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從形成以來,就一直暴露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中,45億年的時間裡,月球沒有受到任何嚴重的人為影響,基本保持著自然的狀態。
月球沒有磁場、沒有大氣層,太陽輻射和宇宙輻射可以直接影響月球,這讓月球表面土壤完整記錄了太陽系的一切變化,挖掘月球樣本,就像是查看太陽系的天然歷史書。
月球完美記錄了太陽系的歷史:
在地球上,由於存在大氣層和磁場,太陽風暴和宇宙輻射會受到影響,很少有帶電粒子直接撞擊到地球表面,這讓科學家很難對其進行研究。由於人類的存在,地球表面已經被人類徹底改變,幾乎找不到任何太陽系或地球形成的痕跡。
月球沒有地球的這些特徵,因此月球會不斷吸收這些帶電粒子,通過挖掘月球的土壤和巖石,就可以研究太陽系的輻射歷史。
雖然月球可以記錄太陽系的輻射情況,但是經過45億年的輻射,月球表面的很多成分都已經發生改變。
比如月球很有可能存在鉀元素,但是由於多年的輻射,月球的鉀元素幾乎都被破壞。太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入活躍周期,有可能爆發強烈的太陽風暴,此時的太陽輻射非常強烈,會深入月球地表,影響更深的土壤。
月球土壤的採集和研究,會幫助科學家了解太陽何時發生過太陽風暴。
月球上的地質樣本:
美國、蘇聯、中國已經成功採集月球樣本,月球表面各個地區的樣本都不相同,具有不同的年齡。
目前三個國家採集的樣本都處在不同的地區,樣本年齡也各不相同,就像是一塊巨大的月球拼圖,當人類將月球各個年齡段的樣本都完成採集,或許湊齊月球的「歷史書」。
太陽系中的所有天體幾乎都在同一時刻誕生,了解月球就能推斷出太陽系其他天體的誕生過程。
太陽系中發生的一切,月亮基本都記得。
高能宇宙射線和太陽輻射會在月亮上殘留,甚至會在巨石和土壤上留下痕跡,利用顯微鏡就可以看到這類痕跡,宇宙射線還會破壞分子內核,影響巖石的分子結構。
雖然人類已經採集了許多月球樣本,但是還遠遠無法湊齊月球的編年史,未來還需要更多的月球樣本。
為了取得最可靠的月球樣本,必須要在月球上挖掘1米以上,才能得到最佳的樣本,隨著越來越多的月球樣本送往地球,或許人類最終可以編寫出太陽系的歷史!
文章來源:百度知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