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少年的腿被咬的血淋淋的,是要怪「海跳騷」嗎?【本篇圖片可能引起不適,請做好心理準備】英語讀頭條(第117期)

2021-03-02 得道英語

Are  'sea  fleas'  to  blame  for  bloody  bites  on  Australian teen's  legs?

澳大利亞少年的腿被咬的血淋淋的,是要怪「海跳騷」嗎?

A  visit  to  a  beach  turned  into  a  horror movie  for  a  Melbourne,  Australia, teen.  The  exact  cause  is  a  bit  of  a  mystery,  but  tiny  sea  crustaceans  may  be  to  blame.

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個少年來說,一次海邊的經歷好似走進了恐怖電影。確切的原因還是未知,但是,應該是一種微小的海洋甲殼綱動物惹的禍。

 

Sam Kanizay's  feet  were  covered  in  what  appeared to  be  thousands of  bleeding  pinholes.

Sam Kanizay的腳好像被成千個針孔大小的出血點覆蓋了。

 

After playing  soccer  with  his  friends, Sam  Kanizay,  16,  dipped  his  lower  legs  and  feet  into  the  familiar  water  of  Brighton's Dendy  Street  Beach  on  Saturday to  soothe  his  aching  muscles, according  to  the  Washington  Post. What  happened  next  was  unexpected.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說,周六,16歲的Sam Kanizay和朋友們踢完球,來到了他所熟悉的Brighton's Dendy Street海灘,想在水裡放鬆一下他疼痛的肌肉,把他的腳和小腿放進海水裡,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

 

「I  walked  out  of  the  water,  saw  what  I  thought  was  sand  covering my  ankles  below  my  calf,  shook  it  off  quite  violently,  and  it  came  off,"  he  told  CNN  affiliate  Seven  Network  Australia. But  what  he  shook  from  his  legs  wasn't  sand.

「我從水裡走出來,以為腳踝小腿肚子上布滿的是沙子,使勁兒抖落,才下來,「他告訴媒體說。但是他從腿上抖落下來的並不是沙子。

 

Jarrod Kanizay,  Sam's  father, told  the  Post  that  when  his  son  lifted  his  feet  from  the  water, he  saw  blood. Lots  of  blood.

Jarrod Kanizay,Sam的爸爸告訴華盛頓郵報說,當他兒子從水裡把腳拿出來的時候,他看到了血,很多血。

 

"He hobbled  home  pretty quickly.  He  rang  me,  actually, from  outside,"  Jarrod Kanizay  told  the  Post.  "He said,  'Dad,  you  better  come  down  outside.' I  said,  'Why?' He  said,  'Just  come  down!' 「

他一瘸一拐、很快回了家。他打電話給我,在門外,「Jarrod Kanizay說。」他說,』爸,你最好出來一下。』我說,』怎麼了?』他說,』你就出來吧!』「

 

They discovered  thousands  of  tiny  bites  on  the  teen's  legs,  almost  as  if  he  had  been  pricked  with  a  pin  repeatedly.

他們在孩子的腿上發現了成千個小口,就好像他被針不停的刺了似的。

 

"We thought  we  better clean  off  this  bit  of  blood  and  then  realized it  wasn't  washing away,"  Jane  Kanizay, Sam's  mother,  told  Seven  Network News.

「我覺得得把這些血清洗乾淨,但是後來發現,根本洗不掉,」Jane Kanizay,Sam的媽媽告訴媒體說。

 

「There was  no  stopping the  bleeding,"  his  father  told  the  Washington Post.  "We  just  had  to  get  him  to  hospital."

「血不停的流出來,」他爸爸告訴郵報。「我們不得不送他去醫院。」

 

At  the  local  hospital,  doctors attempted  to  stem  the  flow  of  blood, but  it  continued to  run  from  the  many  pinhole-size  bites  on  Sam's  feet  and  legs.

在當地的醫院,醫生試圖止血,但是血一直從Sam腿上、腳上的那些針孔一般的口子裡流出來。

 

Sam said  his  pain  was  "up to  an  eight  out  of  10,"  his  father  told  the  Post,  adding  that  hospital  staff  were  baffled by  his  injury.

