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是好客的代名詞,但在當今社會,還有什麼令人驚訝的含義呢?
Ananasor pineapple is speaking surprising meaning
有很多人知道,菠蘿是好客的代名詞,但一篇最新報導披露,菠蘿還有第二個令人驚訝的含義:這種熱帶水果,對準備體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夫妻來說,象徵著希望與友情。
《紐約時報》刊載,菠蘿的繪文字和標籤,在社交媒體中,被用作一種秘密的支持性語言,特指有品牌的生育項目,如跟蹤規劃師和藥物容器。象「IVF專賣」之類的網店,就在銷售賀卡和體血衫。
艾米·埃瓦扎德,生育科醫生,甚至對這家報紙說,她的病人「大約75%」,來看病的時候,都穿菠蘿品牌的服裝。
在這個關聯的背後,還有些科學道理。根據2012年在《國際生物技術研究》雜誌上面發表的一個研究,一種酶提取物,叫做菠蘿蛋白酶(bromelain),存在於果梗,有緩解炎症的作用,而炎症與生殖障礙有關。託馬爾·辛格,生殖內分泌學家,卻對《紐約時報》說:「在文獻上還找不到證據,證明在胚胎移植前吃菠蘿,可以改善著床成功率。」
菠蘿,還只是一個象徵,助力婦女對付不孕或妊娠失敗,特別是在10月份這個「孕嬰意識月」(Pregnancy and Infant Loss Awareness Month)。在社交媒體上面,彩虹,代表在流產或死產之後,一個孩子降生,一些父母,就在生育失敗之後,用彩虹作為第一個孩子的乳名。珍妮弗·庫爾普-馬卡諾夫,醫學博士,對《父母》雜誌說:「之所以叫做彩虹兒,是因為就像暴雨之後的彩虹,恐懼和黑暗散盡,展現出美麗景色。」為了紀念這些IVF嬰兒,網上曬出了很多照片,上面有藝術性IVF注射器,以及個性化努力的設計。
林賽·維默,註冊護士,「明星遺產基金會」執行董事。這是一個致力於死胎教育、研究和宣傳的組織,就某個常常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幫助促進對話。她說:「想要跟大家說,我們是處理生孩子問題的,開口很難。但要是在網站上傳一張菠蘿的圖片,是不是容易些?絕對的。」
例如,用這個彩虹代號,來宣告孩子誕生,夫妻們既分享了喜訊,又表達了,新添的人口恰好適應這家人的故事,撫平了軀體和感情的創傷。尊重並認同失去的那個孩子,那是本可以永遠成為家庭一分子的,讓經歷過失去雨後美景的人們,重新鼓起勇氣。
維默說:「看一看社交媒體,給人的感覺,就像滿世界都能輕而易舉懷上,並生下健壯的貝比。這是一種假話,我們還花錢讓其延續。很少有人這樣發貼,我們總算懷上了,已經花了3年時間,經歷6次流產,還嚇得要死。」
有生殖問題的,感覺與人格格不入。據2017年研究,有生育問題的婦女,40%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是有生育婦女的兩倍,而且還有類似於患癌症那樣的生理症狀。有一個研究,2015年發表於《婦產科學》雜誌,曾經流過產的婦女,47%有罪惡感,41%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情」,28%感覺無臉見人。
維默說:「孩子掉了,儘管都知道有醫學上的原因,女人們還是感到內疚,以為別人在責怪她們。由於找不到好的切入點來討論這些問題,她們甚至在一開始就會懷疑自己的信仰。」
安德麗拉·斯爾塔什,經歷過18次生育治療,其中有9次是體外受精,之後改用妊娠代孕,生下一個女兒,現在9個月,認為這些符號是建立一個社團的訊息。這位在線雜誌《孕育之事》(Pregnantish)的創辦人,說:「符號的意思是,我需要有人到跟前來聚,快來吧。」
斯爾塔什說,體外受精不成功,極其痛苦,精力和錢財耗盡。她說:「身體被推向了極限,除了傷痛,失落又增加了羞辱。感覺就是,難道我還不夠努力?」
斯爾塔什說,在線上發布一個符號,可以接觸到網絡上的人們,他們深知你的傷痛,而不是讓你去聽好聽的但是誤導的忠告,用安慰的話語,把你的痛苦減到最小。
維默希望,像菠蘿和彩虹這樣的符號,可以用新的觀點來看待生育問題,就像粉紅絲帶在乳腺癌的作用一樣。她說:「我有個很好的伯母,1960年死於所謂的『女性癌症』。一直到今天,我也不明白她死於什麼病,因為當時談及女性生殖系統是不恰當的。然而在今天,國家橄欖球聯合會的運動員們,也為我們繫上了粉紅絲帶。」
維默說:「用設計藝術來表達痛苦經歷,是一條生命線。我希望藉此消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