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模式開啟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讀寒...-中國氣象網

2021-01-10 中國氣象局

服務進行時

今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將於12月28日至31日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莊國泰要求各級氣象部門全力做好預報服務工作,尤其是強化監測分析,根據不同區域和行業需求提供更加精細和更有針對性的建議。27日下午,他專程赴中央氣象臺,指導寒潮天氣預報服務工作。

 

 

自12月28日以來,今冬最強寒潮天氣持續影響中東部大部地區。中國氣象局於12月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嚴格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及時啟動和調整應急響應,形成部門合力。截至29日17時,全國已有25個省級氣象部門啟動寒潮相關應急響應。各級氣象部門壓實責任,加強值班值守與聯動會商,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力做好服務保...

 

 

當前,一股強寒潮正橫掃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進入「速凍」模式。寒潮帶來的大風降溫情況如何?未來將如何發展?公眾如何防範?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

 

 

12月28日,中央氣象臺、廣東省氣象局、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進行視頻會商,共同研判寒潮給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影響。四家單位會商意見基本一致,根據預測,此次寒潮過程是入冬以來粵港澳大灣區遭遇的最強冷空氣,將給當地帶來大範圍降溫和大風天氣。

 

 

從12月27日白天起,今冬以來最強寒潮開始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27日6時發布今年入冬以來首個寒潮黃色預警,中國氣象局於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此次寒潮天氣影響時間和範圍是怎樣的?哪些地方的降溫和雨雪天氣會比較強?它有怎樣的特點?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新的一周,強寒潮攜風裹雪,我國中東部大部開啟「速凍」模式。12月28日6時,中央氣象臺寒潮預警升級為橙色,中國氣象局啟動三級應急響應,供熱電力、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部門強化措施,全力做好應對防禦工作。各部門加強聯動,確保民生與安全生產。

 

 

12月28日17時30分,北京市氣象局啟動三級應急響應應對寒潮天氣。北京市氣象臺已於27日16時30分發布寒潮和持續低溫藍色預警信號,28日10時30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

 

 

12月28日8時45分,上海市暴雪紅警發布和響應專項演練在上海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舉行,預警信號迅速送達全市各單位,並通過微信、電視、網站等各類媒體向公眾發布。此次演練恰逢強冷空氣過境,給上海帶來雨雪、大風和大幅降溫。演練以一場「暴雪天氣」即將「逼近」上海為假設,按照早期預通報、預警發布、應急響應相結合的步驟、以實戰要求,檢驗了預警發布和響應的全...

 

 

12月28日,山東省氣象局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照應急預案規定,切實做好應急氣象服務工作。

 

 

12月29日10時,江西省氣象局將重大氣象災害四級應急響應提升為三級應急響應。29日9時,省氣象臺發布寒潮橙色預警信號,提醒各相關部門及公眾防範大風、降溫、冰凍帶來的不利影響。

 

 

 12月29日11時30分,海南省氣象局啟動澄邁、臨高、定安、屯昌、瓊中、五指山、白沙、儋州8個市縣氣象局和相關直屬單位寒冷三級應急響應,啟動海口、文昌2個市縣氣象局寒冷四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照應急預案,做好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工作

 

 

12月29日9時30分,上海市氣象局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單位和相關人員加強應急值守,全力應對寒潮天氣。

 

 

12月28日17時,江西省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應對強寒潮過程。省氣象臺28日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29日9時升級發布寒潮橙色預警信號。省領導主持召開寒潮天氣應對緊急調度部署會,對應對寒潮天氣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門及時採取有效應對措施,確保煤電油氣運輸、調度安全,保障群眾及重點單位、重點企業不受影響。

 

 

市氣象局12月25日對寒潮預報服務工作作出部署,在20日、25日、27日報送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旬預報、重要氣象報告、氣象信息中對寒潮過程作出準確預報,並提供大風降溫精細化預報和防禦建議;通過大連氣象媒體矩陣和社會媒體發布寒潮大風預報預警和防禦科普知識;自21日起面向海上航運、農業生產等專業用戶開展「點對點」服務,提醒防範降溫幅度大、大風持續時間長造成...

