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技改系列|注意!1.5MW雙饋機組這個佔據90%故障率的問題要重視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變流系統是風電機組的主要電氣系統,其作用是連接發電機與電網,將發電機輸出的非工頻交流電通過變流系統轉為工頻交流電,並輸送到電網上。其冷卻系統為變流櫃中的功率單元提供散熱,使功率單元的溫度保持在正常的範圍。

如今,已經服役多年的1.5MW機組變流系統存在網測溫度過高、變流櫃溼度大、變頻器模塊停產、變頻器濾波接觸器頻繁損故、變頻器信號傳輸不穩定等多方面的運行問題,這些問題輕則導致風電機組限功率運行,重則導致炸模塊、燒柜子等嚴重安全事故。

在1.5MW雙饋機組中,變頻系統是機組核心系統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對發電機勵磁,實現風電機組輸出功率的控制和併網。據了解,在服役多年的今日,1.5MW雙饋機組的變頻器功率模塊採購成本高、變頻器濾波接觸器頻繁損壞、變流器故障等問題一再困擾著降本增效重壓下的風電業主們。

雙饋風力發電系統結構圖那麼,針對上述問題,業內都有哪些解決方案?

案例一:國產化替代 實現變頻器功率模塊無縫替換

既然進口模塊採購成本高,我們是否可以考慮採取同樣品質的國產模塊進行替代?對此,北京金風慧能技術有限公司技改專家表示,其實國內業界早已將這個假設付諸於實踐之中。據了解,在對1.5MW雙饋機組變頻器模塊的替換產品設計上,國產產品功率單元尺寸和接口定義與原裝功率單元已做到完全一致。而且產品已經過嚴格測試驗證,各項性能指標滿足使用要求,技術與質量均已達到成熟化水平。

從設計圖到功率單元實物,自主研發產品尺寸和接口定義與原裝功率單元一致,且性能穩定可靠

可以說,國產化替代完美解決了進口功率模塊採購周期長,維護成本高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產化產品已經可以實現多個品牌的模塊替換。

此外,金風慧能在針對1.5MW雙饋機組的專項改造上,幾乎已經形成涵蓋絕大部分機型的濾波優化、變流器綜合治理等技改服務,有效降低變頻器故障率,保障機組安全可靠運行。

案例二:90%故障率!變流器溫度高、定子接觸器誤吸合解決方案

除了變頻器外,進口變流器也在1.5MW雙饋機組中應用廣泛。在夏季時,部分變流器高溫故障約佔變流器類全年故障率的90%左右,嚴重影響風電機組的安全運行。

變流器定子接觸器誤合是當前廣泛出現的問題之一。控制器程序紊亂或硬體損壞會直接導致風電機組在待機狀態下併入電網,燒損變流器關鍵部件。

針對以上高溫、誤吸合兩個故障,當前業內常見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利用塔筒結構設計向上排風的方法解決過溫問題;利用直流母線未進行預充電,定子接觸器不吸合,定子接觸器失電斷開,防止定子接觸器誤吸合,來解決控制電路板損壞導致的定子接觸器誤吸合問題。

當前正是我國風電行業由量到質的轉變時期,業內對機組安全運行的理解越來越深刻,越來越重視。一旦發現風電機組運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則需要馬上採取解決措施,刻不容緩。所以,涉及提升機組運行效率與安全的技改,自然被風電業主放在首位考慮。

