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蝙蝠直接感染人可能性極小,穿山甲攜帶病毒跟人關係較近

2021-01-15 羊城派

文、圖/羊城派記者 張璐瑤 陳亮 梁栩豪

今天(2月7日)凌晨,華南農業大學宣布: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研究員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陳武高級獸醫師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何為潛在中間宿主?為什麼是穿山甲?感染人的途徑和機制是什麼?今天上午11點,華南農業大學針對疫情研究攻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並答記者問。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沈永義介紹,SARS病毒源頭是來自源頭蝙蝠,但蝙蝠不會直接感染人,要通過果子狸感染人。所謂中間宿主就是類似果子狸這種對病毒進行放大的動物。

新冠病毒源頭目前認為也是蝙蝠。武漢疫情暴發在冬季,中華菊冬季在山洞裡冬眠,蝙蝠直接感染人可能性微乎其微,需要一個中間宿主,連接蝙蝠和人。

專家團隊找了我國市場上常見野生動物進行檢測,發現穿山甲攜帶病毒跟人的關係比較近。中間宿主相當於是傳染源的源頭,如沒控制住,病毒就會不斷從源頭擴散出來,使得疫情在控制時容易出現反覆。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孫多多

審籤 | 江文華

實習生 | 何海晴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的來源:由蝙蝠和穿山甲的病毒重組而來
    同樣,用比較基因組來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是穿山甲病毒和蝙蝠病毒的重組。而從這個病毒的序列和武漢病毒的一些差別來看,極有可能是,它們在武漢那個地方發生了變異。當然,為什麼判定有中間宿主,主要是因為病毒直接從蝙蝠到人身上,那難度太高了,畢竟相差太遠,病毒感染也為難,且序列存在較大差異。一定有個中間宿主在發揮作用,讓整個病毒在中間宿主上繼續發生進化,直到其更容易感染人類。
  • 海外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奧利瓦爾的研究還發現,蝙蝠病毒感染人的現象已經在中國發生多年,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溢出事件」(spillovers)。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曾陪同奧利瓦爾去到馬來西亞婆羅洲Borneo進行蝙蝠樣本的採集。一片熱帶雨林的邊緣,奧利瓦爾在坐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戶外實驗室裡。在一張摺疊桌上,他放了一隻雌性小蝙蝠。
  • 穿山甲體內病毒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達99%,它會是潛在中間宿主嗎?
    被分離出來的毒株和感染人體的新型冠形病毒的毒株的序列相似度高達99%。於是,他們認為穿山甲有可能是潛在的中間宿主。此前,許多研究團隊也曾陸續發表過新型冠形病毒可能的宿主,比如:蝙蝠直接跨種傳播,或者蛇。但事實上,穿山甲體內毒株的序列相似度要遠超過蝙蝠,蝙蝠體內毒株的序列相似度僅有91%,而穿山甲則高達99%。
  • ...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是穿山甲?華南農業:可能還有其他小型食肉動物
    這項研究成果是攻關團隊分析1000多份樣品之後的結果,鎖定穿山甲為潛在中間宿主,通過病毒檢測,並對病毒基因組進行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基因序列相似性表達99%。不過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沈永義稱:「穿山甲是潛在的中間宿主,但中間宿主可能有多個。以SARS為例,除了果子狸,其他小型食肉動物也可能對病毒擴大作用。」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針對最近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有人提出蝙蝠是毒物庫,是罪魁禍首,應該趕盡殺絕,有人提出疑惑,好奇蝙蝠攜帶了這麼多病毒,為什麼自己不發病。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爭議的焦點對象蝙蝠,為我們一一解答疑惑。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專家:需公開基因序列
    2月7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 海外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無需經過中間宿主
    專家稱他和同事們採集蝙蝠的研究項目發現,蝙蝠病毒並不需要在另外一種動物體內發生變異才能感染人類。「這些步驟是不必要的。我們所展示的是,這些蝙蝠種群中與SARS相關的病毒有直接進入人類細胞的潛力,而不需要感染另一個宿主導致額外突變。」
  • 從蝙蝠到穿山甲,病毒是如何來到人類世界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幾個大角色,其攜帶的病毒還包括馬爾堡病毒(伊波拉病毒的近親,平均致死率約50%)、尼帕病毒(可導致腦炎,致死率約40%)等,個個都是狠角色。為何蝙蝠可以與這些病毒長期相安無事?它們就不會生病嗎?得益於它們的超能力。眾所周知,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在飛行中,蝙蝠的體溫可高達40℃。
  • 新冠病毒跟蝙蝠啥關係?最新研究說——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一個國際團隊28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報告說,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7月27日,旅客在德國杜塞道夫國際機場等候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新華社/路透 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有不小難度,因為不同病毒之間會交換遺傳物質而重組,病毒基因組亞區可能起源於不同的祖先。已有的研究將蝙蝠病毒RaTG13鑑定為與新冠病毒關係最密切的病毒,也有研究在穿山甲體內發現了相似的冠狀病毒。
