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機器人國內市場如何 快速落地的關鍵點是什麼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配送機器人國內市場如何 快速落地的關鍵點是什麼

工程師飛燕 發表於 2018-07-22 10:33:00

6月是電商的狂歡月,除了鋪天蓋地的促銷新聞外,京東與阿里還不斷拋出自家配送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的消息,從全新角度宣傳企業。短短半月時間,京東爆出與配送機器人相關的新聞便有五六條之多,就連騰訊也在悄悄的測試樓宇配送機器人。小編就該話題進行討論,認為目前配送機器人雖然火熱,但想要真正落地,並不容易。

但近日高仙推出的萬元級樓宇配送機器人解決方案,讓我們不由得開始思考,配送機器人可能會加速落地,樓宇配送似乎便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勢頭為何如此迅猛

國內獨特的市場環境讓配送機器人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土壤,無論是京東、阿里等電商巨頭,還是美團、餓了麼這種外賣巨頭都希望通過推廣配送機器人來降低人力成本,同時還可以起到宣傳企業的作用。

高仙機器人市場總監葉霞說到「我們推出的樓宇配送機器人解決方案,目前市場反饋很好。其實行業對這類產品一直都有需求,但對成本比較敏感。這也是高仙推出萬元級解決方案的原因。我們這個方案價格最低可以做到2萬左右,相信會加速樓宇配送機器人的普及。」

斯坦德機器人合伙人王茂林認為「配送機器人不同於其他產品,它是場景驅動型或者說是市場驅動型,客戶的需求會不斷推動產品發展,然後再反饋到場景應用中去。中國的電商及外賣巨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充裕的資本,還會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對配送機器人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強大的市場驅動力以及快速發展的機器人技術,從多個方面不斷推動配送機器人市場從萌芽向成熟演變。

■快速落地找準切入點是關鍵

目前配送機器人可以簡單劃分為兩類:

1、京東、阿里在做的無人配送車,需要在馬路行駛,目前落地比較困難。它不僅涉及到無人駕駛的技術問題,還有政策法規需要解決。前段時間京東所宣傳的無人配送,其實並沒有涉及過多無人駕駛,而且相信很早就向政府進行報備,參考意義不大。

2、高仙等企業推出的樓宇配送機器人,在室內環境下解決樓上、樓下配送問題。相比第一類產品,落地要容易很多,它更多考驗的是一家企業的技術、算法實力以及成本控制。

在封閉環境中運行,雖然不會涉及到太多政策法規問題,但同樣需要解決自主移動以及與外部設備交互問題。自主移動不用多說,是一家配送機器人企業的核心所在,那與外部設備進行交互,尤其是與電梯這種涉及到人身安全的特種設備進行交互,存在什麼難題嗎?

新時達市場部負責人張鎮奎指出「配送機器人的出現解決了配送的最後100米,是個巨大的突破。在機器人與電梯交互合作方面,新時達從1995成立以來一直都在深耕電梯控制系統,經驗豐富,這是京東選擇與新時達合作的原因之一。在智慧物流設備製造合作方面,藉助京東對配送機器人的市場應用落地需求,結合新時達在機器人領域智能製造的優勢,雙方將在智能配送機器人智能製造等方面展開合作,這是京東選擇與新時達合作的另一個原因。」

得益於前期一些優質機器人企業的耕耘,酒店已成為當下應用最為成熟的細分場景。這也讓配送機器人與電梯系統的交互比想像的要簡單許多。葉霞提到「技術層面沒有太大難度,不少電梯廠商甚至還會將交互模塊單獨賣給機器人企業,技術比較成熟,在一些小區或者寫字樓中,只要業主同意,電梯廠商不會做太多限制。配送機器人的難點主要在於有沒有好的市場渠道,能不能將產品成本控制好。」

避開了政策法規的影響,選擇正確的切入點,一旦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配送機器人落地速度之快可能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市場何時爆發

無人駕駛發展了這麼多年,無數家企業在推動,進展始終非常緩慢,原因就在於安全法規的限制。但配送機器人從細分領域出發,市場爆發勢頭猛烈。

「新的技術、新的產品、新的應用形態前期普及,肯定非常困難,必須聚焦在一個領域、找準方向,然後逐步做大。樓宇配送機器人便是很好的切入點,它可以做到在特定場景替代人,可以在特定場景中解決特定的問題,最終將逐步走到廣闊的場景當中去。」王茂林對配送機器人市場非常看好

相信從今年起,從今年開始,無論是物流配送還是安防,服務功能性比較強的機器人都會逐步爆發。葉霞對配送機器人市場有著自己的觀點「樓宇配送機器人技術本身已經到了完全可以成熟商用的時期,更重要的在於如何高效地整合、打通市場與用戶端。高仙推出萬元級解決方案的初衷便在於此。科技公司去做酒店這種傳統行業非常困難,真能夠做好的一定是正在這個行業耕耘了很多年,有優質渠道的企業,但這種企業一般沒有太好的機器人技術,高仙推出解決方案,便是希望與他們相互配合,一起做大。」

