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自殺身亡,丈夫蕭乾自殺未遂,她說就是要比那些人都活得長

2020-12-11 騰訊網

1980年代蕭乾和文潔若在蕭乾的母校北京崇實中學合影。

「超人雪子」文潔若

本刊記者/宋春丹

位於北京復興門外大街一棟塔樓的狹小兩居室,是93歲的文潔若近30年的居所。丈夫蕭乾去世後,她賣掉了挨著的那套兩居室,在這裡獨居了20年。她說,自己用不著住那麼大的房子。

窄仄的客廳裡,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只有一部座機。最醒目的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相框,其中最大的一張是蕭乾在歐洲做《大公報》駐外記者時的黑白照,歪著頭,笑得很燦爛,充滿年輕的活力。

屋子裡陳設破舊凌亂,但文潔若並不在意,因為書桌就是她的一方天地。一盞泛黃的老舊檯燈旁擺著一本日曆,記錄著她每天的工作進度。她有太多事要做,要繼續整理出版蕭乾著作,還要翻譯和寫作。她說過很多次:「我這一生只做三件事,搞翻譯、寫散文、保護蕭乾。」

來訪的人很雜,她問都不問,直接開門。為避免來訪者走錯門打擾鄰居,她乾脆直接手寫一張「文潔若家」貼在門上。但她希望來人有事說事,速戰速決,不願意多講一句閒話。

文潔若曾告訴自己的忘年交「粉絲」、畫家張斌,自己的姐姐們個個天資聰穎,她自覺不夠聰慧,但是勤奮。她覺得,事實證明普通而勤奮最好,太聰明反易夭折。

文潔若生日時,張斌想去看望她,她不許,想等到95歲做一次大壽。她相信,自己可以活過享年111歲的周有光。

「可愛的家」

1953年暮春,文潔若第一次見到了蕭乾,那時她26歲,蕭乾43歲。

當時蕭乾剛調來,社領導向大家介紹說,他暫時在家修改一部電影劇本,如果有什麼稿子想請他加工,可以送到他家裡去。文潔若手上有部稿子,是從英文轉譯的蘇聯小說《百萬富翁》,譯文詰屈聱牙,校樣改到第5次還不能付印,就提請蕭乾加工。幾天後,校樣改回來了,甩掉了翻譯腔,頗像創作了。她琢磨了許久都未能改好的句子,現在真正做到了融會貫通。

文潔若被蕭乾的學識吸引了,意識到在文字工作上,自己不但找到了一位嚮導,也有了知音。兩人慢慢發現,彼此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深受外國文化和文學的浸染,都喜歡羅曼·羅蘭、狄更斯、凱薩琳·曼斯菲爾德。

1954年蕭乾和文潔若的結婚照。

文潔若從未談過戀愛,蕭乾則有過三段婚史。蕭乾向她坦言:「曾經遺棄過一個人,後來又兩次被人遺棄。」忠告的聲音一度佔了上風,她曾與蕭乾分手八個月,但最終還是決定嫁給他。

1954年4月30日,他們利用午休時間去北京東城區民政局領了結婚證。蕭乾僱了兩輛三輪車,文潔若坐著一輛,另一輛載著她唯一的嫁妝—— 一隻舊衣櫃。蕭乾騎著1946年從英國帶回來的半舊自行車在前引路,去了他位於東總布胡同46號的作協宿舍。新婚之夜,文潔若還在燈下突擊一部等著下廠的校樣,不看完不上床,讓第四次做新郎的蕭乾目瞪口呆。

蕭乾送給文潔若一枚精緻的瑪瑙胸針作為新婚禮物。上面有個象牙雕成的愛神,錦盒蓋子的背面寫著:「感謝世界生了個雪子。」署名:樂子。樂子是蕭乾的小名,雪子是文潔若小時候在日本讀書時的日文名。

進入文家的蕭乾發現,文家總是瀰漫著宗教音樂氣氛。畢業於燕京大學的蕭乾也深受宗教的影響。他把由海外帶回來的幾百張西洋唱片搬出來,和文潔若一道挑出莫扎特的《安魂曲》、亨德爾的《彌賽亞》等,靜靜地聆聽。

