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植物園段俊當選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藥用石斛保育與利用委員...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華南植物園段俊當選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藥用石斛保育與利用委員會主任

2014-12-08 華南植物園

【字體:

語音播報

  由民政部批准的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藥用石斛保育與利用委員會成立大會於126在江西鷹潭市召開。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周亞非巡視員、中國綠色時報社常務副社長張連友、江西省林業廳副廳長詹春森和中國科學院孫永溪高工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藥用石斛科研、管理部門、企業界代表200多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趙勝利主持。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劉亞文副司長宣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藥用石斛保育與利用委員會成立並作重要講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段俊研究員當選為委員會主任,華南植物園合作交流處處長王克亞當選為委員會秘書長,華南植物園曾宋君研究員和吳坤林副研究員當選為委員 

  近年來,藥用石斛人工種植產業發展很快,目前人工種植的主要種類有鐵皮石斛、霍山石斛、紫瓣石斛、鼓槌石斛和金釵石斛等。其中以設施栽培為主的鐵皮石斛、霍山石斛和紫瓣石斛人工種植的快速發展,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段俊研究員率領的研究團隊於2007年開始推廣的苗床架空栽培技術模式有直接關係。與傳統的地栽模式相比,苗床架空栽培技術模式的種植成活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病蟲害危害程度大幅降低、產量增加一倍以上。 

  鑑於華南植物園推廣的藥用石斛苗床架空栽培模式在石斛行業中的影響,中央電視臺連續以破解鐵皮石斛種植難關上餐桌的鐵皮石斛堪比黃金,霍山米斛成新貴為題對技術研發團隊段俊的研究進行了專門的採訪和報導;廣東省政府門戶網站南方網和杭州電視臺也就藥用石斛進行了專訪。

委員會成立大會現場

  由民政部批准的「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藥用石斛保育與利用委員會」成立大會於12月6日在江西鷹潭市召開。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周亞非巡視員、中國綠色時報社常務副社長張連友、江西省林業廳副廳長詹春森和中國科學院孫永溪高工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藥用石斛科研、管理部門、企業界代表200多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趙勝利主持。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劉亞文副司長宣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藥用石斛保育與利用委員會」成立並作重要講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段俊研究員當選為委員會主任,華南植物園合作交流處處長王克亞當選為委員會秘書長,華南植物園曾宋君研究員和吳坤林副研究員當選為委員。 
  近年來,藥用石斛人工種植產業發展很快,目前人工種植的主要種類有鐵皮石斛、霍山石斛、紫瓣石斛、鼓槌石斛和金釵石斛等。其中以設施栽培為主的鐵皮石斛、霍山石斛和紫瓣石斛人工種植的快速發展,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段俊研究員率領的研究團隊於2007年開始推廣的「苗床架空栽培技術模式」有直接關係。與傳統的地栽模式相比,「苗床架空栽培技術模式」的種植成活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病蟲害危害程度大幅降低、產量增加一倍以上。 
  鑑於華南植物園推廣的藥用石斛「苗床架空栽培模式」在石斛行業中的影響,中央電視臺連續以「破解鐵皮石斛種植難關」、「上餐桌的鐵皮石斛」和「堪比黃金,霍山米斛成新貴」為題對技術研發團隊段俊的研究進行了專門的採訪和報導;廣東省政府門戶網站「南方網」和杭州電視臺也就藥用石斛進行了專訪。

