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中國洪災在內的全球氣候災難能否警示人類?

2020-09-24 GET資訊

近段時間以來,全世界都經歷了氣候災難:美國西部的狂野火災,非洲的暴雨,熱帶海洋表面溫度驟然變暖,從加州到西伯利亞北極的熱浪。

科學家說,隨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持續發展,世界可以預見到更為極端的天氣以及自然災害帶來的更大風險。

瑞士理工大學蘇黎世分校氣候學家索尼婭·塞內維拉特納說:「我們看到,如果沒有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一些災難幾乎絕無可能發生。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對此類事件提出警告,並開始評估氣候變化在具體案例中可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在確定這一聯繫時,科學家對模擬天氣系統進行了操作,如果人類從未開始向空氣中注入二氧化碳地球會如何?並將此與今天的情況進行比較。

塞內維拉特納說:「一個看似已經確定的事實,即你不能將一個極端天氣事件歸咎於氣候變化,這似乎越來越不真實。」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全世界熱浪的頻率和強度日益增加。

2018年歐洲、日本和北美同時發生的夏季熱浪也與氣候變化有關。

研究發現,如果工業時代沒有碳排放的上升,這些事件一起發生的機率幾乎為零。

上個月,隨著熱浪襲擊美國西海岸,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海平面以下的死亡河谷,地球溫度創下了54.4攝氏度(130華氏)的新紀錄。


加州大學氣候學家丹尼爾·斯溫說:「氣候變化並不足以穩定歷史天氣模式。在很多情況下,它擴大了歷史天氣模式。」

溫度升高又會降低空氣溼度,使森林乾枯和土地上的植物枯萎,為野火創造良好的條件。

加利福尼亞州,斯溫說:「我們所看到的火災規模更大,移動速度更快,並且比你以前預計的更強烈。」

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歸屬科學專家說:「在西歐,熱浪的增幅遠高於模型預測,我們也無法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自工業化時期以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大約1攝氏度,大氣和海洋的變化也導致了更為劇烈的風暴,颶風總體上越來越強烈,而且速度越來越慢,因為它們從海洋的熱量中吸收能源。

英國西部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上個月發表了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不迅速減排,氣候變化可能會使加勒比地區颶風的降雨量增加五倍。

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溫暖水域使蘿拉颶風在最後幾小時內猛襲路易斯安那州,風速為每小時150英裡(240公裡)。


來自印度洋的熱帶旋風也呈現類似的模式,長期以來,該區域一直被視為颶風的熱點,近期一些最致命的風暴在襲擊印度或孟加拉國之前在孟加拉灣引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我們回到導致這些極端事件的原因,我們看到的是非常溫暖的海洋溫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溫暖的海洋溫度也可能加劇中國的極端降雨和洪災,今年夏天中國遭受了三十年來最嚴重的洪災。

加州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謝尚平說:「極端的降雨事件將變得更為極端,我們對此相當的肯定。」