1954年深秋,秦順新調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到第三編輯室(蘇聯東歐文學編輯室)上班。編輯室裡只有一個扎著兩隻麻花辮的年輕姑娘在編稿子,她就是文潔若。秦順新記得,文潔若正在編輯蘇聯百萬字長篇小說《磨刀石農莊》,廢寢忘食,工間操的一刻鐘也要搶時間睡覺休息。

1956年是文潔若最懷念的一年。繼女兒荔子之後,兒子蕭桐也出生了。蕭乾發現自己每次抽完煙文潔若都會打開窗戶通風,就自覺把煙戒了。休息時,他們會一起聽古典音樂和相聲。每個星期天,他們都會帶三個孩子(大兒子為前妻所生)去公園遊玩。

這一時期,是蕭乾的春風得意之時。他的名字屢見報端,名聲在外。他風華正茂,精神面貌極佳,經常愉快地哼唱美國民歌《可愛的家》。

「超人雪子」

這一年,在作協領導的動員和《文藝報》總編輯張光年「苦口婆心」的勸說下,蕭乾出任了《文藝報》副總編輯。他本不情願,因為那是個「不祥」的單位,不少大作家都栽過跟頭,而且他的本心是脫產搞創作,但為了怕給人以「不識相」的印象,他只能答應下來,成為總編和三位副總編組成的班子中唯一的非黨員。

很快,反右運動到來。蕭乾因在上海《文匯報》發表了《「人民」的出版社為什麼會成了衙門》,在《人民日報》發表了《放心·容忍·人事工作》,被打成右派。他被扣上「試圖篡奪共產黨的領導權」的罪名,反蘇、反共、反人民、親美、親英、親日的帽子都戴在了他頭上。

蕭乾本是謹慎小心之人。1949年8月他離開香港回北平之前,給海外友人統統發了信,聲明今後連賀年片也不能交換了。因為他對30年代中期的蘇聯以及戰後的東歐了如指掌,知道像他這樣的旅居國外者對海外關係應格外慎重。但這次,還是在劫難逃。

文潔若1950年的清華大學外文系畢業照。

蕭乾調任後,張光年提出把文潔若也調去,她覺得自己不是當記者的料,而且時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樓適夷也不放她。文潔若認為,沒去《文藝報》是自己第一次拯救了整個家庭。《文藝報》作為運動的重災區,自己去了一定會因與蕭乾的關係被打成右派,而人民文學出版社200來人,光是古典部就有7個人被打成右派,5%的指標輪不到自己。

蕭乾被打成右派後,精神處於極度緊張狀態。夜裡,他常驚呼:天塌下來了!文潔若鎮定地說:天塌了,地頂著。有人要她和蕭乾劃清界線,她拒絕了。蕭乾說:「Maggie(文潔若在聖心學校讀書時的英文暱稱),這世界真冷啊,虧了還有個家。」

按照單位要求,她寫了一篇揭發材料。她在材料中說,導致蕭乾被打成右派的兩篇文章與自己密切相關。因為自己長期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耳濡目染,蕭乾才寫出《「人民」的出版社為什麼會成了衙門》;因為自己和蕭乾講過人事科工作神秘,每個人的檔案都放在一個綠盒子裡,如果有人想陷害他人完全可以捏造假材料放進盒子裡,蕭乾受此影響才寫出《放心·容忍·人事工作》一文。

這份揭發材料她先給蕭乾看了,蕭乾隻字未改。材料交給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王任叔時,王任叔沒說話,只示意她放在桌上,文潔若覺得他可能根本沒看。

1958年11月,文潔若調到亞非組,從重病的老編審張夢麟手中接過了日本文學的編輯工作。

文潔若日語基礎紮實。7歲那年,她和姐弟們隨赴日擔任外交官的父親到東京生活了兩年。回到北京後,她就讀於一家日本小學。父親曾要求她把一套《世界小學讀本》日譯本轉譯成中文,她每晚坐在父親對面,跟他合用一盞檯燈,歷時4年,將10本書譯完,總共100萬字。也就是從那時起,她有了當翻譯家的願望。

