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設計師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超炫酷的
城市景觀設計裡的動態雕塑
我們都知道城市在快速的建造
每個人都生活在裡面
感受著它,同時也改變著它
我們走過社區,街道,廣場,公園...
感受著那一份獨特的情緒和氣息
一本正經的城市空間
也可活力,可優雅,可有趣,可讓人思考
01.洛杉磯市中心上空漂浮著15000平方英尺的「海」Liquid Shard
在洛杉磯市中心的Pershing Square上空,漂浮著銀色的海洋,這是由眾多銀色的碎片組合的裝置藝術,隨風搖曳,吸引不少觀眾與這懸浮在空中的海合影。
這個空氣流體雕塑裝置面積達15000平方英尺,貫穿廣場和遠處的高樓大廈。這個作品的目的不僅是美化廣場,這是科技之美和自然之美的結合,也意在為在此地停留的人們帶來了一片陰涼。
02.旋轉變幻著的卡夫卡頭像
捷克首都布拉格矗立著一座由捷克著名前衛雕塑家大衛·切爾尼(David Cerny)設計的超現實主義動態雕塑,作家《弗蘭茲·卡夫卡》肖像,由42層獨立驅動的不鏽鋼板疊加而成,重量高達45噸。切爾尼以此為出發點,創作了糾結扭曲、形式不斷變換的卡夫卡頭像,以此表現其不斷糾結反思、自我懷疑的一生。
此作品觀念突出、造型獨特,具有視覺衝擊力的作品,並巧妙地將藝術作品融入到時代與公共環境當中。
03.動態雕塑「阿里和尼諾」Ali and Nino
在喬治亞一個叫巴統(Batumi)的城市裡,沿著美麗的黑海沿岸,佇立著兩尊高8米的戶外動態雕塑。雕塑的主人公是一男一女,他們是阿里和尼諾。
白天的時候他們相對而望,每天下午7點的時候開始相對而行,直至雙方碰面,給予對方一個短暫的擁抱後便匆匆離去,背向而馳。整個相愛、結合、分離的過程在短短的10分鐘之內完成。這就是喬治亞畫家Tamara Kvesitadze打造的動態鋼雕。
04. 耶路撒冷上盛開的四朵巨型「花朵」
這是一個神奇的城市交互裝置,每一朵花都有9米高、9米寬,感應路過的行人,通電、充氣、盛開,在耶路撒冷的Vallero廣場上,巨大的「花朵」當人路過時,便會自然「盛開」,Vallero廣場位於耶路撒冷市中心的位置,卻由於缺少人性的規劃設計,成為了一個荒廢的空間。
直到Warde裝置的誕生,改變了這一切,復興一個死氣沉沉的城市空間,引導人們與城市空間發生互動。既是雕塑,也是路燈。打開時是一盞聚光燈;關閉時發出柔光。當有軌電車到達時,紅花會突然盛開,提醒人們不要錯過電車。
05. 行走的互動景觀
在reEarth項目中探討人與自然生物合作互動的新形式。雖然植物缺乏神經系統,但他們可以像動物一樣,通過周圍環境來刺激電子化學。
通過植物電生理學的研究中,我們連接了原始的「智能」成為自主機器人生態系統的控制環路。半思考半機器,一個新的可控的生命形式.命名Hortum MACHINA,B。
06.與風為「舞」的風動態雕塑
這些美麗的風動雕塑出自美國藝術家安東尼·豪(Anthony Howe),他一直以來就對風充滿興趣,風的雕塑也應運而生。這些裝置藝術作品,在風力的驅動下,如風一般舞動,既迷幻又超現實,動態雕塑是藝術靈感和機械結構的結合。
無論是面對每小時一英裡的微風,還是每小時90英裡的大風,它都會做出相應的反應變化。Howe的這一系列作品協調了林地、樹木、風等自然元素,這些雕塑將自然與人工的元素交互,創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視覺藝術美學。
希望看完這些有趣的藝術裝置你能對城市空間的營造有所思考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