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健康危害大!韓國發現增加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併發症風險

2021-01-10 騰訊網

夏日炎炎,很多人把燒烤加冰啤酒作為消暑解乏的工具,夜宵的燒烤攤每天是熱鬧非凡。但是,這樣的飲食健康嗎?答案是否定,特別是糖尿病人不要嘗試。韓國與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發現:當紅肉在高溫下烤制(例如燒烤、烘烤或油炸)時,會產生稱為高級糖基化終產物或AGEs的化合物,這些高溫焦糖化可能對我們的健康有害,可能會增加患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

一、糖基化終產物(AGEs)的危害

AGEs可以和人體的各種組織細胞相結合併破壞這些組織細胞,從而造成了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導致血管和心肌變硬、炎症和氧化應激。既往一些臨床與細胞研究證明:AGEs能夠加速人體的衰老,能夠引起各種慢性退化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因此降低AGEs可以起到抗衰老和預防各種慢性退化性疾病。

二、吃燒烤會增加血液中AGEs含量

研究發現,食用燒烤的紅肉會顯著增加血液的AGEs含量。因此,雖然油炸、燒烤和燒灼可能是頂級廚師的首選烹飪方法,但是對於希望減少患病風險的人們來說,這可能不是最佳選擇,特別是已經有糖尿病的人群。

三、怎麼減少血液中AGEs含量

1、少吃油炸、燒烤、烘烤的食品,特別是紅肉;

2、做菜多用涼拌、蒸煮等方式;

3、少吃醃製食品或者精加工食品;

4、戒菸,減少二手菸、霧霾吸入;

5、不要熬夜;

