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課程思政案例分享(七)

2021-02-26 教師發展研究中心

《力學》是物理系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程,其研究的是物理學中最基本也是應用最廣泛的規律。力學的研究方法是普適的,通過力學課學習的物理基本規律和概念,以及建立的物理圖像是學習後續物理專業課的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希望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夠熟練掌握物理規律,具備綜合運用微積分解決力學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則希望通過對物理規律的內在邏輯和歷史背景的梳理和學習,讓學生融會貫通的理解物理概念,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思維方式,提升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與欣賞物理的品味,培養物理直覺與創新思維。

物理的起源來自於人們對於大自然規律的好奇心,物理是一個試圖研究萬事萬物規律的科學,是最講邏輯和道理的。因此物理的學科體系應該能夠最生動,也能最有效地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的宇宙觀。同時,物理作為實驗的科學,強調實事求是,不迷信權威,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科學的批判和質疑精神,而科學的批判與質疑正是科技創新的動力。力學作為物理學中第一個成功的科學範例,也是學生在中學階段接觸最多的物理知識,因此在大學一年級通過力學課程合理設計的思政元素最能喚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同時,也能逐步薰陶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愛國情懷,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同向同行。

下面,我們以流體力學部分的教學內容為例,介紹一下我們關於課程思政的設計和實踐,拋磚引玉,供同行參考、批評和指正。

相關焦點

  • 新聞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析——以《媒介倫理與法規》課程為例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媒介倫理與法規》是新聞與傳播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的核心課程,它將新聞學與法學、倫理學融為一體,其課程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內容。
  • 課程思政啟育記 | 中國農大韓海棠:《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的「融入...
    思政融入教學,並非一定宏大且凸顯,更多是於細微處並在言行中,「課程思政啟育記」系列專題獨為老師打造,只為記錄育人過程,抓住細微言行,講述探索經歷,分享實踐所得,呈現課堂最美、最暖的樣子。本期經驗來自生物學院韓海棠老師的課堂,聽韓老師分享《生物化學》課程如何實現思政育人理念的「融入式」設計。
  • 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 橫影學院思政教育「很有戲」
    「作為一座脫胎於鄉鎮企業『大學』橫店大學的高職院校,能在競賽中實現彎道超車,得益於我們六年如一日探索思政教育創新,以思政教育賦能專業建設。」學校黨委書記韋國清說,如果專業課程是支撐學校超常規發展的「骨肉」,那麼思政教育就是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靈魂」。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本文從深刻認識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現實意義出發,系統分析了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困境、學科—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繫,以及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基本內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總體目標,提出了基於核心素養的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策略,並討論了如何將核心素養落實到專業思政全過程和課程思政各環節。
  • 課程思政啟育記 | 中國農大劉鳳霞:《遺傳學A》「思政寓課程,課程...
    思政融入教學,並非一定宏大且凸顯,更多是於細微處並在言行中,「課程思政啟育記」系列專題獨為老師打造,只為記錄育人過程,抓住細微言行,講述探索經歷,分享實踐所得,呈現課堂最美、最暖的樣子。本期分享,來自農學院劉鳳霞老師的課堂,追蹤劉老師《遺傳學A》課程的思政育人探索之路。
  •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1月18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在圖書館三樓會議室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 設計類複合專業如何做好課程思政
    這種立體化的專業門類具有文理融合、技藝共生、古今貫通、共性個性兼容的特點。與其他課程相比,設計類專業課程具有跨多學科的綜合性、教學方式多元性、受眾學生思維靈活等特徵。這對設計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了許多個性或特性要求。筆者認為,面向這種複合型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樹立辯證、系統和全域思維,捋順思想引領和專業學習、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等多維關係。
  • 【學術報告】工信部高校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創新聯盟(一)
    (一)聯盟介紹自動化學院黨委牽頭於2020年11月14日成立工信部高校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聯盟旨在進一步促進工信部所屬高校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航空航天特色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及路徑,建設一支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名師隊伍,打造航空航天特色課程思政「金課」,在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 課程思政在行動|潤「物」無聲,堅定「信」念
