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鼻」「電子舌」來了,茶葉審評員慌了

2020-12-05 茶知武夷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滲透到各個領域,「人工智慧」(AI)這幾年你一定沒少聽說,而如今這類新興技術開始應用於茶葉審評。

「電子鼻」「電子舌」來了,有一群人慌了,俗話說,「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諸位,莫慌,先跟著十三夷一起來分析「電子鼻」「電子舌」都有哪些優勢與劣勢。

01「電子鼻」與「電子舌」的優勢

電子鼻人稱氣味掃描儀,可以模擬人的嗅覺對各種複雜的氣味進行識別、歸納、分析、檢測。我們知道,茶葉的香氣是影響著茶葉品質的重要因子,很多人愛上一款茶,往往是從愛上這款茶的香氣開始的。

電子鼻應用於茶葉香氣審評,可以避免各種人為的誤差,甚至還能檢測到人類鼻子不易覺察的微弱氣體,很好地彌補了人類的某些生理限制。

其實電子鼻並不是近年來才橫空出世的,早在1991年,冰島就曾召開過電子鼻專題會議,經過這麼些年的發展,電子鼻技術愈發成熟。

電子舌也是同樣的原理,只不過人家是對茶湯的滋味進行審評,電子舌可以準確分辨出酸、甜、鹹、苦等滋味。

這類儀器優點在於客觀、快速、簡便、靈敏、出錯率低……電子鼻(舌)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與發展前景,比如在霓虹國,這類儀器已經陸續投入市場,被應用於食品風味調控等方面了。

總的來說,電子鼻(舌)就是一臺莫得感情的機,我們的茶葉審評員在審評過程中,難免會受到一些主觀因素的影響,比如個人喜好、個人經驗等等。另外,茶葉審評其實真不是喝喝茶那麼簡單,是一項考驗體力與耐性的活兒,人的精力有限,哪能和機器相比。

02「電子鼻」與「電子舌」的劣勢

前文已經列舉了電子鼻(舌)的一系列優勢,接下來就該說說他們的劣勢了。正因為電子鼻(舌)是莫得感情的機器,其評價體系確實是客觀的,不帶任何主觀因素的,但通過電子鼻(舌)等儀器評選出來的優質茶,就真的是茶客喜歡的嗎?

其實不然,評審員在審評茶時會帶主觀因素,那麼茶客在喝茶時同樣也會帶有一定的主觀因素,況且,有時候只有人類才懂人類。因此,電子鼻(舌)選出的茶在標準上可能是好的,但能否受到廣大茶客的歡迎,就說不準了。

總之,電子鼻(舌)有優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與茶葉審評員剛好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未來的茶葉審評領域可能會朝著「智能感官分析技術」+「人類審評員」相結合的模式發展,在構建一套茶葉審評標準體系的基礎上,更離不開一些「活」的人為因素。

所以,「電子鼻」「電子舌」來了,茶葉審評員要「集體下崗」是不存在的,但是,各位茶葉審評員也要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哦,不然還真有可能被智能機器取代。

