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開啟「速凍」模式……
"小寒大寒,凍成冰團"今天是小寒節氣早上6點中央氣象臺就發布了1.三股冷空氣組合出擊先來看看全國本周內,有三股冷空氣「組合出擊」昨天,第一股冷空氣已正式開啟「工作」模式4日至5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淮等地氣溫普遍下降4~6℃6日至8日第二股冷空氣「發貨」中東部地區氣溫普遍下降6~8℃局地降溫超10℃
-
最強寒潮致多地開啟速凍模式 長江以南大雪紛飛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月20日23時27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專家提示說,在氣象記錄中,大寒時節雖不像小寒期間那樣冷,但仍處於「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數九寒天。大寒時節寒潮南下也比較頻繁。寒潮和強冷空氣通常會帶來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公眾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
-
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暴雪預警
中央氣象臺11月17日18時發布暴雪藍色預警,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吉林等地有中到大雪或雨夾雪,局地暴雪。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於11月17日18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四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華風集團立即進入四級應急響應狀態。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讀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
從12月27日白天起,今冬以來最強寒潮開始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27日6時發布今年入冬以來首個寒潮黃色預警,中國氣象局於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此次寒潮天氣影響時間和範圍是怎樣的?哪些地方的降溫和雨雪天氣會比較強?它有怎樣的特點?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
泉州進入「速凍」模式
而不是「速凍」嗎??小編默默拿出了「雙十一」囤的秋褲這次終於感受到冷空氣是真的來了!>只有個位數最低溫在德化九仙山只有0.2℃8-9級東北大風降溫同時泉州還將「妖風」大作——12月04日11時20分泉州市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
-
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中央氣象臺暴雨預警升級為黃色
中國氣象網訊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中國氣象局於6月20日18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
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黃色預警
中國氣象網訊 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中國氣象局8月18日10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
中央氣象臺專家權威解讀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介紹,對我國影響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天氣系統。其外圍西北側的西南氣流,是向暴雨區輸送水汽的重要通道。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告訴記者,我國已經建成自主研發的完整數值預報體系,包括確定性預報和集合預報,其中集合預報可以預報天氣發展的不確定性,在1998年我國是沒有集合預報這個能力的。 模式解析度是氣象學術語,表示模式所能描述的大氣運動最小尺度的能力。
-
網友「雷達圖觀雨法」被中央氣象臺官方微博推薦
浙江在線07月06日訊最近,國內各大城市流行「看海」:一場場暴雨讓武漢開了「水上樂園」了、北京的地鐵都改名叫「積水潭站」了……除了參考氣象臺的預報之外,能否「自力更生」判斷出暴雨何時到達自己所處的位置?這種查雲觀雨的本領,想必大家都夢想擁有。 前天,中央氣象臺的官方微博推薦了網友的一篇文章:《人人都是天氣專家》,一時間轉發者眾多。
-
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紅色預警 中國氣象局啟動二級響應
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紅色預警 中國氣象局啟動二級響應2020-08-26 21 : 26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中國氣象網訊 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中國氣象局領導8月26日18時籤發命令,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絡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局機關服務中心、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華風集團立即進入颱風二級應急響應狀態。
-
北京等全國多地進入「凍哭模式」聽專家解讀今冬還會有多冷
而北京只是遭遇寒潮襲擊的中國多個地區的縮影。北京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預警和低溫黃色預警,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專家6日表示,目前北京地區仍未達到寒潮級別。不過,夜間零下17攝氏度已接近冰箱零下18攝氏度的速凍模式。目前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與北京一樣在北風呼嘯中瑟瑟發抖。
-
時隔4年,中央氣象臺再次發布最高等級的寒潮預警!0℃線將南壓至廣東
中央氣象臺28日早晨升級發布寒潮橙色預警這也是自2016年11月以來中央氣象臺再次發布最高等級的寒潮預警中東部「速凍」模式即將開啟最新氣象監測資料顯示:過去一天,一小股冷空氣的先遣部隊給我國東北三省帶來6℃以上降溫,部分地區降溫幅度有10~14℃。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春運天氣
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工馬傑和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高工姚鳴明。 專家: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工 馬傑 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高工 姚鳴明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佳 王若嘉 新華網記者 郝多
-
「速凍」預警!該怎麼辦?
本周,「等跨年」成了大家的主要任務在我們眼巴巴等著日曆翻過最後一頁時候來勢洶洶的「跨年寒潮」可能要先一步到達了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近幾日,我國中東部地區將開啟「速凍」模式多地降溫幅度可達十幾攝氏度局部地區還會有大到暴雪時隔四年的又一次最高級別寒潮預警將把氣溫拉至今年入冬以來的最低點寒潮、降溫、雨雪,在這種天氣裡也只有溫暖的房間才能給人慰藉不過,這樣的幸福並非處處都能感受即便在暖氣、空調覆蓋率很高的今天
-
詳細內容-在線訪談_中國氣象網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葉海英 實習記者王若嘉 新華網記者戴琳凌 >攝影:中國氣象報記者莊白羽 今年第15號颱風「海鷗」繼14日19時登陸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後,預計強度再次加強,並將於16日早晨到下午在廣東陽江到海南萬寧一帶沿海登陸。
-
中央氣象臺組織3月下旬南方強對流預報技術交流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鑫華報導 4月17日下午,在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下,2020年3月下旬南方強對流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視頻交流會暨第三期暖季試驗聯合視頻會商在中央氣象臺和各省會商室組織召開。
-
中央氣象臺專家:「海燕」史上最強說法並不正確
中央氣象臺專家:「海燕」史上最強說法並不正確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1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海燕」的最大風速與1981年以來西北太平洋歷史上的最強颱風持平。中國的颱風監測數據顯示,1981年以前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多個颱風的最大強度超出「海燕」,「有史以來最強」的說法並不正確。
-
聚焦「跨年」寒潮,中央氣象臺與粵港澳氣象部門聯合會商!
12月28日,中央氣象臺與粵港澳氣象部門聯合會商寒潮天氣。拍攝剪輯:郭曼如12月28日,中央氣象臺、廣東省氣象局、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進行視頻會商,共同研判寒潮給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影響。莊白羽 攝影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首先給出預報意見:「預計寒潮將於29日20時前後開始影響粵港澳大灣區,31日下午至夜間趨於結束。上述地區將出現11℃至13℃降溫,接近歷史同期極值,平均風力將達4級至6級。」廣東省氣象局特別提醒,由於前期氣溫較高,此次寒潮將給廣東省帶來驟然降溫,並出現低溫霜(冰)凍天氣,要注意防寒保暖並做好農業防凍工作。
-
聯合訪談:中央氣象臺專家詳解高考天氣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趙慧霞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賈敏 實習記者盧健 攝影:盧健 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趙慧霞(右)接受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盧健 攝影 對於考生而言,強降水天氣帶來的最大「困擾」莫過於交通出行。
-
——中央氣象臺氣象導航業務建設邁上新臺階
船長提到的「定海神針」,就是中央氣象臺於2019年7月11日「中國航海日」發布,我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船舶信息服務與監控系統並舉、船端與岸端導航業務系統一體化的中央氣象臺船舶氣象導航系統。1984年,中央氣象臺專業預報科開始研究氣象導航技術;1992年,創建北京環球氣象導航中心,正式開展導航業務。進入21世紀以來,因為中國氣象局海洋氣象業務布局調整以及市場萎縮等原因,我國船舶氣象導航業務量逐年下降。國內遠洋船舶氣象導航服務市場逐漸為國外公司所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