文潔若當時的月工資是89.5元。蕭乾在農場領26元生活費,她每月還能從文聯領到40元家屬津貼。她要養三個孩子,還要贍養母親以及沒有工作的三姐文常韋。她曾花8天時間突擊翻譯日本女作家中本高子所著長篇小說《火鳳凰》的最後一章《難忘的日子》,全文達3萬字,拿到了約200元稿費。靠這一筆筆外快,她在蕭乾被打成右派的22年間支撐起了這個家。她說自己是一隻老母雞,要把蕭乾和孩子們保護在她的翅膀之下。

多年後,蕭乾說,那時的雪子在他心目中是個超人。

從反右開始到改革開放前,文潔若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與蕭乾的通信閱後即毀,放在水裡泡成紙漿扔掉。即便信中內容都是生活瑣事,從不涉時局政治。

1961年,蕭乾結束三年三個月的「監督勞動」回京,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譯所工作。

那時他們已從作協宿舍被趕到了前圓恩寺的一個大雜院,天天聽著鄰居的指桑罵槐,打定主意搬家。剛好文潔若得了兩部譯作的稿酬,就用這錢買了一個私房主賤賣的五間南屋和一間小西屋。三姐也搬來同住。他們戲稱這裡為「諾亞方舟」。

1962年,樓適夷又派給文潔若一項任務:去「把錢稻孫那套本事學過來」。

錢稻孫和周作人的經歷很相似。抗戰爆發後,錢稻孫受國立清華大學委託,留京保管學校資產。北平淪陷後,他曾一度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兼文學院院長。當時日文譯者雖多,但是能勝任古典文學名著的譯者卻鳳毛麟角,因此出版社領導常說:要趁周作人和錢稻孫健在,請他們把最艱深的古典作品翻譯出來,並花高價買下,現在不能出版,將來總可出版。

樓適夷親自帶著文潔若去錢稻孫家,說給他帶來個「女弟子」。出版社自1958年起,每月付給錢稻孫100元「預支稿費」(交稿後由稿費中扣除),那天商定,由於文潔若去學習,即月起調整為150元。

1962年至1965年,文潔若在錢稻孫指導下學習了四年日本古典文學,每周學習三個上午。為了不耽誤他的時間,他譯什麼,她就學什麼,實際上起了幫他整理稿件的作用。她說,自己一生有不少老師,似乎沒有哪一位稱得上「恩師」,但錢稻孫確實是她的一位恩師。

1962年秋,文潔若曾請他和師母來家吃過一次火鍋。不久,老先生專程乘有軌電車來出版社找她,說好不容易買到一隻山雞(那時食品相當緊缺),非請她和蕭乾次日去吃午飯不可。

第二天他們準時赴約。蕭乾早年讀過錢稻孫用離騷體從義大利語翻譯的但丁《神曲》,十分欽佩,兩人相談甚歡。

蕭乾對文潔若感慨:「你要是能多抽出一些時間,幫他搶救出一些譯稿,該有多好!像他這樣的大學者,今後上哪兒找去啊!」

「文革」開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先後停發了周作人、錢稻孫等幾位譯者的預支稿費。1966年8月,78歲的錢稻孫被紅衛兵打得遍體鱗傷,不久去世。1967年,周作人也在凌辱中去世。

1966年8月,蕭乾也被關進「牛棚」。被逼無奈,三姐只得將蕭乾多年來的手稿、卡片、札記、書信等付之一炬。

8月27日晚9點,文潔若下班還沒走到家,就被一群人架著押往東四八條她母親住的那個院子罰站。她母親住的屋子黑咕隆咚,沒有聲音。那些人要她交待發報機藏在哪裡,說她在美國的大姐是特務,她們母女也都是特務。審訊持續到深夜,有人喊把「老特務」也揪來一起鬥。衝進屋才發現,老人已自縊身亡了。那些人打文潔若,一綹綹薅下她的頭髮,逼她在母親的遺體前大聲詛咒「死了活該」,直至天亮。她默默承受著,因為她是家裡的頂梁柱。

蕭乾也做出了與嶽母一樣的選擇。他就著半瓶白酒吞下大量安眠藥,幸被及時發現送醫救回。面對從死亡邊緣回來的蕭乾,文潔若只是俯下身子,在他耳邊輕輕用英文說了一句:We must outlive them all!(我們要比他們活得長!)