6、多吃蔬菜水果,補充膳食纖維,有氧運動,增加抗氧化能力與免疫力。

因為AGEs增加糖尿病併發症風險,大家也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減少攝入。

相關焦點

  • 高溫焦糖化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從MasterChef到MKR,世界上最好的廚師教我們如何燒烤,燒烤和煎牛排到完美。儘管專家們可能在尋找那種額外的味道,但來自南澳大利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高溫焦糖化可能對我們的健康有害。
  • 哈佛研究發現抗炎飲食可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飲食中含有較多已知會導致慢性炎症的食物,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表明,某些促炎食物可能會產生放大心臟病發展的協同效應。這項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院學報》上的新研究特別關注某些食物的促炎或抗炎潛力。新研究首先通過使用經驗性膳食炎症模式(EDIP)得分,根據單個食物增加或降低三種炎症生物標誌物循環水平的能力,計算出單個食物的炎症潛力。然後,研究人員整理了三項大規模縱向健康研究的歷史數據,涵蓋了20多萬名受試者,所有受試者都被跟蹤了幾十年。
  • 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如何導致血管疾病-糖尿病,血管,PKA ——快科技...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的一個健康科學家和醫生團隊發現,糖尿病與其主要併發症之一血管變窄之間存在著細胞聯繫,這會增加一些嚴重影響健康狀況的風險,包括心臟病和中風。
  • 突發頭痛 早發現中風的徵兆
    近幾年出現腦中風的情況越來越多,關於腦中風的危害相信大家都應該有所以了解,所以各位患者或是患者家屬一定要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才能及時的進行治療。突然昏眩,眼前漆黑一片,幾秒後就會恢復,這是腦中風的早期徵兆。下面我們詳細說一下關於中風的前兆以及中風病因和危害都有哪些。
  • 中風、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睡眠不足的危害比你想像的要嚴重
    多項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與許多健康問題有關,包括卒中(中風)、心梗、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另一項對93175名年齡在50-79歲的女性大規模前瞻性研究(婦女健康倡議研究)顯示,夜間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與缺血性中風風險升高22%有關。
  • 研究:天然黃油不會危害健康 人造黃油或才致命
    研究:天然黃油不會危害健康 人造黃油或才致命 中國日報網 2015-08-12 18:26:48 研究顯示,天然黃油不會危害健康。
  • 糖尿病8個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
    慢性併發症:糖尿病腦血管病(腦溢血或腦血栓)、糖尿病心臟病(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 3、聽力喪失 2型糖尿病患聽力損失的人數是健康人的兩倍,聽力損失的跡象包括聽人們說話困難,需要把電視和電臺聲音調高,覺得你身邊的人總是喃喃自語等。
  • 研究發現抑鬱可能是一個「非傳統」中風風險因素
    據外媒報導,通過利用流調用抑鬱自評量表(CES-D-4),一項新發表的研究發現了中風風險跟抑鬱症狀之間的聯繫。研究人員稱,這一發現可能暗示抑鬱症狀是一種非傳統的中風風險因素,跟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眾所周知的風險一樣。
  • 糖尿病與腸道菌群紊亂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儘早改善更健康
    阿爾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會讓老人的行為能力受損,顯著降低生活質量,對老人健康危害很大。現在我國的相關疾病發生也越來越多,每年有幾百萬老人確診。怎麼減少這種疾病的發生呢?降低高風險因素是關鍵。
  • 《柳葉刀》權威報告:世界範圍內導致健康損失10大主要風險因素
    殘疾,而非早逝,已經成為全球疾病負擔重中越來越大的部分,從1990年佔全部負擔的21%,提高到2019年佔全部負擔的三分之一(34%)。在包括新加坡、冰島、挪威、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卡達的11個國家中,總健康損失(因殘疾、疾病,以及早逝而失去的年數)目前超過一半是由於非傳染性疾病和受傷導致。那麼哪些疾病和風險因子是導致人們死亡和不健康的主要原因?
  • Science子刊:靶向抑制PI3KC2α有望預防心臟病和中風
    2020年7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有可能用於預防心臟病發作的藥物,該藥物抑制II類磷酸肌醇-3激酶(PI3KC2α)。在人體細胞和動物模型中,這種藥物能阻止心臟病發作前的血流微小變化,並作用於血小板,阻止血小板引發的血凝塊在它導致死亡或造成損害之前形成。
  • B肝代謝危險因子負荷,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促HCC風險增加相關
    所謂代謝綜合症,即人體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發生了代謝紊亂,是導致慢性B肝、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在代謝危險因素中,又可以細分出基礎危險因素、主要危險因素以及新發現危險因素。2020年11月2日,由韓國和法國科學家共同發表在《HEPATOLOGY》雜誌,科學家運用研究數據,揭示了代謝危險因素與慢性B型肝炎患者癌症風險和全因死亡率的關係。
  • 可怕的糖尿病併發症
    根據發病的緩急以及病理上的差異,糖尿病的併發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併發症包括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低血糖症等,主要是由於血糖過高或過低以及其他代謝失調造成的。
  • 16個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你有越界嗎?|糖尿病|壽命|長短|健康|...
    因為腰圍每增加2.54釐米,患癌的風險就增加近8倍。此外,腰腹部脂肪過多,還會破壞胰臟系統,加大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特別提示】《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明確規定,男性腰圍85釐米,女性腰圍80釐米即為超標。
  • 我國每14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 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多少
    作為娛樂圈知名經紀人,楊天真在社交平臺向網友宣告,為了治療糖尿病,她選擇進行「切胃」手術。楊天真在微博中寫道,「我糖尿病已經六年了。」6年前,楊天真才29歲。因為症狀隱蔽,糖尿病也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其併發症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健康,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 吃燒烤的危害 長年吃燒烤竟帶來這些隱患
    燒烤是很多朋友喜愛吃的食物,但燒烤的危害是巨大的,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會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因此在生活中吃燒烤一定要謹慎,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吃燒烤的危害,健康吃燒烤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哦。吃燒烤的危害經常吃燒烤的危害是很大,如果我們每天都吃燒烤,則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下面這些隱患。
  • 年輕人和苗條人士注意了!2型糖尿病來襲
    如今研究者在許多年紀非常小的瘦人中也發現了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這就打破了人們一直以來的想法,即年紀較大的肥胖個體往往患2型糖尿病風險高一些;研究者指出,我們不光要關注良好的飲食和鍛鍊,更應該知曉哪些群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一些,這包括了許多種族的人群,比如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群體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群體等,在研究者的臨床實踐中,他們對青少年甚至7歲大的兒童進行過研究,同時還對亞洲
  • 得了糖尿病,6件事不能忘,遠離併發症,和正常人一樣長壽!
    審閱者: 楊旭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很多患者都知道,控制 2 型糖尿病的症狀和預防併發症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血糖。 但患者是否知道,衰老會讓身體處理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方式發生改變呢?為了避免健康狀況退步,是時候調整自己管理糖尿病的方式了。
  • 糖尿病前期增加死亡和心血管病風險!廣東學者BMJ發表Meta分析
    7月15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心內科黃裕立等發表在BMJ上的一項Meta分析提示,糖尿病前期顯著增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在已有心血管病的患者中尤其明顯。研究者指出,該研究結果說明,糖尿病前期的篩查和適當管理應納入心血管病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中。
  • 67萬人的研究結果證實:血壓越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直線升高
    高血壓如果沒有發現,或者沒有有效控制,就可能會導致很多高血壓併發症,比如高血壓會導致腦出血,致殘致命;高血壓會導致腦梗死,致殘致命;比如高血壓導致心臟擴大,引起高血壓性心臟病,導致心衰,影響壽命;高血壓會導致冠心病,最後可能支架或搭橋