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從甌江捕獲中華鱘?專家:這是一條人工養殖鱘魚

2021-01-11 浙江在線

這條鱘魚被放回甌江

漁民捕撈上來的鱘魚

  昨天中午,龍灣漁民老林在甌江裡捕魚時,撈起一條長相奇特的怪魚,經上網查詢,發現它跟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很像,隨即報警。經專家鑑定,這是一條人工養殖的鱘魚,可能來自四川宜賓的中華鱘養殖基地。

  甌江裡捕撈上中華鱘?

  老林說,他在甌江打了30多年的魚,這還是第一次撈到這麼奇怪的魚。他說,當天中午起網時,感覺漁網很沉,將漁網拉出水面後,發現網裡有一條嘴巴尖尖、跟鯊魚有點像的怪魚。他趕緊把這條怪魚帶回家,附近的鄰居得知紛紛前來觀看,很多人說這可能是國寶——中華鱘。

  老林讓兒子在網上搜索中華鱘的信息,發現怪魚的確與中華鱘很相似,如果真是中華鱘,那它就屬於國家保護動物。老林頓時心慌起來,立即報警。

  下午1時許,龍灣公安分局狀元派出所民警夏克楚迅速趕到現場。夏克楚先是給這條怪魚換了大水盆,以便更好地保護起來,隨後撥打了漁業部門和野生保護動物協會的電話。

  專家鑑定非野生鱘魚

  不久,漁業部門和野生保護動物協會相關人員陸續趕到現場,初步判斷,這條怪魚可能是長江流域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珍貴鱘類」。

  溫州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劉鳴也參與了這次鑑定。劉鳴介紹,經過鑑定,它是一條被放養的鱘魚,基本可以排除野生的可能。

  劉鳴說,野生中華鱘的棲息地主要在金沙江、川江一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溫州的漁民經常能從甌江、東海捕撈到順流而來的中華鱘,溫州本地話叫它「龍鯊」,但近年來因野生中華鱘逐漸逝去棲息地,瀕臨滅絕。至今也沒聽說野生中華鱘找到新的棲息地,溫州附近的水域也不可能。

  「野生中華鱘的家鄉在四川宜賓,那裡有專門的中華鱘養殖基地,為恢復中華鱘的種群,那裡的養殖基地經常在長江流域放養一部分中華鱘,這次捕撈到的鱘魚可能就是從這些養殖基地出來的。」劉鳴說,這條鱘魚是純種的還是雜交的,目前還不能確定。

  「現在市場上有一些和中華鱘酷似的俄羅斯鱘與達式鱘。這條鱘魚與俄羅斯鱘、達式鱘有沒有『血緣關係』還需做進一步基因鑑定。」劉鳴說,這條鱘魚長約1.2米,體重約20斤,如果是純種中華鱘的話,那只有兩三歲。

  當天這條鱘魚被放生

  溫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陳堅認為這次捕撈到的「中華鱘」可能是雜交鱘。他介紹,2016年,湖北清江萬噸鱘魚逃逸長江,長江辦發出了對雜交鱘的緊急「通緝令」。江蘇鎮江、揚州等地都發現了逃逸的雜交鱘魚。考慮到這些雜交鱘不僅會與「土著鱘」爭奪食物和棲息地,還會與「土著鱘」雜交,這讓本就瀕臨滅絕的中華鱘等魚類生存變得更加艱難。