文潔若問過蕭乾,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當初蕭乾可以選擇留在劍橋,成為一個著作等身的劍橋教授;也可以選擇留在香港,繼續從事新聞業。蕭乾悽然說:「想那些幹什麼!我是中國人,就應該承受中國人的命運。」

1969年,蕭乾和文潔若及子女都被下放至湖北鹹寧五七幹校。

秦順新與文潔若一家同屬一個連隊。他記得,很少有人接近這家人。

蕭乾年屆六十,卻被當做壯勞力使用,說他是「大力士,能扛二百斤」。文潔若要他量力而行,被人匯報到連隊,她挨了批,依然我行我素。排長讓蕭乾挖河泥,她就替他挖;讓蕭乾值夜班,她就白天幹活,晚上替他值班。

1973年7月,文潔若被調回人民文學出版社。蕭乾也請假回京。他們原來的住房被佔,新住處是一間土坯房,狹窄擁擠。文潔若在辦公室將八把椅子拼在一起,睡了10年。

1979年,蕭乾平反。1983年春節後,他們搬進了位於復外大街的一套四室一廳的單元。這是他們婚後第10次搬家。生活終於安定下來,他們還首次有了一間書房,叫「後樂齋」。

合譯天書 《尤利西斯》

1990年,譯林出版社社長李景端約請英語翻譯界大家譯《尤利西斯》,約了一圈,均被謝絕。他又試圖勸說錢鍾書來譯此書,並說葉君健說全中國只有錢鍾書能譯。錢鍾書回信說:「《尤利西斯》是不能用通常所謂翻譯來譯的。假如我三四十歲,也許還可能(不很可能)不自量力,做些嘗試;現在八十衰翁,再來自尋煩惱討苦吃,那就仿佛別開生面的自殺了。」

李景端又找到了蕭乾。此前的1989年,蕭乾剛被國務院聘為新一任的中央文史館館長。80歲的蕭乾想謝絕,但63歲的文潔若很痛快地答應下來。

文潔若曾十年寒窗攻讀英文。1940年,她小學畢業進入由法國天主教聖心會創辦的聖心學校。她的四個姐姐先後在聖心學校讀過書,她趕上了末班車。後來,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立清華大學外文系。從50年代起,她用業餘時間譯了幾百萬字的文學作品,但沒有一部名著,且多為日文翻譯。她始終記得,幼時在日本,父親曾在書店指著一套日譯本的《尤利西斯》對她說:「你看,日本人連那麼難懂的書都翻出來了,要是你用功搞翻譯,將來在書上印上自己的名字多好!」

蕭乾與這本「天書」的緣分更深。1939年他剛到劍橋時就購買了這套兩卷本的書,在劍橋大學讀研究生時,他以英國心理小說為課題,又重點鑽研了這本書。1945年初,他還專程到瑞士蘇黎世去尋訪喬伊斯的墓,寫下憑弔的話:「這裡躺著世界文學界一大叛徒。他使用自己的天才和學識向極峰探險,也可以說浪費了一份稟賦去走死胡同。究竟是哪一樣,本世紀恐難下斷語。」雖然如此,但他對譯這本巨著卻猶豫再三。

文潔若先翻譯了一章,給蕭乾試閱,見底稿不錯,潤色起來不費事,蕭乾才同意。1990年9月20日籤訂的約稿合同上,寫的是「譯者文潔若,校訂者蕭乾」。直到1992年,蕭乾確信能保證譯文質量又不至於把他拖垮時,才終於在合同上作為合譯者而籤了名。