 

 

12月28日9時,安徽省氣象局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省氣象局提示此次雨雪和強降溫導致的道路溼滑、積雪積冰和大風對交通運輸、設施農業、電力、通訊、戶外作業、城市水電燃氣供應等有不利影響,要進一步加強部門會商聯動,切實做好面向重點行業和社會公眾的氣象服務。

 

 

 12月28日16時,浙江省氣象局啟動寒潮業務服務三級應急響應。針對此次寒潮可能對農林業、交通、航運、電力、市政、供水、漁業養殖等各行各業及公眾生活產生較嚴重影響,浙江省氣象部門提前部署行動,全面做好寒潮預報服務工作。

 

 

12月27日上午,天津市氣象局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並於28日上午開始,先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海上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和陸地大風藍色預警信號。

 

 

12月28日14時,遼寧省氣象局啟動寒潮、大風三級應急響應。28日上午,省氣象局就防禦寒潮大風進行部署,要求加強監測預報預警,針對不同用戶和行業強化影響分析,提出精細有針對性的意見;做好部門聯動,充分發揮氣象災害防禦部門聯絡機製作用,及時向相關部門通報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最大限度的發揮氣象信息在防災減災中的效率;與社會媒體緊密結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媒體...

 

 

12月28日12時,湖北省氣象局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由於此次寒潮過程降溫劇烈、風力大,氣溫將創今年入冬以來新低。湖北省氣象局建議公眾提前做好防風防寒準備,出行注意防範大風和西部山區雨雪冰凍天氣對交通、航運安全等方面不利影響,在戶外需注意廣告架、宣傳欄、大樹上吹下來的重物等,預防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等疾病發生。另外,農業方面還需做好設施農業、畜禽養殖大棚...

 

 

12月28日9時,湖南省氣象局啟動寒潮四級應急響應,各部門立即進入應急響應狀態。針對此次過程,氣象部門提醒:28日晚開始省內氣溫降幅大、低溫極端性較強、持續時間較長,用電負荷激增風險較大,相關部門需做好煤電油氣等能源供需調度工作;極端低溫凍裂供水設施風險較高,水務部門需注意防範;城鄉居民注意取暖用電、用氣安全,避免火災或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發生。

 

 

12月28日,江蘇省氣象局啟動寒潮三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地各單位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好應急響應,及時報告應急響應情況,做好各項服務等。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29日凌晨起,江蘇大部分地區將有降雪,並伴有陸地6-8級,沿海9-11級大風。最低氣溫下降10-12℃,將有積雪和嚴重結冰。 江蘇省氣象臺已發布寒潮和大風預警信號,提醒相關部門和群眾做好防寒防風工作。

 

 

寧夏氣象臺27日16時50分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提醒相關部門和群眾注意做好防寒、防風、保暖工作。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寧夏氣象局發布提示信息,提醒各地切實做好設施蔬菜和畜禽養殖低溫防禦工作,及時檢修加固、修補棚膜裂口、加蓋草簾棉被、增加固牢壓膜線,防止大風揭膜,有條件的棚內可採用多層薄膜覆蓋增加棚內溫度,夜間出現極端低溫時採用臨時人工加溫措施。

 

 

12月27日15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應對持續低溫,要求各地嚴格按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流程做好應急響應及各項服務工作。

 

 

中央氣象臺12月28日06時發布寒潮橙色預警: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預計28日至31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10℃左右,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降溫12~16℃,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6℃以上,上述地區將有4~6級、陣風7~9級偏北風,我國東部和南部海區有7~...

 

 

12月27日,陝西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要求省氣象局相關單位及榆林、延安、銅川、寶雞、鹹陽、西安、渭南、漢中、安康、商洛市氣象局,楊凌氣象局進入(寒潮)三級應急響應狀態。

 

 

12月25日19時30分,河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三級應急響應,要求各省轄市氣象局及省氣象局相關內設機構和直屬單位按照相關規定做好應急響應工作,應對入冬以來範圍最大、強度最強的寒潮天氣過程。

 

 

預報顯示,12月29日晚起,福建省將出現大範圍寒潮天氣,氣溫自北向南明顯下降。福建省氣象局於12月26日17時30分啟動重大氣象災害(低溫)三級應急響應,要求相關單位嚴格按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流程做好應急響應及各項服務工作。

 

 

中央氣象臺12月27日06時發布寒潮黃色預警:27日白天起,強冷空氣將開始影響新疆北部,未來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預計28日至31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8~10℃,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降溫12~14℃,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4℃以上;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

 

 

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於12月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局機關服務中心、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華風集團...