    此前已推送了化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紫金礦業學院、外國語學院、石油化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的30個課程思政典型案例,本期將繼續推送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的10個課程思政典型案例,以期給其他課程進行課程思政建設更多啟迪
  • 課程思政,教師先行|劉正光|教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育|教授
    此次培訓,中心力邀各大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知名專家:上海大學的「雙顧組合」之一的顧曉英教授、山東大學李賽強教授、天津師範大學李朝陽教授……他們從國家的形式與政策的高度講解了課程思政的背景和其發展脈絡,並與我校教師分享了上海大學經驗和山東大學經驗;清華大學的於歆傑教授以雨課堂方式並以「電路原理課程」為例,生動講解了如何在理工科專業中立德樹人,開展價值塑造,同時進行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讓老師們體會到了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的雙向促進
  • 智能無人機領域課程思政教育實踐
    [關鍵詞]課程思政 家國情懷 學生中心一、引言2017年12月,教育部發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詳細規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實施內容、載體、路徑和方法,特別提出要「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如通過運用網絡平臺、校園文化資源與專業典型案例,可以達到虛擬環境育人、現實環境育人與榜樣學習育人三方面的效果,從而可以豐富「課程思政」的實現形式,促進「課程思政」全方位、深層次地育人。「課程思政」的建設必須要體現時代特色,必須要有明確的建設指向。
  • 華中師大:思政之「鹽」化於課程之「水」
    如何破解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存在相互隔絕的問題,讓所有教師都挑起「思政擔」、所有課程都上出「思政味」?華中師大通過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逐步探索形成具有教育元素、師範特點、信息化特色的課程思政建設模式。
  • 淺析「課程思政」教學中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
    這就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們結合自己課程特點恰如其分地選擇相應的思政元素,儘可能挖掘和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實現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另外,在一些專業課中受制於體制機制不活,課程思政教學部分通常流於形式,這就導致思政教育體現出較強的主觀色彩,不能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
  • 於歆傑:連通課程思政的「最後一公裡」——「電路原理」課程建設的...
    根據我的了解,不少類似「電路原理」這樣的理工科核心「硬課」在落實課程思政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核心課程教學內容很多,有的教師認為沒時間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有些核心課的教學方法依然是「從公式中來,到公式中去」,教師缺乏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抓手。課程思政還缺少連通「最後一公裡」的有效措施。
  • 郴州電大教師榮獲國家開放大學政法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獎項
    近日,國家開放大學舉辦的「政法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獲獎名單揭曉,郴州廣播電視大學推選的黃江虹老師作品《<憲法學>之「你的權利誰來維護」》榮獲法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二等獎。據悉,此次大賽是國家開放大學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 【雙戰雙贏】《物理化學A(1)》課程思政示範課展示——學科基礎課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
    近日,理學院周建國老師結合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建設項目,面向2019級應用化學專業進行了《物理化學A(1)》課程的課程思政公開課展示。理學院古金霞教授等同行專家和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以及環境工程等專業學生現場進行了觀摩。公開課上,周建國以《物理化學A(1)》課程中「熱力學第二定律」為例,分享了自己在學科基礎課教學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 自然科學課程貫徹「課程思政」的實踐思路-光明日報-光明網
    可見,自然科學課程貫徹「課程思政」,就是要在教學中講好自然科學各門課程與國家發展戰略的關係,實現自然科學課程育人功能,發揮課程的思政效應。    自然科學課程貫徹「課程思政」需結合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思政」的整體目標是以課程育人,進一步分解到自然科學課程之中,其所育之人,首先是具有專業知識、技能、品格的專業人才。
  • 「課程思政」怎麼做?凸顯特色、突出重點,才能打造育人精品 浙江...
    近年來,該校藝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提煉各門課特別是專業課程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  「我們圍繞區域和行業發展需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學院專業特點和優勢,加大力度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力爭建成全面覆蓋、特色鮮明、類型豐富、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藝術學院院長羅曼麗表示。
  • 國際經濟法課程思政建設指引學生成長
    牡丹江師範學院法學院全體教師在學院黨委書記和院長的領導下,牢牢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全面加強法學各門課程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推動思想政治課程的顯性思政教育功能與專業課程的隱性思政教育功能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