蕭乾在1991年7月寫的《一對老人,兩個車間》,記錄了這段翻譯生活。他說,他的同輩人多是兒孫滿堂,像他和文潔若這樣三個子女都遠走高飛的,寥寥無幾。但他們既無意誇耀這種冷清的晚年,也沒有絲毫怨氣,對眼下這種「車間生活」十分滿意。

在這個「車間」裡,他們流水線作業,文潔若當「小工」,擔任草譯和注釋,做到「信」;蕭乾當「大工」,加工潤色,力求「達」和「雅」。兩個人最喜歡用的詞是「team work」。

他們的門上貼著一張紙條:疾病纏身,仍想工作;談話請短,約稿請莫。兩個年齡加起來150歲的老人,像年輕人一樣煥發了熱情。兩人都覺得,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現在過的也就是平生最美好穩定的日子了。

蕭乾在書房兼會客室裡寫作,文潔若的書桌擠在臥室的大床邊。書架幾乎挨著天花板,她經常爬上爬下地翻閱參考書或字典。她放棄一切休息和娛樂,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一連幾個月不下樓。

蕭乾說,在這項工作中,妻子是「火車頭」。她的勤奮努力一直在改造著他,譯《尤利西斯》是這個改造過程的高峰。他最佩服的就是妻子那摘「定額」的辦法(文潔若說這是得益於父親從小的訓練),不論多麼艱巨的工作,都能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去完成。

文潔若最喜歡譯瘸腿美少女格蒂·麥克道維爾的部分,這使她想起曾經患17年腿疾的三姐。三姐一直未婚,與文潔若和蕭乾一同生活。

工作之餘,文潔若唯一的活動是幫著三姐料理一些家務。為三隻烏龜餵食換水本來是蕭乾的活兒,因為他又添了腰痛的毛病,文潔若把這活兒也接了過去。蕭乾說,別看烏龜是寵物當中最省事的,三天兩頭也鬧些花樣。一次,為了搶餌食,大烏龜把小烏龜的前爪咬得鮮血直流。文潔若把小烏龜隔離開,為它上了幾天紫藥水。

1994年,《尤利西斯》歷時四年三個月,終於翻譯出版。這是《尤利西斯》的第一部中文全譯本,成為文壇一大盛事。1995年,蕭乾和文潔若在上海籤名售書,創下了兩天籤售一千部的紀錄。

獨居歲月

1998年,畫家張斌經人介紹,第一次見到了自己崇拜的這兩位《尤利西斯》譯者。

那時蕭乾因心肌梗塞住在北京醫院。文潔若在病房中安置了一張辦公桌,一邊照顧他,一邊忙譯作。

張斌覺得,蕭乾與文潔若是互補性格,蕭乾幽默、機智,文潔若實在、樸素,但她出席活動一定衣著得體,頭髮一梳,稍著淡妝,文化大家的內在風範就顯現出來了。張斌送給了他們一幅畫,是兩朵雞冠花,因為蕭乾屬雞,文潔若算是嫁雞隨雞。兩人都很喜歡這幅畫。

1999年2月,蕭乾安然離世。進入半昏迷狀態前,他不斷地念叨著「回家,回家」。從他的遺物中,文潔若找到了一封留給她的簡訊,信中說:「謝謝你使我的靈魂自1954年就安頓下來。」

子女想接文潔若去美國,她說:「我哪裡走得開?你爸爸身後的事,10年也做不完。」

她獨居後,近鄰史佳成了她的「信使」之一。80年代初,史佳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外文資料室做圖書管理員,經常看到文潔若來查資料。一般人來借書都要史佳幫忙找,但文潔若對這些資料了如指掌,都是自己直接查找。很多人為了方便複印,會把一本書拆開,她從來不會,而且每次還書都會給書包上新書皮。

