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這4道題,集合的運算補集,你從此不會再有疑問

2021-01-09 孫老師數學

高考數學複習,看懂這4道題,集合的運算補集,你從此不會再有疑問。補集需要理解兩方面的內容:1、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和集合A的補集中的所有元素放在一起組成的集合恰好是全集U;2、全集U中除去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剩餘元素組成的集合正好是集合A的補集;全集U中除去集合A的補集中的所有元素,剩餘元素組成的集合正好是集合A。

第1題

U中A的補集:全集U中除去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剩餘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如圖,剩餘的元素位於-1(包括-1)的左側,以及5(不包括5)的右側。

第2題

明顯需要先求集合N,全集U中除去N的補集中的所有元素,剩餘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就是集合N,見①。然後再求M和N的交集即可。

第3題

根據補集的含義可以知道,集合N和N的補集放在一起恰好構成了全集U,見①;集合N中的元素都在集合M中,所以集合M和N的補集放在一起同樣構成了全集U,見②,以此可以求出全集U,見③,最後一步:全集U中除去N的補集中的所有元素,剩餘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就是集合N。

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學習數學,我在功眾號「愛做數學題」中把所有發布的課程和專題按照課本順序進行了分類整理。

第4題

A的補集={6},說明元素6在全集U中,以此可以求出x的值;但是6在全集U中不能說明A的補集={6},如可能還會有其它的元素,所以求出x的值後要驗證A的補集={6}是否成立。