相關焦點

  • 電子鼻技術及其在茶葉香氣檢測中的應用及展望
    近年來隨著與電子鼻相關的傳感技術、模式識別技術等的不斷發展,電子鼻廣泛應用在食品行業、環境監測、醫學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在茶葉領域研究應用中,電子鼻也逐漸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顯示出其廣闊的發展前景。 電子鼻技術是模仿人類嗅覺的一個檢測系統,通過測定幹茶樣、茶湯、葉底的香氣特點等,可以判斷揮發性物質的主要香氣種類,可以綜合測定茶葉本身所固有的香氣組成成分,主觀性比較強,目前已在很多食品檢測領域廣泛應用。 于慧春等採用電子鼻技術以5組不同等級的茶葉、茶湯、葉底以及4個不同等級的龍井茶為研究對象,對茶葉品質進行了系統研究。
  • 電子鼻組成及工作原理
    1994年第一臺商品電子鼻問世 ,由於它獨特的功能 ,在飲料、食品、酒類、菸草、化妝品、石油化工、包裝材料、環境監測、臨床化學等部 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食品工業 中,在評價許多食品(如白酒 ,茶葉、肉類等)時都會用人類感官評價小組,但是 ,這種感官評定方法主觀性 強、重複性差,並且 ,人的鼻子對氣味具有適應性 ,容易出現嗅覺疲勞使分析結果受到影響
  • 「通用」電子鼻的實現任重道遠
    研究人員孜孜以求堅持不懈地研發電子鼻,因為用於氣味或味道檢測的通用傳感器非常有用。R5xednc氣相色譜法或液相色譜法是目前用來確定未知氣味或味道最成功的方法,這種方法需要費心準備,比較起來,倒不如把東西拿起來聞一聞或者嘗一嘗,然後說「嗯……聞起來/嘗起來……」要快得多也簡單得多。
  • 電子鼻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你知道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電子鼻嗎?
    電子鼻的用途越來越廣泛,煤礦中裝上電子鼻,就可以嗅出礦井內的瓦斯含量,預報礦井中的瓦斯爆炸,這對礦井的安全十分有用;家裡的煤氣灶裝上電子鼻,就會預報煤氣管道是否有漏點
  • 電子鼻氣味識別傳感器的應用設計
    電子鼻是利用氣體傳感器陣列的響應圖案來識彆氣味的電子系統,它可以在幾小時、幾天甚至數月的時間內連續地、實時地監測特定位置的氣味狀況。
  • 前瞻:通用「電子鼻「能實現嗎?
    研究人員孜孜以求堅持不懈地研發電子鼻(electronic nose),是因為用於氣味或味道檢測的通用傳感器非常有用。 氣相色譜法或液相色譜法是目前用來判定未知氣味或味道最成功的方法。這種方法需要苦心準備,比較起來,倒不如把東西拿起來聞一聞或者嘗一嘗,然後說「嗯…聞起來/嘗起來…」要快得多也簡單得多。
  •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工程師正在仿照人類的鼻子來開發電子鼻,為不斷尋求微創技術的醫生開拓出一個嶄新的領域——利用鼻子了解人體狀況。正在興起的電子鼻技術可以辨別上述氣味中的細微差別。不同類型的電子鼻都由一排嗅覺傳感器組成,當接觸到不同氣味時,這些傳感器會以獨特的模式被激活,其中的軟體通過分析這些模式來識別每一種氣味及其來源。其實,人類的大腦也是通過同樣的模式識別過程來辨彆氣味的。   電子鼻起初是為其他目的而設計,例如,嗅出洩露的化學物質或者探測食物的腐敗情況。
  • 電子鼻應用於豬肉丸子香味預測
    目前電子鼻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食品領域中的食物分類和品質檢測,但少有將電子鼻應用在食品風味的預測上。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蔣強、鄭麗敏和田立軍等人在電子鼻對不同丸子樣本能夠良好分類的基礎上。
  • 出國看病:「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近日,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電子設備,可以通過「聞」呼吸來判斷是否患有Barrett食管。英國每年新增大約9,000位食管癌患者。英國癌症研究組織發現,與普通人群相比,Barrett食管患者發展為食管腺癌的風險增加10倍。
  • 基於氣體傳感器陣列的電子鼻系統
    電子鼻在20 世紀末被正式提出, 作為一種人工嗅覺系統, 它由適當的模式識別系統和具有交叉選擇性的氣體傳感器組成的傳感器陣列構成, 是一種能夠識別單一或複雜氣味/氣體的儀器, 其應用領域包括食品工業、環境監測、軍事安全等, 是當前氣體檢測領域的研究熱點.
  • 電子鼻更靈敏了
    因此,人們試圖通過模仿生物的嗅覺,開發具有仿生功能的人工嗅覺系統,即電子鼻、生電鼻和比色鼻。 圖1 (a-c)自然嗅覺系統識彆氣味過程機理圖;(d-f)比色人工嗅覺系統總圖及其檢測過程圖;(g-h)比色人工嗅覺系統分解圖及其製備過程圖 電子鼻是
  • 電子鼻系統中用到的傳感器有哪些
    電子鼻是利用氣體傳感器陣列的響應圖案來識彆氣味的電子系統,它可以在幾小時、幾天甚至數月的時間內連續地、實時地監測特定位置的氣味狀況。 電子鼻主要由氣味取樣操作器、氣體傳感器陣列和信號處理系統三種功能器件組成。電子鼻識彆氣味的主要機理是在陣列中的每個傳感器對被測氣體都有不同的靈敏度,例如,一號氣體可在某個傳感器上產生高響應,而對其他傳感器則是低響應,同樣,二號氣體產生高響應的傳感器對一號氣體則不敏感,歸根結底,整個傳感器陣列對不同氣體的響應圖案是不同的,正是這種區別,才使系統能根據傳感器的響應圖案來識彆氣味。
