴我們:只需要站出來,說出來,行動起來,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中的英雄。敢於與眾不同,消除冷漠的壁壘,用行動去改變社會。

不妨從小事開始做起,嘗試著讓某個人感到他很特殊:教授自己會在大街上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握手,注視著他的眼睛並詢問他的姓名。

他們不是乞丐,是沒有家的人。

他們不是移民,是來自其他國家的人。

不要說我能做什麼,說我們能做些什麼。


津巴多教授說到英雄時,脫下外套瞬間露出藍色的超人T恤!只不過他把超人的字母「S」字母換成了他自己名字開頭的「Z」。


智慧的尤達大師說:你的世界需要你。做,或者不做,沒有「我試試」。

超人津巴多教授說:英雄做,不是英雄的人不做。讓我們創造新英雄的一代。

—   小插曲  —

津巴多和壹心理用戶海報籤名、合照

津巴多頻頻點頭表示很讚賞壹心理網站所做的事情,當聽到我們有1300萬用戶時,他發出了「wow」的驚嘆聲,並反覆追問小編「13million,really?」在聽到肯定的答覆之後,他依舊錶示非常震驚,也很認可壹心理在連接心理學人、科普理學知識上所做的努力。


津巴多教授親手寫下壹心理的口號:世界和我愛著你


最後,津巴多還送出了他對壹心理讀者的祝福,這句話也是壹心理一直以來的口號:世界和我愛著你(The world and I love you)!在經歷過人性之惡之後,他更願意相信人性之善。壹心理也祝願他的中國之行能夠開開心心,將「英雄想像計劃」的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


資料來源:Angela、Teenie、夏小糖、TED演講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出處!