  陳堅說,漁民們發現鱘魚應第一時間上報,並交由魚類專家處理。

  當天下午,這條鱘魚在靈崑漁政碼頭被放入甌江。


相關焦點

  • 溫州漁民捕到五六十斤重大魚像極了中華鱘
    4月26日傍晚,在溫州甌江捕撈的橋頭白下村民陳權忠準備收完最後一批刺網就回家,突然發現這一網特別沉,拉起來一看,發現網上纏著一條五六十斤重的大魚,尖頭歪尾,全身無鱗片,長1.5米多,和媒體報導的中華鱘非常像
  • 漁民珠江口捕獲200斤鱘魚 經鑑定系雜交鱘(圖)
    漁民在珠江口捕獲的鱘魚長約兩米,重約200斤。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攝  疑似中華鱘 經鑑定系雜交鱘 這表明鱘類仍可在此生活  文/ 廣州日報記者劉幸  圖/ 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珠江口驚現長逾2米,重達200斤的巨魚,是否中華鱘?昨日,記者從珠江水產研究所獲悉,有漁民於上周六在珠江口捕獲巨魚,疑似中華鱘,立馬上報漁政管理部門。
  • 贛江漁民捕獲一條「怪魚」,經過專家鑑定,竟是「水中大熊貓」
    前不久,江西吉安的一位漁民在贛江裡面打漁,發現一條從來沒有見過的魚。經過當地水產專家鑑定之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個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水生保護動物。那天一大清早,村民康先生就來到轄區公安局,把他剛剛抓到的一條半斤多的魚交到了民警手裡。
  • 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中華鱘魚怎麼做才好吃
    中華鱘魚營養價值有哪些目前來說,中華鱘魚成為了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因此,在市面上幾乎是看不見中華鱘魚的影子了。就算是有的話,也多數是家養中華鱘。雖然不是野味的中華鱘,但是價格確實不少的,因為除了稀有之外,還在於它的營養價值極高。另外,鱘魚還有美容的功效,長期食用可消斑去皺、平衡油脂,使面色紅潤、肌膚富有彈性。營養價值這麼高,那麼中華鱘多少錢一斤呢?
  • 消費-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中華鱘魚的價格貴嗎
    相信大家都很少聽說過市場上叫賣的中華鱘魚,因為中華鱘在市面上非常稀少,一條中華鱘魚的價格是多少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更別說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了,不知道公然養殖的中華鱘價格貴不貴呢?中華鱘在從小我們從課本上就得知的一種珍惜物種,中華鱘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活化石。
  • 鱘魚養殖的條件,鱘魚養殖這幾點是需要我們知道的
    中華鱘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中華鱘現在是我國重點保護動物,所以我們今天養殖的魚並不是中華鱘,而是鱘魚,鱘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肉質鮮美,並且還沒有刺,所以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吃,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鱘魚也成為了大家最喜歡的食物,為了市場的需求,養殖鱘魚也成為了一個比熱門的項目,但是養殖鱘魚還是有一定條件的
  • 我國人工養殖鱘魚的疾病防治方法
    隨著其野生資源的減少,人工增殖及人工養殖相繼出現了。據報導,我國已開展人工繁殖和養殖的品種有中華鱘、史氏鱘,還有從國外引進的匙吻鱘、北美短吻鱘、俄羅斯鱘、美國高昂鱘以及雜交鱘等,水產業者普遍看好鱘魚的養殖前景,通過不同的渠道投入資金,進入人工繁殖和養殖的行列。隨著鱘魚在池塘、網箱、湖泊和水庫中的成功養殖,我國正形成一個人工繁殖和養殖鱘魚的熱點,疾病防治的研究是當務之急。
  • 中華鱘並非長江特有物種,它的「正統」或許在珠江
    1834年英國人Gray在廣東珠江水系的西江採集到一條鱘魚標本,這種魚就被命名為Acipenser sinensis Gray 1835,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中華鱘。 因此,中華鱘並非長江的特有魚類,也並非中國特有魚類。但是近十幾年來中華鱘的發現記錄多數在長江水系,其他水系的記錄寥寥無幾。 黃河流域的中華鱘已經好幾十年沒消息了,可能已經沒了。 2012年有新聞稱漁民在錢塘江誤捕到一條57釐米長的中華鱘,後被放生。
  • 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原標題: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11日,自媒體《環球漁獵》爆料稱: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到怪魚,它通體烏黑,好像是鱘魚。但釣友分析,這應該不是中華鱘之類的野生魚,很可能是誰養殖的觀賞魚,或者是酒店的食用鱘魚,意外跑到滇池了。
  • 黑龍江漁民捕千斤大鰉魚 重達1028斤價值20萬元
    《看龍江》消息,5月19日下午,黑龍江三位漁民合力捕獲一條大鰉魚,先是用800斤的磅秤稱重,沒稱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可能過千斤。換了更大的秤,一量,竟然重達1028斤。據在現場的同江市江魚一商店葛星延、許宏晨介紹,漁民馬先生等三人,今天下午在黑龍江灘頭用了一個多小時,捕獲了這條大鰉魚。上岸後,這條大腹便便的母鰉魚引來近百人圍觀。這是同江、撫遠十幾年來捕獲的最大的一條大鰉魚,去年,黑龍江裡捕獲過一條九百多斤重大鰉魚。
