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討|1.3.2集合的基本運算 全集、補集(2019版新教材)

2021-01-09 陽光備課

01研討素材一

一、教材分析

教材截圖

(考慮到部分教師未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集合的基本運算」第二課時。作為集合的最後一節,是本章知識、方法的匯總和升華。本節課在上節類比實數運算研究集合的基本運算——併集和交集的基礎上,繼續研究集合的另外一種基本運算——補集,重點研究全集、補集的概念及初步運用,並在此過程中滲透類比、歸納、由特殊到一般等思維方法。作為集合運算環節中的重要一環,也為邏輯用語、不等式證明、概率等後續內容的學習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儲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會對集合的含義、集合的關係,以及集合的運算有全面的理解,對集合也會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也將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集合語言,進一步體會集合語言的價值以及它在描述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的作用。

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研究集合問題的方法——類比、歸納、由特殊到一般等思維方法。在此基礎上,本節課將類比併集和交集的研究,從學生熟悉的集合出發,結合實例,抽象概括出全集和補集,並從自然語言、符號語言以及圖形語言三種語言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補集的含義,在滲透類比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和化歸轉化思想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抽象素養和數學運算素養。

元素與集合的關係仍然是研究集合的「補」運算的基礎,教學中還要向學生明確這一點,以幫助學生理解補集的含義及其符號表示。

補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於一個集合的補集的確定,是由這個集合所在的全集決定的,而全集因研究問題不同而異,同一個集合相對於不同的全集,其補集也就不同。補集作為集合的一種運算,同時還是集合之間的一種關係,利用定義可直接求出已知集合的補集。

補集還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對於某些問題,如果從正面求解較困難或較繁,則可以考慮從問題的反面人手,採用「順繁則逆」,「正難則反」的解題策略,這就是補集思想。補集思想在今後的解題中將經常用到,教學中要循序漸進的向學生滲透這種思維方法。

結合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全集和補集的含義,用集合語言表達數學對象或數學內容。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全集的含義,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能求給定子集的補集;

(2)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補集」運算,體會直觀圖形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培養數形結合思想,提升直觀想像素養;

(3)能用集合語言表達數學對象或數學內容,並能進行自然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間的轉換,提升數學抽象素養。

2.目標解析

達成上述目標的標誌是:

(1)能在熟悉的情境中認識和識別,知道什麼是全集。

(2)能結合簡單的問題和情境解釋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能求給定子集的補集。

(3)對於給定的問題和情境,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補」運算,從中體會圖形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在具體問題情景中,能根據需求進行自然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的轉換,熟悉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的表述方式,能使用符號語言表述數學對象,積累數學抽象經驗。

三、數學學科素養

1.數學抽象:補集含義的理解;

2.邏輯推理:補集的性質的推導;

3.數學運算:求兩個集合的補集,已知補集的性質求參數(參數的範圍)。

4.數據分析:通過補集的性質列不等式組,此過程中重點關注端點是否含「=」及問題;

5.數學建模:用集合思想對實際生活中的對象進行判斷與歸類。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全集與補集的定義.

難點:利用補集含義和Venn圖解決一些與集合的運算有關的問題.

五、教學過程:見後面《研討素材二》的課件

02研討素材二

03教材習題答案

根據文末留言的要求,考慮到初三上高一學生預習的需要,這裡提供教材的練習、習題及複習參考題等等習題答案,可能有錯漏,僅供各位學生朋友參考。

教學研討所選素材大多來自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人教網等權威網站,由陽光備課整合,僅供各位老師參考,各部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全文到此為止。整理不易,如果喜歡,請轉發到朋友圈。

