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非男子被寵物河馬咬死
原標題:南非男子被寵物河馬咬死雖然河馬很溫馴,可是最後仍獸性大發咬死主人。南非一名男子曾經救起了只有5個月大的小河馬,把它當寵物一樣收養,並一直「拉扯」到6歲大,這個溫情故事經世界各大媒體報導後,曾令無數人感動。不過後來悲劇最終發生,這名男子被他一手養大的河馬咬死,浮屍河中。
-
沒有天敵的動物;丹頂鶴、大象、犀牛及河馬
(一隻老鷹被鵝按入水中蹂躪。)三,大象,犀牛,河馬,這三位在陸地草原上沒有天敵。b,犀牛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000-5000千克。犀牛全身披著鎧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長著鋒利的單角或雙角,白犀的角最長可達200釐米,一般為100-190釐米。黑犀牛跑的速度很快,即使在荊棘中也可達到45公裡/小時的速度,在沒有擊中目標時,轉身的速度也很快。
-
鱷魚有著「水中霸主」之稱,為什麼河馬卻不怕它?
河馬和鱷魚是同一生境中衝突最多的兩種動物,而且鱷魚向來就有「水中霸主」之稱,在非洲最常見的鱷魚就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這是連「草原之王」獅子都忌憚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是在獅子面前是「挨啃小天使」的河馬卻不怕鱷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河馬遇上犀牛誰更牛?
要說鬥獸,大家都會想到獅子老虎,棕熊野狼這些食肉動物,下面我們說的動物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那就是食草界量大重量級選手河馬與犀牛!因為河馬與犀牛兩者的生活範圍重疊,二者難免會碰到一塊,如果二者相遇,到底誰更厲害呢?那麼晚們來對比一下二者。
-
南非冒失牛鯊單挑蠻橫河馬遭狂毆險喪命
【環球網綜合報導】儘管河馬憨厚可掬的模樣十分招人喜歡,但它們實際上卻是陸地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6日報導,近日,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內,一隻冒失的牛鯊因判斷錯誤試圖攻擊長相憨厚可愛的河馬群時,遭到了10隻河馬的痛擊,險些喪命。
-
南非現大象與犀牛驚魂戰鬥
人民網9月22日電 非洲象和犀牛是兩種身材碩大的哺乳動物,人們極少見到它們互相打架的場面。業餘攝影師Louis Kok近日在南非拍到了成年公象「踢死」成年母犀牛的震撼鏡頭。數天後,這頭母犀牛因內傷死亡。 攝影師透露,「肇事」的大象身強力壯,當時可能正處於發情期,因此顯得異常暴怒,將一頭帶著幼崽的母犀牛撞得四腳朝天躺在地上。
-
世界犀牛最大分布國南非的保護行動
編者按 南非是最大的犀牛分布國,擁有犀牛數量佔全球總數的80%以上。2018年世界犀牛日前一天,南非環境事務部發布了2018年1月1日到8月30日南非犀牛保護的最新情況,希望國際社會關注犀牛保護,傾聽來自犀牛最大分布國的聲音。
-
非洲之王鱷魚,水中無敵,碰到河馬為什麼就乖乖認輸?
鱷魚是水中之王,每年非洲草原上角馬遷徙,「萬馬奔騰」的角馬最恐懼的就是過馬拉河,因為鱷魚守就在馬拉河上,直接將角馬拖入水中,翻滾淹死角馬,再三五成群將其撕碎吞吃。所以河馬這種動物,看似可愛,但實際脾氣非常暴躁,不小心惹毛河馬,那身板,那速度,就像陸地坦克朝你衝過來,而且那巨大的嘴巴,大黃板牙,看著就令人發怵,所以沒事千萬不要去招惹河馬!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鱷魚在非洲同樣也是頂級掠食動物,而河馬還吃草,這兩種動物一決高下,各位認為哪方會贏?
-
南非政府提議將犀牛、大象列入可屠宰食用動物...
