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網絡平臺創造價值 能把未來交給科技巨頭嗎

2020-12-04 環球網

方興東

2017年是全球網際網路巨頭狂飆的一年,財富和權力都創造了人類新的紀錄。繼蘋果和谷歌之後,微軟、亞馬遜和臉書等公司市場價值越過5000億美元,這些被稱為超級網絡平臺的科技巨頭不但高居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前十榜單,而且這個數字參與全球各國GDP排名,在2017年能夠進入前25個國家,超過絕大多數國家,名副其實是富可敵國。這種集中度急劇提升的趨勢,遠沒有看到盡頭。

2018年全球網民將突破40億,超級網絡平臺事實上已是網絡時代信息、商業以及新型關鍵社會基礎設施的天然提供商和自然壟斷者,很大程度上相當於網絡空間的「二政府」。隨著川普充分藉助社交媒體平臺的威力一舉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人們對於科技巨頭的強大力量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成為激發全球範圍對於科技巨頭主導我們未來生活的警惕和擔憂:可以將我們的未來放心地交給科技巨頭嗎?

高科技巨頭們雖然商業模式不盡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壟斷著10億級消費者的關鍵網絡應用,並藉助平臺優勢,不斷延伸到媒體、購物、娛樂、金融等各個傳統領域。超級網絡平臺的發展正在出現新的結構模式,形成更加複雜、嵌套運行的平臺對平臺結構。當前全球信息基礎設施的嵌套平臺層次結構使得許多較小的平臺多半依賴於超級網絡平臺,這可以進一步鞏固後者的主導地位,並且開始大規模控制傳統社會的基礎設施。

超級網絡平臺的崛起引發社會權力的大轉移,不僅僅公權力在轉移到平臺,私權力也在發生大規模的轉移。超級網絡平臺集私有和公共兩性於一體,融日常網絡監管、內容審查、違法信息阻止、用戶信息保護以及各種服務於一身,制定並實施了迄今大多數的網絡治理規則,強力難以撼動。另一方面,隨著網民依賴程度不斷加深,個人社會關係、消費行為等信息和數據不斷匯聚,位置信息和消費行為等實時動態數據都基於網絡平臺,個人失去了對原本屬於個人完全掌控的「私權力」。

網絡平臺的政策制定具有極強的公共性,但其中缺乏基本的遊戲規則和規範,相應的公共政策還未形成。本應作為主導核心的政府在很多時候淪為局外人。其提供核心公共物品,制定關鍵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礎逐漸被侵蝕。平臺事實上封閉式地制定主要規則並且執行規則,集裁判員與運動員於一身。

目前這種財富、數據和權力急劇集中化的趨勢已經開始引起西方的全面關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尼克·斯爾尼切克認為谷歌控制了搜尋引擎,臉書統治著社會媒體,而亞馬遜主導電子商務領域。今後當人工智慧進入這樣的程式,將更加加劇壟斷,贏家通吃的網絡效應更具影響,平臺的所有動力就會被放大。因此建議對超級網絡平臺實行國有化管理。

與歐美相比,中國民眾的網絡依賴度更高。中國不但是全球大規模同時在線最大的市場,也是最活躍的市場之一。中國網際網路的競爭格局生態沒有成熟,強大的壟斷力量不僅局限在相關市場之內,而且快速延伸至各個領域,業內創業者的站隊成風,形成鮮明派系和陣營。網際網路巨頭面臨的傳統商業競爭制約比歐美更加薄弱。保障消費者和社會利益的法律制度也不夠完善。網際網路企業本身自律和責任感也不夠,競價排名、二選一、選擇性屏蔽等破壞公平競爭的行為長期存在。消費者和弱小競爭者維權成本很高。更重要的是獨立第三方力量式微和缺失。商業力量組建了遠超任何獨立第三方和政府的研究院,影響輿論。

超級網絡平臺在全球全面崛起,這種顛覆開始真正進入爆發的臨界點。同時,圍繞政府合法性危機,超級網絡平臺與各國政府間的博弈也進入新階段。這場博弈很可能會決定,未來究竟是誰主導人類網絡時代的國家與社會治理和國際秩序。任何沒有制約的權力都是危險的。中國應該提前警惕這個趨勢的嚴重性。一方面,要形成真正積極有為的競爭政策,打破壟斷,制約壟斷行為,嚴格審查影響競爭的收購兼併,進一步激活競爭和創新。

另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使得網絡平臺更加開放,算法更加透明,形成開放式的協同治理機制,能夠讓業界、社會、政府等利益相關方成為平臺治理的真正主體。另外,最關鍵的是,必須執法到位,維護法律的尊嚴和威懾力。我們的網際網路立法不可謂不多,行政法規和管理規定紛至沓來。但是為什麼如此眾多的濫用行為經久不衰,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管和治理能力。變相縱容了濫用行為。以生效十年的反壟斷法為例,迄今沒有在網際網路領域形成一起成功的反壟斷案例,換而言之,反壟斷的陽光還沒有照進網際網路領域。

