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世界矚目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啟幕。在面對一場綜合性質的商品博覽盛會,現代汽車的上心程度,絲毫不亞於剛剛過去的北京車展。
進博會期間,現代汽車正式發布了旗下電動汽車專屬品牌IONIQ的中文名稱——「艾尼氪」,並與中國氫能示範區的合作夥伴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這兩件事,現代汽車倒是借勢進博會,一股腦兒都給辦了。而事實上,此兩件事情對現代汽車而言,其意義大相逕庭。
我們先談「發布」。
「艾尼氪」這一中文名稱的發布,意味著今年8月,現代汽車宣布將旗下IONIQ車型正式提升為純電動專屬品牌之後,在華新能源產品重新規劃、布局完成。
更具體而言,現代艾尼氪品牌將在未來4年時間完成三款車型的投放,分別是2021年初,中型SUV IONIQ5發布。
2022年,將推出基於現代運動感十足的Prophecy概念車打造的IONIQ6,定位中型轎跑;2024年初,發布大型SUV IONIQ7。
從IONIQ到艾尼氪,何止是多了三個中文字。分明,現代汽車對華未來市場的高度重視也展露無遺。
但這僅僅是現代汽車的一次「亡羊補牢」。
2019年12月,現代汽車集團發布了「以顧客為中心」的中長期創新規劃——「2025年戰略」,旨在積極應對日新月異的行業變化,主導未來移動出行產業。
該戰略以「智能移動出行產品」以及「智能移動出行服務」為兩大核心。並明確提出,將於2025年,現代汽車將躍升為全球電動車及氫燃料電池車市場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同時在平臺服務業領域構築創收基礎。
彼時,上述當算作現代汽車一個名副其實的「五年計劃」,計劃很美好,特色別是成為「全球電動車及氫燃料電池車市場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這樣的字眼,何等提振人心。
仰望星空之後,必須腳踏實地。
回到現實中的現代汽車首先發現,韓國本土市場,一手遮天已成過去時,特斯拉Model3的市場份額已經強壓KONA EV一頭。事實上,到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韓國的市場份額提升到43%。
但現代汽車對Model3在韓國市場的態度可以「佛系」地做到「他強由他強」。韓國市場太小了,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韓國純電車市場的總銷量都不足2.5萬輛。
再豪橫的Model3也吃不下整個2.5萬輛的銷量。更何況自古都有「強龍難鬥地頭蛇」之說。
但中國市場的失勢,讓現代汽車深感不安,未來,在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收成如何」?將直接影響到「2025年戰略」的最終完成情況。
遺憾的是,現代汽車中國市場在售的菲斯塔純電緊湊型轎車和昂希諾純電小型SUV,這兩款主打產品,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積分政策的 「油改電」產品。
產品將就了,價格卻沒有將就,近20萬的售價讓兩款純電車的銷量無限接近於零。
可以下一個毫無爭議的結論,目前為止,現代汽車旗下電動產品在中國汽車市場毫無存在感。
不管之前因何造成如此局面,但現在,現代汽車必須要行動起來。
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現代汽車既然敢提「2025年戰略」,攬下這個「瓷器活」,實則是手握「金剛鑽」。
坐擁全球電動化模塊平臺E-GMP,是現代汽車新能源造車的技術依仗。該平臺集設計、安全、效能、駕駛、多種動力等基礎功能模塊為一體,可以實現多車型平臺共享,可與大眾MEB、豐田E-TNGA等相提並論。
加之,現代汽車得到LG的輔佐,既有與LG電子關於智能化座艙的共創,也有與LG化學關於動力電池的合作,現代汽車對未來「胸有成竹」,自有「三分底氣」。
我們再談「籤署」。
如果說「艾尼氪」中文名稱發布的意義,表明了現代汽車「知恥而後勇」的決心,那麼,現代汽車與中國氫能示範區的合作夥伴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則完全是現代汽車一次前瞻性布局。
或許是對電動車領域不思進取「前車之鑑」的反思,或許是豐田在華「拉幫結派」式的布局氫燃料領域所帶來的威脅,或許是上汽、長城等自主車企長期深耕與氫燃料動力領域所給予的壓迫,現代汽車在華布局氫能汽車業務還真是沒有絲毫懈怠,而且工作推進卓有成效。
事實上,本次進博會的戰略協議籤署之前。現代汽車已經於10月27日和11月4日,分別與長三角地區和京津冀地區相關氫能產業鏈單位籤署了諒解備忘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通過上述合作,現代汽車與合作企業將在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分別普及氫燃料電池卡車3000輛和1000輛。
當然,最重要的環節是汽車生產基地的落成。現代商用車生產基地落戶四川省,其以水電等豐富的可再生資源為基礎,擁有高品質的氫燃料供應環境。
於2020年9月,現代汽車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以此來推動氫燃料產業發展及示範車的相關合作營運。
不難看出,現代汽車在華布局氫能汽車業務,以商用車開路,兼顧全產業鏈的建設與完備。
那麼乘用車呢?現代汽車當然明白,只有氫燃料乘用車得到推廣和普及,才能真正提升現代FCEV造車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商用車開路,讓產業鏈更成熟的同時,2021年,現代汽車率先啟用以進口方式,向中國市場引入NEXO氫燃料電池車,在試點城市開展商業化試運營。
事實上,現代汽車作為全球可提供氫燃料動力解決方案的第一梯隊成員,早在2013年,就發布了全球第一輛搭載氫燃料電池的汽車IX35 FCEV,並且實現了量產。
2018年,現代汽車以更成熟的技術量產了被譽為「終極環保汽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NEXO。
當售的NEXO BLUE,續航裡程可達800km。2019年,NEXO位居全球氫燃料乘用車銷量排名第一,至今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0000輛。
我們知道,在燃油車製造領域,現代汽車已成為全球第五大造車集團。但,唯獨在中國市場,韓系車歷經數年輝煌,後勁稍顯乏力,目前韓系車以獨有的CVVD技術+全新車型正在完成一次「破繭重生」。
在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現代汽車提出成為「全球電動車及氫燃料電池車市場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
顯然,這是一個更高的追求。在實現這個追求之前,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料動力車,韓系車在華必須找回曾經輝煌時期的「精氣神」,回到2013年—2016年韓系車連續4年年銷破百萬的豪情萬丈中去。
好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空間足夠大,有全球化新能源造車技術加持的現代汽車,當擯棄「小富即安」,也不可「夜郎自大」,謹慎把握好未來,就有機會喚回曾經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