中新社·華輿訊據中非新聞社報導 政府對南非的肉類安全立法提出了修改建議,建議將瀕臨滅絕的犀牛,大象和長頸鹿等種种放在民眾的餐盤上。農業、土地改革和農村發展部(DALRRD)在周二截止日期前已經收到了約3萬份意見。
-
犀牛VS河馬,誰得戰鬥力更強
河馬和犀牛都是非洲草原上的大傢伙,如果他們打一架,誰的戰鬥力更強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兩者的基本數據。河馬,河馬科,成年體重1.5-3噸,身長3.5-4米,肩高1.4-1.6米,咬合力1100公斤。犀牛,犀科,體重2.8-3噸,身長3.3-4.5米,肩高1.5-1.8米,咬合力100公斤。從體型上來說,犀牛佔優勢,犀牛是食草動物,攻擊手段主要靠衝撞和頭上的犀牛角。皮糙肉厚,抗打擊能力強非常強,但智商略低。河馬是雜食動物,在陸地上的手段有限,最具威脅是在於其驚人的咬合力,而且其皮膚的粗糙程度與犀牛相當,甚至可以擋住、彈開普通子彈。
-
南非國家公園犀牛和大象打架 場面激烈殃及小犀牛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3日報導,近日,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一段錄像顯示,一頭非洲象和一隻犀牛打架,場面激烈,殃及身旁的小犀牛,致其差點被踩在腳下。視頻顯示,一隻犀牛帶著小犀牛在池塘裡喝水,看到一頭大象靠近,這隻犀牛朝大象走去,擺出一個看似威脅的姿勢。不過適得其反,這似乎激怒了大象,它立刻撞上犀牛,當即兩隻龐然大物開始激烈的搏鬥,旁邊的小犀牛差點被踩。最後,不佔上風的犀牛被大象推入水中後掙脫束縛,帶著小犀牛離開現場,大象還追著它們跑了一會兒。
-
犀牛與河馬掐架 結果犀牛嚇得撒腿就跑 網友:論噸位的重要性
非洲草原上有三個「巨無霸」,分別是大象、河馬和犀牛。毋庸置疑,它們都是食草動物,雖然性格的兇猛程度不如獅子,但它們比獅子厲害的多。對於這三類動物,獅子只能成群結隊地欺負「老弱病殘」。
-
「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其中有不少分布於中國,比較著名的種類有大唇犀、甘肅黑犀、披毛犀、中華板齒犀、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答臘犀等,從東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方的熱帶林地、從黃土高原到海南島,華夏大地的版圖上幾乎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不過,正如很多曾經繁盛的動物因不適應氣候變化而消亡一樣,犀牛王國也在環境的巨變中遭遇了沉重打擊。
-
南非國家公園鱷魚要吃角馬 河馬張嘴相救
鱷魚咬住角馬的腿不放,欲將角馬拖入水中。千鈞一髮之際,河馬張開大嘴衝上前去,將角馬從鱷魚口中救出。這是日前發生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中的驚險一幕。從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0日發布的一段視頻看,一條鱷魚咬住在水邊流連的一頭角馬的右後腿,想把後者扯進水中。角馬拖著鱷魚拼命往岸上走,過了一會兒體力不支,又被鱷魚拽到水邊。
-
河馬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河馬吃的肉比想像中要多,但吃肉或致其屍殍遍地!
舉個例子,食草動物經常會因其體內缺乏鹽分或某些礦物元素,從而去啃動物骨頭、舔石頭等等,不能因此就將其歸為雜食動物。同理,河馬也一樣。雖然河馬也吃肉,但河馬的主食還是草,所以河馬應該屬於食草動物。 河馬大部分時間都在水中度過,但一到夜間,它們就活躍在水生境的周圍土地以吃大量青草、水生植物和木本植物,每晚可以吃下約40公斤的草食。在圈養期間,河馬也喜歡吃水果(西瓜)。在此過程中,得益於其張開的嘴巴和非凡的咬合力(每平方英寸20磅),西瓜一咬即碎。
-
動物園犀牛河馬館犀牛雕塑刻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感覺犀牛正面就向我們走來了,而且感覺這個館設計更有新意了……」4日上午,北京動物園犀牛河馬館重裝擴建後正式亮相。在嶄新的犀牛河馬館,兩隻犀牛在圍觀遊人的矚目下悠閒地在新擴建的運動場上散步,而新建的犀牛雕塑前也聚集著不少遊客爭相合影。據介紹,在國慶節前夕,北京動物園完成了犀牛河馬館改擴建工程。
-
南非一農夫將1.2噸重的河馬作為寵物,「像對兒子一樣」養大卻命喪...
據英國《鏡報》5月15日報導,南非一農夫將1.2噸重的河馬作為家養寵物,「像對兒子一樣」將其養大,卻不幸被它咬死。 據報導,這位來自南非的動物愛好者非常喜歡這只不同尋常的寵物,他甚至在自己的農場裡為它建了一個大湖,這樣它就可以在自己的自然棲息地遊泳了
-
河馬不會遊泳,為什麼還要長時間泡在水裡,不怕淹死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河馬這種動物,是經常泡在水裡的,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季節,只有在河裡才能見到河馬。這充分說明,河馬應該是會遊泳的,要不然的話,它們是不敢輕易下水的。那麼,事實上真是這樣嗎?並非如此,河馬確實是不會遊泳的,它們只能在淺水中走動,超過自己身高的水域,它們是不敢去的,否則的話,河馬真的會被淹死!其實,河馬不會遊泳的原因,是很容易理解的,相對其他生活在水裡的動物,河馬長得高大笨重,四肢又粗又短,是不折不扣的大胖墩兒,身體看起來就像一個圓滾滾的大水缸,在水裡根本無法浮起來,只會沉下去。
-
非洲最危險動物之一河馬
潛水本領極高,能泡在水中數小時或數日,常常潛伏在水中,每隔3-5分鐘到水面呼吸一次,最長能潛伏半小時。不喜歡涉足過深的水域,喜歡讓自己的腳踏實地踩在河底。發怒時驅趕犀牛由於河馬的巨大體型與攻擊性,它幾乎沒有天敵,連鱷魚與獅子都時常被其殺害。當河馬張大嘴巴,其實是在威脅敵人。
-
地上最大動物對決——大象讓犀牛知道誰才是老大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臺媒稱,大象與犀牛分別是陸地上體型最大跟第二大的動物。憑著龐大的身軀,它們在非洲草原上幾乎沒有天敵。而一名遊客目擊到這兩種動物在南非草原上狹路相逢,發生扭打的罕見場面。據臺灣聯合新聞網9月5日報導,印度遊客克裡希納6月與家人到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旅遊,拍到一頭大象刻意向一對犀牛母子找茬。當時,大小犀牛正在水窪旁飲水,大象則從後方走過來。先注意到的小犀牛立刻躲避,轉過身來的母犀牛隨即向大象衝過去。一陣衝突後,母犀牛明顯輸給大象的蠻力,還不小心踩到小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