免責聲明

陽光備課整合,各部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向作者致謝!摘錄、轉載,是想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師儘快熟悉新教材做點事,僅此而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教學研討|集合的全集與補集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全集的意義.(2)理解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2.過程與方法通過示例認識全集,類比實數的減法運算認識補集,加深對補集概念的理解,完善集合運算體系,提高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補集概念的形成與發展、理解與掌握,感知事物具有相對性,滲透相對的辨證觀點.(二)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補集概念的理解;難點:有關補集的綜合運算.
  • 考編考點 | 16-補集與集合的綜合運算知識梳理
    一、要點合集要點一 簡單的補集運算例1(1)設全集U={1,2,3,4,5},集合A={1,2},則∁U A等於()A.{1,2}  B.{3,4,5}C.{1,2,3,4,5}  D.{1,5}  (2)
  • 教學研討|6.1平面向量的概念(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 向量是近代數學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具有物理背景和幾何背景.向量是溝通幾何與代數的橋梁,在數學和物理學科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用向量語言、方法表述和解決現實生活、數學和物理中的問題,能提升數學運算、直觀想像和邏輯推理素養.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幾何表示,相等向量和共線向量的概念.
  • 考編專業梳理 | 9-補集與集合的綜合運算知識梳理
    一、要點合集要點一 簡單的補集運算例1(1)設全集U={1,2,3,4,5},集合A={1,2},則∁U A等於()A.{1,2}  B.{3,4,5}C.{1,2,3,4,5}  D.{1,5}  (2)
  • 教學研討|2.2.1對數與對數運算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內容解析本節課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1(必修)》中第二章第二節內容,屬於單元教學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指數的相關內容,對於數的研究思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數是在指數基礎上定義的一種新數,所以這節課既是對指數的概念、運算性質、指數函數的深化與理解,又為學習對數函數打下基礎。
  • 看懂這4道題,集合的運算補集,你從此不會再有疑問
    高考數學複習,看懂這4道題,集合的運算補集,你從此不會再有疑問。補集需要理解兩方面的內容:1、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和集合A的補集中的所有元素放在一起組成的集合恰好是全集U;2、全集U中除去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剩餘元素組成的集合正好是集合A的補集;全集U中除去集合A的補集中的所有元素,剩餘元素組成的集合正好是集合A。第1題U中A的補集:全集U中除去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剩餘的元素組成的集合。
  • 高中數學精講集合的基本關係及運算(附經典例題解析)
    【學習目標】1.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一些給定集合的子集.在具體情境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義.2.理解兩個集合的交集和併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交集與併集.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要點梳理】1.
  •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指導:容斥問題求交集、補集和全集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指導:容斥問題求交集、補集和全集 2018-08-02 09:26:21|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教學研討|1.2.2 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公式及導數的運算法則
    二、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函數的和、差、積、商的求導法則(2)能綜合運用導數公式和導數運算法則求函數的導數(3)能運用複合函數的求導法則進行複合函數的求導三、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教學重點:(1)掌握導數公式和運算法則;(2)利用公式解決切線問題;如何突出:通過應用來記憶公式
  • 教學研討|2.3.1冪函數
    研討素材一一、學科領域:高中一年級新人教A版必修1數學二、學生特徵:學生通過對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如何去研究一類函 數的方法,下面要進一步學習一種新的函數教學媒體: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五、教學過程 :研討素材二一、教材內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課選自人教A版教材《數學(必修1)》2.3冪函數。
  • 教學研討|3.1.2 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
    研討素材一1教學目標本節課要求學生掌握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的定義和運算率,了解共線向量,共面向量的意義,掌握它們的表示法,並能理解共線向量和共面向量的定理及推論,並能應用它們來證明空間向量的共線和共面問題
  • 教學研討|集合的併集和交集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兩個集合的併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併集和交集.(2)能使用Venn圖表示集合的併集和交集運算結果,體會直觀圖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3)掌握的關的術語和符號,並會用它們正確進行集合的併集與交集運算。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實例的分析、思考,獲得併集與交集運算的法則,感知併集和交集運算的實質與內涵,增強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 集合的基本運算,併集交集有點難,老師:數形結合思想一用就會
    集合間的基本運算就是要對併集、交集以及補集類題目進行靈活應用,題目難度倒也不大,就是對細節的要求比較多,需要大家注意空集以及會將題目進行集合間基本關係的轉化一,知識清單例題一對於集合的運算,我們首先要看清楚集合的代表元素是什麼,弄清是數集還是點集,將集合化簡
  • 高中數學必修1——集合知識點歸納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徵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描述法 (3)Venn圖(維恩圖、韋恩圖、文氏圖):畫一條封閉的曲線,用它的內部來表示一個集合, 維恩圖可以直觀的表示集合之間的相互關係。
  • 教學研討|2.1.2 求曲線的方程
    研討素材一一、三維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求曲線的軌跡方程的基本步驟;(2)會用直接法求一些簡單曲線的方程。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例題設疑、探究、求解、交流、 展示、修正、完善的系列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數學抽象、數學建模、邏輯推理的數學學科素養。 (2)通過追問、反問、變式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個人品質。
  • 數學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冊第一章集合的概念
    《集合的概念》課標解讀教材分析本節的主要內容是集合的概念;元素與集合的關係;集合中元素的基本性質;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集合作為簡潔、準確地表達數學內容的基本語言,是整個高中數學內容學習的基礎本節的內容比較基礎,在考試中經常作為題目的一部分與其他知識一起考查其中元素與集合的關係
  • 2011年數學高考總複習——集合
    2. 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3. 理解兩個集合的併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併集與交集;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  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能使用韋恩圖(Venn)表達集合的關係及運算.
  • 高一數學第一次月考內容複習之集合的交集併集與補集
    這次課程我們來為大家複習一下集合中的交集和併集,還有補集,到底考試的時候是怎麼進行考察的呢?基本概念只有兩個集合以上才能進行交集,併集和補集的求解,一個集合不會進行交集,併集和補集的運算。交集:顧名思義,指的是兩個集合之間都有的部分。
  • 教學研討|2.2.1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第一波)
    研討素材一一、教材分析解析幾何是數學一個重要的分支,它溝通了數學中數與形、代數與幾何等最基本對象之間的聯繫.本節課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選修2—1第二章第一節《橢圓及其標準方程
  • 第二期高中數學集合專題複習基礎篇2
    交集即為兩個封閉曲線重合的部分;併集即為兩個封閉曲線加起來的全部;補集則為大集合(全集)中完全去掉小集合後的部分。當以韋恩圖為載體來出題時,一般會涉及交並補三種運算中的兩種或三種,不會單一考一種算法。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是集合B中去掉集合A與集合B的交集後剩下的部分,即求兩個集合交集相對於集合B的補集,先求交集,再從集合B中去掉交集即可,易求得交集為{3,5},把{3,5}從集合B中去掉以後,得答案為{2,7}。當然,這題還有其他思路可以解題,同學們開動大腦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