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網絡紅人直播賣燕窩製品,被人舉報打假說是賣的燕窩是「糖水」,沒有燕窩的成分上了熱搜,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與思考,比如直播規範啊,食品監管啊,中醫養生等。
其中就有「專家」說了:「燕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胺基酸,營養物質還比如牛奶和雞蛋」。
你怎麼看?
我作為一名中醫學者有話說,發表一些我的觀點。
中藥需要微觀分析,但也不能只看微觀。
現代的微觀化學研究對中藥的認識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就是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使青蒿得到更廣泛的運用。同時很多體外實驗也能更好的指導我們用藥。
但反過來講,如果拘泥於微觀,就容易一葉障目。
舉個我讀大學時中藥老師講的個例子,他說小時候他鄰居有一直非常兇的狗,每次他在鄰居門口走過,那條狗就會兇狠的齜牙咧嘴,狂吠不停,後面他在家裡找到一個祖輩流傳下來的虎牙,把虎牙扔在狗的旁邊,那條狗就馬上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了。這肯定是虎牙有某種存在震懾了惡犬。
虎骨,狗骨,豬骨,人骨都是骨頭,微觀成分大同小異,如果按這專家講的,根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再比如還有肉類微觀上都是蛋白質,為什麼羊肉吃多了會上火,而豬肉,魚肉常可以降火。
微觀成分一樣,組合起來就不一樣了,不能單純從微觀來看,有時候可以,有時候不可以。都叫蛋白質,也是不同的成分組成。
按中醫來講,就是有一個氣的概念,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氣,有屬陽性的,可以溫陽,可以散寒;有陰性的,可以滋陰,可以瀉熱。
燕窩也是一樣,不能太注重它的微觀成分。下面我們來聊一聊燕窩。
燕窩是較少用中藥,屬於名貴滋養中藥,一般人吃不起,所以開中藥的中醫師一般也很少開,一般會用其他藥代替,比如石斛,太子參等。
最早見於《本草逢原》。為雨燕科動物金絲燕及同屬多種金絲燕用唾或唾液與絨羽或雜草等混合,凝結於洞穴內巖壁和懸崖蛸墅上或屋內的橫梁上所築成的巢窩。多從東南亞進口,為珍貴藥材。一般在每年的二月、四月、八月採集,形狀比較像一個碗狀的,附著於巖石的一面較平,外面微隆起,附著面粘液擬成層排列較整齊,較隆起面細緻,呈波狀,燕窩的內部粗糙,呈絲瓜絡樣。質硬而脆,斷面微似角質。入水則柔軟而膨大。
燕窩味甘,性平。可以入肺、胃、腎三經。具有養陰潤燥、益氣補中的作用。入肺經則養肺陰而潤燥,入胃經則益氣補中,入腎經則滋陰補髓。
平時主要用於燉湯養生,味道很好,現代的成分研究也確實如專家所說的,主要含蛋白質、胺基酸(精氨酸、胱氨酸、組氨酸、色氨酸、酸氨酸、賴氨酸等)、糖脂、無機鹽(鈣、磷、鉀、硫)等。
市面上有哪些燕窩呢?
從顏色上來看,燕窩有白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白色燕窩分兩種,一種是在巖石洞裡的,是金絲燕在乾燥的巖洞峭壁上以唾液築成,一般生產白色燕窩的巖洞通風條件比較好,且無巖泉或雨水滲透,所以比較潔白。另一種是家養的,是金絲燕在人工燕屋內以其唾液築成,這類燕窩產量最大,市場上所見到的絕大部分商品是這種。
黃色燕窩是金絲燕生活的巖洞一般都比較潮溼,且峭壁上長年累月都會帶有巖泉水滴注,所以金絲燕窩在巖洞壁上與巖泉自然結合下,產生了黃色。但這類燕窩產量稀少,市場上商品數量不大。
而紅色燕窩有人亂科普說是,燕子用唾液築成兩個燕窩後,築最後一個窩時已精疲力竭,因而吐出血來,成了紅燕窩。這是胡說八道,我在這邊闢謠了。
紅燕窩是燕巢與洞內紅色巖壁上的稀有礦物質結合氧化而成的,巖洞一般比較潮溼,而且常年有巖泉水滲透巖壁。紅燕盞肉質厚實緻密,是稀有珍貴品。這類燕窩產量稀少,市場上商品數量不多。
從這邊可以看出,天然洞穴中的燕窩比較好,有顏色的燕窩比較好,家養的比較差點,家養的還經常都有參假的。
家養的燕窩較天然的燕窩缺乏大自然的潮氣與礦物質結合,燕窩的膠質韌性較洞燕弱,所以遇水易發而不耐烹燉。
市場上有很多假燕窩,怎麼鑑別呢?
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劣品燕窩有漂白燕窩,染色燕窩,塗料上光、填補、增重燕窩。
比如用雙氧水、含氧化硫類等漂白劑漂白;用天然色素作染色劑著色;用木薯粉、蛋清、瓊脂、魚膠、樹膠進行粘貼、上光、增重;用豬皮、銀耳、海藻類充入燕餅、碎燕窩和即食燕窩等燕窩製品。
漂白的燕窩,有時氣味怪異,有刺鼻感;色澤特別白而無自然光澤,在高倍放大鏡下可見漂白的絨毛殘留。
染色的燕窩,浸發後,仔細觀察水中顏色多少有退色現象,另外細心觀察燕角部分,浸發後用剪刀剪開,可見白色,這是因為染色色素不易滲人燕角內。
而真正的血燕及黃燕,浸發後天然顏色會略淺,這屬正常現象,但不會退色於水中。由於血燕或黃燕豐富的營養物質及礦物質,令真血燕和黃燕久燉後質地依然爽實不爛,而且越燉越見發大。
塗料燕窩,對於那種上了光加了其他東西增重的燕窩一般泡水後比較渾濁。
好了,今天的中醫藥科普就到這了,醫學科普,比較枯燥,不易傳播,期望大家關注、轉發、讚賞,歡迎留言,每日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