超級網絡平臺創造了極大的社會價值,給每個網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福利。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治理機制,如果權力擴展和濫用緊缺資源,很可能就會走向反面。中國已經是網絡經濟很多領域的全球引領者,我們在超級網絡平臺的治理創新上,也理應走在全球前面。確保網際網路這一新文明的引擎繼續推動中國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作者是汕頭大學國際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浙江傳媒學院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科技硯談︱平臺如何黏住價值生產者,產生網絡效應
    筆者在前一篇文章中討論了平臺企業的獲客,這期文章討論平臺企業怎麼獲取並黏住生產者,進而讓兩者結合產生網絡效應。  黏住價值創造者  獲取並黏住價值創造者首先是確定企業的關鍵價值創造者——對企業價值創造最重要的生產者。關鍵生產者是能為面向消費者的最終產品體驗提供最大價值的生產者,通常是能為經濟生態系統提供稀缺資源的生產者。
  • 奇點資本:專注醫療及網際網路科技+,賦能企業價值創造
    例如投入最大的醫療健康行業,除了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帶動了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奇點資本長期關注行業的原因還包括中國老齡化導致醫療需求增大,未來行業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嚴盛認為:"在政策與科技的雙驅動下,未來預防醫學肯定是一個發展趨勢。"
  • 科技巨頭們的軟硬體大戰:泛平臺公司正在成型
    6月6日,蘋果、亞馬遜、微軟和谷歌這四大巨頭近年來在發展戰略上的一大相似之處,就是大搞硬體軟體全面開花的「平臺大戰」了,那麼它們為何如此熱衷於打造廣泛的大平臺呢?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日前撰文進行了分析。
  • 美國的科技巨頭是不是真的太大了,存在壟斷嗎?
    亞馬遜、蘋果、Facebook(臉書)和谷歌等全球科技超級巨頭的崛起美國科技巨頭真的是壟斷企業嗎? 他們很強大,這是肯定的。在美國,谷歌和Facebook Inc.共收集了超過一半的數字廣告支出,蘋果公司擁有約46%的智慧型手機市場。
  • 網絡互助「圍城」:巨頭湧入,玩家用戶逃離
    從2014年網絡互助開始被人關注,到2016年成為「互助風口」,再至2017年出現「互助撤離」,如今支付寶等網際網路巨頭密切關注甚至親自下場,再次讓網絡互助成為熱點。在我看來,火熱背後不是碰巧發生了某個熱點事件,而是這件事情本身的價值一定會被認識、發掘。
  • 外媒:從聊天軟體到超級應用,歐洲銀行對中國科技巨頭保持警惕
    諸如支付寶、微信支付之類的中國支付平臺能否很快取代歐洲的銀行?11月22日,國外科技媒體TechXplore撰文表示,螞蟻集團可能因其IPO的擱置而受到了挫折,但歐洲銀行仍對中國的科技巨頭保持警惕。美國科技巨頭一直在金融服務業搶佔更多的陣地,這是其中國競爭對手已經成熟的領域。從聊天到超級應用:儘可能地讓用戶停留在軟體中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支付寶支付已經成為我們商店購物、網上購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科技巨頭瞄準醫療圈 索尼(SNE.US)重磅推出智能手術室平臺
    美股 科技巨頭瞄準醫療圈 索尼(SNE.US)重磅推出智能手術室平臺 2020年2月19日 08:47:17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思宇醫械觀察」,作者:謝安然。提到索尼,小編腦海裡想的就是攝像功能MAX的黑卡、α7R系列相機以及曾經風靡一時的PlayStation系列遊戲機。
  • 科技巨頭們的量子計算「情節」
    早在10年前,科技巨頭們就開始了量子計算的「軍備競賽」。不過科技巨頭們的量子計算研究有著不同的目標,走的路徑也不盡相同。谷歌也開始在外部尋找量子計算有價值的應用,會將技術開源給一些學術研究人員和創業公司,並對其投資,希望能儘早創建出量子計算機。
  • 美國三大科技巨頭給網際網路的未來蒙上陰影
    網易科技訊7月22日消息,金融時報撰文稱,三大科技巨頭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下周公布的財報業績很可能會凸顯它們的市場主導地位,給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蒙上陰影。將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稱之為新經濟的領頭羊也毫不為過。這三家處於領先的網際網路如今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令人膛目結舌的1.64萬億美元,比10年前的4500億美元大幅上揚。難怪新科技泡沫的討論聲已經變得更加大聲了。按照大多數的估值標準,這些公司都上升到了近期波動範圍的上限位置。
