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騫愛榮教授課題組參加中國力學大會-2019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9月2日電(胡麗芳)8月25日至28日,中國力學大會-2019在杭州召開,生命學院骨代謝研究室騫愛榮教授和胡麗芳助理教授參加了此次會議。「中國力學大會」是我國最具規模的綜合性力學學術會議,創建於2005年,每兩年舉辦一次,目前大會已成功舉辦7屆。
-
水生所科研人員參加中國藻類學會九屆二次會議---中國科學院
11月30日至12月1日,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藻類分會第九屆二次會議暨第十九次學術討論會在浙江寧波召開。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相關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共89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本次會議共有大會報告10項,分會場報告或專題報告140餘項,牆報展示超過200項。
-
物理伯苓班參加中國物理學會2018年秋季學術會議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餘華)近日,2017級物理伯苓班同學赴大連理工大學參加中國物理學會2018年秋季學術會議,學生們觀摩了大會邀請報告、分會場專題報告、海報展示和相關期刊投稿講座等活動,與參會師生進行了熱烈的學術討論和交流。此次活動旨在拓展學生科研視野,為物理伯苓班同學在二年級時選擇國內外科研導師創造條件。
-
參加學術會議需要進行哪些準備
每個人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早期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否應該參加學術會議?隨即還會接踵而至一系列問題:我有哪些值得展示的東西?我是否可以直接介紹文獻綜述或者理論框架?還是說等我的案例研究有了初步結果再參加?也許最好先參加幾個研討會和研究生會議,獲得在同齡人面前演講的經驗,然後再參加高級學術會議?
-
對初次參加國外學術會議的人有哪些建議
選擇合適的學術會議 參加學術會議目的是為了交流,如果沒有給你地方展示學術成果的會議,去了也沒用,因此在學術會議選擇上要選擇有偏向成果展示的會議。 如果你沒有方向,可以尋求導師幫助,聽取意見。 初次參加學術會議,選擇能夠頻繁發言的小型學術會議,能提高社交能力,鍛鍊自我。
-
我校師生參加2019年中國力學大會學術會議
8月25日至28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薛長國博士團隊的3名師生在杭州參加了由中國力學學會和浙江大學主辦的2019年中國力學大會(CCTAM-2019)。 薛長國在MS59實驗力學先進測量方法、技術與應用分會場作了題為《基於玻璃透射掃描的新型微梁陣列系統設計》的學術報告。
-
信陽師院兩位教授參加中日雙邊生物數學會議
中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10月17日至21日,第三屆中日雙邊生物數學會議在北京北海綠園會議中心召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比利時、埃爾及利亞等國家的1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貴州醫科大學師生受邀參加國內及國際學術會議
2018年8月24日至27日,第十六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在成都舉行,我校基礎醫學院和生物與工程學院師生參加。會議由國際暨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主辦,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承辦。
-
我國學者赴雪梨參加第18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
第18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在雪梨召開 第18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於2010年6月20日至6月25日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召開。從2009年開始,國際投入產出會議每年舉行一次,上一屆會議於2009年7月在巴西聖保羅舉行。 本次會議共持續6天,共計有來自26個國家的百餘位學者應邀參加了此次會議,並在大會中做了精彩報告。大會共計收到各國學者提交的148份摘要和106篇全文,目前這些論文已經可在IIOA網站(http://www.iioa.org/)下載閱讀。
-
臺灣地區大學生國際選美得獎 穿熱褲露修長美腿
臺灣地區大學生國際選美得獎 穿熱褲露修長美腿 2014年08月14日 09:55: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變化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綠會代表參加會議...
城市是中國碳排放控制的核心,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對於2030年前全國實現碳達峰具有重要影響。12月29日,中國綠髮會國際部代表在線參加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變化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此次會議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變化分會聯合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氣候變化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辦,圍繞「中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的主題展開探討和交流。感謝主辦方的精彩組織和主辦。筆者總結了此次會議的學習筆記和心得(僅代表筆者個人角度)。上午的幾位專家們的報告都非常精彩。先說「同」的部分。
-
省環科院參加2020年度安徽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絡網工作會議
1月7日至8日,由安徽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絡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辦,黃山學院承辦的「2020年度安徽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絡網工作會議」在安徽黃山召開。本次會議圍繞「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主題,旨在提升我省基金項目的申報質量。
-
諾貝爾文學獎明日揭曉 村上春樹竟然不是得獎頭號熱門候選人
去年,諾獎頒給音樂人鮑勃·迪倫引發很多爭議,尤其一開始迪倫拒絕承認他得獎,最終也沒參加授獎儀式,讓瑞典學院非常尷尬。而再之前2015年,白俄女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因非虛構寫作得獎也引起過不小的爭議。據推測,對近年劍走偏鋒的諾獎來說,今年的結果或許會相對安全。目前,在全球最大規模博彩公司「英國立博」(Ladbrokes)的得主預測榜上,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排在第二位。
-
美國極力阻撓, 中國科學家照樣得獎!
戚發軔院士是我國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中國知名空間技術專家和衛星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他多年來為中國空間技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國際宇航界與中國在航天領域合作打下了基礎。
-
中國為什麼沒有參加1980年的蘇聯奧運會?蘇聯自己作的
在奧運會開始前兩個星期,因為本屆國際奧委會試圖製造「兩個中國」,中國便做出了不參加的決定。再加上等因素的影響,這場奧運會僅有67個國家參加,運動員人數也從原先的4925人下降到了3342人。然而這卻並非現代奧運史上最悽涼的一屆奧運會,遭到最大規模抵制的,是蘇聯於1980年舉辦的莫斯科奧運會。
-
陳求發主持召開遼寧省委專題會議 聽取參加全國兩會準備工作情況匯報
原標題:陳求發主持召開省委專題會議 本報訊 記者楊忠厚報導 5月13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主持召開省委專題會議,聽取省人大關於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工作安排情況和省政協關於住遼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籌備工作情況匯報,研究做好參加全國兩會各項準備工作。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夏德仁出席會議。
-
諾貝爾獎得獎之作都發表在什麼雜誌上
金冬雁 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和化學獎的得獎之作都發表在什麼雜誌上呢?當然CNS是少不了的,確實有不少得獎佳作都刊登在Cell、Nature、Science上。推崇CNS、重視雜誌的IF(影響因子),不見得完全錯誤或沒有意義。
-
青教中心組織參加第一屆全國極端力學學術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0月20日電(杜映 周生喜 李霓 攝影記者 郭友軍)為提高航空學院青年教師對學術前沿的認識,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國內外前沿科技和熱點科學問題,航空學院青年教師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青教中心」)於2020年10月17-18日,組織青年教師參加了由中國力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專業委員會主辦
-
張大春:莫言得獎實至名歸 見證文學內強悍的政治態度
鳳凰網文化訊 單從作品而論,臺灣文壇鹹認莫言得獎「實至名歸」。麥田發行人塗玉雲指出,從作品的成熟、題材的豐富多變,到作家本身的知名度與讀者的廣度,莫言堪稱華文文壇第一人。作家張大春特別指出,莫言的寫作形式與題材「不依附時潮」、其縱橫變化「超過時髦論述」,「見證文學內在真正強悍的政治態度」。
-
中國力學學會學術會議招標公告
各會議會展相關行業機構:中國力學學會現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對「中國力學大會-2021」項目進行招標,邀請各相關機構參與此次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