 

 

中央氣象臺12月27日06時發布寒潮黃色預警:27日白天起,強冷空氣將開始影響新疆北部,未來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預計28日至31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8~10℃,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降溫12~14℃,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4℃以上;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

 

 

今年冬天有點冷!近期,無論身處南方還是北方的公眾均感受到寒意,「跨年或將遭遇大寒潮」等新聞見諸網絡,更讓人們擔憂:未來還會這麼冷嗎?什麼原因導致這麼冷?生產生活會不會受到更大影響?中央氣象臺和國家氣候中心專家對此進行了回應。

 

 

 

科普 • 防禦

相關連結

相關焦點

  • 河南開啟「速凍」模式……
    "小寒大寒,凍成冰團"今天是小寒節氣早上6點中央氣象臺就發布了1.三股冷空氣組合出擊先來看看全國本周內,有三股冷空氣「組合出擊」昨天,第一股冷空氣已正式開啟「工作」模式4日至5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淮等地氣溫普遍下降4~6℃6日至8日第二股冷空氣「發貨」中東部地區氣溫普遍下降6~8℃局地降溫超10℃
  • 最強寒潮致多地開啟速凍模式 長江以南大雪紛飛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月20日23時27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專家提示說,在氣象記錄中,大寒時節雖不像小寒期間那樣冷,但仍處於「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數九寒天。大寒時節寒潮南下也比較頻繁。寒潮和強冷空氣通常會帶來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公眾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
  • 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暴雪預警
    中央氣象臺11月17日18時發布暴雪藍色預警,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吉林等地有中到大雪或雨夾雪,局地暴雪。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於11月17日18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四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華風集團立即進入四級應急響應狀態。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讀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
    從12月27日白天起,今冬以來最強寒潮開始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27日6時發布今年入冬以來首個寒潮黃色預警,中國氣象局於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此次寒潮天氣影響時間和範圍是怎樣的?哪些地方的降溫和雨雪天氣會比較強?它有怎樣的特點?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 泉州進入「速凍」模式
    而不是「速凍」嗎??小編默默拿出了「雙十一」囤的秋褲這次終於感受到冷空氣是真的來了!>只有個位數最低溫在德化九仙山只有0.2℃8-9級東北大風降溫同時泉州還將「妖風」大作——12月04日11時20分泉州市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
  • 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中央氣象臺暴雨預警升級為黃色
    中國氣象網訊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中國氣象局於6月20日18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 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黃色預警
    中國氣象網訊 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中國氣象局8月18日10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 中央氣象臺專家權威解讀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介紹,對我國影響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天氣系統。其外圍西北側的西南氣流,是向暴雨區輸送水汽的重要通道。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告訴記者,我國已經建成自主研發的完整數值預報體系,包括確定性預報和集合預報,其中集合預報可以預報天氣發展的不確定性,在1998年我國是沒有集合預報這個能力的。  模式解析度是氣象學術語,表示模式所能描述的大氣運動最小尺度的能力。
  • 網友「雷達圖觀雨法」被中央氣象臺官方微博推薦
    浙江在線07月06日訊最近,國內各大城市流行「看海」:一場場暴雨讓武漢開了「水上樂園」了、北京的地鐵都改名叫「積水潭站」了……除了參考氣象臺的預報之外,能否「自力更生」判斷出暴雨何時到達自己所處的位置?這種查雲觀雨的本領,想必大家都夢想擁有。  前天,中央氣象臺的官方微博推薦了網友的一篇文章:《人人都是天氣專家》,一時間轉發者眾多。
  • 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紅色預警 中國氣象局啟動二級響應
    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紅色預警 中國氣象局啟動二級響應2020-08-26 21 : 26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中國氣象網訊  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中國氣象局領導8月26日18時籤發命令,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局機關服務中心、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華風集團立即進入颱風二級應急響應狀態。
