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彎灣
為了了解人性和婚姻,我曾花了很大很大的精力和時間。
這些精力和時間,主要花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過去5年間,我聽了一萬多個情感案例,見識了這人世間形形色色的婚姻;
二是來自於我看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文學還有各種不可描述的書等等,單說跟婚姻有關就有上百本,其中還包括很多學術型的書。
但是,我聽過的所有故事、看過的所有書,都不及其中的一本書帶給我的影響和衝擊大,這本書就是我在13歲那年就讀了上百遍的《圍城》。
我那時候一個初中生,就摘抄了其中的好多句子、好多段落,抄了整整兩大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幾乎能背誦全書。
看這本書,我是很痛苦的,痛苦是因為,我很絕望,絕望是因為——為什麼這本書不是我寫的?
而我也深知,我絕不可能寫出那樣的書,市面上大多數文章、大多數書,我看了,覺得沒什麼稀奇,感覺自己也能寫,甚至可以寫得更好。
但是,《圍城》這樣的書,我是絕對寫不出來的,讓我投胎一百次、我再有100倍的才華,我也寫不出來——這是一本字裡行間都裝滿了才華的書。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圍城》裡那些精妙的句子,讓人覺得幽默、真實、充滿智慧,讓人看一遍就明白——哦,原來人真的是這樣的啊,哦,原來婚姻真的就是這樣的啊。
1、「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說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解讀:「婚姻就像是圍城,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這是《圍城》這本書流傳得最廣泛的一句話。
錢鍾書寫這本書的時候,是1944—1946年,那時候人們的「圍城」,更多是一種心理活動,有賊心沒賊膽,想想而已。而現在,每年接近1000萬人離婚的中國,「圍城」就成了一種肉眼可見的普遍行為。
但是,即便每年都有那麼多人離婚、身邊離婚的人越來越多,可還是有很多人想要結婚、害怕獨身一輩子。
當然了,現在的情況其實好很多了,離婚和未婚的壓力逐漸在降低,大家也都逐漸習慣了。而且才是這兩三年開始習慣的。我記得2013年王菲離婚的時候,還遭到了鋪天蓋地的謾罵與羞辱。現在哪個明星離婚,人們已經無感了。
在這短短的兩三年的時間,中國人的婚姻觀,其實已經悄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一個專門寫情感類文章的作者,我對此感受實在是太深了。
希望大家能知道的一點是,無論你是離婚還是大齡未婚,你都不用焦慮,因為成千萬上億的人,都跟你一樣。
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不是一個人。
再過十年二十年,甚至要不了那麼久,婚姻也將不再是「圍城」,人們不再將婚姻視為「必須」,而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而已。
2、「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解讀:前幾天520、521,看到朋友圈各種人秀恩愛,我內心毫無波瀾,只是默默祝福他們享受當下。
從我比較成熟以後,我就不再喜歡說什麼山盟海誓了,更不相信誰對我說「一生一世」「永遠」「一輩子」這種話了,人生漫長,戀愛大都只是繁花一朵。結成了果的,會墜落;沒結成果的,會凋零——似乎都不是什麼好的結果。
過度美化愛情,讓我們的戀愛都失真了,在戀愛的時候,我們大多數的快樂,其實都來自於臆想,而非來自戀愛本身。
所以,沒必要期待愛情、沒必要把它捧上神壇,它跟單身一樣,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有戀愛的時候,就好好享受、好好付出;沒有的時候,就過好一個人的生活。
如果你需要靠戀愛來增加快樂,只能說明你的生活太枯燥、太無聊、太空虛、太頹廢了。你自己都過不好,你去戀愛、結婚,結果只會更糟糕。
3、「對於醜人,細看是一種殘忍。」
解讀:我前幾天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說找對象的時候,長相非常重要。很多人還槓我,說我膚淺。
