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楨迪:我對20年後(中國)教育的預判!

2020-12-04 高楨迪著作權

也許,我的一切屬於教育,我的成就固然離不開教育。生活、生命本身本來就是最好的教材,同時也是最好的老師。——高楨迪2020年11月29日·北京

今天的教育不是天經地義的

現代教育不是從來就有的,但教育活動不是人類的獨有。

人類為了互動方便,為了子孫後代更好的生存生活而發明了文字,語言,從而得以讓知識和智慧得以傳承發展。這也許是人類高級於其他物種的根本原因。在動物世界,同樣如此。動物雖沒有語言文字來向後代傳承發展歷代先祖留下來的智慧,但是他們會帶著自己幼崽捕獵、嬉戲等。

言外之意,既然現代教育不是從來就有,那麼現代教育就不是永恆的。它也有生命的周期,隨著21世紀爆炸似的發展,尤其以網際網路、大數據、智能科技的發展,人類在生活、生產,衣食住行等領域已經發生了深刻變革,發展。但是,唯獨教育依然在過去的軌道上「蹣跚前行」,似乎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人幸福,找到自己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不管什麼年代,這個宗旨不會改變。既然如此目標明確了,那麼達成這個目標的方式方法應該有很多。

未來教育的預判

所以,對教育,對未來教育,我主要有兩點看法:

1、千人千面千師,也就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夫子講「因材施教」,個性化教育。這也就意味著,教育要打破現有的授課環境、授課模式、授課內容、授課時間,這裡面最關鍵的不是教育硬體問題,而是軟體。教育的軟體就是師資力量,要實現教育個性化、人性化必然要發動全國的師資力量,實現教育資源的大共享、大聯動。

2、智能智數智匯,也就是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倡導的「新教育」,這裡的新不是簡單的內容新、環境新、方式新,而是教育體系、教育結構的新。正所謂傳統的學習機構是教育體系打造出來的紙老虎,是創新時代博物館的文物。要想實現教育的「智」變,離不開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

總之,未來教育一定是高度個性化、智能化、數據化、實用化的,未來教育究竟是什麼?誰來教?誰來學?學什麼?怎麼學?怎麼評價?父母怎麼做?政府幹什麼?等這些板塊絕不是孤立、被動聯繫,而是建築在網際網路高科技上的精準柔性連結和驅動。未來,已來

朱永新和高楨迪:未來教育大變局!