  • 韓國開發出可鑑別肺癌的電子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盆塘首爾大學附屬醫院與韓國電子通訊研究院聯合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通過分析呼出氣體診斷肺癌的「電子鼻」技術。研究團隊採集了37名肺癌患者和48名健康成年人呼出的氣體,並成功利用「電子鼻」鑑定出癌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所謂「電子鼻」是利用肺癌患者數據,區分氣味、分析化學成分的智能化的電子儀器。        人體中含有與呼吸相關的蛋白質——細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患者身上的這種酶若被激活,就會分解出特定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電子鼻若鑑定出這種化合物,就可以判斷患有肺癌。
  • 「電子鼻」可識別多種氣味
    俄羅斯技術、系統和進程領域空間研究實驗室研製的小型「電子鼻」日前獲得專利,作為能快速學習的人工神經網絡智能,其可識別多種化學物質的氣味,不僅能區別不同氣體混合物,還能記住新氣味。  高等經濟大學莫斯科電子科學與數學學院教授弗拉基米爾·庫拉金表示,一般的氣體和氣味傳感器只能識別一種特定氣味,新成果創新之處在於,採用能夠快速學習的神經網絡人工智慧技術,在半導體傳感器組成的固體氣味識別模型基礎上製成,有助於精確分析混合氣味。  電子鼻的雙層神經網絡能夠識別16種氣味,相應地擁有16位輸出代碼。
  • 生物醫療 || 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通過對電子鼻檢測到的VOC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VOC在巴雷特食管患者、胃酸返流患者和正常食管/疝患者中存在顯著差異。該裝置的靈敏度為91%,即能檢出巴雷特食管;特異性為74%,即能檢出無此狀況者。電子鼻目前正在被研究用於診斷一系列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在尿路感染和結核桿菌的感染中已經得到證實。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鼻對健康者及炎症性腸病患者尿液中的 VOCs 進行比較,診斷率達 97%。對卵巢癌及正常輸卵管組織的上的頂空氣體進行 VOCs 比較,診斷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分別為 84.4%和 86.8%。
  • 超靈敏「電子鼻「:傳統傳感器的300倍
    原標題:殘次石墨烯可造超靈敏「電子鼻」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能夠分辨出單個氣體分子的超高靈敏度「電子鼻」。這種新型氣體傳感器對氣體分子的吸收能力比傳統化學傳感器強300倍。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用來製造這種高靈敏度「電子鼻」的材料竟是此前被認為殘次品的、存在缺陷的石墨烯。
  • 韓國這個電子鼻可以鑑別肺炎 準確率高達75%
    打開APP 韓國這個電子鼻可以鑑別肺炎 準確率高達75% 工程師1 發表於 2018-04-19 01:05:00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最近,韓國開發出了一種通過分析呼出的氣體來鑑別是否患有肺癌的檢查方法。
  • 電子鼻傳感器原理與技術簡介
    (3)QCM的典型工作頻率僅是10MHz,而SAW器件則在幾百MHz;  (4)由於SAW是平面器件,所以可用微電子工業普遍採用的光刻技術來製造,而不像QCM那樣需要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進行三維處理,因此批量生產的成本更低。  但是,SAW傳感器的信噪比遜於QCM傳感器,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前者的靈敏度要低於後者。
  • 科學家研發仿生「電子鼻」
    早在 2014 年,科學家發現,人鼻可以區分 1 萬億種氣味。對於視覺系統,科學家開發出了機器視覺;對於聽覺系統,科學家研發了語音識別。那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性,製造一套人工嗅覺系統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通過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了人工「電子鼻」,可準確評估肉類的新鮮度。實驗數據顯示,「電子鼻」檢測準確率高達至 98.5%,而傳統檢測方法只有 61.7%。
  • 車內異味不斷,有必要安裝一個電子鼻?
    電子鼻能否擔此重任?電子鼻能幹什麼?電子菸大家肯定知道,但電子鼻這種高級貨就鮮有了解。這不怪大家,畢竟嗅覺本就是玄學,到現在我都解釋不清楚為什麼有人會覺得香菜散發著「打屁蟲味。拿OMX-SRM 日本神榮氣味檢測電子鼻手持式氣味檢測儀0.0-999來說,它只能檢測乙醇、甲硫醇、二甲苯這三種有機物。不過即便如此,一些主機廠還是看好這個項目。目前確實已經有一些主機廠在開始籌建電子鼻研究項目,比如吉利汽車在2017年的時候就有意投入,它將列為產品研發階段的輔助性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