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出「黑洞分子」假說

2020-12-04 科學網

 

 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的結合統一了電磁弱、強的相互作用,但由廣義相對論描述的引力理論仍未被統一進來。黑洞是連接引力理論和量子力學的一個理想場所。日前,蘭州大學副教授魏少文和教授劉玉孝提出「黑洞分子」假說,相關成果發布於《物理評論快報》

科研人員研究了黑洞的微觀結構,揭示了黑洞在經歷相變時微觀結構會發生類似於水分子在氣液相變過程中的變化,發現了黑洞分子之間存在弱的相互吸引作用。這對於深入研究量子引力理論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的經費支持。 (來源:中國科學報 蕭楊)

相關焦點

  • 霍金提出黑洞新假說(圖)
    霍金提出黑洞新假說(圖)新華社發【新華社倫敦7月21日電】(記者曹麗君)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21日向學術界宣布了他對黑洞研究的最新成果。他認為,黑洞不會將進入其邊界的物體的信息淹沒,反而會將這些信息「撕碎」後釋放出去。該假說的提出,說明霍金推翻了他曾提出的「黑洞悖論」。  1975年,霍金以數學計算的方法證明黑洞由於質量巨大,進入其邊界的物體都會被其吞噬而永遠無法逃逸。
  • 是誰首先提出了黑洞假說:約翰·米歇爾
    1783年,也就是愛因斯坦還沒出生的一百年前,英國科學家約翰·米歇爾就提出了黑洞假說。他猜想:如果有一顆恆星變得如此之大,以至於光線都不能逃離,將會發生什麼呢?因此這個物體從外部世界看是黑的,因為它是看不見的,所以要想在空間找到它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可能的。
  • 黑洞假說成立嗎?《物道理論》提倡假說但不提倡用假說去推論假說
    所謂的「發現」其實是建立在假說的基礎上。它是從物件逃逸速度的公式衍生而來,將物件的逃逸速度設為光速,配合萬有引力常數及天體質量,便得出其史瓦西半徑。現代科學在史瓦西半徑基礎上提出黑洞理論,認為黑洞是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天體,所有的物理定律遇到黑洞都會失效。它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
  • 科學家提出了生命分子的手性起源新假說,源自宇宙射線
    有科學家認為,這是生命隨機選擇的結果。但也有人認為,可能在最初的生命形成過程中,有某種原因影響了左右旋分子的微妙平衡,使左旋胺基酸和右旋糖成為必然的選擇。根據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推測,宇宙射線對原始生命的互作用可能是導致生物分子中結構偏好的原因。如果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則表明整個宇宙中的所有生命可能都擁有相同的手性偏好。
  • 美國科學家提出驚人假說:地球曾經是紫色的
    在今年的美國天文協會年會上,科學家提出了這個「紫色地球」的假說。美國的一個研究日前宣布,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是紫色的,就像現在的植物是綠色的一樣。他們認為,遠古的微生物可能並不是用葉綠素來吸收太陽光線的,而是用另一個分子,一個賦予了這些生物紫羅蘭色調的分子。     葉綠素是現代植物用來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
  • 科學界出現兩種假說,第九行星或是一個黑洞
    然而仍然有科學家為冥王星鳴不平,認為它不應該就這樣被降為矮行星。而有的科學家雖然也替冥王星感到惋惜,但是他們在對海王星的研究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這些現象似乎說明海王星後面還是可能存在第九行星。根據報導,近期《物理評論快報》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分別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來提出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的假說。
  • 科學家提出了這個假說
    對於目前所測到的這部分宇宙的起源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假說,大爆炸宇宙論就是當今最流行的一種。現在簡要地介紹一下這種假說。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在150~180億年以前,宇宙中的物質都密集在一起,其密度為水的100萬億倍,溫度高達150億度,在一定條件下引起了一次大爆炸。
  • 答案是否定的,科學家提出了3種宇宙終結假說
    宇宙到底有多大,隨著觀測手段的升級,科學家發現可觀測宇宙越來越大了,從一開始的130億光年,再到960億光年,再到現在的1560億光年。萬物都是一個從興到衰的過程,宇宙也不例外。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三種宇宙終結假說。第一種 大凍結假說現在的宇宙還在不斷的膨脹,眾多星系都在彼此相互遠離。
  • 答案是否定的,科學家提出了3種宇宙終結假說
    ​宇宙到底有多大,隨著觀測手段的升級,科學家發現可觀測宇宙越來越大了,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三種宇宙終結假說。第一種 大凍結假說現在的宇宙還在不斷的膨脹第二種理論 大撕裂假說這一種理論認為暗能量的密度會隨著空間增大而增強,最後完全消除萬有引力,從而將宇宙撕裂。首先所有的星系會開始慢慢瓦解,然後是黑洞的崩潰,最後就是每一顆恆星和行星。