高楨迪全國巡迴雙語演講筆記(精華版)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國內經濟增速可達4.1%
    9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預計2020年三季度經濟增速為5.2%,全年經濟增速為4.1%。調研發現,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趨於改善,就業形勢漸趨緩和,但通脹壓力仍有所上升。
  • 20年,中國MPA教育堅持了什麼
    作者:楊開峰(第四屆全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編者按  教育部學位中心發布的MPA教育水平評估結果顯示,創辦20年來,我國MPA教育事業發展迅速。
  • 馬光遠:復盤年初關於「2020年房地產走勢的十大預判」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馬光遠這是今年1月8日寫得《關於2020年房地產走勢的十大預判》的文章,一個字沒有改,曬出來,看看十大預判對了幾個。l一、調控政策大概率放鬆2019年全年出臺調控措施620次,去掉節假日等於每天調控兩次!這樣高頻率的調控前無古人,但也後無來者。放鬆不代表重回刺激,已經沒有太大的刺激空間了。放鬆調控對大多數城市已經沒有任何必要。
  • 「假面騎士01」或人伊茲牽手融合,02開啟首秀:我預判了你的預判
    第四十話剛開始,「全員滅絕」就開始了,亞克0號直接抄家,緊接著就是迅被亞克毀滅,然後是或人、老千、刃姐和不破被亞克幹掉,原本小範兒以為這就大結局了,沒成想這竟然是衛星澤亞預測的結果,而且前前後後還重複了好幾遍。如果不是看到最後或人變身時的解釋說這是伊茲在腦內進行了幾十億演算後並且經歷了幾十億次的生離死別後達到技術奇點並和澤亞合為一體的結果。
  • 經濟學人二季度調研:預判2019年全年GDP增速為6.3%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在2019年GDP增速預期目標為6%-6.5%的情況下,2019年GDP增速將是多少?2019年6月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 China economi st》發布2019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顯示,預判2019年全年GDP增速為6.3%,相比一季度預判數值下降0.1個百分點。並且,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放緩,外貿形勢較為嚴峻,通脹壓力增加,就業形勢平穩。
  • 2019「甲子引力」大會:20年後,中國會是世界經濟第一大國嗎?
    報告要點如下:1.中國經濟已從出口導向型轉向內需導向型,無人服務將興起,以T2B2C持續推動未來to C經濟的增長。2.20年後,中國如果要成為第一經濟大國,關鍵在於怎樣引導資源有效分配,尤其是對金融、人、能源和科技四大經濟動力要素的推動,以及科技化和市場化和各方(政府、科創、企業、投資)配合的力度。
  • 預判會是這些產品
    規劃限制:1、地塊限高24米;2、交地後3個月內開工,開工後2年內竣工。巴南城市拓展新區域,重點布局高等職業教育、雲計算產業兩大板塊,隨著區域規劃逐步落地,已吸引恆大、協信、金科、保利、龍湖、中國電建等品牌房企進駐。交通:目前可通過渝南大道、龍洲灣隧道、尚文大道對外連接,後期交通路網將逐步完善。軌道2號線及3號線已通車,軌道26號線屬遠期規劃,通車後將縱向串聯李家沱、龍洲灣、高職城,大幅提升出行便捷度。
  • 2021年市場是牛是熊?李大霄提出6大預判
    2020年,資本市場風起雲湧,出現了很多奇蹟,比如至今都沒有完全實現產能的新能源車市場,今年爆發式增長,比亞迪、蔚來市值已經超越了全球著名車企。而那些看得見本該成為風口的領域,卻是曇花一現,對於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而言2021年究竟會是什麼樣子?
  • 美國哲學家的預判:2050年的中國、美國與世界
    【導讀】2004年7月,73歲高齡的美國哲學家理察·羅蒂訪問上海,與復旦大學哲學系師生座談,題為「哲學家的展望:2050年的中國、美國與世界」。在這次演講中,羅蒂批判後現代主義一味解構,卻無益於解決實際問題;他還主張,面對人類目前面臨的危機,應當建立一個更強大的世界政府來捍衛世界和平。
  • 成功預判日本八丈島6級地震
    我方於2020年9月18日根據日本本州島東海岸關東地區出現長時間未發生5級或者5級以上地震判斷日本本州島東海岸關東地區出現了一個地震空白區域【日本關東地區是指千葉縣
  • 數學大師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問題,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就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就國內目前的教育情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們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如此下去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丘成桐在危言聳聽,也有人覺得話裡面有一定的道理,網友們各執一詞,討論得很激烈。
  •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丘成桐教授生於1949年,籍貫廣東潮州汕頭人氏,剛出生就跟家人搬到香港定居,後面出國成為美國華裔。不過丘成桐從小對數學具體天賦,學習認真,成績突出,讀書時期在數學領域一路高歌猛進,後被校方重點培養,最終成為獲得菲爾茨獎的第一位華人,後被美國任職為科學院院士、藝術跟科學院士,中國任其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封他為中央研究院士,香港聘請他為科學研究所長,可見丘成桐受到各方權威機構的一致認可,屬於全球知名的數學家,而他的話無疑值得大家思考。
  • 中國何時能像日本一樣拿諾獎?別急,20年後我們也可以
    我們中國,什麼時候,也能向日本一樣,大面積收穫諾獎?我的回答是:二十年後。這是一個大膽的預言,不管你信不信,都可以聽一聽我下面的理由。20年後,一切將會揭曉。而中國呢?再次強調一下我的預言:20年後,中國將開始大面積收穫諾獎。
  • 「新教育實驗」20年:我們不追求分數,但也不害怕考試
    從2003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起,參政議政17年,先後提交了近200條教育提案與建議,他一生都沒有離開教育。他致力於從多個方面推動兒童閱讀,他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他還是「新教育實驗」發起人,20年前,豎起了中國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提倡讓教育回歸它的本來面目,在新中國教育發展史上劃下重要一筆。
  • 臺灣20年教育改革對大陸的借鑑意義
    臺灣20年教育改革對大陸的借鑑意義 2014-10-11 09:53:40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責任編輯:杜靜   臺灣《中國時報》11日發表社論說:人的青春沒有第二個20年,一個地區的發展,也不容浪費任何一個20年。
  • 哈利·波特來中國20年了,我還在等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
    20年過去了,最初一批小讀者現在早已成家立業,步入而立之年,而伴隨他們成長、豐富他們想像力、給予他們勇氣和愛的「哈利·波特」卻依然熱度不減,持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20年前,人文社為何選中了「哈利·波特」?這系列作品緣何成為「超級暢銷書」?行銷20年後,這套出版常青樹還能如何創新?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這樣發展下去,至少要倒退20年
    教育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相當於基石,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往往能真實地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水平。所以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往往是遠遠高於其他國家的。這也能體現出教育的重要性。就拿我國來說,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教育水平明顯提升,綜合國力也顯著提高。
  • 2014年大學英語四六級 選詞填空預判詞性方法
    對原文空缺處的單詞進行詞性預判,對15個選項進行詞性歸類後,可以將選擇範圍逐漸縮小為4選1,3選1,甚至是2選1,這是選詞填空解題的關鍵步驟,所以本文將介紹幾種預判詞性的方法,通過運用語法知識,為選詞填空提速~!  (一)如何預判名詞  名詞一般充當主語、賓語或表語。常見結構為:  結構1:冠詞+_______。
  • 丘成桐為什麼怒批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我國而言,自科舉制實施開始,教育便開始把持著人才培養的命脈,國家發展的重心也逐漸向教育傾斜。建國以後,1977年恢復高考,1992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國家在重視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正是這些,才使得現代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家長也更為關注孩子的教育,但是,僅僅是目前這樣,還遠遠不夠。
  • 今天18:20《謝謝您,我的老師》:二十年後 再續師生緣
    謝謝您,我的老師 陌生環境裡,您帶我熟悉夥伴,找到自信;調皮搗蛋時,您深諳教育藝術,悉心引導;語文課上,您的講讀如春風,把詩意美麗吹進我心間;疫情影響下,您變身直播「網紅」,特殊時期,停課不停教。 謝謝您,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