高中、高考、基礎、提高、真題講解,專題解析;點頁面上方「孫老師數學」進入「孫老師數學主頁」,然後點「關注」,可以查看更多課程。

相關焦點

  • 看懂這4道題,穿針引線法解高次不等式,保證你不會再有疑問
    高考數學複習,看懂這4道題,穿針引線法解高次不等式,保證你不會再有疑問。這5步是解決標準形式的高次不等式的方法,在實際練習和考試中,也常會遇到一些非標準形式的高次不等式,例如:因式的次數超過1次,分式形式的高次不等式等等,下面咱們通過4道例題,詳細講解如何使用「穿針引線法」解標準形式以及非標準形式的高次不等式。
  • 教學研討|1.3.2集合的基本運算 全集、補集(2019版新教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會對集合的含義、集合的關係,以及集合的運算有全面的理解,對集合也會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也將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集合語言,進一步體會集合語言的價值以及它在描述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的作用。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研究集合問題的方法——類比、歸納、由特殊到一般等思維方法。
  • 高一數學第一次月考內容複習之集合的交集併集與補集
    過完十一長假,很多高中生就要開始自己的高中生涯的第一次月考了,你會不會緊張呢?還記得十來年前的自己,參加第一次月考的時候,物理太粗心,竟然落下了一頁的題沒有看到,也沒有做。這次課程我們來為大家複習一下集合中的交集和併集,還有補集,到底考試的時候是怎麼進行考察的呢?
  • 考編考點 | 16-補集與集合的綜合運算知識梳理
    一、要點合集要點一 簡單的補集運算例1(1)設全集U={1,2,3,4,5},集合A={1,2},則∁U A等於()A.{1,2}  B.{3,4,5}C.{1,2,3,4,5}  D.{1,5}  (2)
  • 考編專業梳理 | 9-補集與集合的綜合運算知識梳理
    一、要點合集要點一 簡單的補集運算例1(1)設全集U={1,2,3,4,5},集合A={1,2},則∁U A等於()A.{1,2}  B.{3,4,5}C.{1,2,3,4,5}  D.{1,5}  (2)
  • 高考數學基礎知識點集合篇:知識重在理解,別再浪費時間死記硬背
    比如偶數集、奇數集元素變形一下就有不同的表示形式,但是只要明白集合中元素表示的意義是偶數、奇數,就清楚不管它們怎樣變形,它們的本質始終偶數集、奇數集。再比如除以3餘1的整數集、或者除以4餘1的整數集,也都有不同的元素表示形式,變形立知其本質一樣。像實數集同樣可以換著不同的花樣表示。變化的是形式,不變的是本質。大家再理解一下下面這些集合中元素表示的意義。
  • 高中數學:全體集合!學習集合——集合的運算
    前兩篇介紹了集合的基礎定義、集合之間的關係,本篇主要介紹集合的運算。集合的運算包括交集、併集和補集。一、交集與併集定義3.1 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是指由所有屬於A且屬於B的元素組成的集合,記作A∩B,A∩B={x∈A且x∈B}。
  • 高中數學精講集合的基本關係及運算(附經典例題解析)
    【學習目標】1.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一些給定集合的子集.在具體情境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義.2.理解兩個集合的交集和併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交集與併集.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要點梳理】1.
  • 第二期高中數學集合專題複習基礎篇2
    交集即為兩個封閉曲線重合的部分;併集即為兩個封閉曲線加起來的全部;補集則為大集合(全集)中完全去掉小集合後的部分。當以韋恩圖為載體來出題時,一般會涉及交並補三種運算中的兩種或三種,不會單一考一種算法。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是集合B中去掉集合A與集合B的交集後剩下的部分,即求兩個集合交集相對於集合B的補集,先求交集,再從集合B中去掉交集即可,易求得交集為{3,5},把{3,5}從集合B中去掉以後,得答案為{2,7}。當然,這題還有其他思路可以解題,同學們開動大腦想想吧!
  • 教學研討|集合的全集與補集
    (2)理解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2.過程與方法通過示例認識全集,類比實數的減法運算認識補集,加深對補集概念的理解,完善集合運算體系,提高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補集概念的形成與發展、理解與掌握,感知事物具有相對性,滲透相對的辨證觀點.
  • 集合的基本運算,併集交集有點難,老師:數形結合思想一用就會
    集合間的基本運算就是要對併集、交集以及補集類題目進行靈活應用,題目難度倒也不大,就是對細節的要求比較多,需要大家注意空集以及會將題目進行集合間基本關係的轉化一,知識清單例題一對於集合的運算,我們首先要看清楚集合的代表元素是什麼,弄清是數集還是點集,將集合化簡
  • 別覺得冪的運算很簡單,這幾道題你也不見得玩得轉
    現在就細節問題我做幾點說明,大家有沒有發現上面的公式只有四個,分別是同底數冪乘法運算公式,同底數冪除法運算公式,冪的乘方公式和積的乘方公式。和我之前寫的七個公式還差三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同學們肯定有類似的疑問。是這樣的,第五個公式是第四個公式的推而廣之,相當於一個分式的變形,如下圖所示,我們不妨稱它為分式乘方,但在教材上並沒有稱呼,因為不好稱呼,但這不耽誤用這個公式做題。
  • 2011年數學高考總複習——集合
    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3. 理解兩個集合的併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併集與交集;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  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能使用韋恩圖(Venn)表達集合的關係及運算.
  • 看看這4道題,你可能會懷疑自己的智商
    如果你也像我如此無知,認為小學數學一年級的數學題很簡單,那就看看下面這4道題,著實難住了不少家長,看完你以後,你可能會懷疑自己的智商,可能會懷疑自己曾經上的是不是假小學。第1道題是一道很有趣的連線題,請問有多少家長是在實操的情況下才解出的答案,如果不用手比劃,只用腦子想你真能準確寫出答案嗎?
  • 高中數學:集合的概念與運算專題總結
    考試要求 1.集合的含義,元素與集合的屬於關係,A級要求;2.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集合的子集,B級要求;3.併集、交集、補集的含義,用韋恩(Venn)圖表述集合關係,B級要求;4.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併集與交集及求給定子集的補集,B級要求
  • 集合中補集相關的經典例題,正難則反的解題思想最好掌握
    集合是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一的內容,學習集合最關鍵的就是要進行一些轉化思想的應用,尤其對於補集題目中有一個正難則反解題思路的理解一,集合不能忽略空集的存在對於集合特別需要注意這種包含類的題目一定要考慮空集,我們在剛學習集合時往往因為考慮知識點不全,而容易出錯
  • 高考數學最可能考的50道題!別問為什麼,近9年考點實在太有規律……
    1、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小題(1)集合小題歷年考情:針對該考點,近9年高考都以交並補子運算為主,多與解不等式等交匯,新定義運算也有較小的可能,但是難度較低;基本上是每年的送分題,相信命題小組對集合題進行大幅變動的決心不大。
  • 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家長:題難,不會!
    尤其是數學學習,可以多找一些奧數題,讓孩子們做一做,培養數學思維,提高興趣,都不錯。今天逛論壇看到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發帖子的家長表示有點難,能把這幾道題全部解答出來的,肯定是小學霸!一起來看看題吧:上圖是第一道奧數題。
  • 沒有一個初中生真正明白這道初中物理題!高中生卻輕而易舉!
    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除了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不同之外,還主要有以下四大不同點:第一個明顯不同,也是最大的不同:就是高中有了「矢量概念」和「矢量運算",而初中只有"標量運算",雖然有些物理量也涉及到方向,比如力的方向、運動方向,但是從不會提起
  • 行測篇8:判斷推理之數學推理題做題方法!
    行測篇8:判斷推理之數學推理題做題方法!這次課我們主要來講解國考行測判斷推理題之數學推理的內容,數學推理相對來說是較為簡單,經過訓練可以拿到高分的一類判斷推理題型,所以我們要著重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訓練。下面主要圍繞數學推理各類題型及對應解題方法給大家做出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