  • 新冠病毒跟蝙蝠啥關係?最新研究說
    一個國際團隊28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報告說,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7月27日,旅客在德國杜塞道夫國際機場等候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新華社/路透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有不小難度,因為不同病毒之間會交換遺傳物質而重組,病毒基因組亞區可能起源於不同的祖先。已有的研究將蝙蝠病毒RaTG13鑑定為與新冠病毒關係最密切的病毒,也有研究在穿山甲體內發現了相似的冠狀病毒。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華農這一最新發現意味著什麼?
    發布會上,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肖立華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爆發後,大家對它有可能的動物來源感興趣。「我們知道冠狀病毒的最初來源一般是蝙蝠,但如何從蝙蝠傳染到人?其中的中間宿主是什麼?在本次疫情爆發的情況下我們是不知道的。」
  • 為何蝙蝠可以攜帶180多種病毒而不感染呢?
    蝙蝠帶病毒傳播給人,相當於人畜共患病範疇,自然界有很多病毒都是由原始宿主和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的,而這些宿主大多數都是動物,比如愛滋病、鼠疫、口蹄疫、狂牛症、狂犬病、SARS等。
  • 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三個問題需要解答
    這些問題需要解答) 新京報訊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國外科研機構發現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存在直接感染人類的可能。記者發現,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在2017年底和2018年初發表的多篇論文,已經發現蝙蝠體內SARS相關冠狀病毒感染人類的證據。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圖蟲創意 只攜帶病毒,卻不感染 哺乳界唯一會飛的神奇存在中國是蝙蝠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有超過140種蝙蝠。 據研究發現,蝙蝠身上攜帶近百種病毒,包括 SARS 病毒、伊波拉病毒和狂犬病病毒、冠狀病毒等。目前冠狀病毒有38種,與蝙蝠相關的就有16種。2002年暴發的SARS病毒的病原就追溯到了中國南方的菊頭蝠。
  • 專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宿主,與穿山甲同類病毒相似度超蝙蝠,達99%
    一種小小的病毒,在我國造成了這麼大的一場疫情,讓很多人始料未及。截止到2020年2月7日中午12點整,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官方數據看,疫情確診人數已達31,214人,死亡637人。這麼厲害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它的源頭出現在哪裡?
  • 管軼論文揭示穿山甲樣本攜冠狀病毒,專家:不一定是新冠
    專家稱,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而言,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人之間如何傳播,這個鏈條現在還缺乏有效證據。「比如現在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蝙蝠如何將病毒傳染給穿山甲之類的動物,穿山甲又如何將病毒傳染給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 病毒某些部位97%同源!但管軼等論文所涉穿山甲來源與武漢華南海鮮...
    研究通過對中國南方走私的馬來穿山甲的基因組序列進行測序後,得出重要結論:在多個走私穿山甲中發現冠狀病毒,穿山甲冠狀病毒的受體結合域(RBD)的基因序列表明,與人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相似度高達97%,比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更接近人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 吃了蝙蝠的流浪狗,可能才是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的源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學術頭條自從新冠病毒(SARS-CoV-2)導致的疫情爆發以來,已在全球範圍內感染了近 200 萬人。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以了解其究竟如何從動物宿主轉移到人類身上。
  • 《自然》:新冠病毒或是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
    COVID-19的暴發對全球衛生系統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關它從何而來的爭論一直未停過,實驗室洩露、病毒人造的陰謀論,來自太空的荒謬觀點充斥各個社交媒體,但此前的一些研究讓更多的人相信,病毒來源於蝙蝠,而中間宿主是穿山甲。
  • 穿山甲
    近段時間,一則新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等4個品種在藥典中除名,不再用來入藥。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表示:穿山甲太難了,藥典除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