史佳有時會幫文潔若傳遞稿子。文潔若每次都在黃昏時分來,因為這時日光下已看不清稿子,而天空又還微微亮著,她覺得這點陽光很寶貴。

多年來文潔若一直自己做飯,極其簡單,只把食材統統倒進鍋內用食用油和鹽水煮,然後分成幾份吃兩天。她每周去飯館吃一次魚,打包回來再吃幾頓。

2000年後,她年事漸高,表外甥黃友文成了她的一位助手。黃友文覺得,文潔若為人簡單赤誠,很多人打著各種名義來家裡搜羅資料和手稿,她都任其拿走。她還曾被人以建蕭乾墓的名義騙走很多錢。

張斌說,文潔若向來不怕任何打擊,她說損失一點錢沒事,因為生命和健康最重要。「何況國家有補助,超過90歲的人每個月補助還多500塊,何必為幾十萬揪心。」

《尤利西斯》出版後不久,南京市新華書店邀請她和《呼嘯山莊》的譯者楊苡等來籤售,楊苡的女兒趙蘅第一次見到了文潔若。

趙蘅記得,與衣著樸素的母親不同,文潔若穿了一條裙子,搭配大紅色外套,還化了妝。

趙蘅說,雖然同為翻譯家,但母親楊苡與文潔若的性情完全不同。楊苡很會生活,興趣廣泛,童心未泯,而文潔若除了工作,再沒有其他物質和享受的欲望。她覺得,文潔若的很多做派和生活哲學都與眾不同,從不看別人的喜好行事,喜歡當眾表達自己真實的看法。雖歷經坎坷,她身上找不到困惑、憂愁、苦澀與掙扎的字眼,精神狀態總是像一個鬥士,全無感傷,簡單明了。

