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俄媒稱,美國一個科學家小組在分析了38年的衛星觀測數據後發現,人為全球變暖可能導致俄羅斯東部和蒙古國自然災害的頻率和強度增加。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據俄新社7月21日報導,報告作者研究了幾種描述工業革命前後氣候狀況的理論模型,發現自然原因導致的季節性氣溫變化有其特定模式。他們把這些模式與1979年至2016年對流層氣溫的衛星觀測數據進行對比,研究每年最高和最低氣溫之間的溫差。
結果發現,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冬夏溫差最大。相比之下,回歸線的溫差小得多,溫差最小的是南極。此外,北半球某些地區的冬夏溫差比預想中大得多,其中蒙古國和俄羅斯東部尤為突出。
科學家表示,這種劇烈的變暖現象不能用自然因素來解釋。冬夏溫差擴大的原因是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效應。他們認為,這一過程或導致自然災害的頻率和強度增加。
報導稱,從20世紀起,地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74攝氏度,其中三分之二的增幅來自1980年以後。近30年來,每一年都比上一年更熱,氣溫比1850年以來任何一個10年都高。根據氣候模型,在最低排放的情況下,21世紀的氣溫可能升高1.1至2.9攝氏度。在最高排放的情況下,氣溫可能升高2.4至6.4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