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次參加國外學術會議的人有哪些建議

2020-12-05 騰訊網

1. 選擇合適的學術會議

參加學術會議目的是為了交流,如果沒有給你地方展示學術成果的會議,去了也沒用,因此在學術會議選擇上要選擇有偏向成果展示的會議。

如果你沒有方向,可以尋求導師幫助,聽取意見。

初次參加學術會議,選擇能夠頻繁發言的小型學術會議,能提高社交能力,鍛鍊自我。

最好選擇與自己研究領域密切相關的會議。

不要選擇那些陌生的學術會議。

不要只根據會議地點來去參加的會議。

不要因為那段時間自己空閒而隨意選擇可以參加的會議。

2.申請專為學術會議設立的獎學金支持

申請院系、學校獎學金。

成為專業學會的註冊成員。

申請會議主辦方設立的獎學金。

申請校外慈善組織設立的獎學金。

3.登記註冊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

儘量在率先註冊結束前註冊(一般在會議開始前大約三個月左右),註冊費會相對便宜。

儘量提前寫好摘要以便能給導師和同事們閱讀、提出修改意見。

不要錯過提前截止期,一般提前截止期還和演說展示申請的截止時間一致,不要錯過申請演說展示的機會。

不要匆忙寫完摘要,匆忙提交,因為摘要是申請演說的關鍵。

不要忘記籤證,去海外參加國際會議一定一定要注意提前申請籤證。

4.參加學術會議前的準備

提前閱讀感興趣的研究相關文獻。

閱讀會議的摘要,以此為依據選擇感興趣的演講。

提前安排好自己日程安排表。

如果有非常感興趣的演講,先閱讀展示者的論文,並提前想好自己可以提出的問題。

準備好自己的演講,無論是演講還是海報都要準備。

不要把時間排得太滿。

不要過於關注自己的展示,充分準備是必要的,但不要只想著自己的展示而忽略學習和社交。

5.參加學術會議時的注意事項

準備文具,一支筆、一本筆記本是必須的(因為很有可能現場不讓拍照錄音)。

帶著問題聽講座,找機會提問。

參加海報會議,因為一對一的交流對新人來說可能更加有益,與此同時還可以尋找可以合作的對象以及未來想要加入的實驗室。

儘量不要海報會議參加到一半就跑出去,這樣是很不禮貌的。

在開會期間把手機調成靜音或者震動狀態。

6.社交問題

正裝出席,女士可適當淡妝。

積極向別人介紹自己,積極地與同儕交流。

7.其他

明確主題和議題。

了解清楚參加這次會議的主持人、發言嘉賓,他們在哪些領域有研究。

參會時間、地點、住宿、交通等。

相關焦點

  • 參加學術會議需要進行哪些準備
    每個人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早期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否應該參加學術會議?隨即還會接踵而至一系列問題:我有哪些值得展示的東西?我是否可以直接介紹文獻綜述或者理論框架?還是說等我的案例研究有了初步結果再參加?也許最好先參加幾個研討會和研究生會議,獲得在同齡人面前演講的經驗,然後再參加高級學術會議?
  • 國內學術會議被指漸成雞肋 部分會議變身旅遊-學術會議 雞肋 旅遊...
    本世紀初,我國學術交流活動逐漸跨入繁榮期,每年舉行的學術會議數以千計,與之相伴的則是一些學術會議泥沙俱下,偏離學術會議的本義。  天津大學一項專門針對經常參加學術會議的專家學者和學生的調查表明,只有38.89%被調查者對會議質量滿意,國內舉辦的國際會議質量相對較高,在很多人看來,國內的學術會議更是漸成「雞肋」。
  • 貴州醫科大學師生受邀參加國內及國際學術會議
    此次大會特邀8位國內外知名專家作大會報告和前沿報告,240人作專題報告,共350餘篇英文摘要,設22個專題分論壇進行充分交流與討論,更有企業衛星會、學術衛星會、女科學家論壇、科研生涯規劃系列講座、產業化等特色論壇,以及牆報交流、生物物理高新技術展示等活動。
  • ...團隊參加第一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ICCEBE 2019)
    本次大會由西南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以及英國赫爾大學聯合主辦,是第一次以中文為官方語言在國內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同時舉辦與會議同名的暑期學校,招收100名來自全國的優秀大三本科生。除此之外,創辦了國際期刊《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本次學術會議以建立全球華人合作和創新交流平臺為宗旨,主要分享清潔能源利用、人工環境能效提升及環境品質改善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參會代表1057人,來自全球205個單位,四位院士報告,海內外1083篇論文摘要投稿,30場專題研討會,10個口頭報告,6個海報展示,大會共413個報告。
  • 匯集國際首創或領先的創新成果——全國第七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
    2018年6月21-24日,全國第七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暨第六屆亞洲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即將在昆明召開。此次會議的亮點有哪些?本次大會的召開,將給中國近紅外光譜帶來怎樣的促進及影響?帶著這些問題,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本次大會的主辦方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長袁洪福教授。
  • 物理伯苓班參加中國物理學會2018年秋季學術會議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餘華)近日,2017級物理伯苓班同學赴大連理工大學參加中國物理學會2018年秋季學術會議,學生們觀摩了大會邀請報告、分會場專題報告、海報展示和相關期刊投稿講座等活動,與參會師生進行了熱烈的學術討論和交流。此次活動旨在拓展學生科研視野,為物理伯苓班同學在二年級時選擇國內外科研導師創造條件。
  • 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在廣州舉行—新聞—科學網
    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現場 曾曉峰/供圖 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中國物理學會液晶分會主辦,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於 9月18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吸引了超過450位國內外顯示領域著名專家、學者、青年才俊參加。
  • 青教中心組織參加第一屆全國極端力學學術會議
