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地胡椒、球子草、小拳頭。
識別特徵:(1) 一年生伏地草本,長8~20釐米,多分枝。莖稈細匍匐,著地後生根,有小毛,揉之有辛辣味。
(2)葉互生,倒披針形,長1~2釐米,邊綠上部有疏鈍齒,無柄。
(3)頭狀花序腋生,球形,花黃色,全為管狀。
世紀中草藥原創
生長環境:喜生於稻田、 溼潤草地或窪地。我國各省均有分布。
採集加工:藥用全草, 春夏可採。洗淨,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辛溫。通竅散溼,祛風消腫。
主治用法:(1)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常作成軟膏劑。即將鵝不食草研為細粉,加少許冰片或薄荷,作成10%凡士林軟膏,塗鼻黏膜。
(2)百日暖,瘧疾。
(3)風溼性腰腿痛。
(4)跌打骨折,毒蛇咬傷。 每用幹品1~3錢,或鮮品3~5錢,水煎服。外用鮮品搗敷跌打扭傷及蛇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