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下田,農民上岸。黃陂區玉枝村胡興咀灣的村民們,到了秋季收割稻穀的時間再也不用彎腰割稻子了,在開闊的土地上使用了農機器械,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輕鬆地收割勞作。
在這一片豐收和喜悅的地方,我們看到的是無窮無盡的廣闊天地,風吹稻浪,感受著空氣中被收割過後還殘留著的青草般味道。成片的稻田將不復存在,稻子從稻稈走進糧倉,白淨的新米,也將陸續走進武漢市民的餐桌。
金黃色的稻穗,把稻稈壓低了頭,走進稻田之中,如在金黃色的海洋中暢遊。不同於春的璀璨與夏的絢爛,秋天的稻田斑斕得仿佛一幅幅油畫。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片金黃。要問秋天最美的風景,一定是這豐收的稻田。
如果不是正在收割的適合,我更想趁著陽光,躺在稻浪上,沐浴著午後的陽光。再聽聽李健的《風吹麥浪》,感覺非常的應景。
飽滿的稻穗迎風搖曳,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響起,收割機開始有序收割。大自然將時間化為畫筆,以雨露陽光為墨,以地球為畫板,勞動人民則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家,他們造就了很多閃閃發光的作品,稻田就是其中之一。
稻田旁的灣子裡,非常地安靜,灣子是武漢話裡面對村裡面的自然村的一種表述,是在行政村之下的自然村落。胡興咀灣,這裡也被稱作農機小鎮。
無論是美麗鄉村建設,還是更高層面的鄉村振興,發展的動能始終蘊藏在土地裡。灣子裡的土地和房子被流轉,用來整體打造農機小鎮的概念,集美麗鄉村、美麗民宿、美麗農家樂於一體,讓遊客來得了,住的下,吃得好。
村莊得有水,不管是溪流還是小河,有水的村莊才是有靈魂的。那山,那人,那狗,新舊建築的視覺衝突,才有如今幸福生活的一個對比。
通過對民居與當地自然、人文環境渾然一體,通過舊物利用和空間設計,就能滿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閒度假需求。農機小鎮的項目又流傳了更多村民空閒的房屋打造了既有設計美感,又保留了鄉土元素的精品民宿,以期待吸引更多遊客入住。
曾經的這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有女莫嫁胡興咀,夏無油、冬無米」,也說明了胡興咀灣過去人多地少沒有水源灌溉的實際困難,在夏家寺水庫建成後,解決了曾經的灌溉難問題,胡興咀灣也徹底迎來了豐收。
但更因為有了水,村子裡的環境也得到了改變。美了村莊環境,也美了村民的心。坪壩的角落裡散放著健身器材,兩個小朋友圍著曬好的紅薯片正在跑來跑去。半是曬秋,半是豐收,但確實是值得慶賀的時節。
太陽逐漸落了,村民家裡也開始升起嫋嫋炊煙,看到窗戶裡的燈光,很期待著村民家裡做的家常菜,黃陂是個美食的城市,黃陂的鄉村也是美食的樂園,豆絲、三鮮、藕湯,都挺好吃的。灣子馬路對面有家農家樂,經濟實惠、食材新鮮,真心推薦。
到了傍晚,灣子裡又呈現出另外一種景象,民居上很多的牆面都有繪畫,把每一個牆面變成一幅作品,用創意手繪改善外觀,讓灣子的牆更美起來。
這邊民宿兩個大臥室幾百元的價格,完全適合一家三口乃至兩家人來一起遊玩,周末的時候價格會上浮一些,不過還好,花的這份錢本就是為體驗這種鄉村慢生活而來的,也適合帶著老人孩子,讓老人多一份回味,讓孩子多一份和大自然的接觸。
在古樸的紫砂加持下,激發出紅茶最獨特的味道。茶湯紅鬱透亮,茶盞邊縈繞著純正厚重的香氣。美女在房間裡品茶看書,也是一種怡然自得。
為胡興咀灣農機小鎮打call,周末有空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