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爭議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2021-02-22 淄博明仁心理

      小艾伯特是日託中心的健康、正常的幼兒,當時他只有8個月零26天大。從拍照那天起,他開始收到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送來的禮物——耷拉著耳朵的小狗用鼻子蹭著他的衣服,小猴子在他面前沿著繩子跳舞,小灰兔安靜地依偎在他的懷裡,還有一隻小白鼠繞著他轉圈。看著這些新鮮事物,小艾伯特嘟起小嘴,睜著圓鼓鼓的大眼睛,搖頭晃腦地打量著周圍。他甚至主動伸出手,想摸摸那隻小白鼠。

    一切看上去都很溫馨,直到華生悄悄躲到小艾伯特背後,用力敲響了事先懸掛在房中的鋼棒。一記響亮的「咚」聲嚇到了小艾伯特,他「劇烈地抽搐」,但華生沒有停止,他又敲響鋼棒,小傢伙開始「緊閉嘴唇,身體顫抖」,這還沒完,華生冷靜地第三次敲擊鋼棒,小艾伯特終於趴倒在坐墊上,哇哇大叫。當小艾伯特每次伸手想去摸小白鼠,就會換來華生用力敲擊鋼棒的巨響。一開始,「孩子嚇了一跳,臉向前趴在坐墊上,但沒有叫喊」,但在持續的巨響後,他「開始嗚咽」,在第7次白鼠和噪聲一同出現後,他只要看到白鼠就會尖叫。

      只會爬行的小艾伯特成為人類現代實驗史上最年輕的實驗對象。在他11個月零4天的時候,華生開始培養小傢伙對於小白鼠的恐懼。

     小艾伯特開始害怕長絨毛的家兔,對著曾經撫摸過的小狗大叫,他甚至不敢觸碰皮毛大衣、棉花甚至是頭髮。

      華生認為,乖巧的小艾伯特「鎮定且被動」,「實驗對他的傷害應該很小」。

      這些看似惡作劇的行為,是心理學史上最出名也最富有爭議的實驗之一。心理學家華生希望通過觀察小艾伯特的反應,把巴甫洛夫從對狗的研究中獲得的認識應用到人的身上。他要實驗這種恐懼是否可以轉移到其他物體上。

      因此,華生得出結論:恐懼的情緒是可以通過條件反射建立的。華生和他的同事還讓小艾伯特建立新的條件反射,以消除他的這些恐懼反應。然而,小艾伯特在做完最後一個實驗後不久就離開了醫院。

      但「小艾伯特實驗」卻引發了學界廣泛地討論。此後,美國心理學協會公布了實驗倫理規範,嚴禁進行違反倫理的實驗。

版權說明:圖文素材內容來自網絡,文章只提供學習參考,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立即刪除。

諮詢電話:0533-3177433  3178321

QQ交流群:184185245

地址:淄博市張店區柳泉路新世界廣場

2號樓二樓 

(柳泉路與聯通路路口南100米路西)