  • 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家是 大陸漂移學說的科學家是誰
    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家是魏格納。1912年,阿爾弗雷德·魏格納在一篇重要的學術論文中提出大陸漂移假說,並且在幾年後(1915)出版的一部專著中加以發展和完善。  大陸漂移假說  大陸漂移假說是解釋地殼運動和海陸分布、演變的學說。
  • 為什麼當下熱衷於研究黑洞假說
    黑洞的照片是什麼樣,將揭示什麼,也許參與研究的科學家最清楚,但未必完全清楚。但不外乎幾種結果。一是證實黑洞存在,但也是一種間接證明;二是證偽,黑洞不存在;三是不清楚,還將繼續探索。無論是哪種結果,都必然有其自身的重大意義。黑洞的概念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和思考。
  • 阿伏伽德羅的分子假說
    此外,道爾頓亦提出「最簡法則」(rule of greatest simplicity),作為原子間化學結合的準則:原子A和原子B結合時,會以力求簡單為依據,而從最簡單方式依序如下出現:1個A和1個B的雙元化合物;1個A和2個B或2個A 和1個B 的三元化合物等。
  • 科學家提出多元宇宙假說與平行宇宙假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理論叫平行宇宙假說,天文學家們就認為說,在平行空間中會不會存在著另一個宇宙?其實這一個假說最早是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有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發現量子的狀態,每時每刻是不同的,然後又發現了量子的漲跌,有時候量子會突然消失了,有時候又會突然的出現。
  • 歐空局發M15星團詳細圖像 黑洞假說被證明
    歐空局發M15星團詳細圖像 黑洞假說被證明  據俄羅斯「環球科技」新聞網11月22日消息,歐洲航天局日前公布M15星團圖像,該圖像或可用於證明M15星團中心存在黑洞這一假說。資料圖  專家提到,該圖像有利於研究人員驗證M15星團內部存在黑洞這一假說。
  • 細說黑洞概念的提出,關於黑洞你知道多少?真的不可思議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百,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就連光也會被它吞沒。那麼人們是如何發現既不釋放光,也不反射光的黑洞的呢?長久以來,科學家就是否存在黑洞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宇宙中真的存在可以將光吞沒的黑洞嗎?
  • 我對科學假說的認識軌跡
    我們大家都聽說過一陰一陽之謂道和老子提出無生有。我認為有就是看到的光。宇宙本源陰陽,到有光電磁產生,到有原子分子產生,到有物質產生,到有星體產生。東方哲學認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陰即冷即以太,熱即陽。物理學認為萬有引力是宇宙的基本規律,後來暗能量又加盟了。但卡文迪許的扭稱實測引力係數試驗只能證明引力是存在的,並不能證明引力是來自物體還是來自真空的冷(即以太)。
  • 震驚,科學家提出我們可能生活在「黑洞」中
    我們自己的宇宙對於局外人來說可能像黑洞。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了一個理論,即由坍縮的宇宙構成的黑洞會產生暗物質,而我們自己的宇宙對於局外人來說可能像黑洞。美國、日本、臺灣等地多名科學家的聯合猜測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努力解決暗物質的神秘問題,暗物質是一種無法解釋的物質,暗物質是理論上佔據了宇宙大部分質量並且將星系團聚在一起的無形物質。物理學家提出各式各樣的理論,它是由尚未被發現的粒子組成的,它是由沸騰的血漿形成的,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
  • 科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生命起源這樣的終極話題中,許多科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目前來看,海底熱泉口假說比RNA世界假說更加主流一些。通常對於生命的產生,大部分的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原始的地球生命是在經過非常漫長的化學演變之後。
  • 科學家提出了兩種假說
    它不僅沒有一顆衛星,地表的環境也出人意料的惡劣,科學家很好奇,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原本應該和地球相似的金星失去了孕育生命的機會?無論從質量還是大小上看,金星和地球都是極為相似的,金星距離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要近,在太陽系早期,太陽的亮度並沒有今天這麼大,金星本可以成為生命的搖籃。
  • 科學家提出驚人理論:宇宙中並不存在「黑洞」
    科學家提出驚人理論:宇宙中並不存在「黑洞」然而,黑洞理論的創始人史蒂芬·霍金卻提出了驚人的言論,聲稱在宇宙中沒有「黑洞」,只有「灰洞」。該理論來源於一篇名為《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的調查論文中,是霍金對黑洞的研究成果之一,他認為黑洞其實是一個擁有極端物理環境的「灰色地帶」。  質能進入黑洞中後還會「回到」宇宙中,我們此前對黑洞的邊界理論認識是有待改善的,黑洞或不會永久性地保存質能信息,在某個時候會「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