哎呀,沒必要,沒必要自欺欺人。
長相就是很重要啊,何必撒謊呢?不求長得多麼如花似玉,最起碼要看著順眼。你要是帶出去都嫌丟人,那還是趁早拉倒吧。
無論對方多麼優秀、對你多麼好,你如果嫌棄他的長相,你都會有意無意地冷漠、拒絕、疏遠對方。
反過來講,如果你的對象不願跟你接吻、不願看你、你看他的時候他總是用逃避的眼神,那麼,他絕對是在嫌棄你的長相。
還是儘早分了吧。
4、「旅行最實驗得出一個人的品行。旅行時最勞頓麻煩,叫人本性畢現。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結交做朋友。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解讀:浪漫都是假的,有錢有空就可以,不能將浪漫和甜蜜看做結婚的參考,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泡沫。我首先反對閃婚,因為閃婚其實就是中國福利彩票旗下的一款產品;其次我是反對嫁給「愛情」的,因為很多人把在一起那兩三個月的甜蜜當成愛情。
能夠作為結婚理由的愛情,一定是那種彼此吸引,然後又同甘共苦過的愛情。沒有同甘共苦,只有花錢約下的愛情,不算是真正的愛情。
對於男人而言,不要娶那種「騎士女孩」——她騎在你背上,每天鞭打你,要你上進、要你努力,她自己卻吃喝玩樂、等你寵她。
對於女人而言,不要嫁那種瘋狂對你好、但對你並不欣賞、並不讚美、並不了解的男人,那種對你好,是維持不了多久的。只有他發自內心對你欣賞與認同,他才會積極主動地一直愛你。
5、「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砂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解讀:說話直永遠不是什麼美德,也不存在什麼「忠言逆耳」,逆耳的基本上都不是什麼忠言。
人們在「直言不諱」的時候,往往並非真正為了別人好,只是想宣洩自己的不滿、證明自己是對的而已。
好好說話是一門技術,「刀子嘴」真的很傷人,無論你是不是「豆腐心」。
其實很簡單嘛,在說話的時候,先照顧別人的感受,你就不會說惡毒的話、傷人的話了。
很多男的結婚後,老婆依舊很漂亮,但他就是對她沒有興趣,很大原因就是他老婆說話太惡毒了,讓他產生抗體了。
老婆一硬,他就軟。
6、「我們對採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像它酸,也很可能想像它是分外地甜。」
解讀:所以,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人們會對得不到的、已經失去的念念不忘了。是因為愛嗎?不是,說白了,只是沒有得到而已。
而且,你得不到的人,其實他就很普通啊。每個找我諮詢情感問題的人,要麼是追不到、要麼是失去了,在他們的描述中,「那個人」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似乎任何別人在「那個人」面前,就是土狗一隻。
不要這樣,不要去歌頌你失去的或者得不到的人,他不配。
7、「當著心愛的男人,每個女人都有返老還童的絕技。」
解讀:如果你覺得你喜歡的女孩不可愛,這只能說明——要麼你不喜歡她,要麼他不喜歡你。
其實,男的也這樣,如果一個男的足夠喜歡你,他也會跟小孩一樣。如果他在你面前隨時都是一本正經的、一副大爺的模樣,不要有半點懷疑——他不愛你。
8、「世界上沒有自認為一無可愛的女人,也沒有自認為百不如人的男子。」
解讀:你罵一個女人,最狠的罵法,就是說他醜;你罵一個男人,最毒的罵法就是罵他無能,最好是罵他性無能。
所以,如果你不想把你們的關係搞砸,男人要多誇女人,女人不要貶損男人——都不求你們誇了,只要不貶低、不諷刺、不拿他跟別人比較就很好了。
9、「上了年紀的人動了愛情,就如同老房子著火,不可救藥。」
解讀:什麼年紀幹什麼年紀的事,我的情感諮詢的客戶,很多都是那種三十七八、四十五六的人——我的天哪,他們陷入到感情的痛苦裡,真的沒法救。
所以,如果你還年輕,多談戀愛是沒有錯的,多經歷、多感受、多疼痛,年紀大了你就平靜了,真的可以做到「我心甘情願、你來去自由」了。
如果你年紀大了,40多歲了,感情這玩意兒,還是謹慎些吧。還有,你們也有了孩子,孩子估計也不小了——不要過度幹涉他們的生活,哪怕他們要談戀愛,你告訴他一些基本的防範知識就行了,該經歷的傷和痛,得等他自己去經歷。
有些傷痛,早晚都要經歷的,早經歷早好,早死早超生。