這些年趙蘅每次見到她,她總是信心滿滿地說,自己要趕上楊苡(楊苡已101歲了)。

她經常問趙蘅,出了幾本書了,讓她汗顏。

她沒有三個子女在國外的電話,從不主動聯繫他們,也不想讓他們常回國探望:「我還要忙自己的事呢,不要打擾我。」現在,她正應重慶出版社之邀翻譯太宰治的《惜別》。

她一直獨居,直到今年夏季摔了一跤,右手手腕骨裂,93歲的她才在親友的幫助下請了一位保姆。休息時她喜歡和保姆聊天,給她講與蕭乾的過去,講兒時的舊事。

小時候,她家住北京東北城的桃條胡同3號。胡同不長,總共也就住了十來家人。她家住的是個大四合院,前後共四進,還有一個西院。母親在五個院子裡都種滿了花,招來很多蜜蜂、蝴蝶和蜻蜓。文潔若原名文桐新,五姐妹的名字依次為桂、樹、棣、檀、桐。院子裡有祖父、父親和姐姐們三代人買下的幾屋子書,根本不用去圖書館,就可以徜徉在書海中。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自殺會給家庭帶來什麼影響?
    為什麼有人要自殺,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殺呢?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對此,一個自殺未遂兩次的人,給出了一個說法。他講,沒別的,就因為沒有真正意識到自殺的後果!那麼,一個人的自殺,會有些什麼後果,或者說,會給家庭帶來什麼影響呢?1.作為一個自殺未遂的人,他意識到自殺的後果,是第二次自殺未遂後,見到母親的時候。
  • 人自殺時都在想什麼?這4個信號都是自殺先兆
    7月4日,湖南永州一名男子在虎巖公園某個廁所門口由於失血過多身亡,據悉該男子是海南人,疑似患有精神疾病,警方經過初步勘察認定林某某是用鉛筆刀自殺。為什麼自殺者常被認為是自私不孝?中國自殺率高嗎?費立鵬在《一席》演講中,列出了一組數據:在上世紀末,自殺是全國致死的第五位死因,同時人們驚訝地發現:自殺率排行榜中,青少年佔據了高位。
  • 國航乘客衛生間內自殺身亡:當眾自殺的人,到底是在報復誰?
    為什麼要在飛機上自殺?沒人知道。最終,這個存心求死的人,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不治身亡。如果群體中出現一個自殺者,那些沒有自殺念頭的人,不會加劇輕生念頭,但有自殺意向的人呢?他們是被群體排斥的一類人,原本就想脫離原有群體,而自殺,就是一種極具衝擊性的脫離方式。
  • 抑鬱症自殺未遂患者腦磁共振研究進展
    目前,抑鬱症自殺未遂的人數高達自殺人數的30倍,是重複自殺未遂和自殺死亡的重要預測因素。此外,自殺未遂和自殺死亡在人口統計學、臨床和神經生物學等方面都有相似性,因此識別抑鬱症自殺未遂的客觀生物標誌物有助於預防自殺。 然而目前針對抑鬱症自殺未遂的磁共振研究較少且部分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受研究對象、樣本量等的影響。
  • 金凱瑞遭前女友懷特母親控告 稱間接導致懷特自殺
    據國外媒體報導,好萊塢喜劇明星金·凱瑞(Jim Carrey)近來麻煩不斷,前女友凱薩琳·懷特(Cathriona White)去年自殺身亡,不久前懷特的分居丈夫將金·凱瑞告上法庭,指控後者將性病傳染給懷特,間接導致懷特自殺。
  • 武漢女子在家自殺,因丈夫出軌,當面寫遺書丈夫還是出門約會?
    都說婚姻不易,那些不能攜手白頭雖有遺憾,但分手後若是能各自安好就很好了,人生總要繼續向前。可是旁觀者卻看得明白,如果一段感情被人背叛,真的落到自己身上,有些人會放不下。有一個武漢的女人,在得知丈夫出軌後,留下了兩封遺書,離開了人世。
  • 疫情悲劇:日本女性自殺率飆升
    其中,10月自殺死亡人數甚至超過10個月以來疫情死亡人數總和,自殺人數環比上漲39.9%,男性自殺人數環比增幅21.3%,女性自殺人數環比增幅高達82.6%。  這些在疫情之下被生活壓垮的女性,只能以自殺的方式,在無限的黑暗中發出最後一聲悲鳴。每一條逝去的生命都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揭示的是日本社會一個深刻的問題:日本應該如何處理好兩性關係,如何對待佔國家人口總數二分之一的女性群體?
  • 脫離人生正軌:日本年輕人自殺率走高背後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然而,當距離死亡只步之遙時,木村害怕了,「我自己打電話呼叫了救護車,看到醫護人員趕到,之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木村在重症監護室(ICU)度過了危險12小時,他的母親收到醫生通知後非常震驚,一直在醫院陪護。「看到母親捂著臉流淚的時候,我想活下去。」木村哽咽道。
  • 24歲男子與網友相約自殺 死前多次探討自殺方法
    定罪有難度 民事要擔責  全國律協刑事業務委員會副主任李貴方表示,關於相約自殺,責任會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刑事責任,就是對自殺的組織方、協助者是否會定罪的問題。目前國外一些地方已經認定誘導勸說他人自殺或是組織自殺等行為構成犯罪,雖然是自殺行為,但中間有人做引導、誘使等工作,激化或促使自殺者實施自殺行為。
  • 甘肅康樂縣母親殺子案震驚國人 警示農村貧困人群心理危機
    農村貧困人群心理危機   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而剛剛發生的甘肅康樂母親殺子案卻讓國人震驚。   報載,8月24日下午,甘肅康樂縣景古鎮阿姑村山老爺彎社發生一起人倫慘案。該村裡一位年輕的母親殺死4個孩子後,服毒自殺後不治身亡。其中,大女兒6歲,第二胎是一對雙胞胎姐弟,均為5歲,四女兒僅3歲。不日,該女子丈夫也服毒身亡,四世同堂的8口之家,6人身亡。
