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相對論嘛,核心就是那看不見摸不著的「引力」,說到引力,我們自然能想到:飛得高摔得慘,地球繞著太陽轉,再根據牛頓的公式,引力一沒地球被甩~
不過愛因斯坦可不這麼想,違反了人家的狹義相對論(比較複雜),於是他做出了這樣的假設:
引力並不是一種力,是時空彎曲的外在表現
質量越大彎曲越厲害,就像一個重量級選手會在沙發上坐出一個大大的屁股印
這種說法能形象理解很多現象:光會被引力彎曲,流星會以曲線划過,就好像一個玻璃球在經過凹陷邊緣處時彎了一下
如果物體質量增加,空間便會加大扭曲,泛起了「波瀾」
你可能沒太理解,沒關係,我們再來想像一下
剛才坐在沙發上的重量級選手拿著一顆西瓜
自然屁股印就更深了,凹陷面積也大了
而這加深變大是個過程,需要傳遞
更抽象一點,如同一滴水落到平靜的水面,波紋從中心傳到邊緣
這個「波瀾」就是著名的引力波(2016年那個歷史性時刻,我們探測到了引力波!)。
現在,我們順著「引力使時空彎曲」繼續想下去
質量產生引力,質量越大,引力越大,空間凹陷得越深
逐漸形成一個洞,完完全全凹了回去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黑洞
當然更精確的模型是這個亞子滴
有了精確的模型,我就可以順其自然地引出蟲洞的樣子,像是兩個黑洞嘴對嘴( 咳咳)
物理圈一般叫它「愛因斯坦-羅森橋」
感覺真的像是連接了兩個相距幾百光年的地方,不過千萬別被科幻大片給騙了,蟲洞沒法穿越過去未來空間轉移,試想你從一邊掉入黑洞,也只是進入了另一個黑洞,是莫得辦法出來的。
好了,我們現在可以換個場景了,去瞧瞧宇宙大爆炸
XX年,愛因斯坦把玩著推導出來的引力場方程,算啊算,忽然驚叫:oh my god!宇宙是不穩定的!
幾年後他根據天文觀測,敲定,嗯,宇宙在不斷膨脹。
既然是膨脹,必定是從一個點(奇點)開始
你肯定會問:奇點?如果宇宙最開始是奇點,那奇點外是什麼?宇宙的宇宙?
別急,我們繼續頭腦風暴
假設有一個奇點,裡面放個彭羅斯階梯(上面的動圖)
再設定你感覺不到在繞圈,只是一直朝前走
盯著這個圖,閉眼想像一下
是不是感覺雖然有界,卻永遠逃不出這個無限循環的三維空間?
沒錯,這就是「有限無界」宇宙觀
你根本不可能「出去」,因為根本沒有「外面」,空間和時間都禁錮在奇點中,137億年前的某天,上帝說要有光,於是那聲巨響,宇宙開始飛速膨脹......
想像到這裡就結束了,不過宇宙的神奇,才剛剛開始。(ps:本來想這次結束《時間的形狀》這本書,奈何後面太精彩,一次說不完,我們下期再見。)
小楓專注分享科學生活類書籍,喜歡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