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早期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否應該參加學術會議?隨即還會接踵而至一系列問題:我有哪些值得展示的東西?我是否可以直接介紹文獻綜述或者理論框架?還是說等我的案例研究有了初步結果再參加?也許最好先參加幾個研討會和研究生會議,獲得在同齡人面前演講的經驗,然後再參加高級學術會議?
這些疑慮是完全正常的,我們都經歷過。但根據我的經驗,越早參加高級學術會議越好。因為你在這些活動中會學到很多,收穫很多,所以不要推遲到博士生涯後期才參加。當然,在會議上有所展示非常重要。如果你沒有明確可展示的內容,就不要去。但哪怕你只有文獻綜述,理論框架或一些假設都是可以參加的。你可以寫一篇摘要試試。能夠寫出吸引與會人員眼球的摘要是一項重要技能。你需要儘早開始訓練。
另外一項重要技能是為大型學術會議預先安排專家小組討論會,這個技能可以幫助你結識其他學者並增加你在學術界的知名度。你應該毫不猶疑地寫信邀請該領域的大人物參加專家討論。其中大多數人都會回應(這已經取得一定階段的 勝利了,因為他們會知道你的名字),一部分人甚至會接受你的邀請。如果你的專家小組或者摘要被接受了,請提前準備好演講,這樣你就可以利用會議時間去拜訪其他專家組或團隊。這一點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好參會機會,不要待在房間裡浪費時間。
通過觀摩別人的演講,你可以從中學到很多,能夠提高自己的技能和領域知識。參與他們的工作也很重要,你可以提出問題,也許還可以在專家組討論結束後去拜訪他們。和其他職業一樣,人脈在我們這個領域同樣重要。這就是應邀加入集體研究項目的方式,這些項目包括:編輯書籍、同行評審期刊的特刊或資助申請。
人脈也是在學術界找到工作的基礎。在履歷相當的情況下,選拔委員會很可能會僱傭他們已經認識並且相處融洽的人。雖然學術工作大部分是個人的,但也有其社會性的一面。
綜合以上因素,你需要克服恐懼,摒除懷疑,敢於在攻讀博士的早期階段參加學術會議,並且保持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如果你知道如何充分利用每次會議,收益肯定會大於成本。
學術會議是發展學術生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成熟的研究人員必備的經歷。與其他學者面對面交流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因為你或許一直在閱讀他們的相關文章,而現在突然有機會可以當面交流。你可以趁午餐時間或者喝咖啡的時候與他們交談。學術會議為人際關係、學習和發展提供了獨特的機會。但也可能是可怕的經歷,尤其是在一個人的學術生涯初期。
應對學術會議,需要培養適合自己的一套方式。以下是參加學術會議時可遵循的三條原則,供參考。
1.做準備
如果你在會議前一天晚上才寄出你的論文,那麼你一定會在學術界留下不好的印象。一旦你的論文被會議接受,就需要按照相關要求提前制定計劃,例如要在會議開始前一兩個星期提交或傳閱你的論文。必須確保你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論文。至少要在會議開始前幾天安排一些時間閱讀你所在專家組的其他論文,並了解你的評審主席和其他專家。
盡全力準備好演講。如果把你讀博期間的所有研究都安排在10分鐘內是不現實的。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安排演講內容(以及幻燈片)。你需要結合研究內容以及你希望通過演講向參會者傳達的信息。例如,你希望別人對你的研究感興趣嗎?你想得到一些方法或經驗選擇的反饋嗎?
練習演講並計時。做好充分準備會讓你更加自信,能夠向聽眾表明你認真對待他們,會讓你表現得更專業,並且關注聽眾的反應。
另外,除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還要考慮一下你希望通過出席會議達到什麼目的。你可以查看感興趣領域內學者的會議計劃。參加他們的演講,獲取更多知識。你甚至可以提前與某位學者聯繫,在會議期間一起喝咖啡或簡短交流。
2. 做自己
雖然從經驗豐富的參會者那裡學習技巧很有用,但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適應你的風格。了解自己的擅長領域,找到自己真誠的交流方式。
要表現得專業,但也不要怯於流露對研究的興奮感。最重要的是,不要不懂裝懂或故意炫耀。你也不希望給人留下狂妄自大的印象,聽眾會認為你無法傾聽或接受別人的建議。
3. 會做人
會議是一種社會互動,包括社交,傾聽,和學習。通過觀察他人,學習他們表達、交流和提問的方式。此外,如果你有時間,不要限制在本領域專家組內活動,你也可以拜訪其他小組。這有助於你在更廣泛的領域,尤其是跨學科領域中把握研究趨勢。這對於教學和指導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研究者往往不得不超越本領域開展研究。
不要誤以為你只是在會上展示自己的研究。作為學術界的一員,意味著你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參與廣泛討論。而觀眾只需表現出興趣並提出問題。我們都希望吸引觀眾,所以學者們要團結一致。此外,不僅要與你所在領域的"大人物"(比如教授)建立聯繫,還要與你的同行建立聯繫。這些人可以與你分享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與同行一起學習、交流並建立支持性人脈是必不可少的。
綜上所述,我能給你的最重要建議很簡單:享受會議過程。試著享受這些交流、參與和思維碰撞的時刻。到好玩的地方參加會議,結識許多有趣且聰明的人,無疑是整個學年的亮點之一。
特別聲明:本文為Editsprings艾德思(www.editsprings.com)原創文章,並由我司官方帳號在相關平臺進行統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抄襲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司獲取授權,並註明詳細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