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驅雙饋風電技術路線鹿死誰手

2020-12-05 中化新網

33次閱讀

作者:王穎春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10年09月07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2010年9月2日,金風科技召開股東大會,正式通過將公司原5.0MW機組研製項目容量升級至6.0MW的議案。近幾年,隨著國內風機大型化趨勢的升級,業內對於直驅與雙饋技術孰優孰劣的討論也更加激烈。目前,國內以直驅技術為代表的企業主要是金風科技和湘電風能,以雙饋技術為代表的企業主要為華銳風電,業內人士分析,這兩種技術的最終走向,將直接決定上述企業的經營業績。


       6兆瓦風機成國內最大


       按計劃,金風科技將於2011年完成6.0MW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的總體設計及零部件詳細設計,2012年6月底前完成首臺樣機安裝。目前,6兆瓦風機為國內最大風機機組。


       記者了解到,6.0MW機組採用的永磁直驅技術與金風科技已經進行小批量化生產的2.5MW機組技術路線基本相同。這項技術,也是被眾多第三方認可的海上風電技術的大趨勢。


       2007年,世界上只有金風科技和德國的ENERCON公司生產直驅風機,而近年來隨著機組容量增大,同時電網對於風電併網的要求日趨嚴格,直驅技術尤其是永磁直驅技術的性能充分展現出對電網的友好性,風電巨頭西門子、GE等公司也紛紛涉獵永磁直驅領域。


       摩根士坦利在其亞太區風力發電研究報告中稱:直驅風力發電機在海上風電市場中具有競爭優勢,因為減少的齒輪箱維護成本超過了增加的初始投資成本。同時為了解決沒有了齒輪箱,技術上會增大風機重量和體積的問題,引入了永磁技術,永磁直驅技術還具有自身勵磁的優勢,大幅降低電能損失,可以提高總體效率3-5%。


       彭博新能源財經在其近期風電研究報告中也明確表示,未來海上大風機5.0MW及以上將向直驅永磁方向發展。


       直驅雙饋鹿死誰手


       目前,國內風力發電機主要分直驅與雙饋兩種技術路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秘書長祁和生認為,直驅技術由於沒有齒輪箱會因此會減少故障率,對於海上風機而言,沒有齒輪箱也減少了潤滑油洩漏汙染海面的危險。


       湘電風能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和雙饋機型相比,直驅風機採購成本每千瓦也就高個70-80元,但在發電量和維修量上,卻優勢明顯。


       但直驅技術也並非沒有短板,發電機散熱與機頭載荷,就是困擾直驅技術的兩大問題。由於直驅機組機頭重量過重,會導致機艙和輪轂的聯合處的磨損。儘管省去了齒輪箱,但機身更大,所用鋼材也將更多。


       而雙饋作為經歷過長時間檢驗的成熟技術,一直被維斯塔斯、華銳等企業所青睞。


       維斯塔斯(中國)產品經理薛一景表示,維斯塔斯之所以一直採用雙饋技術,主要原因是直驅技術還有待成熟,可靠性還有待檢驗。目前歐洲幾個大型海上風電場,使用的都是雙饋技術。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維斯塔斯機型採用雙饋技術,一個重要原因是歐洲風速穩定,沒有風沙,而且電網穩定,對諧波容忍程度高,加上齒輪箱確實質量過硬,所以沒有採用直驅的動力。


       曾經有業內人士拿顯像管電視與液晶電視比喻雙饋與直驅技術,認為直驅將來對雙饋技術的替代,將不可避免。但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還不能說直驅就是風電機組的下一代技術,直驅技術的市場表現,至少還要幾年才能顯現出來。


       相反,這兩種技術正有逐漸融合之勢,目前國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生產兼顧兩種技術優勢的半直驅風機。業內人士表示,半直驅如果傳動和載荷做得好,可能兼顧直驅和半直驅的優勢,但如果結合得不好,其結果可能會正好相反。

 
 