  • 新洲漁民長江中誤捕巨型中華鱘 3.3米長重約700斤(圖)
    圖為:中華鱘頭部有明顯傷痕。(視界網曾吉清 王東升 攝)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王東升)昨日上午,新洲區雙柳街一漁民在長江打魚時,意外捕獲一條約700斤重的中華鱘。因其身體有多處傷痕,已被送至長江水產研究所治療。  34歲的漁民張錦說,昨日上午9時許,他在長江新洲牧鵝洲附近張網捕魚時,突然發現在離岸400米處的漁網中有很大動靜。他趕緊過去查看,發現網中有一條罕見的大魚。
  • 捕獲27斤中華鱘 魚中活化石「水中大熊貓」驚呆漁民
    2016年3月10日訊,江西鄱陽縣一漁民日前在鄱陽湖水域捕獲一條樣貌奇怪的大魚。經過漁政部門鑑定,這是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鱘,這條中華鱘長1.3米,重約27斤,為目前在鄱陽湖所發現的最大一條中華鱘。
  • 見過刺是脆骨的中華鱘魚嗎?有人工養殖的了,養殖要注意以下幾點
    中華鱘相信你一定聽說過,它是國家的野生保護動物,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養殖中華鱘這條道路上。中華鱘魚吃起來味道很鮮美,小編建議大家可以品嘗一下。中華鱘的刺是脆骨一樣的,所以它適合很多人食用,尤其是那些怕吃到魚刺的朋友。在建造養殖鱘魚的池塘時要注意,雖然中華鱘魚的魚苗比較小,但是成年的中華鱘魚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建造池塘也要大一些。
  • 中華鱘是一條什麼樣的魚?——六問中華鱘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侯雪靜)14日500尾中華鱘在宜昌放歸長江,這是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成立以來連續實施的第60次中華鱘放流活動,也是我國中華鱘放流史上年齡梯隊最豐富的一次,對中華鱘野生資源具有系統性的補充作用。中華鱘是一條什麼樣的魚?中華鱘會像白鱀豚一樣滅絕嗎?既然物競天擇,為什麼要保護它?
  • 有人叫賣「野生中華鱘」 專家稱買賣中華鱘犯法
    陳女士供圖)  紅網株洲站10月14日訊(株洲晚報見習記者 成姣蘭)日前,有市民網上發帖反映:賀家土農貿市場每天都有鱘魚賣,看著像中華鱘,攤主說是野生的中華鱘,賣這魚是不是犯法呢?    同時,市民陳女士也向反映,韶山路耀萱農貿大市場有人賣鴨嘴魚,每天早上,都有這種魚賣,一般就一條,很多人圍著看。「老闆說是湘江電打的,湘江有這樣的魚嗎?」
  • 湖北漁民捕獲長3.3米重700斤中華鱘(圖)
    [摘要]湖北漁民在長江打魚時,意外捕獲一條約700斤重的中華鱘。中華鱘在漁網中掙扎時,鼻子受了輕傷,且尾部有舊患,它身上有多處黑色斑點,應患有內傷。這是近20年來該區發現的最大一條中華鱘。漸漸地夫妻倆能看到大魚身上的花紋,憑藉多年打魚的經驗,他們驚奇地發現,這是一條巨大的長江中華鱘。兩人立即放下網,掏出電話向新洲區漁政部門匯報。很快,消息傳到湖北省和武漢市的漁政部門,他們立即出動趕到現場,在漁民的幫助下,將巨型中華鱘慢慢轉移到岸邊水域,等待長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到現場。張錦今年33歲,在長江上捕魚已有16年。
  • 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可以吃?醒醒吧,不僅違法還有假
    中青在線上海8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李翀 記者 王林 楊傑)中華鱘有「長江魚王」、活化石之稱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是一直以來,網絡上和民間都流傳著「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可以食用」的說法。那麼,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到底能不能吃?
  • 27歲「魚爸爸」守護中華鱘引熱議,關於瀕危鱘魚你了解多少
    今日,微博上一條「27歲魚爸爸守護7條中華鱘魚」引起熱議,講述了蘇州常熟漁政執法隊27歲的嚴御誠和同事們盡心盡力救護7條中華鱘的事跡。昨天剛度過一個以「與子同舟,保護未來」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再聽到這樣的故事,無疑是讓人心生感觸。
  • 花鳥市場有商家在售賣中華鱘?
    動物專家:均為人工養殖的普通鱘魚,但也不可隨意放生本報訊(記者 吳濤)昨天,有市民通過「96466」新聞熱線反映,他在蘇州幾家花鳥市場均看到有商家在售賣「中華鱘」。「中華鱘是國家保護動物,不允許隨便買賣吧?」該市民對此很擔憂。昨天上午,按照該市民提供的信息,記者走訪了皮市街花鳥市場和藝都花鳥市場。
  • 漁民長江中誤捕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的巨型中華鱘
    漁民長江中誤捕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的巨型中華鱘 來源:長株潭報 作者: 編輯:見習編輯:曉柒 2014-11-17 09:09:59—分享—   據新華社電記者16日從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獲悉,湖北一漁民近日在長江打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