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真的越來越難養,一到飯點父母就要端著碗追著跑,伺候著他吃飯,很多父母都知道知道這種習慣不能慣著,但對孩子這種行為也無能為力,總不能讓他餓著吧,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肯定不狠心。
那麼,到底要如何改掉這樣的壞習慣?要想讓孩子乖乖吃飯、不挑食,就要「對症下藥」,找到孩子不願意吃飯的原因,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解決。
健康的飲食能夠培養健全的人,如果成天不好好吃飯,有一頓沒一頓,還經常挑食的人,不僅身體不好,腦袋的靈活性也隨之下降,所以,民以食為天,不吃飯怎能成大事呢?
其實大部分孩子挑食的壞習慣多多少少遺傳了父母,據研究表明,準媽媽在孕期的飲食習慣,對寶寶將來的飲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寶媽在孕期的時候儘量營養均衡,改掉挑食的壞毛病。
治標先治本,所以孩子出現挑食的原因是什麼呢?
1.在吃飯前吃了過多的零食
在飯前的的時候,因為小孩子哭鬧的原因,父母就會拿各種零食安撫小孩子的情緒,但是如果孩子在飯前吃了甜品或者其他零食,容易讓孩子有飽腹感,這樣到了飯點的時候,小孩就會出現拒絕進食的現象。
2.沒有吃飯的興趣
兒童的觸覺和視覺是很敏感的,他們對於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包括食物在內,而很多家長為了方便,經常性會給孩子吃同類型的食物,久而久之,孩子對這種食物吃膩了,並注意力也漸漸不在吃飯上面,導致小孩子拒絕吃飯的心理。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一直吃同一樣的食物,大人吃同一種的食物都會膩,更何況小孩呢?
3.強迫孩子進食
家長總是會擔心小孩吃不飽,於是很多父母就會強迫孩子吃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在不同時期裡,每個孩子進食量是不一樣的,如果父母強迫孩子多吃飯,不僅會給孩子的胃帶來負擔,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等問題,所以當孩子自己感覺飽時,父母就不要強迫孩子再吃了。
不要覺得孩子不吃飯是矯情,每個孩子都會挑食,不僅僅只有你家孩子。
想要孩子改掉這些壞毛病,家長需要知道這些。
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飯前的時候,家長儘量少讓孩子吃零食等食物,那麼等到飯點的時候,孩子會以為肚子感覺飢餓不得不進食,畢竟孩子不餓就不會吃飯。併到了吃飯的時候收起玩具,讓孩子不要分散注意力,認真吃飯。家長也儘量有規定時間的飯點,在規定時間內做好飯,讓孩子安心吃飯。
葷素搭配,更加營養。很多家長偶爾會因為忙於工作而在孩子飲食方面有所忽略,導致很多孩子偏胖、偏瘦等特徵,所以家長儘量讓孩子營養均衡,不要讓孩子一直吃自己喜歡吃的,偶爾可以吃別的食物,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而父母在做飯時,儘量不要太辣或太鹹。
在安靜的環境下吃飯。在飯點的時候,父母儘量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樣的習慣是可取的,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在吃飯的時候,父母儘量不看電視,不隨意走動,陪家人好好吃頓飯。
在孩子挑食的時候,家長不要因為太生氣而罵孩子,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而是正確引導孩子,做孩子的榜樣,以身作則,並告訴孩子必須要吃飯,不能挑食的道理,讓孩子自己體會,而不是強迫孩子吃飯。
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歡某種食物,家長也不要強迫。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身為家長的你們都有不愛吃的食物,更何況小孩子呢。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挑食呢?不如試試以上的方法。
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