相關焦點

  • 「直驅 VS 雙饋」 風機技術流派大比對
    隨著國家新能源發展線路的明確,風電行業的發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和期待。在風電技術的選擇方面,隨著國內風機大型化趨勢的升級,業內對於直驅與雙饋技術孰優孰劣的討論也更加激烈。今天我們就從發展歷史、運維情況、發展趨勢等方面來比對一下這兩種技術的特點。
  • 中電電機:公司風電領域專業生產雙饋異步發電機、永磁半直驅同步...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0月23日訊,有投資者向中電電機提問, 尊敬的懂秘您好在您百忙中還要打擾您一下,咱們公司生產的風電發電機,發電功率到MW級別沒有,公司有沒有研究創造新一代永磁風電發電機,緊跟國家規劃,緊抓14五風電機遇創造品牌產品打造頭部公司,感謝懂秘
  • 聊聊直驅和雙饋風力發電那些事兒
    最近北京風電展(China WindPower)正在進行中,是既上海光伏展、PCIM 展和工博會之後的又一個比較大的展會,只是地址不再是魔都,而是帝都,大家有機會的可以去逛逛。每個展會都會展現其主題相關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也是相關從業人員交流的地方;對於不同崗位來說,參展後的收穫不盡相同,感觸也不同。
  • 風力發電步入平價時代:半直驅將替代傳統技術路線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在國內大規模上馬風電項目的背景下,無數的開發商、整機商、零部件供應商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都想乘行業政策東風大幹一場,沒有技術怎麼辦?從國外引進。據不完全統計,此後最高峰時期,國內有11個整機商都引入了同一個公司的同一款機組, 1.5MW雙饋異步型機組。
  • 風電裝機強勢 變流器產業火速走紅
    從累計裝機來看,華銳、金風、東汽合計佔累計裝機容量的57%,其中雙饋機組華銳和東汽佔比36%,直驅機組的金風佔比21%。因此,綁定三大廠商的變流器企業在整機改造的過程中將充當不可或缺的角色。    從存量市場來看,直驅的裝機容量10.17GW,雙饋的是34.57GW。
  • 風電技改系列|風電業主必看:1.5MW雙饋機組4大核心器件,4個高發...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聚焦風電技改,我們是認真的。1.5MW雙饋機組這個佔據90%故障率的問題要重視;1.5MW水冷機組變流系統故障怎麼辦?一文教你讀懂技改關鍵!;純乾貨!一招破解1.5MW風冷機組變流器IGBT故障),本章節的技改分析我們將從1.5MW雙饋、直驅機組變槳系統展開,深入分析運行超過10年的變槳系統有哪些多發故障,以及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安全隱患。
  • 風電技改系列|注意!1.5MW雙饋機組這個佔據90%故障率的問題要重視
    在1.5MW雙饋機組中,變頻系統是機組核心系統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對發電機勵磁,實現風電機組輸出功率的控制和併網。據了解,在服役多年的今日,1.5MW雙饋機組的變頻器功率模塊採購成本高、變頻器濾波接觸器頻繁損壞、變流器故障等問題一再困擾著降本增效重壓下的風電業主們。
  • 沒有完美,只有迭代,「平價時代」下的風電行業發展路徑
    此後很多年,規範化發展後的風電產業風平浪靜,整機商們都基於自身現有的產品做「自我升級迭代」。作為出現時間最長,被最多整機商採用的早期傳統雙饋技術路線擁有國內最成熟的產業鏈,各家廠商基於規模化的邏輯持續降低風電整機成本,並逐步解決了早期設計的齒輪箱故障率高等技術困難。意在迭代雙饋技術路線的的直驅技術路線也開始進入其最好的時代。
  • 風電技術日趨完善 風電變流器呈現新的發展方向
    同時,風電技術也不斷完善和深入發展,並給風電變流器帶來新的發展方向。風電變流器是風力發電機組重要的能量變換環節,其功能是將電壓頻率、幅值不穩定的電能轉換為穩定、符合電網要求的電能。一般來說,風電變流器分為雙饋型和全功率型兩大類。其中,雙饋型變流器主要應用於雙饋型風力發電系統,而全功率變流器主要應用於直驅型風力發電系統。
  • 海上「捕風者」——7MW海上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完成組裝
    整體布局,不斷完善產品型譜早在「十二五」期間,中車株洲電機充分研判國內外風電發展形勢,大力推進以海上、海外風電業務發展為重點的「兩海」戰略,逐步建立了湖南株洲、江蘇鹽城、內蒙古包頭、新疆哈密、福建福清、江西南昌、廣東陽江等七大生產基地,形成了國內陸上區域全覆蓋、沿海區域輻射超過80%的風電產業格局。
  • 風電併網系統次同步振蕩頻率漂移問題
    風電併網系統的次同步振蕩現象具有頻率漂移的特徵。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北電力大學)、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王洋、杜文娟、王海風,在2020年第1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從風速變化影響模式間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釋了頻率漂移的原因。
  • 亞洲最大海上10MW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成功下線
