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高質量發展必須告別「慣性思維」

2021-01-16 中華網
高培勇:高質量發展必須告別「慣性思維」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必須告別「慣性思維」

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對於高質量發展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意義問題,似已毋庸贅述。當務之急,則是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而盤點、梳理主要障礙並以務實有效舉措加以清除。

一旦如此行事,便會立刻發現,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障礙,莫過於「慣性思維」。其關鍵之舉,也莫過於告別「慣性思維」。

先看理論思維。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人們雖然主觀上清楚實現理論創新、轉換思維方式勢在必行,也深知須在學術研究和政策諮詢上與時俱進,但畢竟當年所經歷的經濟學訓練和此後所沿用的經濟分析方法,均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以凱恩斯主義為代表的傳統經濟理論體系。對於圍繞增速「快」而形成的那一套傳統的學理支撐和方法論支持,已經爛熟於心,可謂根深蒂固。對於圍繞質量「好」所需要的全新的學理支撐和方法論支持,則尚在建構之中,可謂相對陌生。受此影響,走得平順時,尚可有意識地做高質量發展的文章,主動按照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分析經濟形勢、建言經濟政策。稍遇溝溝坎坎,便有可能迷失方向,慌不擇路,下意識地重操舊理念、舊思想、舊戰略,不由自主地掉入「慣性思維」陷阱。

由於行路平順和遇有溝坎相互交替終系規律所在,其結果,雖然嘴上常喊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口號,內心深處卻不免夾雜或湧動高速增長的思維。因在新舊理論之間左右搖擺、飄忽不定而偏離高質量發展軌道,致使誤判形勢、錯開藥方,甚至重蹈高速增長覆轍,操用老辦法面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現象和情形一再發生、屢屢再現。故而,對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也需在深入反思、仔細鑑別之中經歷並完成一個從「有意識」到「下意識」的理論轉變過程。

再看實踐操作。面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新任務,人們雖然主觀上明白實現實踐創新、轉換思路和套路箭在弦上,也深知須調整和糾正不適應、不適合高質量發展的行為和處事方式,但畢竟當年所見證的經濟發展歷程和此後所沿襲的經濟發展樣板,均在很大程度上植根於高速增長的經濟環境。對於圍繞增速「快」而形成的那一套傳統的粗放型做法,已經深入骨髓,可謂熟門熟路。對於圍繞質量「好」所需要的新方法、新實踐,則尚在探索之中,可謂大局初定。受此影響,風平浪靜時,尚能有意識地講究高質量發展,主動按照新思路、新套路指導經濟發展實踐,克服路徑依賴。一遇風吹草動,便有可能「葉公好龍」,手忙腳亂,下意識地重操老思路、老套路,不由自主地跑回「慣性思維」老路。

由於風平浪靜和風吹草動均為常態,其結果,雖然做了不少工作,有時做得還很辛苦,但難免不得要領、疲於應付。因在新舊實踐之間左右搖擺、飄忽不定而偏離高質量發展軌道,致使不對路子的舉動時有發生,甚至重蹈高速增長覆轍,搞出一些事與願違、南轅北轍的事情來。故而,對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還需在不斷學習、反覆磨合之中,經歷並完成一個從「有意識」到「下意識」的實踐轉變過程。

從「有意識」到「下意識」推動高質量發展,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告別「慣性思維」,這可能是一個極其痛苦而漫長的轉變過程。但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只有硬著頭皮前行,方可以避免出現一些似是而非的決策,才可能走好、走穩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

為此,不斷地警醒、反覆地告誡自己,我們身處的是高質量發展階段而非高速增長階段,高質量發展階段大不相同於高速增長階段,實在是十分必要的。

引申一步說,在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目標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非物質文化需要,發展理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而非以GDP規模和增速為中心,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是結構問題而非總量問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而非需求側,宏觀經濟政策主線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非需求管理,實施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是深化改革而非政策調整,如此等等。要用匹配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理念、思想、戰略以及話語體系,討論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問題,決不能鬧出類如「關公戰秦瓊」那樣的笑話。