在暴雨和嚴重洪災後,非洲現在的狀況不容樂觀,蘇丹尼羅河洪水造成成千上萬人無家可歸。

「有越來越多的大量證據表明,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正在影響極端事件。」

相關焦點

  • 2020年為何災難不斷?
    澳大利亞的山火最終是因為一場天然降雨才熄滅的,降雨過後又讓澳大利亞陷入了洪災,除了澳大利亞之外,非洲等熱帶地區經歷蝗蟲災難,這似乎意味著2020年註定不太平凡,除了蝗災和洪災之外,氣候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很多熱帶地區都出現超級大乾旱情況。
  • 聯合國警告:人類只剩12年阻止全球氣候惡化帶來的災難
    報告稱:如果我們不付出史無前例的努力去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之內,最快在2030年,可能就會觸及1.5℃的紅線,毀滅性的氣候災難:大饑荒、旱災、洪災……就會統統爆發。長期以來,氣候合作問題就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衝突焦點。發展中國家認為發達國家集團利用氣候問題向發展中國家施壓。發達國家又認為全球變暖是個陰謀,阻礙經濟發展。2017年,川普乾脆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 人類在災難面前是脆弱渺小的,災難需要警示推薦一些好看的災難片
    電影種類繁多,體裁多樣,而災難片很多人都喜歡看,觀看災難片它那緊張刺激感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還有在災難中人類情感的表現讓人動容。災難片它以恐怖、驚慌、悽慘的情節刺激著人們的神經,讓欣賞的人們震撼,深入心靈。對於災難,2020年伊始不僅在中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陰影下,全球全球都發生了數件災難大事件,病毒爆發、禽流感、地震、火災等等。
  • 研究表明:到2100年洪水可能造成全球損失20%的財富
    20%的資產,突顯了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潛在經濟災難。然後,他們使用數據對2100年可能出現的最大海平面進行建模,並計算遭受此類洪災威脅的人口和資產。研究小組發現,在高排放情景下,人類無法遏制其碳汙染,到本世紀末,多達2.87億人將遭受極端洪水的威脅。
  • 印度氣候災難是世界的災難
    印度氣候災難是世界的災難  根據印度氣象局發布《印度2018年氣候聲明》報告,研究結果和相關數據表明:從過去100年內呈現出的趨勢來看,印度年平均溫度增加了0.6℃,最高增加約1℃,而全球平均溫度則上升了1.1℃,其中有記錄以來最熱的20個年份全部在過去22年之中。
  • 2020年為何災難不斷?難道是末日到來前兆?科學家說出關鍵點!
    為何今年地球頻頻出現災難,和人類有很大關係,該怎麼改變?自從首次進入外太空後,人類對於宇宙事物極為感興趣,隨後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外太空,從而忽略地球環境,實際上地球還有很多地方是人類從來不敢踏足的,比如沙漠和海洋深處,人類只有充分了解地球,才能更好探索外太空,然而在探索外太空過程中,地球環境開始發生變化,原本從一顆綠色生態的地球逐漸變成了烏煙瘴氣星球,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全球變暖引起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急劇增加?科學家已證實
    而這樣的災難也不僅僅是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上演,而最新科學研究表明,近年來洪災、野火、颶風和熱帶風暴加劇與氣候變化有關,有足夠的數據報告可以證明全球變暖愈演愈烈,最終足以對人類生活造成毀滅性影響。而且,由於自然界中的動物難以適應如此快的氣候變化速度,比如像大山雀這樣的普通鳥類動物,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真的為時不遠了?
  • 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習近平提出「三心」
    氣候問題是全球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一直以來,中國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在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我國始終恪盡職守、步伐穩健。由於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激烈,極端天氣也更加頻繁,從「利奇馬」超強颱風到亞馬遜大火,從暴雨頻發到洪災肆虐,氣候變化已經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據聯合國有關報告統計顯示,在過去20年,全球共記錄發生了7348起自然災害事件,這七千多起自然災害造成123萬人死亡,帶來2.97萬億美元經濟損失,受災人口高達40億,這些數字是何等觸目驚心!
  • 操控氣候,永無洪災與旱災的黑科技
    現在的天氣越來越反常了,有些地方狂風暴雨、洪水泛濫,有些地方卻乾旱很久很久,難道人類就真的不能控制氣候?這好像屬於神的能力,但人類是可以控制天氣的。 天氣變化取決於氣流,現代的科技可以預測未來幾十天的天氣,有時候甚至還能夠人工降雨, 說明人類已經掌握了暴風雨等天氣產生的基本原理
  • 人類如何面對氣候變化?「人和」才是關鍵
