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一個月了,事情非常多,親愛的粉絲們,非常抱歉,今天才來更新文章,讓你們久等了。這是今年某著名工大附中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數學真卷最後一題,共7分,要得滿分還是比較困難。題目如下圖所示。

這道題要求的是從出發點到第一根電線桿是多少千米,屬於行程問題。作為最後一道應用題,一般情況下,都是有一些難度,分值也很高,正是因為有這類型的題,才能拉開考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篩選成績優秀的學生,進入尖子班、重點班、實驗班等等。所以,如果我們把每一次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真卷的最後一題都練習了,會做了,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小升初分班考試中有更多的可能獲得高分,從而有更多的機會進入重點班。說這麼多,這道題又該怎麼做呢?對於這類題,首先是設未知數x,一般都是把要求的問題設為未知數,然後立方程求解未知數,這是答題規律。其次,我們分析題中,汽車共運兩次,第一次汽車往返共行的路程等於從出發點到第一根電線桿的往返距離,加上其餘電線桿的往返距離。

有些同學對於解答中的2x和50乘以6難以理解。2x表示的是汽車從出發點到第一根電線桿的距離的2倍,由於我們最初設了所求問題為未知數x,往返表示一去一來,其實就是2次相同的路程,這樣好理解了吧。後面為什麼會是50乘以6呢?因為每兩根電線桿的距離是50米,汽車拉了4根,從出發點到最後第4根,就已知有3個50米,然後從第4根回到出發點,又經過了3個50米,這樣往返一次就是6次50米了,再加上從出發點到第一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就是第一次汽車往返的距離了。這樣是不是要好理解一點。如果理解了第一次列出的路程,那麼第二次汽車往返的路程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非要為第二次的電線桿排序的話,那麼,第二次的電線桿我們可以分別標成5、6、7、8這四根。也就是說汽車總共拉的電線桿為1、2、3、4、5、6、7、8這八根,這樣是不是更好理解一些。

汽車兩次往返的路程表示出來了,我們再根據題意,表示出汽車在這兩次中所用的時間。因為行程問題,永遠離不開路程、時間、速度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他們之間的公式相信你們都知道。我們就是要通過題中告訴的條件找出他們之間的關係。因為裝一次車用20分鐘,運兩次,裝車時間就是40分鐘。因為卸一根電線桿用5分鐘,總共8根電線桿就要花40分鐘。題中已經告訴了運這兩次總共用了2小時,換成分鐘就是120分鐘,為什麼要換算成分鐘呢?因為時間單位要統一,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進行後續的計算。那就記住吧,解決應用題時,單位一定要統一。這樣我們就可以計算出汽車在路上行駛用時40分鐘。汽車速度題中已經告訴為每小時24千米,換算為每分鐘400米。這樣我們就可以以汽車行駛的路程立方程,即第一次加第二次往返的路程等於速度每分鐘400米乘以行駛用的時間40分鐘。解出未知數x等於3750米,化成千米即為3.75千米,即為所求問題的答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