更深一步講,既然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契合經濟發展規律之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轉向新階段的客觀必然,那麼,為此而承受短期的痛苦、付出暫時的代價,就是值得的。相反,因局部的、眼前的問題而左顧右盼甚或改弦易轍,是十分不可取的。所以,跳出短期變化、一時困難而著眼於中國經濟的長期大勢和歷史規律,從而堅定久久為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亦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總而言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告別「慣性思維」。不能身子進了高質量發展階段,腦袋還停留於高速增長階段。

(高培勇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

相關焦點

  • 高培勇: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摒棄慣性思維
    來源:新華網思客作者:高培勇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發表演講,針對「高質量發展」這一話題暢談看法。他表示:「慣性思維可能是我們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制約因素或者說是最大的障礙。」圖為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發表演講。
  •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跳出慣性思維
    應該看到,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運行的關鍵詞,無論是應對外部衝擊,還是防控重大風險,都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都是為高質量發展消除潛在和現實風險隱患,都是為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經濟金融條件。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跳出慣性思維,堅決破除路徑依賴。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環境不同於以往,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向退出危機應對政策轉變。
  • 買房就賺錢的慣性思維必須要改變了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大家都形成了一種思維,買房就能賺錢,買房就能讓家庭資產增值保值的觀念,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慣性思維了,成為了一種很難改變的固定思維了。事實上,房子也是一種商品,房價不可能只漲不跌的,世界上也不存在哪一種商品的價格是只漲不跌的。
  • 楊偉民:高質量發展要防止經濟慣性下滑
    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論壇中,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提到,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還是要發展,保持一定的速度,防止經濟慣性下滑。楊偉民提到,要保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做到三個件事。第一是各地區要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放鬆不走樣。
  • 什麼是慣性思維?面對慣性思維該怎麼破?
    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 ,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 高培勇:當前經濟形勢下宏觀經濟分析與政策配置思路應有所改變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7月25日消息,2020國際貨幣論壇今日線上開幕,本次論壇主題為「新發展格局下的全球金融中心建設」。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發表演說。高培勇表示,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既不同於疫情之前,也不同於高速增長階段,對於經濟形勢的把握必須要在一般性分析的基礎上向前深入一步。具體而言,高培勇給出了兩種基本看法:一是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要有兩個參考系,二是對宏觀政策的配置分析要堅持對症下藥。
  • 你的人生,被慣性思維帶跑了嗎?
    2、衝破瓶頸期,尋求更進一步的發展時,穩紮穩打恐怕不是一個好辦法,創新打出異乎尋常的一手好牌,方為正道。這樣的工作平臺才會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才能讓公司有更大的發展。商場如戰場,是資本市場博弈的平臺,容不得鬆懈和逃避。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接受別人的建議,但不要刻板執行別人的要求,很多的慣性思維,未必是正確,更談不上真理。書本裡的知識、職場中的技巧、前輩們的經驗,當水土不服時,可能就不是你的菜,也不能使你真正得到幫助。
  • 打敗你的,是慣性思維
    改變人的是方法,改造人的是思維。思維決定了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一個人是人才的方法無論有多少種,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人才的思維。八種最常見的思維你是哪種?二、模型思維模型思維即把我們知識點以及處理工作中,思維的過程提煉為模型的能力。有一門很火的課程叫「數學建模」,即把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建立成數學模型,來量化分析解讀。
  • 工作場所的習慣思維應該被打破嗎?這句話本身就是慣性思維
    看到合作夥伴問問題,「職場中的慣性思維打破麼」?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習慣性思維。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嗎?當然不是。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從「慣性思維」的基本含義開始。一、什麼是慣性思維;所謂慣性思維,又稱思維定勢,是根據思維活動積累的經驗教訓和思維規律,在反覆運用中形成的相對穩定、定型的路線、模式、程序和模式。--百度百科慣性思維是人們極為普遍的思維方式。不僅在工作場所,而且在生活中。
