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主犯」是蝙蝠 專家:果子狸人工養殖仍需慎重

2020-11-27 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宜昌一家養殖場工作人員在給果子狸餵食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希陳俊

本月初,央視報導「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宣布,在我國雲南發現了一處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的天然基因庫,揭示SARS冠狀病毒可能的重組起源」,這則消息確證SARS主犯是蝙蝠,果子狸只是被傳染的中間宿主。

這則消息仍撥動了經歷SARS風波的老養殖戶的心弦,也有投資創業者暗暗思忖:果子狸產業會不會就此回暖?

回首往事 焦灼痛心

非典以前,我省果子狸產業正大力發展走上坡路,非典的爆發讓一切歸零。

昨日,記者電話聯繫上當時養殖規模較大的五峯縣養殖戶陳柏貴,老人今年已76歲,他平靜地說:「其實幾年前,我就聽說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的最終來源。當年我養殖的300隻果子狸全部按要求捕殺,很痛心,損失很大,一共投入四五十萬元,補償11萬元,仍損失三四十萬元。」不僅損失了錢,五六年為之傾注的心血也白費了。

當時全省情況如何?「非典之前,全省從上至下都重視發展果子狸產業,當時還準備把我所在的村定位為『果子狸村』,我的養殖場應該是鄂西最大的,準備打造成示範基地,我們也挺高興的,孰料突然間非典來了……」因損失過大,陳柏貴老人對養殖果子狸再沒動過心。

2003年的一組數據可窺見當年我省果子狸產業的發展勢頭:我省果子狸人工馴養繁殖,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全省共有60多家單位飼養6000多隻果子狸,人工飼養地主要集中在恩施、襄樊、十堰、宜昌和神農架林區,多數為個體養殖。其中,位於鶴峯縣的最大一家飼養單位養有1000多隻果子狸。據統計,我省每年外銷廣東等沿海地區果子狸8000隻左右,總價值約為500萬元。(本報2003年5月26日報導)

養殖不易 防疫為要

多年過去,如今,我省養殖果子狸的養殖戶已很少。

記者走進宜昌夷陵區小溪塔街廖家林村,找到了一家果子狸人工養殖場。養殖場經理蘇先生告訴記者,10年前開始嘗試養殖果子狸,剛開始養幾十隻,慢慢發展到幾百隻,到如今可年產1000隻,以活體批發為主。

目前養殖果子狸的很少,所以銷量還可觀,正值冬季溫補,一年中銷量最好的時候,今年已賣200隻,主銷廣東、上海等批發市場,本省也有少部分。「養殖10年,我從前年才開始較大規模養殖,這個行業技術含量很高,風險也高,不能求快。」蘇經理指著新廠房說,這是我今年投資50萬元擴建的廠房,封頂在即。三四百間果子狸居室太擁擠,擴建後將有七八百間,擴容近一倍。

收益如何?蘇經理坦言,從2008年一直到2014年都是虧損,2015年才有10多萬元的利潤,今年已有80萬元利潤,所以才投資新建養殖場。

對於有人想投資創業養殖果子狸,蘇經理直言:「不是誰想養就能養的!果子狸很嬌,不好養,學問大著呢,不然虧錢啊!」蘇經理細說道,果子狸脾性不一,有的溫順,有的很暴躁撕咬同伴,有的下崽後心情不好會殘殺幼崽,所以要給他們設置單間,用鐵板鐵網隔離,還要避免外界幹擾。

保健上也要細心,果子狸沒胃,是直腸,吃多了撐,容易得腸炎;病了就更麻煩,它們脾氣大不好餵藥,還會咬人,餵一次藥得三個人合力。

衛生防疫是重要關口。「這都是有教訓的!」蘇經理的一個同行,因為幾隻果子狸生了病,結果100隻全死了。

省林業廳野保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人工養殖果子狸的養殖戶很少,好多年都沒新增一家,雖然現在專家證實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但畢竟果子狸是中間宿主,是SARS「易感群體」,不可掉以輕心。人工養殖果子狸,對養殖技術和條件要求非常高,特別是衛生防疫,要有檢疫證。該負責人表示不提倡人工繁殖,仍在繁殖的一定要確保安全。