相關焦點

  • 最「恐怖」的心理學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1920年,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設計了研究條件情緒反應的實驗,實驗結果一公之於世,便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首先,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從一所醫院挑選了9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這項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讓他首次短暫地接觸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結果發現,小艾伯特對以上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
  • 歷史上最恐怖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你聽說過嗎?
    別忘了點擊 上方藍色字體「秀瀆」關注轉發呦                                                                              在歷史上人類進行了很多著名的實驗,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著名的恐怖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 《教化場》:如果你知道小艾伯特實驗,就不會覺得故事荒唐!
    然而,這個人們口中的最帥心理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卻策劃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備受世人爭議,但是依然載入心理學史,任何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一定都聽說過這個實驗——小艾伯特實驗。1920年,華生找到了實驗對象小艾伯特,一個只有9個月大的嬰兒。
  • 「小艾伯特」的悲劇:殘忍心理學家的實驗,最終成為禍事
    提出是一方面,同樣來證明這個理論的對錯也很重要,於是便有了實驗一說。在我們歷史上有過大大小小許多的實驗,他們通過實驗來檢驗自己理論的對錯,做出了對人類有益的事。我今天說的這個也是關於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同樣論證出了一個道理,但是呢在我看來這個實驗是殘酷的,結果也是一場悲劇。這個實驗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小艾伯特實驗」。
  • 做完古典制約實驗後,小艾伯特去哪兒?(上)
    雖然華生與蕾娜在進行實驗時,紀錄了小艾伯特的年紀,但是卻未寫下當時的日期,以致於我們至今仍無法確切推測小艾伯特的生日。因為要有生日,才能往下追查出生記錄,才有可能追溯出完整的個體歷史。目前所有的研究者都同意,該實驗進行的時間點約是在 1919-1920年之間。
  • 盤點瘋狂科學實驗 另類方法讓猴子產生抑鬱症狀
    一切看上去都很溫馨,直到送禮人約翰·沃森教授悄悄躲到小艾伯特背後,用力敲響了事先懸掛在房中的鋼棒。一記響亮的「咚」聲嚇到了小艾伯特,他「劇烈地抽搐」,但沃森沒有停止,他又敲響鋼棒,小傢伙開始「緊閉嘴唇,身體顫抖」,這還沒完,沃森冷靜地第三次敲擊鋼棒,小艾伯特終於趴倒在坐墊上,哇哇大叫。  這些看似惡作劇的行為,是心理學史上最出名也最富有爭議的實驗之一。
  • 一百年前的這個經典實驗,證明操控人的悲歡是如此簡單
    而這個充滿爭議的實驗,也證明條件反射可被用於操縱人類的情緒。撰文 七君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實驗非常著名,中學課本也會介紹。在巴甫洛夫的實驗裡,狗每次看到食物的時候會同時聽到鈴聲,久而久之,狗聽到鈴聲就會自動流口水,這就是條件反射——把中性的刺激和某種行為關聯起來。為巴甫洛夫贏得諾獎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
  • 一百年前的這個經典實驗,證明操控人的悲歡是如此簡單
    而這個充滿爭議的實驗,也證明條件反射可被用於操縱人類的情緒。撰文 七君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實驗非常著名,中學課本也會介紹。在巴甫洛夫的實驗裡,狗每次看到食物的時候會同時聽到鈴聲,久而久之,狗聽到鈴聲就會自動流口水,這就是條件反射——把中性的刺激和某種行為關聯起來。
  • 根據20世紀最具爭議實驗改編:把人變成惡魔,只需6天和90美元
    1971年夏天,史丹福大學,一位名叫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心理學教授發起了一項人性實驗。 他把大學地下室改造成一座虛擬監獄,以每天15美元的報酬找來24名志願者,12人扮演獄警,12人扮演囚犯,實驗期限為14天。
  • 全球最受爭議七大人體實驗:人與猩猩交配(圖)
