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月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早在1969年,我們人類就已經將多批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還帶回了一些月球的樣本,科學家通過對這些樣本進行了研究,對月球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雖然在過去幾十年內,我們人類並沒有再次踏上月球的表面,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對月球的探索。
因為載人登月項目很複雜,耗資巨大,危險性也很大,相比之下,無人探測器就不需要考慮登月太空人的安全問題,也不需要搭載複雜的生命系統,所以無人探測器的技術門檻、成本等多方面都比載人飛船低得多,所以在過去幾十年年內,我們人類探索月球以無人探測器為主。
目前在月球表面正常運行的月球探測器是我們國家的嫦娥四號探測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自2018年12月8日發射升空以來,探測器、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正常運行了1年多時間,不斷發回月球的數據、照片。通過分析這些照片、數據,也讓我們對月球背面有了更多的認識。
發布在《科學進展》的研究報告指出,著陸在月球馮·卡門隕石坑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攜帶了一種新型劑量計,測量了月球每小時的輻射量,結果發現登月太空人在月球所受到的輻射量大約是地球上的200倍。相信大家也知道,超過一定劑量的輻射對於生命來說是一個威脅,難道月球不適宜我們人類的生存嗎?
雖然月球的輻射相對較高,但是我們人類在這樣的輻射下探索月球還是安全的,也就是說,這個威脅不會阻擋我們人類登陸月球、甚至開發月球。因為我們人類在登陸月球時,會穿著可以防輻射的太空衣,現在探測器對月球表面的輻射進行了詳細測量,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太空人需要穿著什麼程度的太空衣。所以這個發現對於後續的探索月球、開發月球來說是很重要的。除了太空衣可以為太空人提供保護以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月球建立的月球基地如果能夠覆蓋至少50釐米的月球土壤,就可以保護太空人免遭這些輻射的威脅了。
從距離來看,地球與月球的距離很近,按理來說地球受到的輻射量與月球受到的輻射量的相近的,為什麼我們人類在地球表面不需要穿著太空衣呢?這是因為我們地球有濃密的大氣層還有磁場保護,而月球並沒有磁場這些天然的屏障,所以來自宇宙的各種輻射可以直達月球表面。如果太空人不穿著太空衣直接暴露在月球表面,後果不堪設想。當然,這樣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我們在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之時,就會考慮到這些安全問題。
阿波羅載人登月項目已經過去幾十年了,在進入21世紀以來,探索月球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越來越多的航天機構參與到月球探索中,有一些航天機構甚至已經制定了載人登月計劃,如NASA計劃在2024年將一名男性太空人和一名女性太空人送上月球,我們國家也有載人登月的計劃。除此之外,我們還計劃在月球打造月球基地、月球村等設施,屆時太空人就可以在月球表面常駐了。而太空人長駐月球,就需要考慮到輻射等問題,所以現在嫦娥四號探測器可以說是又為我們探月立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