Sam說如果疼痛最高級別是10的話,當時的疼痛已經到達8了,「他爸爸跟郵報說,還說,醫院的人都被他的傷給難住了。

 

Investigating  on  his  own,  Jarrod  Kanizay put  on  two  wetsuits,  returned to  where  his  son  had  soaked  his  feet  and  used  some  raw  meat  to  lure  the  unknown pests  into  a  pool  net.  He  collected thousands  of  the  mites,  each  about  2  millimeters  long,  according  to  the  Post.

決定自己去查個究竟,Jarrod Kanizay穿上兩層潛水服,回到了兒子下水的地方,帶了一些生肉,試圖引誘那些不知名的害蟲進入他的網子。結果,他抓到上千隻跳蚤,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兩毫米長,根據郵報報導說。

 

Later, he  uploaded  a  video  to  YouTube  of  what  he  believes  is  the  culprit feasting  on  chunks of  raw  meat  he  provided.

後來,他把那些正在歡脫的吃著生肉的罪犯們的錄像放到YouTube上。

 

"On these  bits  of  meat,  they've sucked  the  blood  out  of  that,  and  they  remain attached  to  the  flesh  of  that  meat," Jarrod  Kanizay  told  Seven  Network Australia.

「在這些生肉上,它們已經把血吸乾了,但還附著在那些肉上面,」Jarrod Kanizay跟媒體說。

 

The bleeding  wouldn't  stop  because  of  the  anticoagulant being  released  by  the  crustaceans, according  to  a  Facebook  post by  Museums  Victoria. The  organization's  marine biologist  Genefor  Walker-Smith examined  samples  captured by  Kanizay  and  concluded  that  the  likely culprits  were  "lysianassid  amphipods, a  type  of  scavenging  crustacean."

至於血流不止的原因,根據Facebook上面維多利亞博物館的回覆說,是這些小生物釋放了抗凝血劑。這個機構的海洋生物學家Genefor Walker-Smith檢驗了Kanizay找到的樣本,總結說,看上去很像端足蟲,一種以腐肉為食的清潔海洋甲殼綱動物。「

 

「Amphipods are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sea  fleas,'  " according  to  the  post.  "Media reports  have  described the  attackers  as  'sea  lice'  but  that  term  is  usually  used  to  refer  to  isopods, a  different  group  of  crustaceans.」

「端足蟲也常常被稱為』海跳蚤,』根據郵報報導說。」媒體報導中稱這種攻擊者為』海跳蚤』,但是這個經常指的是等足目動物,是另外一種海洋甲殼綱動物。「

 

Sam Kanizay  lies  in  bed  while  his  feet  bleed.

Sam Kanizay躺在床上,看著他的腳在流血。

 

Amphipods are  "naturally-occurring  scavengers"  known  to  bite.  However,  they  do  not  usually  cause  these  kind  of  injuries, the  post  said.

端足蟲是「天然的清道夫「,它們就是會咬。但是,他們並不經常會造成這樣的傷口,據郵報說。

 

It’s also  possible  they  "contained  an  anti-coagulant,  which  would  account for  the  inability to  stop  the  flowing  blood  and  that  the  very  cold  water  may  be  the  reason Sam  didn't  feel  the  bites.」

它們隨身「攜帶一種抗凝血劑,這樣血流不止就得到了解釋,而且或許水溫很低的緣故,也是Sam並沒有被察覺到被咬到。

 

Because they  have  no  venomous  properties, the  damage  will  not  be  lasting;  Sam  will  recover, according  to  the  post.

因為它們本身並沒有毒,所以損傷不會持續太久;Sam會復原,根據郵報說。

 

In  a  Facebook  post, Richard  Reina,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Monash  University's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in  Australia, refers  to  "sea lice"  as  the  cause  of  Sam's  injuries.