    全球最受爭議的七大人體實驗  子宮交換  實驗目的:讓肥胖女性與清瘦女性交換子宮。  實驗假想:體外受精花費較高,且風險較大。很難想像,任何接受體外受精的母親會願意交換子宮,將自己的孩子交給他人的子宮孕育,而自己的子宮中則孕育的是別人的孩子。
  • 這個殘忍的心理學實驗,就是「哭聲免疫育兒法」的起源
    這套理論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對孩子心理上的摧毀。這套理論,漠視了孩子的親情需求,對孩子如機器人般冷酷,會導致兒童的心理出現扭曲和異常。小艾伯特實驗時間拉回到1920年,當時一位8個月大的名為「小艾伯特」的嬰兒被送到華生身邊,這個嬰兒被華生當成了心理學實驗的對象。
  • 史上十大最具爭議的心理學研究-史上十大最具爭議的心理學研究...
    因此,心理學研究持續出現大的爭議其實是個好現象。激烈的爭論通常因質疑實驗邏輯或實驗方法中的倫理問題而起,其他時候則是因為人們對實驗結果所揭示的人性存在理解上的分歧。以下是我們精心挑選的十個心理學史上最受爭議的研究。1.斯坦福模擬監獄實驗當被分配到扮演看守角色的學生開始虐待扮演犯人角色的學生時,1971年開展的的斯坦福模擬監獄實驗被迫終止。
  • 10 部最具爭議的電影:那些坎城影史上的「冒犯者」
    今年的坎城,導演柯西胥的《燃燒,吾愛:幕間曲》大概是最讓人崩潰的電影——長達四個小時的時長,全片只有三個場景,幾乎全程都在蹦迪,攝影機以非常男性化的視角「盯著」女性的屁股不放……毫無疑問,這又是一部讓人困惑、憤怒、轉身離場的作品,但它顯然不是第一個或最後一個冒犯者。今天單讀編輯沈律君編譯了《坎城影史上的10 部最具爭議影片》,來自網站IndieWire。
  • 這個美國人為培養天才,用9個月嬰兒做實驗,如今坑害千萬中國孩童
    美國著名的行為心理學約翰·華生認為行為、人格、情緒都是可以通過培養達成的,為此,他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他的實驗是建立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之上。
  • 瘋狂的實驗:在人類歷史上,曾經飽受爭議的7個著名的科學實驗
    科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是由於科學的存在,才讓我們擁有了現在的美好生活,可是如果你真的了解科學的話,也就能夠知道它是非常殘酷的,在成功之前要經歷過許多次的實驗,特別是一些活體實驗,這是充滿非常大爭議的,其實在歷史上這樣的案例非常的多,只是普通人很少知道而已,今天小編就來說說,瘋狂的實驗:在人類歷史上,曾經飽受爭議的7個著名的科學實驗!
  • 這些歷史上的真實實驗給你答案
    實驗自然非常成功,但贊助商並不滿意,因為實驗的數百名參與者中,光是牙齒全面壞掉的患者就有50位,這顯然不是糖果公司想要的結果,為此實驗人員最後選擇推遲公布報告。必須要提一下的還有「小艾伯特實驗」。這項實驗的實施者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John b.
  • 超出人類認知,有關瞬間移動的實驗,史上最神秘的實驗,費城實驗
    要說起世界上最神秘的實驗,那肯定也離不開費城實驗。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聽過費城實驗,但是卻都不知道費城實驗到底講述的是什麼,為什麼費城實驗會這麼有名,他到底做了什麼樣的實驗能讓世界感到震驚?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上世紀最著名最的神秘的實驗之一費城實驗。
  • 全球最受爭議的七大人體實驗 人與黑猩猩交配(5)_遊俠網 Ali213.net
    全球最受爭議的七大人體實驗  猿人  實驗目的  實驗假想:讓人與非洲黑猩猩交配。生物學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認為,"這可能是最有趣,但在倫理上又令人最難以接受的實驗。"古爾德推測,人類與猿存在許多明顯的不同,或許是長期進化的結果。但他指出,成年人類擁有的一些物理特徵與幼年的猿類相似,這種現象被他稱為"幼態持續"。古爾德認為,在整個進化過程中,幼態持續的傾向或許促進了人類的出現。
  • 全球最受爭議的七大人體實驗 人與黑猩猩交配_遊俠網 Ali213.net
    由於道德與倫理方面的爭議,以上七個生物實驗目前可能正遇到某種挫折,甚至被嚴令禁止。  但是許多科學家認為,如果能夠突破道德與倫理規範的包圍圈,必將能夠推動科技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
  • 人類科學家所進行過的5個飽受爭議的奇怪實驗
    然而,拋開出發點是否好壞不說,有時候,科學家們在實驗中所進行的一切,卻是讓大多數人難以想像和接受的。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人類科學家所進行過的5個飽受爭議的奇怪實驗。的確,這種恐懼是有理由的,因為現實中的科學家們似乎也在進行著類似的實驗。 2016年,研究人員首次在實驗室中成功地在早期豬胚胎內部培養了人類細胞,創造了豬與人的雜交體,研究人員稱其為種間嵌合體。但這個實驗的出發點是好的,該實驗可能會在某一天導致將實驗室生長的人體器官移植到需要它們的人體內,從而可能挽救無數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