  • 經濟學人封面文章:科技巨頭規模的擴大的同時消費者利益如何保證...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表封面文章稱:隨著科技巨頭規模的擴大,如何能同時顧及消費者的既得利益,成為了擺在監管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同時表示,數據共享的要求可以根據公司的規模進行調整:平臺規模越大,分享的數據就必須越多。
  • 方興東:可以把未來交給科技巨頭嗎
    思客將依照本協議及其隨時發布的相關規則或說明提供網絡服務。在您使用思客服務前請確實仔細閱讀本協議。當您點選同意或定製、使用、接受思客服務時即視為您已仔細閱讀本協議,同意接受本服務條款的所有規範包括接受思客對服務條款隨時所做的任何修改和補充,並願受其約束。
  • 看看幾個網絡科技巨鱷都在幹啥?網際網路巨頭冬天到了嗎?
    比如網上購物、行動支付、專車呼叫、上門送餐等等,簡單點說,可以令一個人足不出戶也能掙錢,也能吃飯,也能生活。但是,一個事物發展到頂峰也就是問題層出的時候:電商巨頭興起,將實體經濟打入寒冬;搜尋引擎壟斷,廣告霸佔首頁;網路遊戲,讓未成年人沉迷;理財,坑了多少人;網貸,害死多少年輕人。還有湧現出來的假貨假消息,都是網絡經濟的副作用。
  • 中國科技巨頭的量子戰爭
    一場由科技巨頭主導的量子戰爭正式拉開序幕。  低調的馬雲  低調和馬雲,看起來是兩個完全不搭的詞。但在談論科技時,馬雲就一改平日裡高調的作風了。  2017年3月9日,阿里巴巴在杭州總部召開了首屆技術大會,動員全球兩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身新技術戰略。
  • 陳威如:用平臺管理思維創造未來世界的組織模式!
    平臺組織管理在基礎觀念上從平臺商業模式延伸而來,即組織連接兩邊或多邊(人才、資源、市場機會)並創造價值(如圖1)。,連接其他員工相互合作,同時也將員工與外部市場相連,為客戶創造價值(見圖5)。人們為自己建立品牌,透過品牌信譽與特有能力,將自己所能創造的效益最大化,將傳統科層組織所帶來的代理成本、低下的動機、遲鈍的命令鏈、延遲的市場反應降至最低。
  • 螞蟻上市,巨頭轉身:金融科技重裝上陣
    無接觸金融讓公眾感受到科技與金融結合後的便捷與安全,甚至垂髫老者,也開始學步於金融網絡。而摘掉「金融」標籤的螞蟻集團,當爆出IPO計劃時,2000億美元的估值以及A股16隻股票的漲停,印證出人們並不迷信於標籤,而是對於其所代表的科技賦能寄予強烈的美好設想。人們在驚嘆螞蟻集團所預示的財富盛筵,更是推崇未來的科技盛果。
  • 網絡互助平臺壁虎互助聯姻360金融,與網際網路巨頭是共生關係
    (原標題:網絡互助平臺壁虎互助聯姻360金融,與網際網路巨頭是共生關係)
  • 克魯茲批谷歌推特等科技巨頭濫用網絡影響力
    美國國會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近日在接受Breitbart新聞採訪時,批評谷歌等科技巨頭濫用網絡影響力,對美國擁有自由和公平選舉構成威脅。克魯茲一直是最直言不諱的批評網絡科技巨頭的參議員之一,他羅列了谷歌、推特(Twitter)和臉書(Facebook)所存在的問題,尤其是這些公司涉嫌幹預美國選舉。上周六(1月2日)上午,他向Breitbart新聞表達了他的看法。克魯茲表示這些網絡科技巨頭對美國擁有的自由和公平的選舉形成了「最大威脅」。
  • 經濟學人:預計2020年五大科技巨頭淨現金總和將達到6800億美元
    這種做法不同於傳統的寡頭壟斷公司,給人感覺好像是這些巨頭在為將來的危機做準備。以下為原文內容:美國五大科技公司蘋果、谷歌(注意,本文中指的是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近期成為世界上五大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它們的總市值達到了2.9萬億美元,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五大公司。科技公司的價值高估曾經被視為瘋狂的徵兆。
  • 【地評線】數字賦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地評線】數字賦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2020-11-24 20:23:53 11月23日,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帶動數位技術快速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等得到廣泛應用,網際網路對促進各國經濟復甦、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 廣告營銷行業深度報告:埃森哲互動,2C超級平臺動了2B巨頭的奶酪
    此外,科技賦能廣告行業,社交類與工具類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分別從媒介端和雲端助力數位化精準營銷。Facebook、Google 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作為媒體主,已成為廣告行業的大玩家。他們擁有龐大的用戶以及豐富的數據,成為巨大的流量入口,結合其領先的網際網路技術,為精準營銷等各種新型營銷模式和解決方案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