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電併網累計裝機已達198GW 龐大風電存量催生後運維市場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於南

清潔能源業界、資本市場都十分看好風電2020年的表現。究其原因,受國家發改委2019年發布的《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政策影響,各界預測,國內陸上風電有望在2020年底前再次呈現搶裝,預期中的這波搶裝潮大概率會超過2015年時的歷史高點,達到新增裝機約35GW。

不過,目前更加受到業界關注的是龐大的存量市場。根據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風電併網運行情況》,截至9月底,我國累計併網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98億千瓦(198GW)。

「包括華銳或其他整機製造商的風機不少已經出了質保(一般風電場質保期為5年),催生了後運維市場的快速發展。」A股公司華銳風電全資子公司銳電科技總經理辛理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來看,由於後運維市場的各方參與者良莠不齊,不能實現對於風機的高效運營,不僅會造成發電量的損失,甚至可能引發風機運行事故。」

據悉,日前銳電科技在京舉辦了新品發布會,推出了智慧風場管理系統、新能源大數據平臺產品,而其實質便是展開了對風電場後運維、增效市場的攻勢。

「據一些風電場反饋,部分運維團隊雖然能夠登機開展打力矩等常規定檢工作,但並不了解不同機組的安全要求、操作要求,這是很危險的。」辛理夫表示:「銳電科技的設立初衷,其實就是為後運維市場提供中高端的風機和風電場高效運行綜合性的解決方案,提升後運維市場的技術水平。」

在新品優勢方面,銳電科技方面人士介紹,對於以往的PLC採集數據,銳電科技將原有的有線方式轉到無線方式,實現了快速地採集相關傳感器和模塊信息;探索了5G等新技術替代傳統的光纖通訊方式,降低施工難度和故障率;與國產伺服器浪潮、國產作業系統麒麟等合作,實現跨平臺軟體設計;引入智慧風場雲平臺,減少風電場運行人員,實現風電場運營管理、能量管理、數據管理和健康管理等。

據了解,目前華銳風電在後運維業務上實施「兩條腿走路」,一邊是銳源風能,負責現場的高效的專業的技能維護(運維團隊專業性);另一邊則是銳電科技,通過創新不斷滿足集團內需和社會上技術需求(風電機組的性能提升,安全保護、風電場高效管理方面)。

辛理夫介紹,銳電科技有三個主要的板塊業務,一是風電場智能管理系統,它涵蓋物資、人員、機組、信息、調度、電網管理等很多方面;第二是風電機組安全系統的診斷及保護,其中除重要的網絡安全外,還包括防火、防倒塔、防超速、防止出現惡性事故等。「這些都是無人值守時容易出現的問題。」

「第三個板塊是性能提升,風電場最高原則是安全,其次是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做性能提升,性能提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對老舊機組提供長期的、可靠的、穩定的、持續的服務,提升性能。對設計的葉片偏小、功率偏低的機組進行升級為更大的葉輪,以便獲得更大的掃受面積,並對升級的部分進行實時控制,對數據進行診斷、檢測、計算,通過包括葉片性能提升和軟體技改提升,實現發電性能的提升。」辛理夫如是說。

辛理夫認為:「風電場後運維市場隨著國家、電網、業主對於風電場運行安全的重視,隨著新能源併網規模逐漸擴大,會快速增長,同時也帶來了風電後運維市場更多的需求,這會是個持續市場空間。」

(編輯上官夢露)