委員會成立大會現場

列印 責任編輯:程博

相關焦點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3月25日,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召開,國內相關部門領導、專家、企業代表、新聞媒體等40餘人參加了會議。植物所憲春研究員當選為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主席。植物所副所長葛頌代表掛靠單位講話。
  • 武漢植物園劉宏濤當選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3月2日,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第三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湖北省林業廳舉行,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主任助理、園藝中心主任劉宏濤研究員當選為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野生植物保育分會副會長,園藝中心科普開放部部長梅林當選為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
  • 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當選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秘書長
    國際植物園協會召開換屆會議11月13日至15日,第十三屆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本次大會主題為「加強國際植物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植物園在植物科學和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引領與示範作用」。
  • 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會議暨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
    10月28日至31日,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會議暨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蘇鐵保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四川攀枝花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90多位從事蘇鐵研究與保育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蘇鐵專業委員會委員Dennis Stevenson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植物學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主辦,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中國植物學會蘇鐵分會承辦。
  • 華南植物園舉辦「抗疫植物知多少」專題植物展預告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藥園創建於1974年,以收集南方藥用植物為主,目前保育了上千種各類藥用植物,是華南地區藥用植物資源最豐富的保育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傳統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  為提高公眾對抗疫植物的認識,華南植物園推出「抗疫植物知多少」專題展覽,展出新冠肺炎治療方案藥方植物、化痰止咳與清肺植物、清熱解毒植物、提高免疫力植物、香療植物等五個類型植物共73科160多種。  展期:2020年4月1日-2020年9月30日  地點:華南植物園藥園
  • 廖景平:中國植物園管理及物種保育的差距與挑戰 | 中國綠髮會...
    會議期間,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作為年會的主辦方之一,同時舉辦了以「珍稀瀕危植物保育」為主題的培訓班,分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新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名譽主任潘伯榮、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原總工程師李煒民、世界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辦公室執行主任文香英和「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進行培訓班課程講授。
  • 華南植物園在鐵皮石斛多糖修飾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等單糖組成的葡甘露聚糖(多糖)被認為是鐵皮石斛中的主要功能活性成份之一,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預防脂肪肝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生物活性。鐵皮石斛多糖活性的高低與其乙醯化修飾程度有關,多糖中O-乙醯基含量越高,其水溶性越好且生物活性越強。但目前有關鐵皮石斛多糖乙醯化修飾方面的研究還很少。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在鐵皮石斛多糖修飾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鐵皮石斛是我國傳統名貴中藥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所有版本中均有記載,具有益胃生津和滋陰清熱之功效,常用於熱病津傷,口乾煩渴,胃陰不足,食少乾嘔,病後虛熱不退,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目暗不明,筋骨痿軟等症之治療。長期食用可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
  • 植物多樣性保護:尊重每一種生命
    成就與挑戰並存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植物保護工作,積極響應《全球植物保護戰略》(GSPC),並制定和發布了《中國植物保護戰略》(2011-2020)。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辦公室負責人文香英介紹,在過去十年,中國在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瀕危植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物種回歸以及公眾植物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提高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執行進展。
  • 野生植物保護|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白花兜蘭 圖片來源: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野生蘭科植物種質資源庫 圖片來源: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蘭科植物的瀕危機制物種的瀕危機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問題,是對瀕危物種進行有效保護和持續利用的必要前提。
  •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分別在深圳仙湖植物園、貴州省植物園和安徽大學成立分中心
    韋毅剛副主任、溫放博士代表桂林植物園和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世界苦苣苔協會保育基金會負責人Stephen Maciejewski先生、非洲紫羅蘭協會主席Winston Goretsky先生等世界苦苣苔協會代表團一行7人參加了授牌儀式,貴州省科學院副院長張洪亮研究員會見了參加授牌儀式的全體來賓。
  • ...好多沒見過的「稀世植物」!|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韶關|瀕危植物
    暮春時節已至位於我市國有韶關林場皇崗工區的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嶺基地日前正式開園在日照溫和的環境下成片的珍稀植物顯得格外端麗嫵媚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嶺基地一角。鱗葉披針形的仙湖蘇鐵植物界的「大熊貓」——杜鵑紅山茶葉面呈綠色葉背均布紅褐色短柔毛的廣東含笑……作為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在我市啟動建設後有哪些具觀賞性的珍稀瀕危植物?我市如何加強日常保護這類植物?
  • 石斛花香物質芳樟醇代謝調控研究獲進展
    石斛為蘭科石斛屬植物的總稱,在全世界有1500多種。石斛具有觀賞價值,且其中若干種類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從傳粉的角度來看,石斛為蟲媒花,為了吸引昆蟲傳粉,能夠合成與釋放一些特殊氣味物質,部分石斛釋放的氣味物質具有香味,然而,目前對石斛花香物質的生物合成與調控研究尚不多見。
  •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及國際植物園協會訪問仙湖保種中心
    2016年7月23日為我園首屆公眾開放日,除市民來園參加各類開放日活動外,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和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的十餘位同行也組團訪問我園參加各項活動
  • 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首修幕後:21年終迎大改,這些「野花不要採」
    植物學博士、上海辰山植物園科普宣傳部高工劉夙介紹,蘭科一般株形矮小,佔據成熟生態系統,特別是溫暖氣候地區的森林中的微型生態位,所以很多蘭花都是狹域分布種,只分布於一個縣甚至一個鄉。無序的開發利用使得蘭科全科被列入《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保護範圍。《徵求意見稿》納入了104種蘭科植物,佔本次新增數的1/4,已是最多的科。
  • 中國的植物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
    近年來由於棲息地喪失、生境破碎化、資源過度利用、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汙染和氣候變化等外部因素,以及植物自身繁育障礙,中國有3800餘種植物被列入受威脅物種清單。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和挑戰,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植物資源,中國在1992年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後,成為少數全面實施植物保護戰略的締約方之一,在保護豐富多樣的植物物種和資源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 政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再修訂,擬新增鐵皮石斛等數百種野生植物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說。如今,全世界熱帶雨林每年消失10%,植物物種的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持續下降。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34450種已知高等植物評估結果顯示,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高等植物10102種,佔評估物種總數的29.3%,其中受威脅的3767種、近危等級的2723種、數據缺乏等級的3612種。
  • 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嶺基地啟動建設
    4月22日,由廣東省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韶關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南嶺基地開園儀式在韶關林場舉行,這標誌著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一中心三基地」項目全面啟動。但是,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我省野生植物正面臨著分布區域萎縮、生境惡化、資源銳減、部分物種瀕危程度加劇的嚴峻形勢,植物多樣性受到了嚴重威脅,保護廣東的野生植物刻不容緩。
  • 「花粉」福音:首部《華南植物園導賞圖鑑》出版
    中國植物園系列導賞圖鑑之《華南植物園導賞圖鑑》( 作者:徐曄春 龔理 楊鳳璽)近日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也是華南植物園的第一部導賞圖鑑。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特色花卉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曄春向植物愛好者解讀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