  • 杜家毫:大力破除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
    原標題:大力破除思維定勢、 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 如何認識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經濟工作的大邏輯。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首先要在思想理念、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上進行一次大的創新和調整,堅決破除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以思想理念的新變化、工作思路的新拓展、發展路徑的新突破,努力在創新發展中實現更大作為。 破除思維定勢,必須繼續解放思想。
  • 3分鐘讀懂慣性思維,實現人生彎道超車
    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這種下意識的慣性思維,改變了卡爾森不養鳥的生活。也印證了下意識的慣性思維或者說思維定式對我們生活工作的影響。這些話都是出自思維慣性的下意識反應。當我們的思維認知沒達到一定的高度是,面對聰明聽過、看過的事務總是慣性的去反駁,不可能、沒辦法、怎麼會。
  • 慣性思維是一件可怕的事
    其實這種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慣性思維。一旦養成,不但別人的思維方式固化了,就連你的思維方式也就固化了。我們的慣性思維與行為都會延續到孩子身上。比如我們孩子數學不好(更多的指向女孩),我們就會說女孩本來數學就是短板。這個定義也不知道是誰提出的,反正在我小時候就在聽這句話,結果我真的數學越來越差。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現象!
  • 新時代新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勢所必然
    原標題:新時代新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勢所必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發展問題上作出的重要論斷。新時代新階段,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 要想內心強大,你必須突破這四種常見的慣性思維,大多數人都有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人內心強大過程,也是突破自我思維慣性的過程。當我們被自己的思維所限制的時候,影響我們的不僅是自己的行為,還有我們的習慣,甚至我們的氣場。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遠,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們一定要去察覺自己是否擁有這些慣性思維。第一:否定性思維:習慣說沒辦法,不知道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遇到困難就習慣說沒辦法了。
  • 反科學思維的心理根源:認知偏見、思維慣性等
    在所有這些障礙中,有3種特別突出:思維慣性。人腦天生就有一種對付信息過載的策略:當我們的信息太多,或者時間太少時,就會依賴一套簡單的「啟發法」來做出決策,比如接受群體的共識,或者信任一位專家。私心成見。
  • ...五中全會精神紮實推進省直機關黨的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1月30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紮實推進省直機關黨的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於叢樂出席並講話。於叢樂指出,省直機關各單位黨組(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7·9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學思踐悟、履職擔當、積極作為,機關黨建開始跳出了單純就黨建抓黨建的慣性思維和工作狀態,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呈現新氣象。
  • 高培勇:積極財政政策的目標由單一維度轉為雙重甚至多維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在論壇上表示,近年來我國對積極財政政策的實踐,已經趟出了一條由單一維度轉為雙重甚至多維度的政策路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財政政策的表述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 提升戰略思維能力 推動郵政高質量發展 - 中國郵政報
    面對當前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在中國郵政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這堂黨課對中國郵政的改革創新、轉型升級進行了戰略解碼,使大家真正認清了中國郵政當前存在的問題、面臨的形勢,找到了主要矛盾,清晰了戰略目標、戰略布局,明確了發展方向、中心任務、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對全系統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要求,打造行業「國家隊」作出了具體分析和整體謀劃。
  • 慣性思維經驗主義才是影響我們成功的最大絆腳石讓我們惰性和畏難
    昨天在荔枝開課也重點講了經驗主義和慣性思維的危害性。今天在這裡著重就《思維革命》第三講的慣性思維內容做一個整理和發布,希望能給朋友們帶來一些啟示。思維革命慣性思維對我們的危害慣性思維,來源於人的經驗和過往經歷,真是因為有了很多不好的或者失敗的經歷,讓人們有了一個非良性的思維積累,這些積累會在以後的經歷中提供消極的心態。
  • 經驗主義是老沉穩重還是膽小怕事慣性思維看到的都是困難和問題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也就是慣性思維。張利實戰私塾思維革命有句老話,老江湖怕江湖。就是因為了太多的經驗和閱歷反而影響了人的發揮和創新。1、經驗是可以被打破的很多時候人們停步於自己的經驗,對任何事物都採取慣性思維,影響了我們的深層次的理解和創新。也會讓人們安於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