相關焦點

  • 中國風電運維產業全景圖(附運維市場分析、價格趨勢、競爭格局)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 2020年1-11月份,全國新增風電併網裝機2462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併網投產816萬千瓦,風電裝機增速不斷加快。在「碳中和」及「風光」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雙重目標下,風電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 2021年中國風電裝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海上風電份額逐步...
    風電併網發展現狀:裝機容量穩步提升風力發電是指利用風力發電機組直接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在風能的各種利用形式中,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隨著近年來對環境的整治力度加大,我國逐漸從煤炭發電轉向環保的風力發電,風力發電量逐年增長,如今已成為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 裝機規模已達全球第三
    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已基本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下一階段須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開發,儘快擺脫補貼依賴,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快速發展——  與光伏發電的火熱不同,近年來我國風電建設速度不斷下滑,2017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更是創下近5年新低。但同時,我國海上風電異軍突起,裝機規模連續5年快速增長,已躍居全球第三。
  • 風電裝機強勢 變流器產業火速走紅
    從累計裝機來看,華銳、金風、東汽合計佔累計裝機容量的57%,其中雙饋機組華銳和東汽佔比36%,直驅機組的金風佔比21%。因此,綁定三大廠商的變流器企業在整機改造的過程中將充當不可或缺的角色。    從存量市場來看,直驅的裝機容量10.17GW,雙饋的是34.57GW。
  • 2019風電深度技改及智慧運維3.0高級培訓班正式啟動
    2019風電深度技改及智慧運維3.0高級培訓班正式啟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各企事業單位:2019年以來,國家能源局密集發布「推進風電平價上網」相關政策,可再生能源補貼退坡已是大勢所趨。5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奠定了標杆電價連年下降的基調,風電產業即將進入微利時代。而對於風電行業來說,微利時代最大的訴求即增值存量資產,最大化地挖掘其生產價值與發電效益,以獲取更多的售電收益。當前我國風電併網裝機已達193GW,後市場服務空間巨大,系統化的長期規劃性技改也迎來重大機遇和挑戰。
  • 風力發電:到2060年開發30億風電?風電還能不能追?
    原因就是在今天10月14日北京召開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四百多家風電企業聯合發布了《風能北京宣言》,其目標是保證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相比光伏,風電未來的度電成本下降空間較小,運維難度相對較高,2年後可裝機可能陷入低點,這也是近期來風電錶現大幅弱於光伏的原因。
  • 海上風電怎樣邁向深水遠海?關鍵要有這項併網技術
    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已成為我國深入推進能源轉型、促進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據預測,2023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突破千萬千瓦,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如何實現大容量遠海風電跨海輸送和安全可靠併網,是電力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 乘風電裝機之東風 禾望風電變流器迎接新機遇
    風電變流器作為風力發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是一種通過整流、逆變原理將不穩定的風電變換成為電壓、頻率、相位符合併網要求的電能的控制裝置。因此,要達到併網要求,每颱風機必須配備一套變流裝置。此次乘著風電裝機之東風,風電變流器的市場需求也隨之持續走俏。
  • 華銳風電布局海上風電後運維市場 全力打造利潤增長點
    其中,以海上風電為代表的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高速發展。根據GWEC的統計,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6GW。海上風電在「十四五」期間將進入平緩發展階段,行業也將關注力逐步轉向項目運營和效益表現,海上風電運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 2020年中國及全球風電市場規模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海上風電發展迅速
    風電地位顯著提高無論是累計裝機容量還是新增裝機容量,中國都已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風電市場。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1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2.04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593萬千瓦,風電裝機佔全部發電裝機的10.4%。
  • 風電併網相關問題的研究
    據全球風能協會(GWEC)公布的數據,2008年全球新增風電總投資達475億美元,新增裝機容量達27.26 GW,比上年增長36%。目前,全球風電總裝機容量累計已達121.19GW,與2007年相比增長了30%。近幾年,全球總裝機容量快速增長,預計至2010年,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190 GW,將滿足全球12%的能源需求,並減排CO2達1×1010t。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
    近年來,我國風電市場快速崛起,2019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量佔全球的比重達37%,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上半年,我國風電佔總發電量的比重達6.3%,但與歐洲仍有較大的差距,這意味著我國風電產業
  • 趨勢丨我國風電裝機平均功率的預測(圖表)
    隨著風電技術的成熟,我國風電裝機數量和容量大幅提升,更大容量及更高發電效率的風電機組紛紛被推向市場,並逐漸取代單機容量較小的產品,成為市場主流。分析風電裝機平均功率的趨勢,對於研究風電市場與技術的發展規律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風電裝機平均功率的預測進行了大量研究。
  • 風機改造為風電變流器帶來契機
    風電裝機容量快速擴張,事故不斷引發變流器改造需求。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止2010 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44.73GW,相對於技術可開發量的297GW,開發率已達到15.1%。根據規劃,2015年我國風電規模將超過90GW,到2020 年將達到150GW 以上。
  • 2020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分析:風電裝機規模持續擴大(附圖表)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風力發電量達3577.4億千瓦時。風力發電持續增長,據最新統計,2020年1-9月風力發電量為2971.9億千瓦時。註:2020年數值為1-9月累計值。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增風電併網裝機容量25.74GW,其中陸上新增併網裝機容量23.76GW,海上新增併網裝機容量1.98GW。截至2019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209.94GW,自2008年以來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佔全球累計風電裝機量的32.24%。
  • 海上風電運維的四大挑戰和八項建議
    隨著不可再生資源的逐漸匱乏以及環境汙染破壞的加劇,風能作為一種清潔性高、可持續性強、資源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研究。截至2019年末,我國併網風電裝機容量21005萬千瓦,同比增長14.0%。 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陸上風電面臨建設用地資源緊張的困境。
  • 風電上下遊盈利冰火兩重天 發電公司處境尷尬
    據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17年風電併網運行詳細情況顯示,去年我國新增併網風電裝機15.03GW,累計併網裝機容量達到164GW,佔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9.2%;風電年發電量3057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4.8%,比重較2016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2017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1948小時,較去年同期增加203小時。
  • 風電搶裝熱火朝天,前11個月新增併網裝機卻迎來下滑
    來源:能見Eknower從2018年開始,風電行業大景氣周期開啟,復甦趨勢明顯。進入2019年之後,風電行業復甦趨勢持續加速,5月24日的風電平價上網時間表一出,迅速引燃了市場裝機熱情,風電迎來了搶裝潮。
  • 2020年全球及中國風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內風電地位顯著提高領先...
    從各國分布來了看,截至2019年底,中國、美國、印度、西班牙和瑞典為全球陸地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前五的國家,陸地風電累計裝機容量佔全球陸地風電裝機容量的37%、17%、6%和4%,合計佔比為73%。3、中國風電地位顯著提高無論是累計裝機容量還是新增裝機容量,中國都已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風電市場。
  • 風電行業賺錢周期,來了!
    7月份的最後一周,風電成為市場強勢領漲板塊,一周以來中信(風電)指數整體漲幅15.10%,今日該指數大漲近5%,截至收盤,寧波動力,雙一科技、嘉澤新能等共6隻個股漲停,其餘概念股大漲。這家公司在2010~2018年風電裝料量始終排名第一,2018年公司在國內實現新增裝機 6.7GW,佔全國總裝機量的31.9%,累計裝機佔比達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