    該機組是目前亞洲功率最大的海上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具有單機功率大,結構緊湊,轉矩密度大,抗失磁能力強,繞組溫升裕度大,電流諧波、電壓畸變小,振動、噪聲低等特點,榮獲鑑衡認證中心認證證書,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此次下線產品由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與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配套開發,再次見證了雙方海上風電領域的協同合作。
  • 10MW海上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在河口下線
    6月3日,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10MW海上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下線儀式在東營市的河口經濟開發區舉行,這是永濟公司探索更大功率等級電機核心技術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河口經濟開發區風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建設邁出了堅實一步。
  • 國金證券:湘電股份 直驅風機前景看好但估值已高(組圖)
    元;  即使全部業務以風電估值水平測算,公司2009年40倍和2010年35倍PE對應的估值區間在30.32~32.66元,目前股價基本合理建議持有;  當然公司風電部分的盈利預測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我們將密切跟蹤,及時調整盈利預測。
  • 變頻器在風電行業的傳動系統中被廣泛應用
    變頻器被廣泛應用在風電行業的傳動系統中,主要的兩個應用點是:連接發電機;應用於雙饋電機,起同向、同頻、同壓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大中型風力發電機組主要有兩種型式:一類是定槳距失速調節型,屬於恆速機型,一般使用同步電機或者鼠籠式異步電機作為發電機,通過定槳距失速控制的風輪機使發電機的轉速保持在恆定的數值,繼而使風電機組併網後定子磁場旋轉頻率等於電網頻率,轉子、葉輪的變化範圍小,捕獲風能的效率低;另一類是變速變距型,一般採用雙饋電機或者永磁同步電機,通過調速器和變槳距控制相結合的方法使葉輪轉速可以跟隨風速的變化在很寬的範圍內變化
  • 乾貨丨永磁直驅式風力發電工作原理
    所以一般雙饋風機的發電機額定轉速為1800r/min。而葉輪轉速一般在十幾轉每分。這就需要在葉輪與發電機之間加入增速箱。而永磁直驅發電機是增加磁極對數從而使得電機的額定轉速下降,這樣就不需要增速齒輪箱,故名直驅。2、直驅永磁技術趨勢對於永磁直驅發電機的磁極部分是用釹鐵硼的永磁磁極,原料為稀土。
  • 7兆瓦半直驅海上風力發電機在株洲批量生產
    紅網時刻株洲7月1日訊(通訊員 夏偉雄)6月30日,中國中車所屬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洲電機)為廣東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首臺7兆瓦半直驅風力發電機在株洲竣工下線。即日起,該款海上風力發電機將在株洲實現批量生產。
  • 大規模風電併網後有功調度與控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523.htm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技術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其中風力發電是目前除水電外的,最成熟、經濟效益最好的一種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隨著風電技術的發展和國家政策上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重視,我國風電事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 淺析丨風電併網有何電網影響?
    因此,風電併網運行對主電網運行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分析風電場併網對電網影響是風電事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同時也是電網部門安全、經濟運行的一個新課題。一、風力發電機的類型分析風電併網的影響,首先要考慮風力發電機類型的不同。不同風電機組的工作原理、數學模型都不相同,因此分析方法也有所差異。目前國內風電機組的主要機型有3種,每種機型都有其特點。
  • 乘風電裝機之東風 禾望風電變流器迎接新機遇
    自2007年10月起,國內首臺自主1.5兆瓦風力發電全功率變流器試製完成,拉開了我國在兆瓦級永磁直驅風力發電併網技術國產化的序幕。之後,隨著以禾望電氣(下文簡稱「禾望」)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民族企業的奮起直追,徹底改寫了國外企業在該領域壟斷格局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