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勇:加大石油戰略儲備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2020-11-22 搜狐網

黃曉勇:加大石油戰略儲備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來源:

新華網

2010年05月13日15:00

  新華網北京5月13日電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黨委書、國際能源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教授13日做客新華網專家、學者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系列訪談第六場,就能源安全和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話題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

  [新華網友 我愛山西好風光]縱觀世界,各國為了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都在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這是應對短期石油大規模減少或中斷的有效途徑,既能保障原有的不間斷供給,有能平抑國內和國際油價,我國在這方面做的如何?

  [黃曉勇]石油戰略儲備我們國家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已經開始進口大量的石油,而且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對於確保我們在一些緊急情況下的經濟、社會、生活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後,日本、美國和其他一些發達國家,都先後通過立法建立了本國的石油戰略儲備,有的從開始儲備30天、60天,最後有的達到了180天的石油儲備。

  石油戰略儲備我們國家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已經開始進口大量的石油,而且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對於確保我們在一些緊急情況下的經濟、社會、生活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後,日本、美國和其他一些發達國家,都先後通過立法建立了本國的石油戰略儲備,有的從開始儲備30天、60天,最後有的達到了180天的石油儲備。

  目前我們國家已經進行了第一期石油戰略儲備的建設,但是我們儲備的量與我們在發生緊急狀況下所需要的量還有較大差距,國家正在進一步加大石油戰略儲備的建設,這對我們經濟社會生活穩定、有持續的進行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這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網從搜狗開始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石油是經濟發展的命脈
    石油作為一種戰略物資,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後20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我們也面臨著諸多新的變化和挑戰。目前,我國的石油開採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保障石油安全是關係經濟和社會全局的戰略性問題。
  • 16個要點,理解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結合疫情防控闡述了對涉及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著重從發展戰略角度談了幾個問題。  2020年11月1日,最新一期《求是》雜誌刊發了這篇重要講話(全文)。  筆記君為您梳理了16個要點,一起學習!
  • 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原標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來源:新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重大消息!我國剛剛在塔裡木盆地發現一座2億噸級油田,石油管夠
    石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被譽為「工業血液」。沒有了石油,任何國家都難以發展成一個現代化國家。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美國正是憑藉對石油的控制打造了堅不可摧的全球戰略體系。因此,發展石油工業,建立石油儲備,關係著一個國家的前途。
  • 人民日報整版解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十四五」時期,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持續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大科技人才培養力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 王宜林:海洋石油工業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這是黨中央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趨勢、深刻分析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為我國海洋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作為海洋資源開發的排頭兵和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重要力量,肩負著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使命。
  • 溫鐵軍:三個新提法凸顯發展戰略重大轉變
    新華社特約分析師、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作為研究或者關注中國經濟發展與體制轉軌的學者,他認為本次會議最值得關注的是,全會明確提出了幾個具有方針性的重要概念,這些重要概念與以往經濟體制改革的一般提法有所不同,更清晰地凸顯了與發展戰略重大轉變相一致的深化改革的新內容。
  • 要建設什麼樣的科技創新體系,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從全球來看,國際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的大趨勢主要有:世界經濟重心向東轉移,發展中經濟體群體性崛起;世界人口出生率普遍下降,人口結構老齡化趨勢加重;全球性數字世界與智慧社會加速成型;國際規則改革重建,地緣政治格局調整重構並深度演進;人類安全和全球社會治理的風險和挑戰增加;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制高點爭奪激烈;全球自然資源和能源競爭博弈將長期存在;全球變暖和地球生態環境惡化風險持續加大
  • ——定西市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亮點回眸
    定西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致,攻堅克難、奮力前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各項事業有力推進,脫貧攻堅穩步前進,民生生活持續改善,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 澳洲斥4.3億抄底原油,美國稱趁低價加大石油儲備,中國跟不跟?
    4月20日,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結算價收於每桶-37.63美元,暴跌305.97%,這是石油期貨交易開啟後首次跌入負值。一夜之間,史無前例的負油價時代不期而至。受此影響,市場恐慌情緒再次上揚,國際油價持續承壓。
  • 精選「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支點國家的意義與建議
    原標題:杜正艾:精選「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支點國家的意義與建議 「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提出以後,有60多個國家表達了參與意願。這60多個國家在人口數量、經濟規模、戰略位置、輻射能力、安全狀況,以及參與意願等方面各不相同,而我國則在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上都是有限的。
  • 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前景如何?這些大咖作出預測
    近日,由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帶領的宏觀預測課題組,與包括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中國區總裁鄒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曹靜,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馮煦明在內的多位業界頂級大咖共同做出的一份對
  • 交通運輸部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工作的...
    交通運輸部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工作的實施意見交規劃發〔2020〕3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長江航務管理局、珠江航務管理局,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司局: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各項工作,切實當好
  • 國務院關於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
    第三節 加強管理監督      第四節 強化技術和服務支撐        第五節 建立循環經濟統計評價制度      第六節 強化宣傳教育和人才培養        第七節 積極開展交流合作      第八節 加強組織領導前  言  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落實黨的十八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的重大舉措
  • 清華ACCEPT研究院:多方面下手打造中長期經濟增長新動力
    進口方面,我國對海外市場存在結構性依賴,應加大對基礎科學研究的經費投入,改善科研環境,同時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發展新朋友圈,繼續捍衛和推進全球化。此外,產業鏈問題必須在有序的產業轉移過程中實現產業升級,同時關注石油安全和金融安全。報告建議加快石油儲備機制改革,放開對商業石油儲備的限制,抓住有利時機增加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同時加快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
  • 加快學習型社會建設:內涵、意義與路徑
    首先,從學習型社會與終身學習關係入手釐清內涵,認為終身學習是學習型社會的基礎,學習型社會是終身學習實踐的開展並促進社會發展的結果。其次,闡明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是新形勢下提升國家競爭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重大戰略任務、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以及滿足人民終身學習需求的必然要求。
  • 葉冬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黨的十八大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綠色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特別是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節能工作邁出堅實步伐,各行各業向節能環保、綠色發展轉型的成效顯著。但也要看到,關於發展的一些片面認識依然存在,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協同保護體制機制亟待建立健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形成綠色發展新格局依然任重而道遠。
  • 深刻理解誠信建設的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離不開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誠信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以高超戰略智慧、深邃歷史目光,站在時代發展、文明興衰的高度,就誠信文化、誠信精神、誠信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
  • (兩會受權發布)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
    區域政策要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以重大項目、重大政策為牽引推動重大區域戰略落地,加快形成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  三、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  2020年,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做好九方面工作。  (一)繼續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堅決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
  • 近百年全球重大災害演化及對人類社會彈性能力建設的啟示
    回顧世界發展史,自然災害、疾病疫情等災難始終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在與各種災難事件抗爭過程中,科學技術得以不斷進步,有效提升了人類社會對災害的抵禦能力。然而,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所引發的自然災害,以及持續肆虐的各種疫情已經對全球發展產生較大影響,也對人類社會如期實現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發出了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