  • 日本女優美過蒼井空,卻吸毒、變醜、自殺未遂,如今要帶著孩子結婚了?
    今天要說的這個女優曾經比蒼井空還要紅,只是蒼井空現在已經隱退轉行,日子過得很幸福,而這個女優相對來說就悽慘多了,她就是麻生希。據日本消息稱,麻生希此前被捲入毒品案件中多次,並且是和男友一起犯案,更被男友親人說麻生希懷孕了。現在麻生希已經被警方逮捕,男友親人爆料,麻生希距離產子不到兩個月了,這樣看來已經懷孕多時。
  • 竹內結子在衣柜上吊自殺 8個月大兒子目睹死亡全過程
    竹內結子在衣柜上吊自殺 8個月大兒子目睹死亡全過程時間:2020-09-28 13: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殘忍!竹內結子在衣柜上吊自殺 8個月大兒子目睹死亡全過程 9月27日凌晨,日本女藝人竹內結子被丈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噩耗傳出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難以置信,而粉絲們也是傷心難過無法接受。
  • 湖南一莫氏老人連續自殺,只為不拖累子女!
    她的擔憂緣於村裡老人接二連三的自殺現象。12月9日,記者前往楊所在的益陽桃江縣崆峒村調查發現,在近8年裡,崆峒村僅其中一個生產組就有5位老人自殺身亡。村支委副支書鄧鵬科說,20年前,村裡已有老人自殺,他已知的死亡人數迄今有10人。
  • 90後男女小旅館相約燒炭自殺 被發現時已出現屍斑
    7月29日,小冉跟父母說要出去找工作,當晚6時許,冉廣舟打電話叫他回家,等到9時都不見人。冉廣舟再次打電話時,小冉已經關機,他又發了條簡訊給小冉,小冉回復稱要在泉州市區待一晚,第二天回去,其實這時小冉已在後埔社區一家賓館內準備燒炭自殺。
  • 竹內結子當兒子面上吊自殺,8個月大兒子目睹死亡全過程,太過殘忍
    9月27日凌晨,日本女藝人竹內結子被丈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噩耗傳出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難以置信,而粉絲們也是傷心難過無法接受。竹內結子的離去太過突然,不管是家人還是外界粉絲都絲毫沒有預料到,猝不及防的至親離去之痛實在叫人崩潰。
  • 網上銷售氰化鈉致人自殺身亡 - 人民法院報
    本報訊 網上銷售國家嚴令禁止個人銷售的劇毒化學品氰化鈉致人自殺身亡,銷售者已受到了法律嚴懲,受害者的父母以人身損害賠償為由將身陷囹圄的銷售者告上法庭,索賠73.8萬餘元。
  • Kate Spade始創人自殺身亡 公寓裡用圍巾上吊自殺遺書成謎
    網易娛樂6月6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時尚品牌Kate Spade始創人Kate Spade周二(5日)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終年55歲。Kate死後,遺下丈夫Andy Spade及13歲女兒。警方公布了部分細節,當日早上約10時20分,清潔人員前往Kate Spade位於公園大道(Park Avenue)的公寓打掃時,發現Kate在家中自殺,當時已沒有知覺。清潔人員隨即報警,警員到場後證實她已經死亡。Kate被發現時是在睡房的門柄上用一條紅色的圍巾自縊。
  • JAMA Psychiatry:機器學習法識別自殺未遂風險因素
    據《柳葉刀》2018年的發表數據顯示,抑鬱症的全球發病率約為6%,而終生患病風險為15-18%,也就是說每5個人就有1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經歷過抑鬱症。其中,有近一半生活在東南亞地區和西太平洋地區,包括印度和中國。 而近年來,因抑鬱症導致的自殺也是越來越頻繁。
  • 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為愛情自殺
    不得而知,只是看到那些即使受了傷害、經歷了很多磨難的人,仍然在努力活下去,除了好死不如賴活著,就是因為心中還有希望。這些朝聖的人,各有各的苦,也各有各的樂。他們綁上風馬旗,堆起瑪尼堆,幾步一個長頭……或許都是因為害怕壞事發生,是因為寄託,是因為信仰讓他們有期待。
  • 國航客機內有乘客疑似自殺身亡,目擊者道出案件全程,自殺過程曝光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從而跟上社會的腳步。但是,在這期間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記得有一句話是這麼說,成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個字。等到真正長大了,終於明白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對於挫折和接受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差異,有人會跟隨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的改變自己,而有些人可能會遇見同一件問題就會困在其中,再也出不來,從而產生了自殺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