在Facebook上的一封來自於RichardReina、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的帖子上說,他認為導致Sam受傷的就是「海跳蚤『。

 

"No open  wound  as  far  as  I  know,  but  it  happened  because he  stood  still  in  the  water  for  a  long  time,"  wrote  Reina,  who  suggested  that  Sam  didn't realize  the  creatures were  chewing  on  his  feet  and  legs.

「據我所知,沒有開放性傷口,這或許就是因為他站在水裡很長時間都沒有動,」Reina寫到,他認為Sam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小動物們在咬他的腳和腿。

 

"It's a  bit  like  if  you  allowed  hundreds of  mosquitoes  to  keep  feeding on  your  arm  for  half  an  hour  --  you'd  get  an  extreme  reaction then  too,  but  it's  not  something  that  people  normally do,"  Reina  wrote. He  added  that  people  should not  be  so  concerned.

「這個有點像你用自己的胳膊餵食上百隻蚊子、長達半個多小時——你也會有相當劇烈的反應,但是一般來說人們不會這樣做,」Reina說。他還說,人們不用太過擔心。

 

"There's  no  need  to  stay  out  of  the  water,"  Reina  wrote.

Reina說,「沒有必要遠離海水。」

 

重點單詞彙總

wetsuits:潛水衣、潛水服

baffled:被難住了

mites:小蟲;

sea lice:(複數)海蝨,sea  louse    ;

bite:咬;  叮;

chew:咀嚼,咬;

讀完今天的新聞,也可以讀一讀前幾天的舊聞:

2017/08/08  英語讀頭條(第116期)工程師反多元化宣言在谷歌引起風暴。

2017/08/07  英語讀頭條(第115期)火奴魯魯禁止在人行道上使用手機。

2017/08/05  英語讀頭條(第114期)澳大利亞就胖模特在體育畫報泳裝秀上的出現展開爭論。

2017/08/04  英語讀頭條(第113期)認識一下這位最年輕的播音 777美女機長。

2017/08/03  英語讀頭條(第112期)馬斯克與扎克伯格對人工智慧的未來持不同的見解。

2017/08/02  英語讀頭條(第111期)因為一個簡單的原因,所以共享經濟將失敗——人不可信。

2017/08/01  英語讀頭條(第110期)黏糊糊的鼻涕蟲激發能「救死扶傷」的醫療膠水。

2017/07/31  英語讀頭條(第109期)特斯拉推出最新大眾款的車型Model 3。

2017/07/30  英語讀頭條(第108期)美軍為什麼要買這麼多偉哥。

2017/07/28  英語讀頭條(第107期)中國是如何漂到太陽能的世界之巔的。

2017/07/27  英語讀頭條(第106期)四歲的男孩在聽到繼母在與父親婚禮上對他念結婚誓言時放聲大哭。

2017/07/26  英語讀頭條(第105期)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一家公司在員工身上植入晶片。