    西工大新聞網10月20日電(杜映 周生喜 李霓 攝影記者 郭友軍)為提高航空學院青年教師對學術前沿的認識,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國內外前沿科技和熱點科學問題,航空學院青年教師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青教中心」)於2020年10月17-18日,組織青年教師參加了由中國力學學會女科技工作者專業委員會主辦
  • 「匯聚、碰撞、變革」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在廣州舉行
    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在廣州舉行南方網訊(記者/柯丹潔 通訊員/曾曉峰)9月18-20日,「2020中國顯示學術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和中國物理學會液晶分會聯合主辦,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本次會議旨在交流前瞻性的顯示新技術及發展趨勢,探討在新形勢下中國新型顯示的健康發展之路,吸引了超過450位國內外顯示領域著名專家、學者、青年才俊參加。
  • 自動駕駛領域頂級會議有哪些?
    自動駕駛領域頂級會議有哪些?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1 09:42:22 自動駕駛領域頂級會議有哪些?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
  • 我校師生參加2019年中國力學大會學術會議
    8月25日至28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薛長國博士團隊的3名師生在杭州參加了由中國力學學會和浙江大學主辦的2019年中國力學大會(CCTAM-2019)。    薛長國在MS59實驗力學先進測量方法、技術與應用分會場作了題為《基於玻璃透射掃描的新型微梁陣列系統設計》的學術報告。
  • Molecular Plant第三屆編委會會議暨學術報告會在上海召開
    出席會議的國外編委有Xingwang Deng、Peter Gresshoff、Zhenghui He、Joerg Kudla、Chentao Lin、Sheng Luan、Bernd Muller-Rober、David Ow、Natasha Raikhel、Sudhir K.
  • 在國外留學,中國學生都有哪些不容易意識到的「壞習慣」?
    無論你的心情如何,適應國外的留學生活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既然我們到了國外的大學,就要改變過去的一些學習生活觀念,逐漸融入西方的課堂和教育模式才能取得高分。 而如此無奈的困境究其原因往往有:(1)學術知識和自己的論點無法清晰用英語表達;(2)在從眾心理作祟下,跟隨大流一起說中文。 小建議: 作為留學生,最重要的就是打破語言的障礙,勇敢跨出第1步:無所畏懼,大聲說英語。
  • 校長張希:學術會議中的提問藝術
    校長張希:學術會議中的提問藝術 2020-12-21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
    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等標題對此進行了報導。 9月7日晚,《中國科學報》聯繫了西安交通大學,但出於尊重學生個人的意願,校方表示已婉拒媒體的一切採訪。 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一建議來自孫光宇所在的電氣學院。但這一建議究竟來自導師、學院,還是學位委員會,經歷了哪些程序,並沒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 科學網—國外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措施與借鑑
    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防治學術不端問題上已經有比較豐富的經驗,本課題希望通過對國外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措施進行研究,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鑑。但本課題不討論涉及科學本身的倫理價值問題,只從科學研究的基本準則和管理入手探討如何防治學術不端行為。
  • 國際學術會議按慣例使用英語 漢語將淪為科學看客?
    在中國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為什麼要排斥漢語其實,200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開幕當天,三位科學家(包括數學家丘成桐)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面對6000多聽眾的演講,也都未設同聲傳譯,使用的都是英語,多數聽眾包括一些從外地趕來的大學生,表示沒有聽懂多少(這自然有英語水平問題,也有專業水平問題)。
  • ACM計算經濟學會議現場速報:偏理論的學術會議,如今開始擁抱應用...
    ,是計算經濟學領域最權威的學術會議,由 ACM 特殊興趣學組 SIGecon 於 1999 年主辦,至今已經走過了 18 年。南洋理工大學的安波博士在朋友圈內如是評價道:「在MIT參加EC'17,Keynote speakers包括UPenn的Michael Kearns和MSR的Jennifer Chayes。姚先生有一篇獨立作者的文章。
  • 【物理科研】較全的國外學術論文網站與常用的學術搜尋引擎 !!
    原標題:【物理科研】較全的國外學術論文網站與常用的學術搜尋引擎 !! 較全的國外學術論文網站與常用的學術搜尋引擎!!進入網頁以後,可以看到他有三個功能,driectorywebarticle,其中article對我們很有幫助,你可以嘗試輸入你要找的文章,會有很多發現的!
  • 中國力學學會學術期刊指導委員會第2次工作會議紀要
    2020年11月13日,中國力學學會學術期刊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指導委員會)召開第2次工作會議。本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實施方案包括六方面:加強制度建設,提高辦刊質量;立足學術前沿,提升學術水平;豐富期刊欄目,加快出版速度;發揮編委作用,實現專家專刊;爭取國外稿源,擴大國際影響;利用網絡資源,加強期刊宣傳。《力學快報》主編何國威院士介紹期刊戰略目標、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分別為辦成力學界PRL;增加國際影響力,進入Q3區;進入SCI。措施為充分發揮編委會的作用,編輯部要落實編委會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