相關焦點

  • 邪惡無處不在,人性禁得起考驗嗎?——史丹福監獄實驗的啟示
    有些人可能不太知道米爾格蘭是誰,他在 1960 年代時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測試人類在服從命令的狀態下可以對他人進行傷害到什麼程度。米爾格蘭自己也瞠目結舌,一般人在進行一場學術實驗聽從命令的狀態下,竟然能夠毫無顧慮地對他人施加極度的痛楚,而且還願意親手操作事前告知過他們的高伏特電擊。為什麼?只因為實驗室裡的人告訴他們要這樣做。
  • 這一場實驗,讓人性的黑暗面變得如此透明
    人性如同玻璃,或許連玻璃還不如,稍微考驗一下就支離破碎。歷史上有很多測試人性的實驗,但是,都沒有這個實驗來得簡單粗暴,讓人性的黑暗面變得如此透明。一、瑪麗亞·阿布拉莫維奇,是塞爾維亞著名的行為藝術家,她以大膽狂野的風格著稱。1974年,義大利,那不勒斯一個不知名的廣場上。
  • 邪惡是個無底洞:斯坦福監獄實驗和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
    那薩達姆究竟做了些什麼,使得美國為首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一定要他的命呢?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罪名,就是1988年3月28日使用化學武器屠殺了庫德城鎮哈拉阿比亞的居民,殺死了約5000名平民。這一罪行也被控反人類罪。
  • 美國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也就是《路西法效應》對人性的啟示
    實驗過程:「獄卒」雖然剛開始不太習慣使喚別人,但很快就變得強勢起來,開始暴躁、愛指揮、愛找茬。後來暴力升級,不僅把打人當成習慣,還把懲罰當成娛樂活動。「犯人」在實驗開始曾有一次「反抗」,但以失敗告終。後來,犯人們越來越沉默、麻木,逐漸接受了權力只屬於獄卒的現實。
  • 《服從權威》:服從是人性嗎?1960年代直揭人性真相的電擊實驗
    這項實驗的結果,或許可以呼應哲學家漢娜.鄂倫所謂邪惡的平庸,在一九六一年其在以色列觀察公審二戰的戰犯艾克曼,這位前納粹執行屠殺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主要負責人,其並非對猶太人有多大的反感或深仇大恨,而是一位如鄰家大叔般的平常人,執行大屠殺就像公務員在執行一般的公務一樣,如同前面的實驗當被指示進行電擊的工作,即使對其正當性有所質疑,甚至對被電擊者產生同情
  • 《死亡實驗》:真人真事改編 「偽科學」下的人性實驗 引人深思
    到底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其實人習性本身就是具有兩面性的,關鍵是誰能戰勝誰,良好上的法制體系和道德體系會約束住惡的一面而放大好的一面。再善良的人心底都會有陰暗面,如果失去約束的話,恐怕也是魔鬼被釋放出來的時候。
  • 從「人性實驗」到「恐怖實驗」:永遠也不要考驗一個人的人性
    在歷史上著名的所謂「人性實驗」中,「人性」幾乎全都沒有經受住考驗。「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人性中的惡一旦得以釋放,「人性實驗」就變成了一個個「恐怖實驗」,人性掩蓋下鮮血淋漓的現實,你準備好面對了麼?在所有「人性實驗」中,「斯坦福監獄實驗」無疑是最為著名的。史丹福大學一位名叫津巴多的心理學教授挑選了24個健康狀況良好、心智水平正常的人參與這項實驗。
  • 斯坦福監獄心理學實驗是否證明了人性中的隱惡?
    今天的文章轉一則轉我剛剛回復的悟空問答:「斯坦福監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跟心理學聯繫在一起?作家西閃的回覆:沒有什麼「斯坦福監獄」,只有一場在史丹福大學進行的模擬監獄場景的心理學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一直遭到倫理上的批評,因為很多人認為,人性是不能考驗的。但最近它的真實性也遭到質疑。有參與這一實驗的人揭露,實驗中「看守」的殘暴是誘導出來的,而「囚徒」的被虐狀態則是假裝的。因為大家都明白,這就是一個在實驗室進行的表演。因此有專家甚至呼籲,從所有的社會學科的著作中刪除這一實驗及其結論。
  • 斯坦福監獄實驗:凡人墮落囚徒僅需6天,人性之惡淋漓盡致的展現
    不要去輕易試探人性,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俯瞰別人,也永遠別輕易去考驗人性。因為一旦觸碰到了人性陰暗的那一面,你所有得到的,都只是在失去。而本文要介紹的就是這麼一個歷史上出了名的考驗人性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
  • 心理學:一個逼近人性真相的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1960年代,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進行了一系列著名的實驗,也許會顛覆你對個人道德和自由意志的看法。當你大肆譴責和審判他人時,也許並不是因為你有多高尚,而是足夠幸運地沒有被裹挾進對邪惡權威的服從中。
  • 人性是我們最大的弱點!盤點輻射系列各大邪惡避難所_遊俠網 Ali213...
    但是其真實目的是為了進行各種各樣的社會實驗。每個避難所都有一個實驗項目,居民則是一隻只小白鼠。實驗內容大多比較獵奇,有的還非常殘忍。這不是開發者為了噱頭刻意為之,從《輻射1》到《輻射4》,透過無數荒誕不經故事,開發者們實際是在向我們揭示一個道理:人性始終是我們最大的弱點。
  • 《死亡實驗》全劇情賞析 感受人性忍耐極限爆發
    《死亡實驗》全劇情賞析 感受人性忍耐極限爆發
  • 科幻恐怖片怪形:令人生厭的不只有怪物,還有藏在人性中的魔鬼
    因為在這部以講述外星怪物殘害人類為主題的電影當中,不只是有令人噁心的外星生物,以及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恐怖情節,還有通過電影情節表述出來的藏在人性中的魔鬼,對人性刻畫入深。影片的背景是在美國科研考察隊在南極進行考察,整部電影都是白茫茫的雪景。
  • 《死亡實驗》人性的可怕,以及一點點善念的力量
    《死亡實驗》這部片子實在很難說…想推薦它,因為故事說得不錯,拍得很有效果,演員超好,其實真的是一部好電影。問題是…它披露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從中間開始一直到電影結束,火行者自己…非常坐立不安到想要離開不要再看下去了!這並不是因為電影太難看,而是因為,這些血淋淋的事實,有時候…真不想看見!
  • 人性是我們最大的弱點!盤點輻射系列各大邪惡避難所(6)_遊俠網 Ali...
    12號避難所《輻射》  它是用來做什麼實驗的?避難所科技決定永不關閉12號的門,來觀察輻射對人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輻射對人類十分危險。居民們全部變成了面目醜陋的屍鬼,當你到達時屍鬼佔據了整個12號避難所。
  • 震撼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當學生被關進監獄,有人崩潰,有人人性扭曲...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津巴多教授就已經聲名鵲起,這緣起於他早年在史丹福大學開設的一門實驗。這項實驗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生出現心靈扭曲的現象,最終不得不提前終止。然而該實驗得出的結論被廣泛運用,且令世人震驚。這究竟是項怎樣的實驗?它的實驗結果說明了什麼?
  • 人性實驗
    人性實驗海有一個人做了一個心理實驗,他假裝自己厭倦了生活,想要自殺。
  • 誰能逃過「 人性的拷問 」?——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說明一切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什麼呢?也許這個名字你不是那麼熟悉,但是這個實驗的 " 劇情 " 你一定在什麼地方聽說過。在學術界,津巴多是個非常有潛力的教授,1971 年他才 38 歲,就當上了斯坦福心理學系的終身教授。
  • 知道731部隊的「母愛實驗」嗎?韓國教師:魔鬼都想不到的方式
    你知道731部隊的「母愛實驗」嗎?韓國教師:魔鬼都想不到的方式   在我國慘絕人寰的部隊無異就應該是731部隊了,它的全名也是被稱之為滿洲731防疫給水部隊。在對外它會是宣稱是「石井部隊」或者是「加茂部隊」。
  • 納粹德軍為何淪為殺人魔鬼?希特勒究竟做了什麼?
    二戰時期,因為希特勒歧視猶太人,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展開了瘋狂的大屠殺,希特勒領導下的納粹德軍,成為這個喪盡人類良知行動中的主角,變成了殺人魔鬼。上個世紀發生的二次世界大戰,是對人類物質文明和生靈的巨大摧殘。戰爭遍及歐、亞、非洲陸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廣闊水域,持續2194天(6年),被徵入伍者達1.1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