10、「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總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
解讀:如果在結婚前有一個兩三年以上的戀愛時期,男人婚前婚後其實變化不大。但女人的變化就大得多。
一方面,是女人自己的原因,她們結婚就是為了獲得安全感,一旦結婚以後,婚前那些偽裝,就會卸下來,因為不用再裝了,她只是變回了本來的樣子而已。
另一方面,是男人的原因,尤其假如女人結婚後是跟男方一家人住的話,他要去應付公公婆婆、大嫂子小姑子,她跟這些人本來就不親、也沒什麼共同的興趣和話題,每天要去應付、敷衍,人就會變得面目全非,本來單純可愛的姑娘,在結婚後也會變得渾身是刺。
而如果女人在結婚以後發現自己嫁錯了人,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你在結婚之前看走了眼。
11、「他不知道女人在戀愛勝利快樂的時候,全想不到那些事的,要有了疑懼,才會要求男人趕快訂婚結婚,愛情好有保障。」
解讀:就跟上一條提到的一樣,很多女孩結婚,她的根本動機就是想獲得一種安全感,尋找一個依靠。當然,不是依靠男人,很多女的掙得比男的多、對家庭的貢獻也比男的大,她需要依靠的,是「婚姻」這個殼。
這種對婚姻的崇拜,導致她們很容易鬼迷心竅。比如發現男朋友對自己差點兒意思了,就想趕緊結婚套住他;發現老公對自己不上心了,就想趕緊生個孩子來套住他。
不是感情糟糕就離婚,很多女人面對感情出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妥協、退讓、改變、找辦法套住男人。
沒有用的,這只會讓你越陷越深。
12、「大吵架講和之後,往往還要追算,把吵架時的話重溫一遍:男人說 『我否則不會生氣,因為你說了某句話。』 女人說 『那你為什麼要先說那句話呢?』 如此追算不清,可賠上小吵一次。」
解讀:所以,吵架不過夜,一定要吵清楚了,才罷休。
那些沒有被釋放出來的情緒,一定會一直積壓著的,積壓久了,就會形成大爆發。
而吵架吵完之後,最好還是先做自我檢討,先說自己不對。人就是這樣的,你說他不對,他就一定會說是你不對,互相指責。只有你先反省、認錯,對方才有反省的可能。當然了,有些人永遠都不會反省——你還是早點離開他吧,沒救的。
這12句話大概就是這樣了,不知道有沒有讓你更清楚一點。
我寫文章,總是會看到很多反智評論,說知道得越多、人越悲觀,看得越透,人越痛苦。
我不是很理解這種說法,為什麼知道得越多越痛苦?難道不是知道得越多,越開闊、越幸福嗎?
錢鍾書在30多歲就寫了《圍城》,裡面諷刺了人間百態,諷刺了各種虛假扭曲的行為,也說了很多「大實話」,比如「婚姻就像是圍城,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這就是大實話。
但這些並不影響他的婚姻幸福啊,他跟楊絳的婚姻,稱得上是神仙眷侶,是無數人心中婚姻的終極理想。
反正我自己的感受就是——我懂得越多,我越平靜、越自在、越熱愛生活,就像我聽了一萬多個破碎的情感故事,我並不會因此而對愛情失望、也不會因此對婚姻失望。
很多人感情失敗、婚姻失敗,恰好是因為他懵懂無知,對愛情和婚姻的本質缺乏最起碼的認知,誤打誤撞地就戀愛了、稀裡糊塗地就結婚了,所以感情才起鬧劇收場。
說到這裡,我就想批評一下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制度,學習其實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我們的教育把學習搞成了一種負擔、一種壓迫、一種任務,需要背誦、需要記住,孩子的好奇心一步一步被扼殺了,本來以我們的人口基數、以為我們吃苦耐勞、甘於為他人奉獻的優秀文化傳統,我們應該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頂級科學家、思想家的啊。
可是,我們目前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難道不是思考嗎?難道不是去探求世界的本質嗎?只有當你對事物的本質有足夠了解的時候,你才能找到其中的快樂。就像你只有懂一些文學常識,你才能感受到文學的美;只有你懂得一些繪畫的常識,你才能欣賞畫的美;只有你懂了一些音樂的常識,你才能欣賞好的音樂。
人性和婚姻也如此,只有你了解了很多關於人性和婚姻不美好的地方,你才能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開出鮮豔的花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