  • 北京等全國多地進入「凍哭模式」聽專家解讀今冬還會有多冷
    而北京只是遭遇寒潮襲擊的中國多個地區的縮影。北京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預警和低溫黃色預警,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專家6日表示,目前北京地區仍未達到寒潮級別。不過,夜間零下17攝氏度已接近冰箱零下18攝氏度的速凍模式。目前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與北京一樣在北風呼嘯中瑟瑟發抖。
  • 時隔4年,中央氣象臺再次發布最高等級的寒潮預警!0℃線將南壓至廣東
    中央氣象臺28日早晨升級發布寒潮橙色預警這也是自2016年11月以來中央氣象臺再次發布最高等級的寒潮預警中東部「速凍」模式即將開啟最新氣象監測資料顯示:過去一天,一小股冷空氣的先遣部隊給我國東北三省帶來6℃以上降溫,部分地區降溫幅度有10~14℃。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春運天氣
    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工馬傑和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高工姚鳴明。  專家: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工 馬傑  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高工 姚鳴明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佳 王若嘉 新華網記者 郝多
  • 「速凍」預警!該怎麼辦?
    本周,「等跨年」成了大家的主要任務在我們眼巴巴等著日曆翻過最後一頁時候來勢洶洶的「跨年寒潮」可能要先一步到達了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近幾日,我國中東部地區將開啟「速凍」模式多地降溫幅度可達十幾攝氏度局部地區還會有大到暴雪時隔四年的又一次最高級別寒潮預警將把氣溫拉至今年入冬以來的最低點寒潮、降溫、雨雪,在這種天氣裡也只有溫暖的房間才能給人慰藉不過,這樣的幸福並非處處都能感受即便在暖氣、空調覆蓋率很高的今天
  • 詳細內容-在線訪談_中國氣象網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葉海英 實習記者王若嘉 新華網記者戴琳凌  >攝影:中國氣象報記者莊白羽  今年第15號颱風「海鷗」繼14日19時登陸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後,預計強度再次加強,並將於16日早晨到下午在廣東陽江到海南萬寧一帶沿海登陸。
  • 中央氣象臺組織3月下旬南方強對流預報技術交流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鑫華報導 4月17日下午,在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下,2020年3月下旬南方強對流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視頻交流會暨第三期暖季試驗聯合視頻會商在中央氣象臺和各省會商室組織召開。
  • 中央氣象臺專家:「海燕」史上最強說法並不正確
    中央氣象臺專家:「海燕」史上最強說法並不正確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1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海燕」的最大風速與1981年以來西北太平洋歷史上的最強颱風持平。中國的颱風監測數據顯示,1981年以前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多個颱風的最大強度超出「海燕」,「有史以來最強」的說法並不正確。
  • 聚焦「跨年」寒潮,中央氣象臺與粵港澳氣象部門聯合會商!
    12月28日,中央氣象臺與粵港澳氣象部門聯合會商寒潮天氣。拍攝剪輯:郭曼如12月28日,中央氣象臺、廣東省氣象局、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進行視頻會商,共同研判寒潮給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影響。莊白羽 攝影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首先給出預報意見:「預計寒潮將於29日20時前後開始影響粵港澳大灣區,31日下午至夜間趨於結束。上述地區將出現11℃至13℃降溫,接近歷史同期極值,平均風力將達4級至6級。」廣東省氣象局特別提醒,由於前期氣溫較高,此次寒潮將給廣東省帶來驟然降溫,並出現低溫霜(冰)凍天氣,要注意防寒保暖並做好農業防凍工作。
  • 聯合訪談:中央氣象臺專家詳解高考天氣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趙慧霞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賈敏 實習記者盧健  攝影:盧健  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趙慧霞(右)接受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盧健 攝影  對於考生而言,強降水天氣帶來的最大「困擾」莫過於交通出行。
  • ——中央氣象臺氣象導航業務建設邁上新臺階
    船長提到的「定海神針」,就是中央氣象臺於2019年7月11日「中國航海日」發布,我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船舶信息服務與監控系統並舉、船端與岸端導航業務系統一體化的中央氣象臺船舶氣象導航系統。1984年,中央氣象臺專業預報科開始研究氣象導航技術;1992年,創建北京環球氣象導航中心,正式開展導航業務。進入21世紀以來,因為中國氣象局海洋氣象業務布局調整以及市場萎縮等原因,我國船舶氣象導航業務量逐年下降。國內遠洋船舶氣象導航服務市場逐漸為國外公司所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