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孩子跟其他所有的小朋友一樣,都有一個挑食的壞毛病,每次做飯可真的是太為難我了。
更難的是在,飯桌上的『互相較量』,我越想讓他吃什麼,他就偏偏不吃什麼,有時候我都恨不得直接給他直接灌下去呢。
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感嘆,當媽的太不易了。
後來問了朋友們家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果不出所料,她們家也都有著同樣的境況,看來老母親們也就只能惺惺相惜了。
可是,為什麼孩子們都會有這樣的毛病呢?大概背後就是這幾個原因吧。
菜都是大人買的
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是挑挑揀揀,我為了教育他,就說你要向我們大人學習,大人吃飯從來不會挑食,有什麼就吃什麼。
然而小傢伙卻回答我,因為菜都是你們大人買的,你們買的都是自己喜歡吃的食材,自然就不會挑食了。
當時聽到這話的時候,我竟一時無言以對,因為確實是如此。
一般我去買菜的時候,首先就不會考慮自己不喜歡的菜,都是從自己喜歡的上面下手,做菜的時候也是照著自己的喜好來做的,所以我們才不會像孩子那樣挑食。
可選擇的食物少
還有一點就是做飯人的問題了,如果連續一段時間都給孩子吃同樣的食物,或者是一直吃米飯,一直吃麵條,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很容易就吃膩,對飯菜也就失去興趣。
因此,這就需要媽媽在做飯的時候注意食物搭配,要經常變著花樣的用食材做出美味的食物,給孩子更多選擇的可能性。
這樣才能讓孩子對食物有興趣,吃起飯來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不尊重娃的口味
在我們大人看來,自己做出來的食物,孩子不好好吃,就是挑食的表現,其實這是一種很片面的說法。因為「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要知道很多人天生就有一些自己不感冒的食物。
比如,有些人就不愛吃蔥姜蒜、香菜等,你能說他們是偏食嗎;還有人不愛吃臭豆腐、不愛吃螺螄粉,這只是個人口味的問題,並不能就說他們挑食吧。
所以說,我們在沒有尊重孩子口味的前提下,就不能說孩子偏食,難伺候。
綜上所述,我們是不是完全可以理解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吃飯了,其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我們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所以,我們該反省反省自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