相關焦點

  • 本是野生保護動物,人工養殖後市價破百,農民:果子狸這麼貴嗎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不少野生動物也慢慢有人開始人工飼養。而且人工飼養的動物產值都很高,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種市價破百的動物,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果子狸也叫做花面狸是非常珍貴的一種野生動物,果子狸的皮毛以黑灰色為主,果子狸的四肢很短身體很胖,果子狸的脖子很短,不仔細看很難能夠分辨出。果子狸在我國主要生活在華北以南的地區,一般的洞穴、灌木叢、樹洞都是他們棲身的地方,但如今隨著森林資源被破壞,果子狸也常出現的被開墾的農業地區。
  • 果子狸的養殖方法:如何提高繁殖性能?
    果子狸在我國的養殖業市場上還並不是十分常見,但是自從果子狸進入要廣大消費者視野當中,便憑藉其較高的性價比和營養價值成為了很多養殖戶的首選。果子狸全身都是寶,而且食性很強,耐粗飼料,對於一些農作物和粗糧都有較高的接受程度,而且環境適應性比較強,非常容易飼養,科學養殖果子狸基本上都能夠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果子狸技術也在逐漸成型當中,吸引了更多的養殖戶加入到了養殖項目當中,如何才能夠正確飼養果子裡增加起繁殖力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 替蝙蝠背了十幾年黑鍋的果子狸,身手敏捷,就應該被端上餐桌嗎?
    替蝙蝠背了十幾年黑鍋的果子狸,長相蠢萌身手敏捷,就應該被端上餐桌嗎?說到果子狸,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動物,原因在於即使很多人沒有使用過它,甚至是沒有見過它,卻依然聽說過它的大名。原因也沒有別的,就是2003年的那場嚴重的傳染病,非典。
  • 人工養殖就安全嗎?什麼肉能吃?什麼肉又不該吃
    但是現實中可能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在野外生活的動物,他的一個生存環境是我們無法預知的,而且野生動物之間相互也可能傳染,比如一隻果子狸的糞便旁邊,可能會有野雞在覓食,一直蝙蝠的尿液下,也可能有一隻兔子在奔跑。這些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對我們都是未知的,貿然食用野生動物是很愚蠢的行為。什麼才是馴養動物。
  • 我們能從SARS病毒的發展史中學到什麼?
    專家們把這種不明原因的傳染病稱為非典型肺炎。最早與SARS病人接觸的一些人,比如醫生和護士都很快被傳染,非常可怕。 2003年2月,廣州的一名醫生前往香港參加親屬的婚禮,入住了九龍的京華酒店。與此同時一名美國商人、一對加拿大夫婦、三名新加坡遊客也入住了這家酒店的同一層樓。
  • 【中國青年報】「蝙蝠女俠」團隊找出SARS病毒源頭
    另一方面,針對野生果子狸和養殖果子狸的大範圍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顯示,它們都沒有感染SARS病毒。果子狸僅僅是中間宿主。  2004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員石正麗和當時還在中科院動物所工作的張樹義研究員,踏上了追蹤SARS冠狀病毒源頭的徵程。90年代,曾有兩種人獸共患的病毒傳染病,分別在在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爆發,根本源頭都來自同一種動物——蝙蝠。
  • 求解答,新疫情形勢下,養殖青蛙在禁養水生野生動物範疇內嗎?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病毒的來源一直是大眾猜疑的熱議話題,從蝙蝠、果子狸,再到各種野生動物,隨後幾天,人們從醫學專家的論文裡似乎「找到」一絲蛛絲馬跡,覺得蝙蝠雖毒,也不至於以「莫須有」的方式背病毒源頭這口黑鍋。
  • 疫情分析:果子狸為非典背了16年的鍋,真正的傳播源頭是它
    疫情分析:果子狸為非典背了16年的鍋,真正的傳播源頭是它2019年12月,中國武漢爆發了大規模疫情,新型肺炎,這種從未出現過的新型病毒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中,傳遍全國各地,北京、上海、河南、香港等地先後發現新型肺炎感染者,截止到發稿日,新型肺炎確診人數已經達到5974例,確診人數超過非典。
  • 科學家14年後全搞明白了:SARS主犯是蝙蝠
    武漢科學家追蹤了14年之後,終於從結果到過程把SARS病毒全搞明白了,而這個病毒攜帶者就是蝙蝠。據央視新聞報導稱,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14年來對蝙蝠進行了詳細研究,最終給出的報告顯示,SARS病毒溯源集中在蝙蝠身上,也就是說果子狸、獾、貉等野生動物並非SARS冠狀病毒的主要載體。科學家們在雲南省發現了一處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的天然基因庫,揭示了SARS冠狀病毒可能的重組起源,包括蝙蝠在內的野生動物攜帶各種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是正常現象。
  • 禁食的野生動物名單公布了 魚類、養殖龜鱉除外