前不久,我們還在討論配送機器人落地難的問題,隨著領域的不斷細分,樓宇室內配送似乎即將成為新的爆發點,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打開門便會看到機器人送上的熱騰騰的外賣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董明珠熱評智能物流機器人 hachi delight引領無人配送新體驗
    2020年11月28日《眾創英雄匯》第二季收官,"重磅導師"董明珠女士熱評全國首臺全場景智能物流機器人hachi delight以及智慧社區無人配送服務,"位置決定取捨"等金句為全身心投入的創業精神點讚,打動了在場人士。
  • 電商巨頭攜手NVDIA打造配送機器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電商巨頭攜手NVDIA打造配送機器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從機器分揀包裹,到自主機器人配送,快遞公司去年就紛紛推出了「智慧物流」, 巨頭們都在投入對無人物流配送車的研究,英偉達做AI晶片和GPU加速運算的主力廠商,如何助力物流企業? NVIDIA全球副總裁、自主機器事業部總經理 Deepu Talla接受了記者的訪問,就自主機器人的市場機會,自主機器人發展中的技術挑戰和英偉達的核心技術在其中發揮的關鍵作用,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 融資丨「擎朗智能」完成C輪融資,繼續發力送餐機器人全球化落地
    本輪融資主要用於進一步加深擎朗配送機器人在國內餐飲市場的滲透、海外市場拓展以及醫療等新事業部的橫向發展,衝盈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此前,擎朗智能在2020年3月完成了B輪融資,今年年初、年末兩輪融資總金額達數億人民幣。
  • 基斯克威爾官網:配送機器人應勢興起
    以此來看,配送機器人在物流市場,有宏大的開展潛力。於是,洞悉了配送機器人市場前景的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紛繁推出了自家的配送機器人產品。網際網路巨頭爭相下場在國內網際網路企業中,阿里、蘇寧、京東、美團,都紛繁推出了自家的配送機器人產品。
  • 尾款人的雙11焦慮症:配送機器人能解?
    近年來,新基建政策的利好,更極大的推進了AI、5G通信技術的發展,讓配送機器人、無人機有了在市場應用的可能。比如,在技術方面,具有高效率、高靈活性優勢的物流無人機已經實現了小範圍應用,但由於航線安全等問題,一直難以在市場中普及。而隨著5G、AI新基建的推進,配送機器人已經能夠在大學校園等道路情況簡單的場景進行應用了。
  • 配送機器人圈再多兩款新品:AI運維+道路預測,最早2020年量產
    然而,擺在當下的仍是最基本的三個問題:配送行業需要擁有什麼能力的機器人?配送機器人現有能力能滿足怎樣的場景應用?配送機器人如何量產商用?這樣的認知,也就決定了九號機器人做配送機器人的「大方向」和「小方向」。就當下國內整個配送行業而言,王野認為主要面臨著三個挑戰:配送行業配送量急劇上升;主要經濟體在快速老齡化,供給端遇到很大挑戰;配送行業存在抵消、混亂、難管理的現狀。
  • 萬臺送餐機器人落地真相:錢少事多還聽話!
    一、機器人很忙,一「人」要上四桌菜送餐機器人是否在一年的時間裡快速規模化落地這件事,最有發言權的一定是這一機器人品類的整機製造商。目前市面上曝光率最高的送餐機器人主要來自兩家公司,擎朗智能和普渡科技。多家品牌餐廳使用了這兩家公司的送餐機器人。比如海底撈、窯啊窯、呷哺呷哺等連鎖餐飲機構是投放量最大的。
  • 萬臺送餐機器人落地真相:錢少事多還聽話
    無論是從公開數據還是親身體驗來看,一年時間過去,送餐機器人在產品落地規模和本體技術提升方面都有了不一樣的表現。那麼事實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如今餐廳中的送餐機器人真能稱得上「好用」了嗎?與此同時,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如今市面上的送餐機器人在外貌上,與四五年前這一品類機器人剛「火」時並不相同。這與人們對送餐機器人的關注點從新奇轉向頻繁出現是否有關?
  • 九號公司調整組織架構: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推動業務快速發展
    九號公司已在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行業佔據了龍頭地位,登陸科創板之後,要思考的是如何保持業績增長滿足投資者預期,如何拓展全新邊界、在資本助力下把公司引向一個更好的未來。成立四大機器人新架構,系上市後首次組織機構大調整據了解,九號公司一直將機器人作為重要業務之一,是國內首批設計生產用於末端配送的服務機器人的公司之一。
  • 史上最強盤點 | 說說配送機器人那些事兒
    摘要:現在還看不出誰會成為這個市場的勝者,但可以看出誰是最醜的那個。 英特爾(Intel) CEO科再奇前幾天在一場科技大會上演講時,用手機下單點了瓶飲料。很快,一臺名為Loomo Go的機器人把飲料送到了臺上,科再奇由此向世界宣布英特爾正式進軍配送機器人行業。
  • 上市後,九號公司開始調整優化機器人組織架構,增強機器人底色