    誠然,人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每個人都是人類社會的一顆齒輪,我們彼此相依,共同構築出和諧而偉大的世界!科技進步使得人類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人類對自然的改造能力也越來越強,與此同時,伴隨而來的卻是環境汙染、溫室效應以及氣候劇變等災害現象頻頻發生。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人類又該如何應對愈漸惡劣的生態環境呢?
  • 人類如何面對氣候變化?「人和」才是關鍵!
    誠然,人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每個人都是人類社會的一顆齒輪,我們彼此相依,共同構築出和諧而偉大的世界!科技進步使得人類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人類對自然的改造能力也越來越強,與此同時,伴隨而來的卻是環境汙染、溫室效應以及氣候劇變等災害現象頻頻發生。
  • 2100年將上演最可怕的洪災,將有3億人受影響,人類該怎麼辦?
    該論文指出地球將會在80年後遭遇更頻繁的洪災,這些洪災大概會導致全球20%以上的生產總值流失,3億多人會受到洪災的影響。對此有不少人感到擔憂,想知道人類應該如何防患於未然。也有人想知道這些數據是如何得出來的,是什麼原因導致洪災更頻繁了。
  • 世界環境日 | 解決全球氣候問題終極方案竟是中國提出的,卻被印度「抄襲」了
    特別提醒本文提出的中國戰略構想已被印度政府上升到國家戰略並被迅速付諸行動。本文要點:1. 清潔能源轉型臨界點到來 中國有機會引領世界?2. 中國方案可以解決全球氣候問題?3. 電力聯網能否逾越地緣政治阻礙?4. 印度欲爭奪話語權?
  • 地球的呼救—揭秘地球史前超級大洪災神話傳說之歷史真相及其警思
    在《聖經》中,上帝先是預告諾亞等造舟脫難的,在中國神話傳說裡,伏羲兄妹是受到了雷公警示後才乘葫蘆逃生的,在緬甸的《編年史》中,一位穿黑色衣服的僧人,向人們發出近期有災變的警告。其次,逃脫大洪災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坐船之類的運輸工具。如諾亞帶領倖存人們坐方舟避難,伏羲兄妹坐葫蘆逃生。第三,大洪災結果,往往只有少數人倖免於難,而且基本上是一男一女。
  • 「一年一小災,十年一大災」,氣候變化與災難有什麼關係?
    2020年中國南方地區發生洪災在我國,洪災幾乎年年有,區別只是範圍大小,且出現頻率呈明顯年代際變化特徵。然而,隱藏在背後的是極端天氣逐漸增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提出警告,全球溫度已高於工業化前水平1.5°C,這會導致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頻率、強度增加。
  • 《傳染病》:災難背後對人類的警示意義和現實思考
    女老闆死後全球陸續出現了相同病例,最後出現了不能控制的局面。劇中女醫生為了研製疫苗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最終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導演把面對死亡和恐懼人性隱藏的善與惡暴露的淋漓盡致。劇中沒有主角,導演想告訴我們,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災難讓我們看到面對未知和恐懼那些不顧性命,為了國家和人民一往無前的醫護工作者。
  • 《瞭望》文章:極端氣候事件的全球責任
    此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發布了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報告稱,氣候系統的變暖已經在全球大氣和海洋平均溫度上升等觀測結果中得到明顯體現,如果不採取行動,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可能帶來一些「突然的和不可逆的」影響。     11月初,潘基文先生飛抵南極喬治王島,成為首位登上南極的聯合國秘書長,此行目的也是出於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切。
  • 2018年4月全球天氣氣候大事件
    2018年4月,全球暴風雪、暴風雨、滑坡泥石流、颶風、森林火災等事件頻發。肯亞洪災致21萬人流離失所、印度遭暴風雨、罕見暴風雨襲擊巴以地區引發洪水等等,「全球天氣氣候大事件」為你梳理過去一個月全球發生的那些天氣氣候大事。
  • 科學家:中國、印度和整個歐洲
    這意味著將有大約有7700萬人首次面臨洪災的危險,使得全球受洪水威脅的總人數達到2.25億。肆虐的洪災可能使全球經濟損失達到14.2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20%。這項災難分析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科學家做出,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埃布魯·基雷斯(Ebru Kirezci)說:「氣候變暖會使海平面上升,因為冰川在融化,那些本來在陸上的冰,會進入大海。」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而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之間,關係千絲萬縷。系列研究認為,隨著全球平均氣溫升高,洋流和大氣環流等全球氣候調控機制受到了影響,導致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風險持續上升。在這樣失調的世界裡,熱的地方更熱,冷的地方更冷,澇的更澇,旱的更旱。人類正面臨嚴峻的氣候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