    近幾十年來,野生動物的食用漸漸被人熟知,一部分人投入了很多的資本來進行規模化養殖,如我們常見的甲魚、蛇、海龜和果子狸等。據統計,我國從事野生動物養殖的農民有近630萬人,部分地方甚至靠著野生動物養殖擺脫了貧困。那麼,國內野生動物養殖這麼一條大的產業鏈都會被撤掉麼?
  • 吃過SARS的虧,為什麼中國還沒有禁絕吃蝙蝠、土撥鼠、果子狸……?
    2003年SARS疫情,廣東撲殺了上萬隻果子狸和獾,然而當地的野味市場只是短暫沉寂。當年5月SARS疫情宣告結束,8月國家林業局發布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54種陸生野生動物名單,果子狸又名列其中。廣東省林業局隨後向媒體表示,這54種陸生野生動物已獲準在廣東養殖和商業性經營利用,廣東林業部門已開始接受經營利用野生動物的申請。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別問我為什麼會這樣,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應該是2020年春節最流行的網絡接梗大賽了。昨天凌晨,中國疾控中心團隊最新論文登上《柳葉刀》,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新冠肺炎病毒源頭與舟山蝙蝠有關。
  • 毒王蝙蝠為什麼這麼毒,可能是為了飛行,不得不做出的犧牲!
    在我們的印象中,會飛的動物屬於鳥類,鳥類屬於脊索亞門的鳥綱,而蝙蝠屬於脊索亞門中的哺乳綱,那麼屬於哺乳綱的蝙蝠為什麼具有飛行的能力呢?蝙蝠為什麼會飛?蝙蝠為了飛行,成為了移動的病毒播種機體溫升高雖然可以讓蝙蝠的新陳代謝速度變快,但會對蝙蝠身體產生損傷,按理說蝙蝠的壽命會縮短。然而蝙蝠的壽命卻很長,有些蝙蝠的壽命甚至可以達到40歲。
  • 麻雀也有人工養殖,養殖它們有什麼用?
    提要:小小的麻雀也能人工養殖,養殖它們做什麼?朋友諮詢有關麻雀養殖的問題,不知道養殖麻雀是否可行。聽過之後感覺應該和大家聊一聊。麻雀我們經常能夠見到,不過將麻雀養起來這樣的做法可不多見。既然想要養殖麻雀了,就說明麻雀是有進行養殖的價值的。
  • 吃蝙蝠到底誰來管?
    疫情當前,追本溯源,人們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據相關科研結果,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從一些人的餐桌美味到人人喊打,許多人提出應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記者為此採訪了業內專家和部分野生動物養殖戶等。吃蝙蝠誰來管?
  • 專家:這是一條人工養殖鱘魚
    經專家鑑定,這是一條人工養殖的鱘魚,可能來自四川宜賓的中華鱘養殖基地。  甌江裡捕撈上中華鱘?  老林說,他在甌江打了30多年的魚,這還是第一次撈到這麼奇怪的魚。他說,當天中午起網時,感覺漁網很沉,將漁網拉出水面後,發現網裡有一條嘴巴尖尖、跟鯊魚有點像的怪魚。
  • 專家:蝙蝠直接感染人可能性極小,穿山甲攜帶病毒跟人關係較近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沈永義介紹,SARS病毒源頭是來自源頭蝙蝠,但蝙蝠不會直接感染人,要通過果子狸感染人。所謂中間宿主就是類似果子狸這種對病毒進行放大的動物。新冠病毒源頭目前認為也是蝙蝠。武漢疫情暴發在冬季,中華菊冬季在山洞裡冬眠,蝙蝠直接感染人可能性微乎其微,需要一個中間宿主,連接蝙蝠和人。
  • 來聽專家怎說
    近日,成都專家給大家做了科普,哪些動物是可以吃的。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後,還能吃鴿子、兔子、魚嗎?來聽專家怎說!可以吃的動物有哪些?1.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目前對於水生的魚類野生動物是不列入禁食範圍的。但是需要強調的是,(水生的野生動物)如果列入了國家重點保護名錄,同樣是不能食用。
  • 當年鬧得沸沸揚揚臭名昭著的果子狸,如今在野外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還記得當年的新聞中有報導過國內許多養殖果子狸的養殖場都被關閉,絕大多數人工養殖的果子狸遭到相關處理,甚至在廣東人的飯桌上都銷聲匿跡了。當時的電視媒體接下來拍攝和發布了很多關於保護動物的環保公益廣告,大意就是說非典是人類喜歡「吃野味」的後果,是大自然對人類展開的報復行為,呼籲大家保護野生動物,不要亂吃,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中國科學家十三年尋獲SARS病毒源頭:哪有蝙蝠洞去哪裡
    近期,一項科研成果引發科學界的關注: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專家,在我國雲南發現了一處蝙蝠SARS冠狀病毒的天然基因庫,研究揭示了SARS病毒可能的重組起源。(果子狸)更多地只是扮演了一個中間宿主的角色,真正的根本的源頭還是另有其物。那麼,這些致命的病毒究竟源自哪裡?它的自然宿主到底是誰?有專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研究員 石正麗:如果再找下一個動物,應該找哪一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