以上為1.5MW雙饋機組變流系統運行問題的梳理與分析,下一篇我們將介紹1.5MW直驅機組變流系統常見問題和技術方案。早期1.5MW機型都有哪些困擾業主的問題,是否已經得到妥善解決?歡迎大家對感興趣的專題發表留言,我們整理收集後,對大家感興趣的話題進行集中介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風力發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風電技改系列|風電業主必看:1.5MW雙饋機組4大核心器件,4個高發...
    一來,隨著運行8-10年以上的機組逐年增多,影響設備安全運行的問題逐漸凸顯,致使風電場業主在解決這些問題上投入了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當問題出現時應該「改」還是「換」?哪些技改方案是合理的、哪些故障是需首要解決的燃眉之急,正在成為困擾業主的下一個問題所在。
  • 風電技改系列|純乾貨!一招破解1.5MW風冷機組變流器IGBT故障
    隨著服役時間的增長,運行多年的變流器也出現了影響機組發電量與安全運行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電力電子裡最重要的一個元件就是IGBT,可以說IGBT是能源轉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是電力電子裝置的「CPU」。那麼,當IGBT模塊出現問題時會發生什麼?根據實際調查,變流器機組凝露、溼度和溫度報警、IGBT溫度不平衡,甚至由此而導致模塊故障、發電性能下降成為當前困擾1.5MW機組業主的首要問題。
  • 直驅雙饋風電技術路線鹿死誰手
    目前,6兆瓦風機為國內最大風機機組。       記者了解到,6.0MW機組採用的永磁直驅技術與金風科技已經進行小批量化生產的2.5MW機組技術路線基本相同。這項技術,也是被眾多第三方認可的海上風電技術的大趨勢。
  • 「直驅 VS 雙饋」 風機技術流派大比對
    發展歷史  現在市場上有一種誤解,即直驅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技術,而雙饋技術是傳統的技術。其實,從誕生時間看,雙饋和直驅兩種技術幾乎是同時出現的,甚至直驅技術的出現要比雙饋技術更早些。但是發展至今,雙饋技術因其運行穩定的特性佔據了大片的市場份額。
  • 2019風電深度技改及智慧運維3.0高級培訓班正式啟動
    為解決上述問題,打破後市場服務亂象,還業主一個透明的技術思路以及系統性技改規劃模板,使業主具備自主技改辨識及運維能力,實現更高效益、安全性、可靠性、環境友好性等生產目標,北極星特舉辦2019風電深度技改及智慧運維3.0高級培訓班。
  • 利德華福1.5MW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變流器研製成功
    2006年7月,北京利德華福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投資成立了北京清能華福風電技術有限公司,旨在依託利德華福深厚的研發功底、先進的生產工藝以及在電力行業的成熟應用經驗,結合清華大學技術、人才領域優勢,與之合作開發1.5MW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變流器,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希望藉此打破國外企業在該領域內的壟斷,從而帶動民族工業的整體發展
  • 風電裝機強勢 變流器產業火速走紅
    假設每臺1.5MW,則直驅機組共6779臺,雙饋機組共23044臺。低電壓穿越改造的價格一般差異較大,如金風科技由於直驅機組結構簡單,改造約10多萬元;東方汽輪機改造成本最低,低於10萬元;而華銳風電由於機組設計較為緊湊,改造時需要對變流器機箱進行整體改造,價格超過20萬元。在市場規模測算的過程中,我們假定其均價為10萬元,那麼存量市場改造的市場規模合計約30億元,其中雙饋23億元,直驅約7億元。
  • 風電併網對電網影響淺析
    目前國內風電場選用機組主要有3種:1.1異步風力發電機目前是我國主力機型,國內已運行風電場大部分機組是異步風力發電機。主要特點是結構簡單,運行可靠,此種發電機為定速恆頻機組,運行中轉速基本不變,風力發電機組運行在風能轉換最佳狀態下的機率比較小,因而,發電能力比新型機組低。同時,運行中需要從電力系統中吸收無功功率。
  • 淺析丨風電併網有何電網影響?
    因此,風電併網運行對主電網運行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分析風電場併網對電網影響是風電事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同時也是電網部門安全、經濟運行的一個新課題。一、風力發電機的類型分析風電併網的影響,首先要考慮風力發電機類型的不同。不同風電機組的工作原理、數學模型都不相同,因此分析方法也有所差異。目前國內風電機組的主要機型有3種,每種機型都有其特點。
  • 沒有完美,只有迭代,「平價時代」下的風電行業發展路徑
    這是橫亙在業內所有參與者目前最直接也是最緊迫的問題。中國風電行業發展初期,規模化發展是最清晰的降本途徑。我國風電行業彼時尚未建立起自身完備的供應鏈,以明陽、金風為代表的一批整機廠商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培育供應鏈等一系列舉措,迅速形成了規模生產能力。此後,中國用了十多年時間,在各家風電整機廠商和風電業主的共同努力下,迅速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風電設備市場。