2017/07/25  英語讀頭條(第104期)查斯特·貝寧頓的生命或許會幫助男性性虐待受害者開口說出自己的心聲

2017/07/24  英語讀頭條(第103期)佛羅裡達幾位少年或因嘲笑、拍攝溺水男子死亡而面臨指控。

2017/07/22  英語讀頭條(第102期)阿拉巴馬州男人在家門口射殺巨大野豬。

2017/07/21  英語讀頭條(第101期)美國航空公司機械師破紀錄,成就75年服役歷史。

2017/07/20  英語讀頭條(第100期)50億美金助學貸款或被免。

2017/07/19  英語讀頭條(第99期)一個女子休了幾天心理假,她的電子郵件引發了一系列討論。

2017/07/18  英語讀頭條(第98期)阿拉斯加新娘被她已故兒子的心臟受捐者驚呆。

2017/07/17  英語讀頭條(第97期)3噸多出口韓國的鰻魚灑在了俄勒岡公路上。

2017/07/15  英語讀頭條(第96期)由於發音不準,蹦極蹦出人命。


更多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第三起藍鯨案件在印度出現:少年離家為完成死亡任務,後被救回.英語讀頭條(第124期)
    2017/08/15  英語讀頭條(第122期)沮喪的維多利亞家庭呼籲城市制裁Airbnb的房屋短租。2017/08/14  英語讀頭條(第121期)小貓咪以可愛的姿態中斷了一場比賽。2017/08/12  英語讀頭條(第120期)那個發明了討人嫌的密碼規則的人如今他後悔耽誤您的時間了。
  • 加拿大頒發了第一個未確認性別的寶寶的健康卡.英語讀頭條(第86期)
    :2017/07/04  英語讀頭條(第85期)沒想到,美國女人原來這麼保守 。2017/07/03  英語讀頭條(第84期)警察救了這個男孩之後又領養了他 。2017/07/02  英語讀頭條(第83期)機遇號在火星上發現不明金屬物體 。2017/07/01  英語讀頭條(第82期) 小夫妻網上求助,反被PS高手們整蠱 。2017/06/30  英語讀頭條(第81期) 星巴克和另外兩家咖啡店冰品發現糞便細菌 。
  • .- 英語讀頭條(第589期)
    丹麥政府表示,將繼續有可能使用再生紙和紙張進行食品包裝,但表示,PFAS化合物必須與食品分開,並設置屏障,確保它們不會遷移到食品中。  剪輯:BM︱翻譯:Ray︱校對:Sally如果你覺得戰勝不了你的焦慮,那你就該讀一下這篇文章。英語讀頭條(第409期)這個世界是憤怒而焦慮的,蓋洛普年度情緒報告稱。
  • 香港的老鼠把戊型肝炎傳染給了人類.英語讀頭條(第448期)
    Sridhar說:「老鼠戊型肝炎病毒現在作為可能從老鼠傳染給人類的重要病原體已被列入感染名單。」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院的新現傳染病學教授Martin Hibberd說,這種病毒「非常不可能」在人類之間傳播。他沒有參與此此調查。
  • 可能會引起不適,謹慎觀看!
    有的甚至都快比臉大了.要處理它還是要費一番功夫的!其實比中國南方更可怕的是…澳大利亞!如果你去澳大利亞,請做好心理準備:▼粉紅色的鼻涕蟲?你要是覺得腿上有點癢...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向作者致歉,並請聯繫刪除。
  • 世界上五種最讓人上癮的物質.英語讀頭條(第489期)
    看似簡單,可這要看,究竟是誰來回答這個問題。2007年,David Nutt和他的同事們請毒癮專家們做的正是這個——有一些有趣的發現。1. Heroin1. 海洛因Nutt et al.'什麼是多巴胺,它是讓我們上癮的罪魁禍首嗎?4. Barbiturates ("downers")4.
  • 英語每日一句: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2013-01-28 16:21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連續做伏地挺身,可以讓你成倍地降低心臟病的風險.英語讀頭條(第552期)
    但是,當大多數工作的本質是整個白天坐在辦公桌前 — 而且,如果你是一位創業人士,那麼很可能整夜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話,保持健康和強健就不是那麼容易了。But how can you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a relatively sedentary professional lifestyle?
  • 墨爾本Brighton海灘吃人肉的生物原來不是海蝨,而是它!好消息是……
    提示:文中部分圖片比較血腥,可能會引起不適 前天刷爆澳洲各大媒體的那條新聞
  • 家長英語不好,如何指導孩子學好英語?(乾貨請收藏)
