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類學家吳汝康獲小行星命名
「8月7日晚,我們將望遠鏡對準寶瓶座時,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當時它離我們2.11億公裡。」他說,後續得到了基特峰天文臺、萊蒙山巡天、泛星計劃等望遠鏡的多次觀測證實,並進一步算出了它的精確軌道,完全符合國際上新小行星獲得永久編號所需要的條件。因為,國際小行星中心於2012年給予這顆小行星國際永久編號,並確認紫金山天文臺擁有該天體的發現命名權。
-
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新華社記者胡喆 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是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 實際上,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此前已有不少,從古代的祖衝之、張衡,到當代的錢學森、袁隆平……科學家精神宛若繁星閃耀夜空,以此殊榮來表彰和紀念具有很深的意義。小行星命名的規則有哪些?又有哪些中國科學家的名字成為小行星的星名? 按照國際規定,漫天的恆星只能用星座及其數碼表示,只有太陽系中小行星才能由發現者提出命名。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商標立刻被搶註,遭搶註的衛星居然這麼多
>雖然「天問一號」商標遭到搶註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的嫦娥系列不得不說,這樣的商標搶註行為讓人厭煩的同時又感到無奈商標搶註,好比你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當一朝成名後,卻被別人輕鬆獲取。記得富士康與比亞迪之間就有著一場死磕到底的較量,如果你也有心情死磕,為什麼不在別人商標搶註之前就把自己的商標保護好?為應對商標惡意搶註行為,權利人要建立商標「防火牆」,不但要防止商標被惡意搶註,而且在遇到商標惡意搶註時更需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積極應對。
-
小行星命名:那些名字是咋上天的
「行星和衛星有以神話中的神靈命名的傳統,於是當時的天文學家就商定,小行星的命名也沿用這個傳統,並且應該是女性神靈,同時規定命名權歸發現者。在此之後,這一發現者和發現者所屬機構持有命名權的小行星命名法則就被後世保留並繼承至今。」李競說。 到了19世紀下半葉,天文照相方法興起,小行星觀測的效率大增,到19~20世紀之交,已發現的小行星總數已達500個。
-
天文學家發現首顆無家可歸的流浪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首顆無家可歸的流浪行星! 研究人員發現一顆沒有恆星重力羈絆的行星在太空中流浪
-
以塔吉克人命名的那些小行星
根據她的說法,只有在國際天文聯合會的批准下,才能為小行星命名。並沒有一定將小行星的發現者的名字定義為該行星的名字。 「小行星的名字,主要是用在任何科學領域做出貢獻的人的名字來命名。因此,在很久以前發現的編號為24533號小行星,在2014年,使用了我的名字來命名。
-
國際小行星委員會命名一顆小行星為「吳汝康星」
吳汝康星國際命名公報及相關賀信賀電。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吳汝康星國際命名公報及相關賀信賀電。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為紀念古人類學家吳汝康院士,國際小行星委員會已將國際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小行星是怎麼命名的呢?談談小行星起名的事
對於一些天體星球,我們總會聽到一些很複雜的名字,不懂的人看起來就像是一串亂碼,如:Kepler-425,257248號小行星等等。還有一些用人名或者組織地區來名命的小行星,如:周杰倫星,中國科學院星,北京星等等。那麼這些小行星的名字到底是怎麼確定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行星是怎麼命名的。
-
為何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新華社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是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實際上,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此前已有不少,從古代的祖衝之、張衡,到當代的錢學森、袁隆平……科學家精神宛若繁星閃耀夜空,以此殊榮來表彰和紀念具有很深的意義。小行星命名的規則有哪些?又有哪些中國科學家的名字成為小行星的星名?按照國際規定,漫天的恆星只能用星座及其數碼表示,只有太陽系中小行星才能由發現者提出命名。
-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8月31日上午,「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行。吳汝康(1916-2006)是研究中國出土人類化石的第一位中國體質人類學家。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
圖據人民日報客戶端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命名儀式9月8日在北京舉行。
-
「吳偉仁星」小行星獲命名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100光年外的流浪星球或是褐矮星
這個孤獨的流浪天體編號CFBDSIR J214947.2-040308.9,它最早是在2012年被發現的,最初它被歸類為一顆流浪行星,這種行星並不像通常意義上的行星那樣是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的,而是圍繞星系的中心運行。然而,最新的研究認為,這顆天體可能並非一顆行星,並且它也比我們此前設想的更加「孤僻」。
-
唐敖慶先生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文/攝 張宏偉】在唐敖慶先生誕辰105周年之際,浩瀚星河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11月18日,「唐敖慶星」命名儀式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舉行,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18914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唐敖慶星」。
-
劉德華、張國榮被命名小行星,原來林青霞、金庸也是小行星名
最近,在7月出版的《小行星通告》中,不僅新增了45顆中文小行星名稱,其中還有4顆小行星是以中國明星的名字命名的。這四位明星分別是劉德華、古天樂、張國榮和梅豔芳。他不僅在10年間捐建了上百所學校,捐助金額也超過3千萬,甚至,他曾在一年內捐建了17所學校,有如此善行的古天樂,被命名為小行星的名字,也非常有意義。而張國榮和梅豔芳,作為殿堂級的歌星、影星,雖然都已經離開了我們,但用他們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無疑是粉絲懷念他們最好的方式。其實,對小行星的命名,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281880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281880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國家航天局: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熱愛祖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第41981號小行星獲名「姚貝娜」 揭秘小行星命名由來
小行星命名由來據悉,小行星是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根據發現者意願進行提名,並經國際組織審核批准從而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由於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夠獲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
-
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命名儀式9月8日在北京舉行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吳偉仁提出嫦娥二號「一探三」技術方案,主持實現了國際首次用一顆衛星對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點和4179號小行星等多目標探測,開闢了深空探測新領域,使中國成為第三個對日-地拉格朗日L2點和小行星探測的國家。據介紹,吳偉仁高度重視並主持開展我國深空探測發展戰略研究和規劃論證工作,目前,正致力於推動探月工程四期、月球科研站等工程規劃論證工作。
-
紀念中國科學家,31745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國際小行星的命名是永久性的榮譽茫茫宇宙,繁星燦爛,小行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比大行星小的天體,大多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繞日運行。按照國際規定,漫天的恆星只能用星座及其數碼表示,只有太陽系中小行星才能由發現者提出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