    九號公司已在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行業佔據了龍頭地位,登陸科創板之後,要思考的是如何保持業績增長滿足投資者預期,如何拓展全新邊界、在資本助力下把公司引向一個更好的未來。外界對此或許無需過多擔憂,因為他們已然鎖定機器人賽道,有了新動作:據內部消息人士稱,12月3日,為推動機器人業務快速發展,實現AI及機器人技術持續領先,九號公司對原機器人團隊進行優化調整,成立「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大新的組織架構,進一步建設精幹穩定、能打勝仗的機器人團隊,夯實機器人核心技術,推進機器人產業落地,以便適應機器人業務未來
  • 樂聚機器人、獵戶星空、擎朗智能、高仙機器人獲2019 AI+機器人...
    樂聚一直聚焦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在機器人專用舵機、自穩定步態算法、SLAM 算法、大型機器人控制算法、舵機數據實時上傳等方面已經處於業界領先水平。B 端以教育市場為主,打造國內首個具有完整教學服務內容與體系的人形機器人,在 2 年內將產品在 21 個省市的 800 多所學校落地,成為目前人工智慧教育市場佔絕大份額的人形機器人公司。C 端以消費市場為主,一方面通過技術與核心零部件自研建立產品價格壁壘,另一方面通過與奧飛等進行 IP 合作來快速佔領兒童市場。
  • 工業機器人「乘風破浪」 國內減速器市場如何破局?
    業內專家表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減速器市場的冷暖變化可以反映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真實狀況,是衡量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前景的關鍵指標。在過去的幾年中,實際上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增長幅度是處於逐步縮小的過程,也就是說出現了增長乏力的情況。之所以會這樣,與工業機器人市場逐漸飽和及行業競爭態勢激烈密切相關。
  • 深挖院感消毒剛需 擎朗消毒機器人落地多家三甲醫院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醫療機器人深入前線助力抗疫,通過提供無接觸配送、無人消殺、疫情諮詢回復等等服務工作,進一步為抗疫工作提供助力,大大提高了效率。經此一疫,醫療機器人不僅在有效的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也緩讓普通老百姓認識到了醫療機器人可以在醫院等諸多領域有用武之地,機器人可以真正擔當起推動醫療行業智能化升級的重任。
  • 九號公司啟動上市後首次組織架構調整,成立四大機器人新架構
    外界對此或許無需過多擔憂,因為他們已然鎖定機器人賽道,有了新動作:據內部消息人士稱,12月3日,為推動機器人業務快速發展,實現AI及機器人技術持續領先,九號公司對原機器人團隊進行優化調整,成立「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大新的組織架構,進一步建設精幹穩定、能打勝仗的機器人團隊,夯實機器人核心技術,推進機器人產業落地,以便適應機器人業務未來
  • 六足機器人、酒店服務機器人、智能配送機器人……工博會高校展...
    周到上海報導 能爬樓梯,可以360度轉圈的六足機器人;送快遞外賣的配送機器人;替服務員為住店客人運送行李的酒店服務機器人……今日(18日)記者在工博會高校展區探訪時發現,各式機器人齊亮相,大秀看家本領,引起眾多現場觀眾的圍觀。
  • 哈奇榮登2020無人物流配送創新排行榜三甲|黑洞投資
    2020年9月12日,中科院旗下《網際網路周刊》、eNet研究院共同評選的「2020無人物流配送創新排行榜」公布,哈奇智能的智能物流機器人hachi delight憑藉在疫情期間,「無接觸式無人配送」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入選此次榜單,並榮登排行榜三甲。
  • 推動機器人落地商業實體,「有個機器人」如何構建美好新生活
    根據中國電子學會機器人產業研究2017年8月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預計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32億美元,其中服務機器人市場的平均增速將達27.9%,遠高於工業機器人增長速度。
  •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開幕 國產配送機器人引關注
    專注於引領創新短交通與機器人產品創新和變革的九號公司也受邀出席本次大會,一起聚焦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持續推動跨領域間的合作,構建中國機器人產業生態圈。據了解,本屆大會上發布了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雖延續上年下降走勢,但年銷量仍連續第七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售實現小幅增長。
  • 從「噱頭」到「實用」,疫情下餐廳機器人火了!
    巴奴火鍋尚未全面恢復堂食,大部分門店仍以外賣為主,送餐機器人也擔起了關鍵的外賣「送餐」任務,員工只需在店內檔口打包菜品,交給機器人運送至門口配送區域,並語音提示外賣配送員拿取餐即可。  「對消費者來說,送餐機器人的『無接觸』配送,有效隔絕了配送過程中人員可能造成的汙染,可以讓他們更放心點餐。」巴奴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