  • 乘風電裝機之東風 禾望風電變流器迎接新機遇
    風電變流器作為風力發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是一種通過整流、逆變原理將不穩定的風電變換成為電壓、頻率、相位符合併網要求的電能的控制裝置。因此,要達到併網要求,每颱風機必須配備一套變流裝置。此次乘著風電裝機之東風,風電變流器的市場需求也隨之持續走俏。
  • 大規模風電併網後有功調度與控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523.htm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技術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其中風力發電是目前除水電外的,最成熟、經濟效益最好的一種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隨著風電技術的發展和國家政策上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重視,我國風電事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 我國風電併網累計裝機已達198GW 龐大風電存量催生後運維市場
    根據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風電併網運行情況》,截至9月底,我國累計併網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98億千瓦(198GW)。「包括華銳或其他整機製造商的風機不少已經出了質保(一般風電場質保期為5年),催生了後運維市場的快速發展。」
  • 華銳風電:夯實核心競爭力,助推能源結構轉型
    但由於我國風資源分布不平衡,資源富集地區遠離負荷中心,需要大規模集中式開發,遠距離、高電壓送電,國家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投運對風電設備高電壓穿越能力,也因此提出新的要求。與此同時,國家層面對風電設備的國產化改造以及安全運行的日益重視,也對風電設備與服務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風電併網系統次同步振蕩頻率漂移問題
    風電併網系統的次同步振蕩現象具有頻率漂移的特徵。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北電力大學)、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王洋、杜文娟、王海風,在2020年第1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從風速變化影響模式間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釋了頻率漂移的原因。
  • 聊聊直驅和雙饋風力發電那些事兒
    最近北京風電展(China WindPower)正在進行中,是既上海光伏展、PCIM 展和工博會之後的又一個比較大的展會,只是地址不再是魔都,而是帝都,大家有機會的可以去逛逛。每個展會都會展現其主題相關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也是相關從業人員交流的地方;對於不同崗位來說,參展後的收穫不盡相同,感觸也不同。
  • 為什麼大基地併網雙饋機型更具優勢?
    儘管風電大基地如火如荼,但多年前風電基地的多次脫網事故,仍讓基地投資方感到鬧心,而大基地項目中的高電壓和次同步振蕩的新問題讓焦慮進一步加深。不過,「新解」已出現。電網公司旗下某權威研究機構的特高壓接入清潔能源專題研究報告顯示:「建議本工程風電機組應滿足《風力發電機組故障穿越能力測試規程》中對風電機組的1.3pu高電壓穿越能力要求;同時由於雙饋風電機組具有較好的故障過電壓恢復特性,建議風電場採用雙饋型風電機組。」大基地安全併網,為什麼雙饋機組備受專家推崇?
  • 風機改造為風電變流器帶來契機
    風電裝機容量快速擴張,事故不斷引發變流器改造需求。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止2010 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44.73GW,相對於技術可開發量的297GW,開發率已達到15.1%。根據規劃,2015年我國風電規模將超過90GW,到2020 年將達到150GW 以上。
  • 變頻器在風電行業的傳動系統中被廣泛應用
    變頻器被廣泛應用在風電行業的傳動系統中,主要的兩個應用點是:連接發電機;應用於雙饋電機,起同向、同頻、同壓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大中型風力發電機組主要有兩種型式:一類是定槳距失速調節型,屬於恆速機型,一般使用同步電機或者鼠籠式異步電機作為發電機,通過定槳距失速控制的風輪機使發電機的轉速保持在恆定的數值,繼而使風電機組併網後定子磁場旋轉頻率等於電網頻率,轉子、葉輪的變化範圍小,捕獲風能的效率低;另一類是變速變距型,一般採用雙饋電機或者永磁同步電機,通過調速器和變槳距控制相結合的方法使葉輪轉速可以跟隨風速的變化在很寬的範圍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