    所以家長們有答案了嗎?自己的英文標不標準、好不好其實對孩子的影響不太大,我們不要想著做教師的角色,去教孩子學英語,而是要考慮我們怎麼做好引路人和陪練這個角色,引導孩子跟你共同學習。接下來小典就從理念、方法、材料三個方面,給各位父母支支招。
  • ...美國第1的Highlights雜誌,英語、思維、科學統統練,還送點讀筆!
    孩子的閱讀書單裡,真的需要一份和世界同步的英語兒童雜誌!過期的咱沒興趣,一定要是同!步!的!  為啥一定要讀雜誌,光讀點繪本不行麼?  除了學英語,這篇短文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思路,就是請孩子幫忙洗衣服和整理衣服。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學會數數、顏色、分類等等。  1篇是英語和西班牙雙語故事。
  • 提醒:夏天蟲多,被咬後這樣做或能救命
    如果真的不小心被叮咬了,尤其是被些沒怎麼見過的蚊蟲叮咬了,要及時正確的處理,以免出現嚴重的不適症狀。近來一位南方的阿姨,因為被螞蟻咬了一口,使用了錯誤的處理方法,差點休克。浙江的馬阿姨,平常喜歡養些花花草草。
  • 國際班女生到澳大利亞讀預科,準備留學,今天她在雪梨機場急哭了
    也會有學生在初中階段直接跳去國外讀預科,準備參加當地的高考。春節不回國,只為參加澳大利亞高考今天,聽國際班的一位任課老師說,去年有一名女生到澳大利亞雪梨讀預科,春節時澳大利亞的學校沒有放假,她待在學校裡學習,當時還慶幸躲過國內的新冠疫情。
  • 第117號元素
    第117號元素 2014-05-22 15:42 作者:苗千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21期
  • 學數學,你要如何過題海:遊泳?衝浪?劃小船?開遊艇?
    第一級 遊泳典型表現:拿起題就做,做完一對答案就心灰意冷,萌生「我只是個寶寶,我為什麼要學這麼難的東西」的想法;進而化悲痛為飯量,點外賣吃夜宵玩手機……經常虎頭蛇尾,刷題很難堅持完成計劃。過海成功率:半顆星這就是傳說中的赤膊上陣,指望從題海裡遊過去啊……遊泳派最大的問題是一無所有,既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也沒有做好技術準備。
  • 高考倒計時一天,少年們,請加油!
    明天,2020年高考即將舉行 各位小夥伴 你們做好準備了嗎?!>一定要吃好喝好,放鬆心態 我們相信,你可以的!
  • 被異化、退學等 最早一批「讀經少年」如今怎麼樣了?
    記者蔣芳攝十多年前,「讀經運動」進入高潮,國內湧現了近百家讀經學堂,大批少年從傳統教育體制中跳出來,進入讀經學堂求學。然而,讀經到底是在培養人才,還是在毒害孩子?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爭論不休。十多年過去了,最早一批被貼上「讀經少年」標籤的孩子們已經成年。他們過得怎麼樣?《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期找到他們,試圖用他們的成長定義是非,引發思考。
  • 「綠螺講堂第132期」蜘蛛的愛情與親情
    btw,本期推文的所有照片都是未經修圖的原片,還請各位看官多多見諒!13:30 綠螺講堂的一鳴哥哥,一如既往地開始了熱場。畫配音,「不是很懂沒關係,好好聽講,認真提問。」閒言少敘,準備開講。一般談到蜘蛛,大家的印象可能都是「劇毒」,「骯髒」和「噁心」。陳佔起以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其實蜘蛛的毒性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恐怖。在研究蜘蛛的過程中陳佔起也多次被咬,但是稍作處理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適。陳佔起還安慰大家,在魔都是沒有毒蜘蛛的。
  • 為小學生訂製在線讀物,少年頭條獲400萬天使輪融資
    隨著高考政策的不斷改革,英語變成「一年兩考」、選考科目改為「6選 3」,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些科目在考試中的重要性。在其影響之下語文變得越來越重要。另一方面,資本的投資動態也驗證了這一點,學而思、新東方、喜馬拉雅等巨頭一改對奧數、英語的熱衷,紛紛下巨資布局「大語文」賽道,一夜之間「大語文」成為教育領域新的風口。
  • 這硬核通識雜誌,1本抵5本,過癮
    上周種草過《少年》今天要分享的是《好奇號》《好奇號》是今年1月份創刊的,沒有在創刊的第一期就介紹,主要是擔心內容和品質。「那你能把你的黃金給我嗎?」「人類之所以要戴黃金做的帽子,可能是因為他們長不出漂亮的羽毛吧。」「你到底吃了多少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